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好氧气提式流化床的制作方法

2022-07-29 23:27: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好氧气提式流化床。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产生活废水也越来越多,废水易造成水体缺氧,直接排放会对自然界水体造成严重损害,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废水处理也越来越重要,废水的增多导致废水处理设备也越来越多,各种废水处理设备的效率也不同,一般的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如a2/o、氧化沟等,运用于处理该类废水,存在着占地面积大,运行负荷低和运行成本高等缺点。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好氧活性生物流化床进行处理废水,在外源动力曝气的作用下,使微生物处于流化状态,吸附并降解床层污染物,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但是目前好氧气流化床在进行废水处理时,处理效率不佳,增加处理时间,减少了处理效率,从而导致提高设备体积来增加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好氧气提式流化床,不仅能进行废水处理,而且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持续循环增加处理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好氧气提式流化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下锥体、外筒体、上锥体和上部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部通过连接筋板固连内筒体,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间隙形成污泥循环通道,所述上锥体的内部设置有泥水分离机构,所述泥水分离机构位于内筒体的上方;
6.所述泥水分离机构包括锥斗、设置在锥斗上端的上部内筒体、设置于锥斗外围且与锥斗固连的溢流筒,所述溢流筒与壳体固连。
7.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内筒体与溢流筒之间设置有挡流筒,所述挡流筒与上部内筒体之间通过筋板固定连接,所述锥斗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伸出挡流筒通过支板与挡流筒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与上部内筒体的内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远离挡流筒的出水端穿过锥斗伸进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间隙处,所述进水管与外筒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上锥体靠近进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下锥体的内部设置有布气机构。
8.进一步的,所述布气机构包括两个总管、与总管固连的连接管、设置于连接管之间并连通的支管、设置于支管上并连通的布气头机构、设置于下锥体外侧并与下锥体固连的裙座和设置于下锥体底端并固连的底板,所述支管位于底板的上方,两个所述总管分别穿过下锥体并伸出裙座,两个所述总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为进气端与出气端,所述布气头机构的出气口朝向内筒体。
9.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通过筋板固连,所述外筒体的一侧开设有人孔,所述人孔的上方设置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远离人孔的一端伸进外筒体且固定连接,所
述排空管靠近外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管,所述分管远离排空管的一端穿过外筒体并伸进内筒体。
10.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设置有外筒取样管,所述内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筒取样管,所述外筒取样管远离内筒体的一端穿过并伸出外筒体,所述内筒取样管远离内筒体的一端穿过内筒体并伸出外筒体。
11.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筒与锥斗之间通过筋板固定连接,所述溢流筒与上部外筒体之间通过筋板固定连接,所述筋板有多个并沿锥斗呈等间距排列。
12.进一步的,所述布气头机构包括设置于支管上并连通的接管、设置于接管内部的气压球、设置于接管顶端的顶盖和设置于顶盖上方且与接管螺纹连接的压盖,所述接管呈t形,所述接管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气压球的直径大于接管的内径,所述顶盖的顶端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压盖的顶端开设有通口,所述气孔与通口上下对应。
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该好氧气提式流化床,通过内筒体、壳体和泥水分离机构之间的配合设置,解决了流化床废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利用内筒体和外筒体形成的间隙通道,使污泥在系统内进行自体循环,再次进行回收净化使用,保持装置内部的活性生物浓度,保持净化条件,避免净化处理效率降低,利用溢流筒当清水超过上部内筒体时溢出,然后利用出水管进行出水,避免溢出装置外部。
15.2、该好氧气提式流化床,通过内筒取样管、外筒取样管和排空管之间的配合设置,解决了装置不便于观察内部污泥储量的问题,在装置不断运行时,污泥会不断堆积增加,利用外筒取样管观察外筒污泥储量,利用内筒取样管观察内筒污泥储量,当污泥储量达到一定时,通过排空管进行排泥避免污泥过多导致溢出或堵塞影响工作效率。
16.3、该好氧气提式流化床,通过布气管、壳体和裙座之间的配合设置,解决了装置内氧气接触面积不佳的问题,提高了装置内部的含氧量,提高了活性微生物的氧气接触面积,提高了污泥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布气管布气使气体对污泥产生搅动的作用,进一步加快了好氧微生物与氧气的结合,避免了好氧活性生物的氧气含量不足导致工作效率变低,当没有氧气进入时,利用气压球掉落堵塞接管,避免装置内的泥水通过通口进入接管导致堵塞布气机构,利用多个支管使氧气进入效率增加、提高气泡的数量。
17.4、该好氧气提式流化床,通过人孔和外筒体之间的配合设置,解决了不便于内部检修的问题,利用开设安装的人孔使工作人员便于进出,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避免了装置内部损坏不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布气机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20.1、裙座;3、下锥体;4、外筒体;5、内筒体;7、外筒取样管;8、内筒取样管;9、锥斗;11、上部外筒体;12、挡流筒;13、总管;15、进水管;17、出水管;18、排空管;19、人孔;21、底板;22、上锥体;23、溢流筒;24、上部内筒体;25、连接管;26、支管;27、接管;28、压盖;29、顶盖;30、气压球。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所示:一种好氧气提式流化床,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下锥体3、外筒体4、上锥体22和上部外筒体11,外筒体4的内部通过连接筋固连有内筒体5,内筒体5与外筒体4之间的间隙形成污泥循环通道,上锥体22的内部设置有泥水分离机构,泥水分离机构位于内筒体5的上方;
23.泥水分离机构包括锥斗9、设置在锥斗9上端的上部内筒体24、设置于锥斗9外围且与锥斗9固连的溢流筒23,溢流筒23与壳体固连。
24.具体而言,上部内筒体24与溢流筒23之间设置有挡流筒12,挡流筒12与上部内筒体24之间通过筋板固定连接,筋板锥斗9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15,进水管15的进水端伸出挡流筒12通过支板与挡流筒12固定连接,进水管15与上部内筒体24的内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进水管15远离挡流筒12的出水端穿过锥斗9伸进内筒体5与外筒体4之间的间隙处,进水管15与外筒体4的内侧固定连接,上锥体22靠近进水管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7,下锥体3的内部设置有布气机构。
25.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总管13、与总管13固连的连接管25、设置于连接管25之间并连通的支管26、设置于支管26上并连通的布气头机构、设置于下锥体3外侧并与下锥体3固连的裙座1和设置于下锥体3底端并固连的底板21,支管26位于底板21的上方,两个总管13分别穿过下锥体3并伸出裙座1,两个总管13远离连接管25的一端分别为进气端与出气端,布气头机构的出气口朝向内筒体5。
26.具体而言,布气头机构包括设置于支管26上并连通的接管27、设置于接管27内部的气压球30、设置于接管27顶端的顶盖29和设置于顶盖29上方且与接管27螺纹连接的压盖28,接管27呈t形,接管27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气压球30的直径大于接管27的内径,顶盖29的顶端开设有多个气孔,压盖28的顶端开设有通口,气孔与通口上下对应。
27.本实施例,废水通过进水管15持续进水到下锥体3的内部,被装置底部的污泥里的活性微生物进行降解,同时利用布气机构进行布气,布气机构通过进气端进气,空气通过总管13到达连接管25,然后通过支管26分流,接着通过接管27,使接管27内的气压球30吹起,空气继续从顶盖29的气孔和压盖28的通口排出,使空气送到装置内部,然后污泥内的活性生物与空气结合进行废水降解处理,同时气体产生的气泡对污泥和污水进行一定的搅动,增加空气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废水降解处理,当没有空气进入时,气压球30掉落堵塞接管27,避免装置内的泥水通过通口进入接管27导致堵塞布气机构,持续进气的气体产生的气泡会夹带污泥随水流在内筒体5内自下而上运动,在运动中,废水得到进一步净化,被处理后的废水变成清液,清液位于废水的上层,然后清液通过上部内筒体24顶端,然后清液通过挡流筒12与上部内筒体24之间多个等间距的筋板间隙流动到溢流筒23内,溢流筒23内清水通过出水管17排出,清液内的污泥进一步沉淀依靠重力从上锥体22与锥斗9之间的缝隙往下运动,内筒体5内被气体带起的污泥由于气泡的破碎及锥斗9的阻挡依靠重力从锥斗9下方外筒体4与内筒体5所形成的间隙通道掉落到底部,继续随水流及气泡在内筒体5内由
下至上运动,形成循环,保持装置内部的活性生物浓度,保持净化条件,避免净化处理效率降低。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
29.具体而言,内筒体5与外筒体4之间通过筋板固连,外筒体4的一侧开设有人孔19,人孔19的上方设置有排空管18,排空管18远离人孔19的一端伸进外筒体4且固定连接,排空管18靠近外筒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管,分管远离排空管18的一端穿过外筒体4并伸进内筒体5。
30.具体而言,外筒体4与内筒体5之间设置有外筒取样管7,内筒体5的内部设置有内筒取样管8,外筒取样管7远离内筒体5的一端穿过并伸出外筒体4,内筒取样管8远离内筒体5的一端穿过内筒体5并伸出外筒体4。
31.具体而言,溢流筒23与锥斗9之间通过筋板固定连接,溢流筒23与上部外筒体11之间通过筋板固定连接,筋板有多个并沿锥斗9呈等间距排列。
32.本实施例,当进水一段时间后,污泥也会逐渐增加,在一定时间时,通过外筒取样管7观察外筒体4污泥浓度,通过内筒取样管8观察内筒体5污泥浓度,当污泥浓度达到一定值时,通过排空管18进行排泥避免污泥过多导致溢出或影响工作效率,通过人孔19使工作人员进一步方便进出观察维修装置。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4.废水通过进水管15持续进水到下锥体3的内部,被装置底部的污泥里的活性微生物进行降解,同时利用布气机构进行布气,布气机构通过进气端进气,空气通过总管13到达连接管25,然后通过支管26分流,接着通过接管27,使接管27内的气压球30吹起,空气继续从顶盖29的气孔和压盖28的通口排出,使空气送到装置内部,然后污泥内的活性生物与空气结合进行废水降解处理,同时气体产生的气泡对污泥和污水进行一定的搅动,增加空气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废水降解处理,当没有空气进入时,气压球30掉落堵塞接管27,避免装置内的泥水通过通口进入接管27导致堵塞布气机构,然后污泥内的活性生物与空气结合进行废水降解处理,同时气体产生的气泡对污泥和污水进行一定的搅动,增加空气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废水降解处理,持续进气的气体产生的气泡夹带污泥随水流在内筒体5内自下而上运动,在运动中,废水得到进一步净化,被处理后的废水变成清液,清液位于废水的上层,然后清液通过上部内筒体24顶端,挡流筒12与上部内筒体24之间的筋板为多个且有间距的,然后清液通过挡流筒12与上部内筒体24之间的筋板间隙流动到溢流筒23内,溢流筒23内清水通过出水管17排出,清液内的污泥进一步沉淀依靠重力从上锥体22与锥斗9之间的缝隙往下运动,内筒体5内被气体带起的污泥由于气泡的破碎及锥斗9的阻挡依靠重力从锥斗9下方外筒体4与内筒体5所形成的间隙通道掉落到底部,继续随水流及气泡在内筒体5内由下至上运动,形成循环,保持装置内部的活性生物浓度,保持净化条件,避免净化处理效率降低,当进水一段时间后,污泥也会逐渐增加,在一定时间时,通过外筒取样管7观察外筒体4污泥浓度,通过内筒取样管8观察内筒体5污泥浓度,当污泥浓度达到一定值时,通过排空管18进行排泥避免污泥过多导致溢出或影响工作效率,通过人孔19使工作人员进一步方便进出观察维修装置。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
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