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00:19: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已知有如下技术:在基于多个检测电极各自的静电容值进行操作体相对于操作面的接近探测的输入装置中,针对相互正交的多个检测电极的每一个,基于由该电极的一端侧的检测部检测出的静电容值与由该电极的另一端侧的检测部检测出的静电容值的比率,来检测该电极中的操作体的接近位置(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3.在先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28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0007]
然而,以往的输入装置在各检测电极的长度较短的情况下,无法在各检测电极中确保充分的电流路径的长度,因此无法充分提高各检测电极的电阻值。在该情况下,即使在操作体相对于操作面接近的情况下,以往的输入装置也几乎不产生各检测电极中的静电容值的变化,因此无法进行高精度的接近探测。
[0008]
因此,例如,以往的输入装置在各检测电极的电流路径较短的情况下,无法得到各检测电极的充分的电阻值,无法进行高精度的接近探测。此外,例如,在以往的输入装置中,在对各检测电极使用了低电阻且廉价的电极膜的情况下,无法得到各检测电极的充分的电阻值,无法进行高精度的接近探测。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0010]
一个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具备:操作面,通过接近的操作体而接受操作;以及多个第一检测电极,沿着所述操作面配置,在第一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所述多个第一检测电极分别具有:多个第一检测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设置;和第一电流路径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并连接所述多个第一检测面,所述多个第一检测面分别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电流路径部;以及一对第一连接部,将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电流路径部与所述第一电流路径部并联连接。
[0011]-发明效果-[0012]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在基于多个检测电极的静电容值进行操作体相对于操作面的接近探测的输入装置中,能够容易地调整检测电极中的电阻值。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结构的图。
[0014]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电连接结构的图。
[0015]
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检测电极所具备的第一检测面的结构的图。
[0016]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检测电极所具备的第二检测面的结构的图。
[0017]
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检测电极所具备的第一检测面中的一对连接部的间隔与电阻值的关系的图。
[0018]
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检测电极所具备的第一检测面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0019]
图7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检测电极所具备的第一检测面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1]
(输入装置100的结构)
[0022]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的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输入装置100例如是利用了自电容方式的静电容检测的触摸面板等,具备操作面102、多个(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2个)第一检测电极110(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和多个(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8个)第二检测电极120(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其中,图1所示的例子是1例,第一检测电极110的数量和第二检测电极120的数量分别是几个都可以。
[0023]
另外,在图1以后,为了容易进行第一检测电极110与第二检测电极120的区别,为了方便,第一检测电极110标注有阴影线,第二检测电极120未标注阴影线。
[0024]
操作面102是从上方(z轴正方向)俯视时具有横长的长方形状的水平面(与xy平面平行的平面)。操作面102是由操作体(例如,操作者的手的手指)接受操作的面。操作面102例如由薄板状的构件(例如,树脂板、玻璃板等)形成。
[0025]
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沿着操作面102配置。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均为沿着横向(x轴方向、“第一方向”的一例)延伸的检测电极。多个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具有一定的间隔,相互平行地在纵向(y轴方向、“第二方向”的一例)上排列配置。此外,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均与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各自正交地配置。
[0026]
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均将多个(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9个)第一检测面112在横向(x轴方向)上直线状地排列配置。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检测面112分别具有菱形形状,但不一定非要是菱形形状,也可以具有菱形以外的多边形的形状。多个第一检测面112通过在横向(x轴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第一电流路径部114而相互连结。换言之,多个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分别具有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检测面112和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并连接多个第一检测面112的第一电流路径部114。
[0027]
即,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输入装置100中,通过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18个菱形的第一检测面112配置成2行
×
9列的矩阵状。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均在左端部具有用于检测静电容值的检测部d1,在右端部具有用于检测静电容值的检测部d2。
[0028]
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沿着操作面102配置。多个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在
与第一方向(x轴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即,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均为沿着纵向(y轴方向)延伸的检测电极。此外,多个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具有一定的间隔,相互平行地沿着横向(x轴方向)排列配置。此外,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均与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各自正交地配置。
[0029]
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均将多个(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3个)第二检测面122在纵向(y轴方向)上直线状地排列配置。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检测面122分别具有菱形形状,但不一定非要是菱形形状,也可以具有菱形以外的多边形的形状。多个第二检测面122通过在纵向(y轴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第三电流路径部124而相互连结。换言之,多个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分别具有沿着y轴方向(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二检测面122和沿着y轴方向(第二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并连接多个第二检测面122的第三电流路径部124。
[0030]
即,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输入装置100中,通过8条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24个第二检测面122配置成3行
×
8列的矩阵状。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均在上端部具有用于检测静电容值的检测部d3,在下端部具有用于检测静电容值的检测部d4。
[0031]
另外,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所具备的多个第二检测面122均配置于多个第一检测面112的间隙,以使得不与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所具备的多个第一检测面112重叠。
[0032]
此外,第一检测电极110的第一电流路径部114与第二检测电极120的第三电流路径部124的各交叉点使第一电流路径部114与第三电流路径部124相互绝缘,以使得第一电流路径部114与第三电流路径部124不相互导通。
[0033]
此外,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以及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均使用具有导电性的薄膜状的廉价的素材而形成。
[0034]
(输入装置100的电连接结构)
[0035]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的电连接结构的图。如图2所示,输入装置100除了具备图1中说明的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以及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以外,还具备检测电路130。
[0036]
检测电路130与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各自的检测部d1以及检测部d2连接。此外,检测电路130与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各自的检测部d3以及检测部d4连接。
[0037]
在输入装置100中,根据操作体相对于操作面102的接近状态,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以及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各自的静电容值发生变化。
[0038]
检测电路130通过对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分别供给交流电压来进行驱动。而且,检测电路130能够针对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的每一个,检测左端部的检测部d1中的静电容值以及右端部的检测部d2中的静电容值。进而,检测电路130能够针对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的每一个,基于检测部d1中的静电容值和检测部d2中的静电容值来确定操作体的接近位置。在这样的表面型的检测方式中,根据从操作体的接近位置到检测部d1以及d2的电阻值的比率来决定检测值,因此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各自需要具有某种程度的电阻值。
[0039]
例如,在操作体接近第一检测电极110的中央的情况下,检测部d1中的静电容值与检测部d2中的静电容值大致相等。
[0040]
此外,例如,在操作体接近于第一检测电极110中的比中央更靠检测部d1侧的位置的情况下,检测部d1中的静电容值大于检测部d2中的静电容值。特别是,由于随着操作体的接近位置变得更靠近检测部d1,从接近位置到检测部d1的电阻值变得更小,并且从接近位置到检测部d2的电阻值变得更大,因此检测部d1中的静电容值变得更大,检测部d2中的静电容值变得更小。
[0041]
此外,例如,在操作体接近于比第一检测电极110中的中央更靠检测部d2侧的位置的情况下,检测部d2中的静电容值大于检测部d1中的静电容值。特别是,由于随着操作体的接近位置变得更靠近检测部d2,从接近位置到检测部d2的电阻值变得更小,并且从接近位置到检测部d1的电阻值变得更大,因此检测部d2中的静电容值变得更大,检测部d1中的静电容值变得更小。
[0042]
因此,检测电路130能够针对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的每一个,基于检测部d1中的静电容值和检测部d2中的静电容值来确定操作体的接近位置。
[0043]
同样地,检测电路130通过供给交流电压来驱动各个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而且,检测电路130能够针对各个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检测上端部的检测部d3中的静电容值以及下端部的检测部d4中的静电容值。进而,检测电路130能够针对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的每一个,基于检测部d3中的静电容值和检测部d4中的静电容值来确定出操作体的接近位置。
[0044]
(第一检测面112的结构)
[0045]
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检测电极110所具备的多个第一检测面112各自的结构的图。如图3所示,第一检测面112构成为具备多个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和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
[0046]
多个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将第一电流路径部114夹在其间,在纵向(y轴方向)上对置配置。多个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具有相对于第一电流路径部114线对称的形状。
[0047]
具体而言,第二电流路径部301在第一电流路径部114的前侧(y轴正侧)与第一电流路径部114稍微分离地配置。第二电流路径部301具有其底边与第一电流路径部114平行的等腰三角形。
[0048]
另一方面,第二电流路径部302在第一电流路径部114的后侧(y轴负侧)与第一电流路径部114稍微分离地配置。第二电流路径部302具有其底边与第一电流路径部114平行的等腰三角形。
[0049]
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将第二电流路径部301和第二电流路径部302连接。具体而言,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在第二电流路径部301的底边部分与第二电流路径部302的底边部分之间沿横向(x轴方向)排列配置。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均在纵向(y轴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相互平行。
[0050]
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各自使上端部分与第二电流路径部301的底边部分连接,下端部分与第二电流路径部302的底边部分连接。此外,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分别与第一电流路径部114正交。此外,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分别与第一电流路径部114以及多个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一体地形成。
[0051]
第一检测面112具有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由此在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之间具有通过第一电流路径部114的第一电流路径和通过多个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的第
二电流路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面112具备多个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但不一定非要是多个,也可以是仅具备一个第二电流路径部301(或者302)的结构。换言之,多个第一检测面112分别具有1个或者多个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和将1个或者多个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和第一电流路径部114并联连接的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
[0052]
在此,如图3所示,在第一检测电极110所具备的第一检测面112中,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具有横向(x轴方向)的间隔l1。第一检测面112通过调整间隔l1,能够调整作为该第一检测面112的整体的电阻值(即,贯穿该第一检测面112的第一电流路径部114的两端间的电阻值)。具体而言,如使用图5后述的那样,随着间隔l1变得更大,第一检测面112的作为该第一检测面112的整体的电阻值变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检测面112通过调整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的间隔l1,能够不改变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的面积地将作为该第一检测面112的整体的电阻值设为所希望的电阻值。如上所述,在表面型的检测方式中,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各自需要具有某种程度的电阻值。因此,多个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分别调整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的间隔l1,以使得多个第一检测面112的每一个作为整体具有第一给定电阻值。在此,第一给定电阻值是能够进行基于表面型的检测方式的静电容检测的电阻值,是设计者通过调整间隔l1而决定的值。
[0053]
(第二检测面122的结构)
[0054]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检测电极120所具备的第二检测面122的结构的图。如图4所示,第二检测面122构成为具备多个第四电流路径部401、402和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
[0055]
多个第四电流路径部401、402将第三电流路径部124夹在其间而在横向(x轴方向)上对置配置。多个第四电流路径部401、402具有相对于第三电流路径部124线对称的形状。
[0056]
具体而言,第四电流路径部401在第三电流路径部124的左侧(x轴负侧)与第三电流路径部124稍微分离地配置。第四电流路径部401具有其底边与第三电流路径部124平行的等腰三角形。
[0057]
另一方面,第四电流路径部402在第三电流路径部124的右侧(x轴正侧)与第三电流路径部124稍微分离地配置。第四电流路径部402具有底边与第三电流路径部124平行的等腰三角形。
[0058]
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将第四电流路径部401和第四电流路径部402连接。具体而言,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在第四电流路径部401的底边部分与第四电流路径部402的底边部分之间沿纵向(y轴方向)排列配置。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均在横向(x轴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相互平行。
[0059]
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各自使左端部分与第四电流路径部401的底边部分连接,右端部分与第四电流路径部402的底边部分连接。此外,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分别与第三电流路径部124正交。此外,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分别与第三电流路径部124以及多个第四电流路径部401、402一体地形成。
[0060]
第二检测面122具有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由此在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之间具有通过第三电流路径部124的第三电流路径和通过多个第四电流路径部401、402的第四电流路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面122具备多个第四电流路径部401、402,但不一定非要是多个,也可以是仅具备一个第四电流路径部401(或者402)的结构。换言之,多个
第二检测面122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第四电流路径部401、402、和将一个或者多个第四电流路径部401、402和第三电流路径部124并联连接的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
[0061]
在此,在第二检测电极120所具备的第二检测面122中,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具有纵向(x轴方向)的间隔l2。第二检测面122通过调整间隔l2,能够调整作为该第二检测面122的整体的电阻值(即,贯穿该第二检测面122的第三电流路径部124的两端间的电阻值)。具体而言,第二检测面122与第一检测面112同样地,随着间隔l2变大,作为该第二检测面122的整体的电阻值变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检测面122通过调整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的间隔l2,能够使作为该第二检测面122的整体的电阻值成为期望的电阻值。
[0062]
如上所述,在表面型的检测方式中,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各自需要具有某种程度的电阻值。因此,多个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分别调整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的间隔l2,以使得多个第二检测面122的每一个作为整体具有第二给定电阻值。在此,第二给定电阻值是能够进行基于表面型的检测方式的静电容检测的电阻值,是设计者通过调整间隔l2而决定的值。
[0063]
另外,如图1以及图3所示,各第一检测电极110所具备的各第一检测面112使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的间隔l1比较大。由此,各第一检测电极110所具备的各第一检测面112使作为该第一检测面112的整体的电阻值成为根据操作面102的纵横比而预先确定的比较小的第一给定电阻值。
[0064]
如图1所示,操作面102具有横长的长方形状。与此相伴,各第一检测电极110的横向(x轴方向)的长度根据操作面102的横向的长度而变得比较长,各第一检测电极110中的第一检测面112的数量也为比较多的数量(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9个)。因此,各第一检测电极110即使使各第一检测面112的电阻值较小,作为第一检测电极110整体也能够得到比较大的电阻值。由此,各第一检测电极110容易检测静电容值的变化。
[0065]
与此相对,如图1以及图4所示,各第二检测电极120所具备的各第二检测面122使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的间隔l2比较小。由此,各第二检测电极120所具备的各第二检测面122使作为该第二检测面122的整体的电阻值成为根据操作面102的纵横比而预先确定的比较大的第二给定电阻值。
[0066]
如图1所示,各第二检测电极120的纵向(y轴方向)的长度根据操作面102的纵向的长度而变得比较短,各第二检测电极120中的第二检测面122的数量也为比较少的数量(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3个)。因此,各第二检测电极120使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的间隔l2最小化,来使各第二检测面122的电阻值最大化,由此作为第二检测电极120整体得到比较大的电阻值。由此,各第二检测电极120容易检测静电容值的变化。
[0067]
(间隔l1与电阻值的关系)
[0068]
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检测电极110所具备的第一检测面112上的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的间隔l1与电阻值的关系的图。在图5所示的图表中,纵轴表示作为第一检测面112的整体的电阻值,横轴表示第一检测面112上的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的间隔l1。
[0069]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检测面112随着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的间隔l1变大,作为第一检测面112的整体的电阻值变小。认为到这是因为,在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之间,与第一电流路径部114并联连接的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的电流路径变长,即,
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间的第一电流路径部114与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的合成电阻值变低。
[0070]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检测面112通过调整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的间隔l1,能够不改变第一检测面112的面积地将作为该第一检测面112的整体的电阻值设为期望的电阻值。
[0071]
另外,由于第二检测电极120所具备的第二检测面122具有与第一检测电极110所具备的第一检测面112相同的结构,因此与第一检测面112同样地,随着一对连接部411、412的间隔l2变得更大,作为第二检测面122的整体的电阻值变得更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检测面122通过调整一对连接部411、412的间隔l2,能够不改变第二检测面122的面积地将作为该第二检测面122的整体的电阻值设为期望的电阻值。
[0072]
(第一检测面112的第一变形例)
[0073]
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检测电极110所具备的第一检测面112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图6所示的第一检测面112a使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的横向上的位置从图3所示的第一检测面112变更。
[0074]
具体而言,在图6所示的第一检测面112a中,第一连接部311变更为将第二电流路径部301的左端部和第二电流路径部302的左端部连接的位置。此外,第一连接部312变更为将第二电流路径部301的右端部与第二电流路径部302的右端部连接的位置。
[0075]
由此,第一检测面112a成为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的间隔l1最大化的面。即,第一检测面112a成为作为该第一检测面112的整体的电阻值(即,贯穿该第一检测面112的第一电流路径部114的两端间的电阻值)被最小化的面。
[0076]
(第一检测面112的第二变形例)
[0077]
图7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检测电极110所具备的第一检测面112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图7所示的第一检测面112b的电极形状与第一检测面112(参照图3)以及第一检测面112a(参照图6)不同。
[0078]
具体而言,第一检测面112b所具备的第二电流路径部301具有在横向(x轴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3条电流路径部301a、301b、301c。此外,在第二电流路径部301中,相互邻接的2个电流路径部由在纵向(y轴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一对连接部313连接。由此,第二电流路径部301具有3条电流路径部301a、301b、301c的3条电流路径。
[0079]
此外,第一检测面112b所具备的第二电流路径部302具有在横向(x轴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3条电流路径部302a、302b、302c。此外,在第二电流路径部302中,相互邻接的2条电流路径部由在纵向(y轴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一对连接部314连接。由此,第二电流路径部302具有3条电流路径部302a、302b、302c所形成的3条电流路径。
[0080]
此外,第二电流路径部301以及第二电流路径部302通过在纵向(y轴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而相互连接,并且还与第一电流路径部114连接。
[0081]
如图7所示,各第一检测电极110所具备的各第一检测面112可以是任何形状,即,可以不是菱形形状,也可以不是多边形形状。
[0082]
此外,第一检测面112中,通过第二电流路径部301以及第二电流路径部302分别具有多个电流路径,第二电流路径部301以及第二电流路径部302各自能够调整电阻值,因此,能够进行第一检测面112的整体的电阻值的更精细的调整。
[0083]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具备:操作面102,通过接近的操作体而接受操作;以及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沿着操作面102配置,在横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分别具有在横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检测面112和在横向上呈直线状延伸并连接多个第一检测面的第一电流路径部114,多个第一检测面112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和将多个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和第一电流路径部114并联连接的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
[0084]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能够不改变第一检测面112的面积而容易地调整第一检测面112的电阻值。而且,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通过调整各第一检测电极110的各第一检测面112的电阻值,能够容易地提高各第一检测电极110的电阻值。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中,在进行使用了表面型的原理的静电容检测的情况下,即使在各第一检测电极110的电流路径比较短的情况下,通过容易地提高各第一检测电极110的电阻值,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接近探测。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中,即使在对各第一检测电极110使用了低电阻且廉价的电极膜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提高各第一检测电极110的电阻值,因此能够削减各第一检测电极110所涉及的成本。即,使用了表面型的原理的静电容检测如上述那样要求将具有某种程度的电阻值的素材用于检测电极,但本发明能够进行电阻值的调整,因此即使不使用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钢锡)等电阻值较高且成本高的素材,也能够与电阻值的高低无关地使用廉价的素材来进行基于静电容检测的操作体的接近探测。此外,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能够在不改变第一检测面112的第二电流路径部301、302的面积的情况下调整第一检测面112的电阻值,因此能够不影响第一检测面112的检测灵敏度地调整第一检测面112的电阻值。
[0085]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中,第一检测电极110a~110b分别调整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的间隔l1,以使得多个第一检测面112的每一个作为整体具有第一给定电阻值。
[0086]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通过调整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的间隔l1,能够容易地调整第一检测面112的电阻值。
[0087]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中,多个第一检测面112分别具有菱形形状。
[0088]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能够通过多个第一检测面112覆盖操作面102的大范围。
[0089]
此外,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还具备沿着操作面102配置且在纵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各自具有沿纵向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二检测面122和沿纵向直线状地延伸并连接多个第二检测面122的第三电流路径部124,多个第二检测面122分别具有多个第四电流路径部401、402和将多个第四电流路径部401、402和第三电流路径部124并联连接的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
[0090]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能够单独且容易地调整沿着横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检测电极110各自的电阻值和沿着纵向延伸的多个第二检测电极120各自的电阻值,因此能够应用于操作面102的纵横比各种各样的输入装置。
[0091]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中,第二检测电极120a~120h分别调
整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的间隔l2,以使得多个第二检测面122各自作为整体具有第二给定电阻值。
[0092]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通过调整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的间隔l2,能够不改变第二检测面122的面积地容易地调整第二检测面122的电阻值。
[0093]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中,多个第二检测面122分别具有菱形形状。
[0094]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能够通过多个第二检测面122覆盖操作面102的大范围。
[0095]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中,一对第一连接部311、312的间隔l1与一对第二连接部411、412的间隔l2基于操作面的纵横比而被调整。即,第一给定电阻值以及第二给定电阻值是基于操作面102的纵横比预先确定的值。
[0096]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通过根据操作面102的纵横比适当地调整第一给定电阻值以及第二给定电阻值,能够针对操作面102的纵向以及横向分别进行适当的接近探测。
[0097]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或者变更。
[0098]
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中,操作面102在从上方俯视时不一定非要是横长的长方形状,能够对各种形状应用本发明。进而,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中,多个第一检测面112分别也可以具有菱形形状以外的多边形的形状。由此,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能够通过多个第一检测面112覆盖操作面102的大范围。
[0099]
此外,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中,多个第一检测面112各自也可以具有1个或者3个以上的第二电流路径部。
[0100]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中,多个第二检测面122分别也可以具有菱形形状以外的多边形的形状。由此,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能够通过多个第二检测面122覆盖操作面102的大范围。
[0101]
此外,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中,多个第二检测面122分别也可以具有1个或者3个以上的第四电流路径部。
[0102]
本国际申请是主张基于2020年1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06898号的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本国际申请。
[0103]-附图标记说明-[0104]
100 输入装置
[0105]
102 操作面
[0106]
110、110a~110b 第一检测电极
[0107]
112 第一检测面
[0108]
114 第一电流路径部
[0109]
120、120a~120h 第二检测电极
[0110]
122 第二检测面
[0111]
124 第三电流路径部
[0112]
130 检测电路
[0113]
301、302 第二电流路径部
[0114]
311、312 第一连接部
[0115]
401、402 第四电流路径部
[0116]
411 第二连接部
[0117]
d1、d2、d3、d4 检测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