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颗粒状食品检测的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09:16: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取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颗粒状食品检测的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2.食品检测是按照国家标准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颗粒状食品比如大豆、绿豆、小米、大米等,检测重金属、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等。食品检测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样品取样,目前在对颗粒状食品进行取样时都是直接在食品的同一个位置进行取样,而对于不同深度的样品取样十分的不便,当在对不同深度的食品检测时,需要将取样器多次插进食品中进行取样,不仅浪费了取样的时间,而且还降低了工作效率,多次重复插进伸出,也容易造成不同深度的颗粒状食品内部发生位移,而影响取样准确性。目前也有一种可以同时对不同深度的样品一次性取出的装置,但是其取样时,需要人力抽动筒体,筒体上具有多个活塞,抽动时需要耗费较大力量,尤其是针对深度较深的样品时,仅依靠人力几乎是无法完成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颗粒状食品检测的取样装置,包括:
5.内筒,其顶部固定有旋转杆,所述内筒内间隔设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所述内筒沿其轴向分隔成多个取样腔,每个取样腔上设有一个第一出样口和位于所述第一出样口上方的至少一个第一进样口;
6.外筒,其转动并且同轴套设于所述内筒外部,所述内筒顶部高于所述外筒顶部,所述外筒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把手,所述外筒上对应所述第一出样口和所述第一进样口分别设有第二出样口和第二进样口,所述第二出样口上设有封闭门;
7.多个连接筒,多个连接筒分别固定套设于多个取样腔外部,所述连接筒的外壁与所述外筒侧壁间隙设置,所述连接筒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样口和所述第一出样口适配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
8.其中,当所述第一出样口、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出样口沿所述外筒的径向投影完全重叠时,所述第一进样口与所述第二进样口沿所述外筒的径向投影不重叠。
9.优选的是,所述把手为一对,所述把手呈圆柱形,一对把手沿所述外筒径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外筒侧壁上。
10.优选的是,还包括至少一对定位杆,每对定位杆沿所述外筒的轴向分别活动穿设于一对把手上,所述定位杆底部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定位杆上穿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把手之间,所述定位杆顶部设有长条形的卡板,所述卡板底部设有挡板,
11.其中,当所述卡板底部抵接于所述旋转杆顶部时,所述挡板和所述定位杆分别抵接于所述旋转杆两侧,所述弹簧呈压缩状态。
12.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进样口和所述第二进样口均为一对,一对第一进样口沿所述内筒呈轴向中心对称,所述第一进样口沿所述内筒的径向的长度小于所述内筒的半径的1.4倍。
13.优选的是,还包括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同轴套设固定于所述外筒侧壁上,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固定于所述内筒外侧壁上。
14.优选的是,所述外筒底部低于所述内筒底部,所述外筒底部呈倒圆锥形。
15.优选的是,所述外筒顶部对应所述第二进样口的正上方设有标记线,所述旋转杆上对应所述标记线开设有条形的观察孔,当所述旋转杆旋转至所述观察孔位于所述标记线正上方时,所述第一进样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进样口沿所述外筒的径向的投影完全重叠。
16.优选的是,当所述旋转杆旋转至与所述把手的轴向平行时,所述第一出样口、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二出样口沿所述外筒的径向投影完全重叠。
17.优选的是,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套。
18.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对大豆、绿豆、小米、大米等颗粒状食品进行取样时,方便快捷,可同时取出不同深度的样品。外筒和内筒的长度、直径,取样腔的数量,按照取样要求进行定制。取样时只需要转动内筒位置,转动内筒耗费的力量小,即使内筒和外筒的长度加长,依靠人力也可轻松完成转动。
1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取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把手和所述旋转杆的俯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定位杆的侧面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旋转杆的侧面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进样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进样口对齐时的径向截面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所示状态时,所述第一出样口、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二出样口的径向截面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出样口、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二出样口对齐时的径向截面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所示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样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进样口的径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如图1~8所示,各标记释意如下:内筒1、旋转杆3、隔板13、取样腔14、第一出样口11、第一进样口12、外筒2、把手23、第二出样口21、第二进样口22、封闭门24、连接筒4、第一连接口41、第二连接口42、定位杆5、限位凸起51、弹簧52、卡板53、挡板54、轴承6、 标记线25、观察孔31、 防滑套26。
31.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颗粒状食品检测的取样装置,包括:
32.内筒1,内筒1上下端面呈封闭状态,内筒1的顶部固定有旋转杆3,所述内筒1内间隔设有多个隔板13,多个隔板13将所述内筒1沿其轴向分隔成多个取样腔14,取样腔14用于暂时储存样品,每个取样腔14上设有一个第一出样口11和位于所述第一出样口11上方的至少一个第一进样口12;取样时,样品可以从第一进样口12进入到取样腔14内。出样时,样品可以从第一出样口11倒出。第一进样口12和第一出样口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正方形,或长方形,规则的形状有利于样品的进入和倒出。
33.外筒2,外筒2上下端面呈封闭状态,外筒2上端面开设通孔,外筒2同轴套设于所述内筒1外部,所述外筒2与所述内筒1同轴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的方式通常采用轴承6实现,轴承6转动阻力小,转动平稳可靠。所述内筒1顶部高于所述外筒2顶部,所述外筒2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把手23,把手23有助于向外筒2施加沿其轴向的力,取样时,通常为从上至下将外筒2压入样品袋或样品桶内,或者从水平方向将外筒2压入样品袋内,设置把手23可以提供施力点。针对外筒2是对称的形状,把手23通常设置成2个,方便双手平衡施力。所述外筒2上对应所述第一出样口11和所述第一进样口12分别设有第二出样口21和第二进样口22,所述第二出样口21上设有封闭门24;样品进入到取样腔14内,则需要依次通过第二进样口22和第一进样口12,因此,第二进样口22与第一进样口12的位置是对应且适配的,转动内筒1以调节第一进样口12与第二进样口22位置对应上,样品即可顺利进入到取样腔14内。在取样时,第二出样口21上的封闭门24呈关闭状态,避免取样腔14内的样品漏出。
34.多个连接筒4,多个连接筒4分别固定套设于多个取样腔14外部,即连接筒4的内壁与内筒1外壁贴合固定,所述连接筒4的外壁与所述外筒2侧壁间隙设置,所述连接筒4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样口12和所述第一出样口11适配的第一连接口41和第二连接口42。内筒1与外筒2为转动连接,因此内筒1与外筒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比如采用轴承6实现转动连接时,间隙为该轴承6的厚度。因此该间隙的大小不能忽略,对于颗粒状食品,比如大豆、绿豆、小米、大米等,容易从该间隙进入到内筒1与外筒2之间,造成内筒1与外筒2污染,甚至妨碍内筒1相对外筒2转动。设置连接筒4可以有效减小外筒2内壁与连接筒4悬空端之间的间隙尺寸,使该间隙尺寸小于样品颗粒的大小,从而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当所述第一出样口11、所述第二连接口42与所述第二出样口21沿所述外筒2的径向投影完全重叠时,所述第一进样口12与所述第二进样口22沿所述外筒2的径向投影不重叠。第一进样口12和第二进样口22均为敞开设置,没有设置盖住的部件,采用的是控制旋转内筒1与外筒2的相对位置,使得取样完成后,转动内筒1,以使第一连接口41和第二进样口22完全错位,即以连接筒4的侧壁封闭第二进样口22,以防止取样腔14内的样品漏出。
3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外筒2竖向对应待取样产品,按压把手23,将外筒2压入产品的取样深度,转动旋转杆3,使第一进样口12对准第一连接口41和第二进样口22,由于多个取样腔14位于不同的取样深度,从而可以对不同深度的样品进行同时取样,减少重复多次取样时,上次取样对当前取样的干扰。当各取样腔14取样完成后,再次转动旋转杆3,带动内筒1和连接筒4转动,从使连接筒4封闭第二进样口22,达到停止取样的目的,然后拉动把手23将外筒2取出,取样腔14可以用于暂存样品,当需要检测时,只需要分别打开封闭门24,按顺序一个一个倒出取样腔14内的样品。采用上述装置对大豆、绿豆、小米、大米等颗粒状食品进行取样时,方便快捷,可同时取出不同深度的样品。外筒2和内筒1的长度、直径,取样腔14的数量,按照取样要求进行定制。
36.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把手23为一对,所述把手23呈圆柱形,一对把手23沿所述外筒2径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外筒2侧壁上。方便双手施加按压力和拉动力,方便取样人员操作。
37.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至少一对定位杆5,每对定位杆5沿所述外筒2的轴向分别活动穿设于一对把手23上,把手23上设置上下贯通的孔,定位杆5可以孔内上下活动,也可以孔内转动,所述定位杆5底部设有限位凸起51,限位凸起51的尺寸大于孔的尺寸,从而使定位杆5不会向上脱离把手23,限位凸起51可以设置为螺母,定位杆5下端设置一段螺纹,螺母螺接在定位杆5上,实现限位作用。所述定位杆5上穿设有弹簧52,所述弹簧52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限位凸起51和所述把手23之间,所述定位杆5顶部设有长条形的卡板53,所述卡板53底部设有挡板54,其中,当所述卡板53底部抵接于所述旋转杆3顶部时,所述挡板54和所述定位杆5分别抵接于所述旋转杆3两侧,所述弹簧52呈压缩状态。定位杆5、卡板53、挡板54形成一个类倒“凹”字形的形状,用于卡接在旋转杆3上,从而将旋转杆3进行定位,无法转动,也即实现对内筒1的定位。
38.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进样口12和所述第二进样口22均为一对,对应的第一连接口41也有一对,一对第一进样口12沿所述内筒1呈轴向中心对称,所述第一进样口12沿所述内筒1的径向的长度小于所述内筒1的半径的1.4倍。当两个第一进样口12满足上述尺寸时,才能够实现转动内筒1后,连接筒4侧壁能够同时封闭两个第二进样口22的状态。
39.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至少一个轴承6,所述轴承6的外圈同轴套设固定于所述外筒2侧壁上,所述轴承6的内圈套设固定于所述内筒1外侧壁上。采用轴承6实现内筒1与外筒2的相对转动,使转动更省力,更平稳。根据外筒2、内筒1的长度和直径设置适合的轴承6数量。
40.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筒2底部低于所述内筒1底部,所述外筒2底部呈倒圆锥形。设置呈倒圆锥形有利于外筒2伸入样品内部。
41.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筒2顶部对应所述第二进样口22的正上方设有标记线25,标记线25可以设置为具有荧光功能的荧光带,或者以刻画的线条表示,所述旋转杆3上对应所述标记线25开设有条形的观察孔31,旋转杆3具有一定宽度,因此不方便观察到标记线25,设置观察孔31,可以透过观察孔31直接看到标记线25,方便判断位置。当所述旋转杆3旋转至所述观察孔31位于所述标记线25正上方时,所述第一进样口12、所述第一连接口41与所述第二进样口22沿所述外筒2的径向的投影完全重叠。由于取样时,第一进样口12和第二进样口22已伸入样品内部,肉眼观察不到,难于判断第一进样口12与第二进样口22是
否对准,因此,会影响取样效率和成功率,而设置标记线25和观察孔31后,可以在外部精准判断位置,提高取样效率和成功率。
42.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当所述旋转杆3旋转至与所述把手23的轴向平行时,所述第一出样口11、所述第二连接口42和所述第二出样口21沿所述外筒2的径向投影完全重叠。取样完毕后,使旋转杆3与把手23轴向平行,通过定位杆5、卡板53、挡板54将旋转杆3进行定位,无法转动,从而保证在拉出外筒2时,不会有样品从取样腔14漏出。
43.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把手23上设有防滑套26。防滑套26通常采用橡胶材料的,或者也使用硅胶材质。防滑套26可以提升取样人员的手的触感体验。
44.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