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备嵌件成型的端子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7-27 19:53: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具备嵌件成型的端子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上述类型的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特别是,在该专利文献1的图5~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公开有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与基板的面大致平行的连接器的一个例子。
3.该连接器由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收纳第一模块以及第二模块的外壳这三个结构部件形成,第一模块通过排列成一列的多个第一触头被嵌件成型于第一铸模部而形成,同样,第二模块通过排列成一列的多个第二触头被嵌件成型于第二铸模部而形成。连接器通过将上述第一模块以及第二模块以第一触头向连接对象物的接点部与第二触头向连接对象物的接点部对置的方式收纳于外壳而制造。
4.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那样(专利文献2等中也有所公开),在将第一以及第二触头分别嵌件成型于第一以及第二铸模部时,通常,以从对置侧,更进一步说,从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上的对置侧夹住触头的规定部分的方式配置模具,向不存在模具的空间射出树脂,但需要将触头在规定部分处通过模具可靠地进行固定,以不会使触头由于射出的树脂而振动并位置偏移。
5.然而,认为如专利文献1的第二实施方式所公开那样,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与基板的面大致平行,并且以使第一模块的第一触头向连接对象物的接点部与第二模块的第二触头向连接对象物的接点部对置的方式进行配置的连接器中,具有在从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重合的部分,因此不可能或者难以针对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分别设置模具,虽在专利文献1中未明确记载,但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由于这样的情况,所以采用了在分别独立地通过嵌件成型而形成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彼此之后,将上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收纳于外壳这种繁琐的制造方法。
6.这样,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的连接器中,在从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换言之,沿着模具的设置方向的方向观察时,为了制造产生了触头的重合部分的类型的连接器,需要繁琐的作业,另外,存在必要的模具也变多,由于这些情况而生产性降低,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64884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0-919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消除了上述以往技术的缺点的连接器,即,对于具备嵌件成型的端子的连接器,能够容易制造在从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观察时产生触头的重合部分的类型的连接器,由此,提高这种连接器的生产性,另外,降低制造成本。
10.应予说明,上述问题并不限定于如专利文献1的第二实施方式所公开那样的与对
象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与基板的面大致平行的情况,其在与基板的面大致垂直的情况下也能够产生。另外,上述问题不仅是在触头为多个的情况下,而且在具有触头为一个但该触头产生上述重合部分那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产生。本发明无论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是大致平行还是大致垂直,另外,无论触头的数量是一个还是多个,都能够解决能够产生相同问题的全部类型的全部连接器的问题。
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外壳;和多个端子,嵌件成型于上述外壳,上述多个端子的任一个端子包括在沿着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的方向上相互分离的第一端子部分以及第二端子部分,以及/或者,上述多个端子的至少任意两个端子中一个端子包括上述第一端子部分,另一个端子包括上述第二端子部分,上述第一端子部分相比上述第二端子部分而配置于在沿着上述嵌合方向的方向上接近与上述对象连接器嵌合的嵌合侧的那侧,上述第一端子部分以及第二端子部分各自在上述嵌合方向上的与上述对象连接器嵌合的嵌合侧的相反侧,分别具有沿与上述嵌合方向交叉的面延伸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从上述嵌合方向上的与上述对象连接器嵌合的嵌合侧的相反侧,并从沿着上述嵌合方向的方向观察上述第一端子部分以及上述第二端子部分时,上述第一面的至少局部与上述第二端子部分不重合,上述不重合的部分的至少局部的区域通过上述外壳的开口向上述外壳的外部露出。
12.根据该方式的连接器,构成为在由嵌合方向上的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嵌合侧的相反侧,从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观察第一端子部分以及第二端子部分时,设置于嵌合方向上的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嵌合侧的相反侧的第一端子部分中的第一面的至少局部与第二端子部分不重合,该不重合的部分的至少局部的区域通过外壳的开口向外壳的外部露出,因此能够利用模具抑制露出的至少局部的区域地制造连接器。因此,即便是产生触头的重合部分的类型的连接器,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另外,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13.根据本发明,在从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观察时,即便是产生触头的重合部分的类型的连接器,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另外,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15.图2是本连接器的主视图。
16.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侧视图。
17.图4是图3的端子的主视图。
18.图5是图3的端子的后视图。
19.图6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20.图7是图6的b-b线剖视图。
21.图8是图6的c-c线剖视图。
22.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侧视图。
23.图10是图9的端子的后视图。
24.图11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2的a-a线剖视图的剖视图。
25.图12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6的b-b线剖视图的剖视图。
26.图13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6的c-c线剖视图的剖视图。
27.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侧视图。
28.图15是图14的端子的后视图。
29.图16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2的a-a线剖视图的剖视图。
30.图17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6的b-b线剖视图的剖视图。
31.图18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6的c-c线剖视图的剖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x1

嵌合方向;1

连接器装置;2

插座连接器;6

插头连接器(对象连接器);10

外壳;13

开口;14

开口;20

端子;30

端子;250

第一垂直部(第一端子部分);350

第一垂直部(第一端子部分);255

第二垂直部(第二端子部分);250a

第一面;350a

第一面;255a

第二面;250b

不重合的部分(第一面250a的至少局部);350b

不重合的部分(第一面350a的至少局部);250c

局部的区域(不重合的部分250b的至少局部);350c

局部的区域(不重合的部分350b的至少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其中,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尺寸、材料、形状以及结构元件的相对位置等任意,能够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装置的结构或者各种条件而变更。另外,只要无特别记载,则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具体记载的实施方式。
35.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连接器装置1由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2和能够与该插座连接器2嵌合的插头连接器(对象连接器)6成对构成。图1示出了将上述插座连接器2和插头连接器6形成为板对板型连接器,并使它们嵌合之前的状态。
36.插座连接器2固定于比较硬的树脂基板8。而插头连接器6固定于fpc等可挠性的基板9。在该情况下,固定于可挠性的基板9的插头连接器6能够比较容易地与固定于硬的基板8的插座连接器2嵌合。在本例中,插座连接器2形成为所谓直角型连接器,在使插座连接器2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时,基板8与基板9以相互大致正交的方式被定位,换言之,插头连接器6相对于插座连接器2的嵌合方向(x1)被设置为与固定有插座连接器2的基板8的基板面8a大致平行。其中,从以下说明中也可以明确出,并不一定需要为直角型连接器,另外,也并不一定需要为板对板型连接器。
37.插头连接器6具备外壳60和设置于外壳60的作为对象端子的多个端子70。外壳60具有向与插座连接器2嵌合的嵌合侧突出的大致矩形的周壁61、和设置于基板面8a并通过端子20而固定于基板9的底部65,通过上述周壁61和底部65来形成嵌合凹部62。插头连接器6只要能够与插座连接器2嵌合即可,也可以考虑具有与以往使用的连接器相同的形状。通过将端子70焊接于基板9的方式等进行外壳60相对于基板9的固定。
38.图2表示插座连接器2的主视图。插座连接器2具备外壳10和分别嵌件成型于外壳10的多个端子,这里两种端子20、30分别有各两个。然而,从以下说明中也可以明确出,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端子20、30分别被设置为各一个或各三个以上,或者,也可以仅端子20被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通过将端子20、30焊接于基板8的方式等进行外壳10相对于基板的固定。
39.外壳10具有向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的嵌合侧突出的岛部11、环绕岛部11的外周的框状的周壁12、以及支承岛部11和周壁12的底部的支承壁15。在岛部11与周壁12之间的间隙处,通过支承壁15形成有将与嵌合侧相反那侧关闭的嵌合凹部16。在插座连接器2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时,插座连接器2的岛部11与插头连接器6的嵌合凹部62嵌合,而插头连接器6的周壁61与插座连接器2的嵌合凹部16嵌合。
40.在图3~图5中分别示出了在上述端子20、30固定于外壳10时排列端子20、30的状态。图3表示端子的侧视图,图4表示其主视图,图5表示其后视图。
41.端子20包括在插座连接器2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时供插头连接器6的端子70的周壁61的局部插入的大致u字形部分21、安装于基板8的基板安装部23、以及在大致u字形部分21与基板安装部23之间延伸的中间部25。
42.大致u字形部分21在其一个端部具有弹性位移部210,该弹性位移部210具备能够与插头连接器6的端子70的任一个部分进行弹性接触的接点21a,此外,大致u字形部分21包括将弹性位移部210支承为可弹性位移的第一垂直部250以及第一水平部251。第一水平部251沿与基板8水平的方向(x)延伸,而第一垂直部250沿与基板面8a垂直的方向(z)延伸。
43.中间部25包括与第一水平部251同样沿与基板8水平的方向(x)延伸的第二水平部253、与第一垂直部250同样沿与基板面8a垂直的方向(z)延伸的第二垂直部255、以及将上述一个端部彼此连结的侧视大致直角的弯曲部254。第二水平部253的另一个端部通过侧视以大致180度反转的弯曲部252与大致u字形部分21的另一个端部连接。第二垂直部255相比第一垂直部250而配置于在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x)上远离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的嵌合侧的那侧(n)。
44.基板安装部23设置于第二垂直部255的另一个端部,并相比第二垂直部255而配置于在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x)上远离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的嵌合侧的那侧(n)。
45.另一方面,端子30包括在插座连接器2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时能够供插头连接器6的端子70的周壁61的局部插入的大致u字形部分31、安装于基板8的基板安装部33、以及在大致u字形部分31与基板安装部33之间延伸的中间部35。
46.大致u字形部分31在其一个端部具有弹性位移部310,该弹性位移部310具备能够与插头连接器6的端子70的任一个部分进行弹性接触的接点31a,此外,大致u字形部分31包括将弹性位移部310支承为可弹性位移的第一垂直部350以及第一水平部351。第一水平部351沿与基板8水平的方向(x)延伸,而第一垂直部350相比第二垂直部255而在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x)上接近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的嵌合侧的那侧(m),沿与基板面8a垂直的方向(z)延伸。
47.中间部35形成为沿与基板面8a垂直的方向(z)延伸的部分,并在一个端部处通过弯曲部352与大致u字形部分31的另一个端部连接。
48.基板安装部33设置于中间部35的另一个端部,并相比第一垂直部350而配置于在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x)上接近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的嵌合侧的那侧(m)。
49.在端子20、30固定于外壳10时,端子20的接点21a与端子30的接点31a在与基板面8a垂直的方向(z)上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形成为阶梯状,更进一步说,接点21a相比接点31a而被定位在远离基板8的位置。为了允许包含接点21a、31a的弹性位移部210、310的位移,而在外壳10的岛部11设置有位移空间11a。
50.图6表示图2的a-a线剖视图,图7表示图6的b-b线剖视图,此外,图8表示图6的c-c线剖视图。
51.端子20、30通过嵌件成型而固定于外壳10,至少任一个部分处于被埋入于外壳10的状态。其中,在被嵌件成型于外壳10之后也一样,端子20、30的局部,即,嵌合方向(x1)上的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的嵌合侧(m),例如弹性位移部210、310那样,在嵌合时能够与插头连接器6的端子70接触的部分向外壳10的外部露出。另外,在嵌合方向(x1)上的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的嵌合侧的相反侧(n)也一样,除焊接于基板8的基板安装部23、33之外,端子20的第一垂直部250以及端子30的第一垂直部350的特别是沿与嵌合方向(x1)交叉的面(y-z面)延伸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250a、350a的局部的区域250c、350c向外壳10的外部露出。
52.对第一垂直部250、350中的露出部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除第一垂直部(第一端子部分)250以及第一垂直部(第一端子部分)350之外,还应注目端子20的第二垂直部(第二端子部分)255。
53.第一垂直部250、350以及第二垂直部255分别在嵌合方向(x1)上的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的嵌合侧的相反侧(n),分别具有沿与嵌合方向(x1)交叉的面(y-z面)延伸的第一面250a、350a以及第二面255a。
54.在从嵌合方向(x1)上的与插头连接器6嵌合的嵌合侧的相反侧(n),并从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x)观察上述第一垂直部250、350以及第二垂直部255时(参照图5),第一面250a、350a的至少局部250b、350b与第二垂直部255不重合。其结果是,不重合的部分250b、350b的至少局部的区域250c、350c(参照图7、图8)能够形成为通过设置于外壳10的第一开口13(参照图7、图1)、第二开口14(参照图8、图1)向外壳10的外部露出的状态。应予说明,从附图中也可以明确出,向上述外部露出的至少局部的区域250c、350c在至少与嵌合方向(x1)交叉的面(y-z面)上被设置为将第一面250a、350a的面积设定为大于第二垂直部255的面积。
55.这样,在本结构的插座连接器2中,第一垂直部250、350中的第一面250a、350a的至少局部的区域250c、350c能够形成为通过设置于外壳10的第一开口13、第二开口14向外壳10的外部露出的状态,因此在上述面250a、350a的规定的区域250c、350c处,利用模具(未图示)按压端子20、30,由此能够以稳定的状态进行嵌件成型,而不会通过被射出的树脂使端子进行位置偏移。
56.参照图9~图13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不特别说明之处,认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即可。在上述图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对应的部件,在相同的参照编号上标上“a”这一文字。
57.图9表示端子的侧视图,图10表示其后视图。另外,图11表示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2的a-a线剖视图的剖视图,图12表示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6的b-b线剖视图的剖视图,此外,图13表示相当于该图6的c-c线剖视图的剖视图。
58.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端子20同样,端子20a包括大致u字形部分21a、安装于基板8的基板安装部23a、以及在大致u字形部分21a与基板安装部23a之间延伸的中间部25a。
59.其中,大致u字形部分21a以及基板安装部23a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对应部分相同的结构,而在中间部25a具有使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x)上的路径在x-y面上斜向倾斜的斜部260这点,换言之,通过设置斜部260,从而大致u字形部分21a与第二垂直部255a在从
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x)观察时在与嵌合方向(x1)交叉的面(y-z面)处以相互不重合的方式进行调整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不同。应予说明,认为端子30a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端子30完全相同的结构即可。
60.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端子20a的第一垂直部250a以及端子30a的第一垂直部350a的特别是沿与嵌合方向交叉的面(y-z面)延伸的第一面250aa以及第二面350aa中,在从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x)观察时(参照图10),第一面250aa、350aa的至少局部250ba、350ba与第二垂直部255a不重合,其结果是,能够将不重合的部分250ba、350ba的至少局部的区域250ca(参照图12等)、350ca(参照图13等)使用于通过第一开口13a、第二开口14a而设置模具。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至少与嵌合方向(x1)交叉的面(y-z面)上,通过使第一垂直部250a、350a与第二垂直部255a相互错开而设置上述至少局部的区域250ca、350ca这点。
61.参照图14~图18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不特别说明之处,认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即可。在上述图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对应的部件,在相同的参照编号上标上“b”这一文字。
62.图14表示端子的侧视图,图15表示其后视图。另外,图16表示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2的a-a线剖视图的剖视图,图17表示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6的b-b线剖视图的剖视图,此外,图18表示相当于该图6的c-c线剖视图的剖视图。
63.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端子20b、30b分别具有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端子20、30完全相同的结构。
64.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端子30b的第一垂直部350b的特别是沿与嵌合方向交叉的面(y-z面)延伸的第二面350ab中,在从沿着嵌合方向的方向(x)观察时(参照图15),第一面350ab的至少局部350bb与第二垂直部255b不重合,其结果是,能够将不重合的部分350bb的至少局部的区域350cb(参照图18等)使用于通过第二开口14b而设置模具。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至少与嵌合方向(x1)交叉的面(y-z面)上,通过使端子20b、30b彼此相互错开而设置这样的至少局部的区域350cb这点。
65.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其他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两种端子20、30,但特别是,针对端子20,其单独具有第一垂直部250和第二垂直部255,因此端子20能够单独实施本发明,例如能够实施第一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使用了两种端子20、30的情况。
66.显然只要是与本发明相关的领域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便能够借助上述说明所示的启示,想到本发明的多种修正方式或者其他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者主旨的前提下,能够进行本发明的变形以及修正。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公开的特有实施方式,修正方式以及其他实施方式也应理解为意在被包含于添附的权利要求书内。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了特定用语,但这些用语并不以限定为目的,只不过一般以说明意思进行使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