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类罗红霉素和西米替丁的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7-31 02:27: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医药技术制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类罗红霉素和西米替丁的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罗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敏感菌所致的中耳炎、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和宫颈炎及敏感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等。西米替丁为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使罗红霉素代谢变慢,从而提高罗红霉素在体内的药物浓度而增强其疗效,且西米替丁能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减轻罗红霉素对胃的刺激,降低罗红霉素的消化道副作用。
3.西咪替丁也称甲氰咪胍,是一类组胺h2受体阻抗剂,主要用于抑制胃酸分泌,能明显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分泌,也能抑制由食物、组胺、五肽胃泌素、胰岛素和咖啡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使胃内酸度降低,对因化学刺激如口服罗红霉素制剂等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从而降低罗红霉素的副作用。
4.肝脏分解药物的酶叫肝药酶,肝药酶的活性越大,药物代谢就越快,反之越慢。西米替丁为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使罗红霉素代谢变慢,从而提高罗红霉素的血药浓度而增强其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单方罗红霉素制剂口服引起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类罗红霉素和西米替丁的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其以罗红霉素和西米替丁为主要成分,根据剂型添加相应的适宜辅料,按照药剂学相应制剂制备方法制备成相应的剂型。所制备的罗红霉素复方制剂减轻了罗红霉素对胃的刺激,降低其副作用,且西米替丁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使罗红霉素代谢变慢而提高罗红霉素的血药浓度,提高了罗红霉素的药物疗效等优势。
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类罗红霉素和西米替丁的复方制剂,所述复方制剂处方组成包括罗红霉素50~300mg、西米替丁50~800mg及与所制备剂型相适应的辅料适量。
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辅料包括填充剂、赋形剂、助流剂、崩解剂、防腐剂、稀释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等;
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复方制剂处方组成包括罗红霉素110mg、西米替丁85mg及与所制备剂型相适应的辅料适量。
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复方制剂可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干混悬剂等其中的任一种。
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片剂的种类可为普通片、分散片、肠溶片、泡腾片、缓
释片和控释片等。
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胶囊剂可为肠溶胶囊、缓释料囊和控释料囊等。
1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类罗红霉素和西米替丁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1)称取相应份量原料药的罗红霉素、西米替丁,备用;
15.(2)取与所制备制剂剂型相适应的辅料适量,备用;
16.(3)按照药剂学相应制剂制备方法,将罗红霉素、西米替丁及所需辅料先后混合,可分别制备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干混悬剂。
1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类罗红霉素和西米替丁的复方制剂的服用方法为空腹服用,剂量视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患者的综合健康状态而定。一般疗程为5~12日,成人每次服用罗红霉素150mg,每日二次;或服用罗红霉素300mg,每日一次;儿童按体重2.5-5毫克/公斤体重,一日二次。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技术提供了一类罗红霉素和西米替丁的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适用于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敏感菌所致的中耳炎、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和宫颈炎及敏感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等。西米替丁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使罗红霉素体内代谢变慢从而提高罗红霉素的血药浓度,提高其药物疗效等优势。
20.(2)本技术制剂中的西米替丁能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内酸度降低而减轻罗红霉素对胃的刺激,降低罗红霉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辅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3.一类罗红霉素和西米替丁的复方制剂,其复方制剂处方组成包括原料药罗红霉素50~300mg、西米替丁50~800mg,及与所制备制剂剂型相适应的所需辅料。所需辅料包括填充剂、赋形剂、助流剂、崩解剂、防腐剂、稀释剂、润滑剂和粘合剂。
24.进一步的,该复方制剂处方组成包括罗红霉素110mg、西米替丁85mg,及与所制备制剂剂型相适应的所需辅料。
25.进一步的,该复方制剂可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干混悬剂等中的任一种。
26.进一步的,所述片剂可为普通片、分散片、肠溶片、泡腾片、缓释片和控释片。
27.进一步的,所述胶囊剂可为普通胶囊、肠溶胶囊、缓释料囊和控释料囊。
28.一类罗红霉素和西米替丁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1)称取相应份量原料药的罗红霉素、西米替丁,备用;
30.(2)取与所制备制剂剂型相适应的所需辅料适量,备用;
31.(3)按照药剂学相应制剂制备方法,将罗红霉素、西米替丁混合,添加与所制备制
剂剂型相适应的所需辅料适量,可分别制备成相应的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干混悬剂。
32.实施例1
33.一类罗红霉素和西米替丁的复方制剂,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罗红霉素150mg、西米替丁200mg及与所制备制剂剂型相适应的所需辅料适量。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1)取原料药罗红霉素150g、西米替丁200g,备用。
35.(2)取制备成片剂所需的辅料适量,备用;
36.(3)按照药剂学片剂制备方法制备成片剂,使每片含罗红霉素150mg、西米替丁200mg。
37.实施例2
38.一类罗红霉素和西米替丁的复方制剂,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罗红霉素150mg、西米替丁200mg及与所制备制剂剂型相适应的所需辅料适量。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1)取原料药罗红霉素15g、西米替丁20g,备用。
40.(2)取制备成胶囊剂所需的辅料适量,备用;
41.(3)按照药剂学胶囊剂制备方法制备成胶囊剂,使每粒胶囊含罗红霉素150mg、西米替丁200mg。
42.药效试验
43.1、选取实施例1、2制备的药物制剂,进行临床试验。
44.按照平行、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方案,严格设立参照组,观测服用实施例1、2制备的药物的临床疗效。
45.2、病例选择
46.扁桃体炎、咽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上述患者首先对症治疗,后选用上述复方制剂。
47.禁忌人群:(1)对罗红霉素及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或对本品中任何其它成分过敏的患者;(2)先天性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临床相关的心动过缓症状性心脏衰竭、有心律失常病史和同时服用能够延长qt间期的药物的患者;(3)孕妇及哺乳期妇。
48.3、试验方法
49.分组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进行观察,对上述纳入试验病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在随机表上查出治疗组和参照组,并确保每组病例疾病性质相同,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接近。总病例数300例,两个治疗组各100例,一个参照组100例。
50.4、治疗方法
51.(1)治疗组:分为实施例1组和实施例2组;基础治疗同参照组,实施例1组服用实施例1所制片剂,每次服用1片,每日二次,疗程7天;实施例2组服用实施例2所制胶囊剂,每次服用1粒,每日二次,疗程7天。
52.(2)参照组:服用市售单方罗红霉素片剂,每次服用150mg,每日二次,疗程7天。
53.病人如遇急性加重,给予急性发作期常规处理。
54.5、疗效评定标准
55.(1)痊愈;疗程终了时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56.(2)显效:病情以重度变为轻度,或中度、轻度的症状及体征有显著好转;
57.(3)有效:病情以重度变为中度,或由中度变为轻度,或主诉症状好转,体征无明显改善;
58.(4)无效:症状及体征皆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
59.总有效率以治疗7天之后回诊统计为准
60.6、治疗结果见表1
61.表1治疗结果统计表
[0062][0063]
由上表可知,本技术药物的复方制剂,疗效确切,副作用明显下降,总有效率在96%以上,比单方罗红霉素制剂疗效提高11%以上。表明本复方制剂中的西米替丁通过抑制肝药酶的活性,减慢了罗红霉素的体内药物代谢,提高了其血药浓度,从而提高了罗红霉素的药物疗效。且西米替丁还能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减轻罗红霉素对胃的刺激,降低了罗红霉素引起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0064]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依本技术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