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既有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加固改造结构及施工方法

2022-07-31 03:00: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既有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加固改造结构,包括外墙板(1)及对齐设置在外墙板(1)一侧的加强框(2),所述加强框(2)远离外墙板(1)的一侧面四个拐角位置均设置有插套(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加强框(2)内部远离外墙板(1)一侧的安装板(4),所述插套(201)外侧的加强框(2)侧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抗风框(203),所述抗风框(203)的四个侧板上都均布设置有通风孔(2031);所述安装板(4)远离外墙板(1)的一侧阵列设置有导风机构(5),所述导风机构(5)包括从靠近安装板(4)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转动套(501)、第二转动套(503)和限位盖(504),所述第一转动套(501)和第二转动套(503)均滑动套接在定位柱(402)上,且定位柱(402)固设在安装板(4)的一侧面上,所述限位盖(504)滑动套接在定位柱(402)的自由端上,所述限位盖(504)的封闭端中部滑动套接有锁紧螺栓(5042),且锁紧螺栓(5042)的一端螺旋配合在定位柱(402)自由端上的螺纹盲孔(4021)中;所述第二转动套(503)的两侧呈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505),所述复位弹簧(505)的一端挂合在第一转动套(501)端面上的第一固定环(5011)中,同时复位弹簧(505)的另一端挂合在第二转动套(503)侧面上的第二固定环(5031)中;所述第二转动套(503)靠近限位盖(504)的一端面上设置有档杆(5032),同时限位盖(504)的侧面上沿周向至少设置有一个凸块(5041);所述第一转动套(501)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导风板(502),且导风板(502)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消音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加固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框(2)的内壁四个拐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弧形限位板(205),所述弧形限位板(205)靠近外墙板(1)的一侧面上固设有螺栓杆(2051),且螺栓杆(2051)上螺旋配合有螺母(2052);所述安装板(4)的一侧面四个拐角位置均设置有与弧形限位板(205)间隙配合有弧形限位槽(401),同时弧形限位槽(401)位置的安装板(4)上设置有用于螺栓杆(2051)滑动穿过的第一通孔(40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加固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套(503)靠近第一转动套(501)的一端面上沿周向设置有截面呈t形的定位环(5033),同时第一转动套(50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定位环(5033)间隙配合的定位槽(5012);所述第二转动套(503)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导向槽(5034),同时定位柱(402)的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用于导向槽(5034)间隙配合的导向环(402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加固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条由沿导风板(502)长侧边方向设置的矩形条(5021)及一体成型设置在矩形条(5021)一端的弧形条(5022)组成,且弧形条(5022)设置在距离第一转动套(501)较远一侧。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加固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框(2)的内侧还设置有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的四个拐角位置均设置有用于螺栓杆(2051)滑动穿过的第二通孔(302);所述分隔板(3)与安装板(4)组成加强框(2)内部的填充腔(204)。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加固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3)的一侧面中部位置固设有螺栓柱(303),所述螺栓柱(303)的自由端上螺旋配合有限位盘(301),所述限位盘(30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操作孔(3011);
所述外墙板(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螺栓柱(303)滑动穿过并对限位盘(301)进行收纳的凸形槽(103)。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加固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1)的四个拐角位置均设置有用于对螺母(2052)进行收纳的圆形凹槽(102),同时外墙板(1)的四个拐角位置还均设置有插柱(101),插套(201)位置的加强框(2)上还连通设置有用于对插柱(101)进行收纳的通槽(206)。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加固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201)中滑动套合有尖头插杆(6),且尖头插杆(6)远离尖头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六角块(603),且靠近六角块(603)一侧的尖头插杆(6)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602);所述通槽(206)的内部固设有安装套(2061),且安装套(206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602)螺旋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插套(201)的自由端侧壁上呈对称滑动套接有两个尖头固定销(202),且尖头固定销(202)抵合在尖头插杆(6)外壁上的一端设置呈圆头部(2021)。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加固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头插杆(6)靠近尖头部的一端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用于对圆头部(2021)进行限位的弧形凹槽(601)。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加固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清除既有建筑外表面的饰面层、抹灰层,用填充材料修补外表面出现的空鼓、凹坑,并对墙体及混凝土构件上的裂缝进行补强处理,满足既有建筑外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要求;s2:明确孔洞位置、成孔直径及深度,并在既有建筑的混凝土柱和楼板相应位置钻孔,待清孔完成之后,将插套(201)插入钻孔中;s3:将尖头插杆(6)插入插套(201)中,并通过工具与六角块(603)配合来实现尖头插杆(6)的转动,实现外螺纹(602)与内螺纹的螺旋配合给进;s4:随着尖头插杆(6)的不断给进,尖头固定销(202)插入混凝土柱和楼板中,并实现弧形凹槽(601)对圆头部(2021)限位即可;s5:根据需要将预制的功能层板逐一叠合放置在填充腔(204)中,并与螺栓杆(2051)实现初步限位配合;s6:功能层板填充完成之后,放入分隔板(3),并通过螺母(2052)与螺栓杆(2051)的配合来实现分隔板(3)的限位;s7:在分隔板(3)的外侧均匀涂抹一层粘合水泥,然后将外墙板(1)配合粘合在粘合水泥的另一侧,通过限位盘(301)与螺栓柱(303)的配合来实现外墙板(1)的最终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加固改造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外墙板及对齐设置在外墙板一侧的加强框,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加强框内部远离外墙板一侧的安装板,插套外侧的加强框侧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抗风框,抗风框的四个侧板上都均布设置有通风孔;安装板远离外墙板的一侧阵列设置有导风机构,导风机构包括从靠近安装板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转动套、第二转动套和限位盖。本发明可以有效的降低横向风带来的剪切力,提高结构使用的稳定性,本装置安装方便,且牢固性强,避免使用时的坠落,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来添加内部功能层板,适应性高。适应性高。适应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徐菁 孙焱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迁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18
技术公布日:2022/7/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