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化兽药口服液含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23:58: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兽用药液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更加自动化的兽药口服液含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本公司为了对生产的兽用口服液成分进行检测,经过公司内部研究开发了兽用口服液含量检测装置,专利cn202021037745.2。该装置完成了对口服液含量的检测,但是该装置需要人工将胶头滴管从放置孔的内部取出,利用胶头滴管吸取兽药口服液的样液,然后将胶头滴管吸取的兽药口服液的样液点滴在薄层板的上部,并在无菌条件下涂布均匀,在展开缸的内部加入展开剂,展开剂要没过四个垫块,然后将涂布有样液的薄层板放在展开缸内部的四个垫块704 之间,将箱门关闭,随后通过电源开关开启uv灯管对薄层板上部的样液照射紫外线15-30分钟,然后将电源开关关闭,将薄层板取出,将样液显色形成的色谱与色谱图板的比对色谱图进行比对,来确定兽药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含量。
3.然而实际生产中取样个体较多,胶头滴管由于橡胶胶头的存在,清洗较繁琐,往往配合一个胶头滴管固定配合一个试剂瓶使用。若实际生产中所有取样个体均用一个胶头滴管则会污染取样个体,若每次检测均选用一个新的胶头滴管则会造成胶头滴管资源的浪费,检测成本明显增加。根据该检测装置的机构决定了该检测装置适于单次实验,而不适于批量生产。
4.其次,每次试验均需要操作人员利用胶头滴管取液,然后滴入薄层板上,该过程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不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发明一种自动化兽药口服液含量检测装置。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兽药口服液含量检测装置,包括盒体与盒盖,所述盒体朝向盒盖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盒盖覆盖开口结构,所述盒盖朝向盒体的一侧设置有紫外光源;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动力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朝向盒盖的一端连接有试剂容器,所述固定座与动力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第一齿轮;还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穿过第二齿轮;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平行,所述传送带朝向盒盖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朝向盒盖的一侧连接有检测盒。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盒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横臂和第二横臂,所述第一横臂与第二横臂均与盒体远离盒盖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臂位于第一齿轮与动力装置之间,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第一横臂,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横臂转动连接,第二转
轴的另一端与第二横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横臂转动连接,第三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横臂转动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固定座朝向盒盖的一端向远离盒盖的一端凹陷形成固定槽,所述试剂容器固定在固定槽中。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座远离试剂容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还包括与限位杆配合设置的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位于传送带远离盒盖的一侧。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装置包括限位板和固定块,所述限位板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限位板与限位杆紧贴,所述固定块与盒体远离盒盖的一端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紫外光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之间设置有若干uv灯管,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均与盒盖朝向盒体的一侧连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盒盖远离盒体的一侧连接。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向转动,使得试剂容器中的液体能够流入检测盒中,然后再通过动力装置驱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往相反方向转动,使得试剂容器与检测盒复位,在为紫外光源通电后即可完成检测工作,从而实现了自动检测。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是兽药口服液含量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16.图2是兽药口服液含量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17.图3是兽药口服液含量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18.图4是兽药口服液含量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19.图5是固定座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
21.如图1-5所示,一种自动化兽药口服液含量检测装置,包括盒体10与盒盖 11,所述盒体10朝向盒盖1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盒盖11覆盖开口结构,所述盒盖11朝向盒体10的一侧设置有紫外光源12;所述盒体10内部设置有动力装置13,所述动力装置13包括转动的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远离动力装置1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17,所述固定座17朝向盒盖11的一端连接有试剂容器16,所述固定座17与动力装置13之间设置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转轴14穿过第一齿轮15;还包括第二齿轮18和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齿轮 18与第一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9穿过第二齿轮18;还包括传送带 22,所述传送带22的一端与第二转轴19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3,所述第二转轴19与第三转轴23平行,所述传送带22朝向盒盖1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装置22a,所述固定装置22a朝向盒盖11的一侧连接有检测盒25。第一转轴14穿过第一齿轮15,这使得动力装
置13在驱动第一转轴14转动时,第一转轴14会带动第一齿轮15转动。而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18啮合连接,这使得第一齿轮15在转动时也会带动第二齿轮18转动,并且第一齿轮15的转动方向与第二齿轮18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而第二转轴19 穿过第二齿轮18,第二转轴19又与传送带22的一端连接,因此第二齿轮18在转动时会带动第二转轴19转动,而第二转轴19又会带动传送带22转动。而为了保证传送带22能够有效的转动,传送带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3,并且第三转动23与第二转轴19平行。当我们需要将试剂容器16中的液体倒入检测盒25中时,我们需要为动力装置13供电,目的是使得动力装置13驱动第一转轴14转动,而第一转轴14也会带动固定座17和试剂容器16转动,同时第一齿轮15会带动第二齿轮18转动,第二齿轮18在转动时会驱动第二转轴19 以及传送带22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18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当固定座17与试剂容器16朝向传送带22转动时,传送带22也会朝向固定座17的方向转动,而传送带22上的检测盒25则会朝向固定座17移动,当试剂容器16的转动角度超过90
°
时,试剂容器16的液体将会从试剂容器16中流出,此时的检测盒25位于试剂容器16的下方,即此时的检测盒25位于试剂容器16远离盒盖11的一侧,从试剂容器16中流出的液体将会进入到检测盒25 中。当我们需要通过紫外光源12检测试剂盒25中的液体时,我们需要动力装置13驱动第一转轴14朝向与初始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此时的试剂容器 16与检测盒25会返回各自的初始位置。当检测盒25复位后,我们只需要为紫外光源12供电即可对检测盒25中的液体进行检测。而为了避免本装置中的各器件受到损坏,本方案引入了盒体10与盒盖11对各器件进行保护。
22.综上所述,本方案通过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18相向转动,使得试剂容器16中的液体能够流入检测盒25中,然后再通过动力装置13驱动第一齿轮15 与第二齿轮18往相反方向转动,使得试剂容器16与检测盒25复位,在为紫外光源12通电后即可完成检测工作。
23.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盒体10中的各器件发生移位,优选的,所述盒体10 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横臂26和第二横臂27,所述第一横臂26与第二横臂27均与盒体10远离盒盖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臂26位于第一齿轮15与动力装置13之间,所述第一转轴14穿过第一横臂26,所述第二转轴19的一端与第一横臂26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9的另一端与第二横臂27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3的一端与第一横臂26转动连接,第三转轴23的另一端与第二横臂27转动连接。第一横臂26与第二横臂27的存在使得第一转轴14、第二转轴19以及第三转轴23都被限位。第一转轴14被固定后使得动力装置13与固定座17也被限位。而第二转轴19与第三转轴23均被限位,则使得传送带22与检测盒25 不能随意发生移位。
24.如图5所示,在本方案中,为了方便试剂容器16放置在固定座17上,优选的,固定座17朝向盒盖11的一端向远离盒盖11的一端凹陷形成固定槽17a,所述试剂容器16固定在固定槽17a中。当我们需要在试剂容器16中填充液体时,只需要将试剂容器16固定槽17a中取出即可,方便了操作。
25.由于第一转轴14在转动过程中存在误差等因素,试剂容器16在复位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偏差,导致试剂容器16转动超过90
°
,从而偏离了其原本位置。当试剂容器16逆向转动不仅超过90
°
,还超过180
°
时,试剂容器16中的液体则会从试剂容器16中流出,此时没有检测盒25承接从试剂容器16中流出的液体,因此这既造成了浪费,又造成了污染。因此,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座17远离试剂容器16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28,还包括与限位杆28配合设置的弹性装置29,所述弹性装置29位于传送带22远离盒盖11的一侧。为了避免试剂容器
16逆向转动超过90
°
,固定座17远离试剂容器16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28。而为了阻挡限位杆28并且避免限位杆28折断,本方案又引入了弹性装置29,弹性装置29位于盒体10内部,与盒体10远离盒盖11的一端连接。通过限位杆28与盒体10内的弹性装置29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试剂容器16在复位过程中被限位,避免了试剂容器16中的液体流出。为减少成本,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29包括限位板29a和固定块29b,所述限位板29a与固定块29b之间设置有弹簧29c,所述限位板29a与限位杆28紧贴,所述固定块29b与盒体 10远离盒盖11的一端连接。固定块29b的存在限制了限位杆28的位置,而限位板29a与弹簧29c的存在,则使得限位杆28在朝向固定块29b转动时存在缓冲,避免了二者的硬性接触。
26.如图2所示,在本方案中,所述紫外光源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片30 和第二固定片31,所述第一固定片30与第二固定片31之间设置有若干uv灯管 32,所述第一固定片30和第二固定片31均与盒盖11朝向盒体10的一侧连接。 uv灯管32与盒盖11直接连接容易发生脱落,因此本方案引入了第一固定片30 和第二固定片31,将uv灯管32设置在第一固定片30与第二固定片31之间,这避免了uv灯管32的脱落。
27.在本方案中,还包括把手33,所述把手33与盒盖11远离盒体10的一侧连接。把手33的存在使得本装置方便移动。而把手33朝向盒盖11的一侧设置有波浪纹,这使得把手33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
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所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不能被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