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中药制剂和应用

2022-07-30 18:28: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中药制剂和应用。


背景技术:

2.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因,作为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两大挑战之一。心力衰竭多由急性心肌梗死造成,当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严重的心肌损伤会导致心功能剧烈恶化;如心肌损伤较轻,亦会发生渐进性心功能恶化,最终导致心里衰竭。预防及治疗心梗后心衰成为了新的目标。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策略为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与改善血流动力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梗后心衰,但并不能根治,死亡率与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中医学将心梗后心衰归属于“胸痹”、“喘证”、“痰饮”等范畴,通过临证遣方用药,辨证施治,可以很好的弥补西医西药治疗上的不足,有效改善心室重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最佳疗效。专利cn102293820a报道了一种可用于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中药组合物,其配方中包括黄芪、丹参、三七和降香,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28天-2年的气虚血瘀证的患者,治疗一年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减少了心肌梗死后患者死亡事件,二级预防作用与阿司匹林相近,但是未涉及到有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技术思路。
3.随着中医药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严格遵守治法治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疾病和疾病的不同时期的用药指导日益规范,如何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干预进一步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防治心梗后心衰,仍是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以上缺陷,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可有效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具有温阳活血,化痰通滞的功效,具体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包括胸闷胸痛,喘促气短,乏力,心悸,脉沉,舌淡,苔薄白等症状及体征,同时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预防心梗后心衰,属三级预防,可较好的弥补西药的不足。
5.本发明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
6.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或中药制剂在制备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中药中的应用。
7.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8.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芪9-30份、党参9-30份、肉桂1-4.5份、炙甘草2-10份、半夏3-9份、瓜蒌9-15 份、薤白5-9份、丹参9-15份、降香9-15份、砂仁3-6份、赤芍6-12g份、川芎3-9份、红花3-9份。
9.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防治疾病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证型主要针对阳虚血
瘀,痰阻气滞证。心肌梗死后,随着病程进展,邪实之象逐渐消退,病机转变为以正气虚衰为主,心梗后心衰开始起病。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阳气亏虚,则血行不畅而留瘀。《济生方
·
痰饮论治》提出“气道闭塞,水饮停于胸膈”,《医学衷中参西录
·
理饮汤》云:心肺阳虚无力宣通脾胃则变生痰饮,阳气亏虚则痰饮浊邪阻滞胸中,同时血不利则为水,瘀血停留也会化生痰浊。病机为因虚致实,阳气不足致痰浊瘀血停留心脉,因此在治疗上应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10.该配方的方解如下:方中以黄芪、丹参为君药,黄芪,甘,微温,入肺脾二经,为补气之要药,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为活血化瘀之要药,二者同用,益气活血,阳气充沛,则有力推动阴血、津液运行,不致成瘀成痰;肉桂辛甘大热,气香而窜,属纯阳之品,壮元阳,补相火,《本经》谓其为诸药之先聘通使,周身内外均可透达温通,于党参共补助阳气以推动血液运行于周身,复心主血脉之用,二者共为臣药;瓜蒌、薤白、砂仁宽胸理气、通阳行滞以调畅胸中气机,半夏合瓜蒌燥湿化痰,以解气分痰浊,降香、川芎、红花行气活血化瘀,以去血分瘀滞,此七味亦为臣药;赤芍苦而微寒,既能活血化瘀又能防止诸温热药化燥伤阴为佐药,甘草既助黄芪、党参以补气,又以甘缓之性调和诸药为使药。
11.进一步,所述原料药的配方包括: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
12.黄芪,性味甘,微温,用于治疗表虚自汗、阴虚盗汗、阳气虚弱、肺气虚证、气虚衰弱等。
13.丹参:苦,微寒,无毒,活血袪瘀,清心安神,益气养血,养神定志,通心包络等。
14.党参:甘,平。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脱肛,阴挺。
15.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16.炙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17.半夏:性味辛,平,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消胸中痞,膈上痰,除胸寒,和胃气,燥脾湿,治痰厥头痛,消肿散结。
18.瓜蒌:治胸痹,以味甘性润,甘能补肺,润能降气。
19.薤白:通阳散结,用治寒痰阻滞、胸阳不振之胸痹证,常与瓜萎、半夏配伍为用,行气导滞,理气宽胸。
20.降香:性味辛,温,理气镇痛、行瘀止血。
21.砂仁:主治脾胃气滞,宿食不消,腹痛痞胀,噎膈呕吐,寒泻冷痢。
22.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23.川芎:性味辛,温,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
24.红花:性味辛,温,活血通经,去瘀止痛。
25.本发明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组成基本方,在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临床症状在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调整,按照重量份计:
26.1)伴见气虚下陷等证,向原料药中加6-9份升麻升举阳气。
27.2)伴见血虚血瘀等证,加6-12份当归补血活血。
28.3)伴见气滞血瘀等证,加3-9份姜黄行气活血。
29.4)伴见痰热扰心等证,加2-5份黄连或/和3-9份黄芩清热燥湿。
30.以上调整方式,可以根据出现的症状不同,选择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各组分相互作用,全方组方严谨,共行温阳活血,化痰通滞之功。
32.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
33.在使用时,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按照方剂传统制法制成汤剂,例如用水煎煮后,取汤服用。也可以用水或其他适当溶剂,对方剂的有效成分进行精制后,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各种制剂,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口服液等剂型。经实验验证,以上各种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均能实现药物的治疗效果。
34.为达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中药制剂在制备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中药中的应用。
35.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均可通过市售商购获得,本发明所记载的任何范围包括端值以及端值之间的任何数值以及端值或者端值之间的任意数值所构成的任意子范围的中药组合物均可以达到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辨证属于阳虚血瘀,痰阻气滞者的目的。
3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7.本发明中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通过对原料的选择、原料添加物的控制,使得该中药组合物配方严谨,可共行温阳活血,化痰通滞之功,有效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辨证属于阳虚血瘀,痰阻气滞患者,具体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包括胸闷胸痛,喘促气短,乏力,心悸,脉沉,舌淡,苔薄白等症状及体征,较好的弥补西药的不足。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9.实施例1
40.处方:
41.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
42.实施例2
43.处方:
44.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采用常规水煎法,煎取汤剂服用。
45.实施例3
46.处方:
47.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
48.将中药切成碎片,放在容器中,加水覆盖药材,浸泡3h后再用火进行加热,煎煮后
分离,把药渣再煮上两三次,分离出来的药液,进行过滤,最后取剩下的药膏,烘干制成颗粒。
49.实施例4
50.处方:
51.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
52.将中药粉碎成粉末,加适量的淀粉制成片剂。
53.实施例5
54.处方:
55.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当归12g。
56.将以上中药粉碎加水煎煮2h,分离过滤残渣,将残渣再加水煎煮2h分离过滤残渣,将两次药液混匀,高速离心(10000r/min~15000r/min)处理20min,取上清即可。
57.实施例6
58.处方:
59.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升麻9g。
60.将以上中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
61.实施例7
62.处方:
63.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姜黄9。
64.采用煎煮法制备颗粒制剂。先将中药切成碎片,放在容器中,加水覆盖药材,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用火进行加热,分离,把药渣再煮上两三次收集分离出来的药液,进行过滤,最后取剩下的药膏,烘干制成颗粒。
65.实施例8
66.处方:
67.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黄连5g。
68.将以上中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
69.实施例9
70.处方:
71.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黄芩9g。
72.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膏状,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胶囊剂。
73.典型病例及疗效:
74.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通过近千例临床病例的效果验证,对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辨证属于阳虚血瘀,痰阻气滞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不必配合西药使用即能实现治疗目的。
尤其对于西医控制效果不佳的中、老年患者,可以通过改善机体的机能,胸闷胸痛,喘促气短,乏力,心悸,脉沉,舌淡,苔薄白等症状及体征,实现由本及标的治疗作用。以下是从临床中选用的典型病例。
75.病例1
76.武某,男,73岁,2018年1月16日初诊
77.主诉:阵发胸闷胸痛20年,加重半月余。
78.现病史: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前区压迫感,无明显胸痛,就诊于当地,诊断为“心衰”,对症治疗后好转,期间未用药,胸闷胸痛未作,2016年11月出现心前区憋闷,无放射痛,无明显胸痛,就诊于当地,行冠造示:右冠及前降支双血管均有病变,于右冠置入3枚支架,术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片、替米沙坦、美托洛尔缓释片,术后无胸闷胸痛,半月前感冒后再发胸闷憋气,于当地行冠造示:lad 不规则斑块形成,lcx不规则斑块形成,rca原支架内膜不规则斑块形成,最重处狭窄90%,行球囊扩张术,术后规律用药。现为求进一步诊疗,于我处求诊。
79.刻下症:偶有胸部隐痛,无胸闷,无气短乏力,心慌,口干欲饮,口苦。大便1天1 次,成形,小便可,纳眠可。
80.舌脉:舌淡,苔薄腻,脉弦紧。
81.既往史:高血压30年,2型糖尿病20年。
82.个人史:否认吸烟史、饮酒史。
83.家族史:否认。
84.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85.辅助检查:2018年1月2日:心脏彩超:心内结构未见异常,左右室舒张功能减低。 lvef:55%。
86.现用药:
87.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 1/日、替米沙坦20mg 1/日、阿托伐他汀片20mg 1/晚、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 2/日、阿司匹林100mg 1/日、达格列净10mg 1/日。
88.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阳虚血瘀,痰阻气滞证。
89.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
90.治法: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91.处方:
92.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
93.方解:据症舌脉,患者偶有胸部隐痛,舌淡,苔薄腻,脉弦紧,此为阳气亏虚、痰瘀互结,阻滞心脉,心失所养。故用本方以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94.2018年3月13日二诊:
95.刻下症:服上方胸痛改善一半,无胸闷憋气,偶有心慌,自测心律90次/分,伴见头晕,无黑朦,血压控制于120、80mmhg(降压药:替米沙坦20mg);空腹血糖:5.8-6.8,口干口苦,饮能解渴,纳眠可,二便调。
96.舌脉:舌淡,苔薄腻,脉弦紧。
97.处方: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
98.方解:患者服前方后病情减轻,病机未发生转变,故继续用本方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99.病例2
100.肖某,男,44岁,2019年1月8日初诊。
101.主诉:阵发性心悸伴喘促半月,加重一周
102.现病史: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喘促,于首钢医院入院治疗,行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室性异位搏动,阵发性室速,偶发室上性异位搏动,行冠脉造影示左旋支(lcx)远段狭窄90%,植入支架一枚。介入术后症状未明显改善,开始出现头晕、气短、嗳气等症状。1周前无明显诱因喘促、心悸加重,现于我院就诊。
103.刻下症:阵发心悸,头晕、喘促,说话过多后即发,休息后可缓解。伴有嗳气,无口苦口干,纳可,眠安。大便一日两次,便后肛门有坠感,时干时稀,小便可。
104.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
105.辅助检查:2018年12月27日查:甘油三酯(tg)4.22mmol/l,高密度脂蛋白0.78mmol/l,凝血酶原时间9.9s。心脏超声:双侧桡动脉偏细,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二尖瓣轻度返流。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窦房结-心房游走,偶发室性异位搏动,偶发室上性异位搏动,部分伴室内差传。
106.既往史:否认其他慢性病史。
107.过敏史:否认。
108.现服药:倍他乐克(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 2/日,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10mg 1/ 日,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1/晚,阿司匹林100mg 1/日,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 1/日。
109.家族史:否认。
110.个人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111.诊断:中医诊断:心悸证型:阳虚血瘀,痰阻气滞证。
112.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窦性心律失常,高脂血症
113.治法: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114.处方: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升麻9g。
115.方解:据症舌脉,患者心悸喘促,头晕气短,此为阳气亏虚、痰瘀互结,阻滞心脉、心失所养,患者肛门下坠,有阳气下陷之虞,故在原方基础上加用升阳举陷之升麻以升举阳气。
116.2019年1月15日二诊:
117.刻下症:服前方头晕气短明显减轻,服药期间夜间伴有汗出,嗳气缓解,口气稍重,无心慌胸闷,纳眠可,二便调。
118.舌脉:舌尖稍红,苔薄白,脉弦细。
119.处方: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
120.方解:据症舌脉,服上方后,患者心慌消失,头晕气短明显减轻,故继用前方,因舌尖红去升麻,以防化热。
121.病例3
122.仲某,男,34岁,2019年2月19日初诊。
123.主诉:胸部绞痛伴胸闷20余日。
124.现病史:患者20余日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骨后闷痛于我院置入支架1枚,前降支,出院后偶有胸部绞痛伴胸闷,现为求进一步诊疗于我处就诊。
125.刻下症:胸部偶有绞痛,持续约1秒,傍晚及久坐后胸闷。可自行缓解,反酸烧心,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大便日一行,小便调。
126.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127.既往史:否认。
128.个人史:否认吸烟史,饮酒史20年,7-8两/日。
129.家族史:父亲有心肌梗死病史。
130.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131.辅助检查:2019年1月19日:腹部超声:脂肪肝,胆囊息肉;全血肌钙蛋白:0.169μg/l 总胆固醇7.79mmol/l低密度脂蛋白5.71mmol/l。
132.现用药:倍他乐克(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 2/日,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10mg 1/ 日,阿司匹林100mg 1/日,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 1/日,瑞舒伐他汀片5mg 1/晚。
133.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阳虚血瘀,痰阻气滞证。
134.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高脂血症
135.治法: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136.处方:黄芪30g、党参15g、丹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当归12g。
137.方解:据症舌脉,患者胸闷胸痛,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此为阳气亏虚、痰瘀互结,阻滞心脉,不通则痛,因虚致实。当归补血活血,能补能通,故予以本方加当归以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138.2019年3月5日二诊:
139.刻下症:胸部一过性绞痛,发作频率较前减轻,劳累后发作,空气流通差的环境出现心慌等症状,心慌,偶反酸烧心,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
140.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
141.处方: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当归12g、姜黄9g
142.方解:患者服前方后病情减轻,因患者胸痛胸闷本质为阳气亏虚,推动无力,痰瘀互结所致,故继续用前方温阳活血,化痰通滞,为增强温阳活血之力,加姜黄以助温通心脉。
143.2019年3月19日三诊:
144.刻下症:服前方后,无胸部疼痛,亦无心慌,烧心感,偶因劳累后稍有胸闷,纳可,眠安,大便尚可
145.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
146.处方: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
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当归12g、姜黄9g
147.方解:患者服前方后胸痛心悸消失,仅劳累后稍有胸闷,病机未发生改变,故继续用前方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148.病例4
149.丁某,女,52岁,2020年9月15日初诊。
150.主诉:阵发胸痛5年,加重伴乏力半月。
151.现病史:2016年无明显诱因胸痛,行冠脉造影:lad 100%,lcx 30%~40%,近段99%,右冠脉斑块,近段40%-50%,中段弥漫50~60%,前降支置入4枚。2017年前降段支架内再狭窄70~80%,自支架远段100%,lcx开口50%,om开口80%,rca中段70%,前降支再置支架1枚,行球囊扩张术,因胸痛反复,2020年8月底于安贞医院行球囊扩张,胸痛消失,乏力甚。
152.刻下症:无胸闷,无胸痛,易乏力,自汗,口干、口苦,偶头晕,纳眠可,入睡困难。二便调,反酸烧心。
153.舌脉:舌暗苔黄腻脉沉。
154.既往史:高血压10年,高脂血症6年,2型糖尿病8年。
155.个人史:否认吸烟史、饮酒史。
156.家族史:否认。
157.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158.辅助检查:2020年9月1日生化:hdl 0.94m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下壁心肌梗塞可能,陈旧性t波异常;乳腺超声:右乳低回声
159.现用药: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 1/日、缬沙坦80mg 1/日、瑞舒伐他汀片5mg 1/晚、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 2/日、阿司匹林100mg 1/日、尼可地尔5mg 3/日、曲美他嗪20mg 3/日、达格列净10mg 1/日、西洛他唑50mg 2/日、西格列汀100mg 1/日。
160.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阳虚血瘀,痰阻气滞证。
161.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
162.治法: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163.处方: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黄连5g、黄芩9g。
164.方解:据症舌脉,患者乏力甚,舌暗苔黄腻脉沉,此为阳气亏虚、痰瘀互结,阻滞心脉,气血不得通达于周身。患者口干口苦,舌苔黄腻,为阳气推动无力,痰浊内停,郁而化热,内阻于中焦,故于本方加黄连、黄芩,以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165.2020年11月25日二诊:
166.刻下症:服上方后,乏力症状好转,口干口苦症状消失,头痛紧张时汗出过多,纳可,入睡困难,大便不成形,日1次,小便可。
167.舌脉:舌暗,苔薄腻,脉沉。
168.处方: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
169.方解:患者服前方后病情减轻,因患者乏力本质为阳气亏虚,推动无力,痰瘀互结
阻滞脉道,气血不得送达周身所致;患者口干口苦、黄腻苔消失,故去黄连、黄芩继续用本方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170.病例5
171.韩某,女,63岁,2021年2月19日初诊
172.主诉:胸闷胸痛6月余,加重半月余。
173.现病史:患者6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憋气,约15分钟,未予重视就诊。后间断发作。患者于宣武医院行胸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期间,再次出现胸闷胸痛,于2021年1 月24日于宣武医院行冠造,置入支架1枚(具体位置不详),现仍有不适,伴心慌,现为求进一步诊疗,于我处求诊。
174.刻下症:胸闷胸痛憋气,伴心慌,后背牵涉痛,全身乏力,自汗多,怕冷,头晕,无头痛,纳少,眠差,憋醒,口干口苦,心下胀满不适,二便调。
175.舌脉:舌淡白,苔薄腻,脉沉。
176.既往史:高脂血症6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
177.个人史:否认吸烟史、饮酒史。
178.家族史:否认。
179.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180.辅助检查:2020年9月7日:颈动脉超声: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伴斑块(单发);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
181.现用药:
182.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 1/日、阿托伐他汀片20mg 1/晚、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 2/日、阿司匹林100mg 1/日。
183.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阳虚血瘀,痰阻气滞证。
184.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高脂血症。
185.治法: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186.处方: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
187.方解:据症舌脉,患者胸背痛,心悸乏力,舌淡白,苔薄腻,脉沉,此为阳气亏虚、痰瘀互结,阻滞心脉,心失所养。故用本方以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188.2021年3月5日二诊:
189.刻下症:药后症减,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一到两分钟,疼痛程度减轻,仍有头晕,心慌乏力,较前减轻,怕冷,汗出多,纳可食欲好转,口干口苦甚,偶尔反酸烧心,胃胀嗳气得舒,大便一日一行,便无力,小便可。
190.舌脉:舌淡白,苔薄腻,脉沉弱。
191.处方: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肉桂3g、炙甘草10g、半夏9g、瓜蒌10g、薤白9g、降香9g、砂仁6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
192.方解:患者服前方后病情减轻,病机未发生转变,故继续用本方温阳活血,化痰通滞。
193.临床实验
194.1研究对象
195.1.1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30例心梗后心力衰竭的患者。
196.1.2诊断标准:参考《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阳虚血瘀、痰阻气滞证型,参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诊断学》第九版及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97.1.3纳入标准:(1)18-80岁,具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2)lvef≤40%;nt-probnp≥450 pg/ml。(3)性别不限,签署知情同意书。
198.1.4排除标准:12周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历或可能进行心脏再同步治疗;原发性瓣膜病、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心肌炎、动脉瘤、失控的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有严重的原发性肝、肾或血液系统疾病或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或无法控制的全身性疾病;血清肌酐水平>194.5μmol/l或血清钾水平>5.5 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碱性磷酸酶水平>正常上限的1.5倍;血压控制不正常,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舒张压超过110mmhg;怀孕或哺乳期;已知或怀疑对研究药物过敏。
199.2研究结果
200.2.1治疗方法:在基础西药治疗基础上(冠心病二级预防 抗心衰治疗),予本专利实施例1的处方治疗,疗程8周。
201.2.2观察指标: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主要结局指标,ntprobnp、心功能分级 (nyha)为次要结局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 (cr)为安全性指标。
202.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3.2.4结果
204.参见表1数据:
205.(1)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前:(48.367
±
4.406)%;治疗后:(54.233
±
3.036)%,t值=5.682;p<0.001,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6.(2)ntprobnp:治疗前:(742.533
±
175.452)ng/l;治疗后:(425.533
±
98.996) ng/l;t值:9.277;p<0.001,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7.(3)心功能分级(nyha):治疗前:(3.167
±
0.913)级;治疗后:(2.400
±
0.499) 级;t值:4.323;p<0.001,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8.表1患者用药前后lvef、ntprobnp、心功能分级比较
[0209][021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211]
(4)安全性指标:
[0212]
结果参见表2:
[0213]

丙氨酸转氨酶(alt):治疗前:(23.200
±
10.080)u/l;治疗后:(25.133
±
10.116) u/l;t值:0.859;p=0.397》0.05,说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0214]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治疗前:(26.700
±
8.902)u/l;治疗后:(22.633
±
10.761) u/l;t值:1.958;p=0.060》0.05,说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0215]

肌酐(cr):治疗前:(92.867
±
26.830)μmoi/l;治疗后:(96.667
±
25.440)μmoi/l; t值:0.544;p=0.591》0.05,说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0216]
表2患者用药前后alt、ast、cr比较
[0217][0218]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0219]
2.5结论
[0220]
本专利方可有效改善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心功能分级 (nyha),同时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没有显著影响,安全性较好。
[0221]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