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重复利用的标签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23:18: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复利用的标签。


背景技术:

2.标签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因其体积小,所占空间小,从而广受人们的喜爱,从而随着标签的研发与发展,到如今标签所用的胶水不干胶逐渐成为主流。
3.但标签在使用时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当胶水过多与空气接触时,此时胶水的就不能继续重复使用了,如果标签需要再次使用,需要对标签进行再次涂刷胶水,但因其过于繁琐,不利于反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复利用的标签,以解决现有的问题:标签需要再次使用,需要对标签进行再次涂刷胶水,但因其过于繁琐,不利于反复使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重复利用的标签,包括标签,所述标签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标签下端固定连接有贴合层,所述贴合层下端设置有粘块,所述粘块左右两侧且位于贴合层内部开设有出胶口;
6.所述定位机构内部包括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下端活动连接有保护外壳,所述受力板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下端且位于保护外壳上端开设有槽口,所述受力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受力板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杆,所述压力杆下端设置有胶囊,所述胶囊外表面且位于保护外壳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胶囊下端且位于保护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管道。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标签需要再次使用时,通过对受力板拔拉,使得贴合层与墙壁分离,因为凸起状,从而方便对利用后的胶水进行去除,从而达到使用标签时能够重复利用的效果。
8.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板下端位于标签内部,压缩弹簧下端与保护外壳内部上端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方便受力板的复位,以达到造次利用的目的。
10.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杆为空腔内部,所述压力杆靠近空腔内部活动连接有滚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压力杆在移动时,更为顺畅,防止卡住的效果。
12.进一步的,所述胶囊内部与管道内部相连通,所述管道内部与出胶口相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达到将胶囊内的胶水通过内部结构得以传递到出胶口处的效果。
14.进一步的,所述粘块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出胶口有八个,分别位于粘块左右两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胶水在流出时具有一定的缝隙,防止堵塞的效果。
1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横截面为弧形,所述限位块下端固定安装有圆球,与槽口的开口大小相契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达到自动确定每次的用量大小,节省胶水的使用的效果。
1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有四个,分为位于标签的四个拐角。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在胶水粘接时,标签四角都进行粘接,更为稳定的效果。
20.进一步的,所述贴合层四个,且与定位机构一一对应,所述受力板的横截面为t形,受力板一侧与保护外壳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下端与保护外壳内部固定连接。
21.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22.随着受力板向下移动时,带动压力杆一起向下移动,从而对胶囊有个压力,使得胶囊内部的胶水通过从出胶口对外流出,从而对标签与墙壁之间进行黏连,同时因粘块为凸起状,从而会在出胶口周围汇聚一块胶水进行黏连,当需要揭开重复使用时,通过对受力板拔拉,使得贴合层与墙壁分离,因为凸起状,从而方便对利用后的胶水进行去除,再次使用时,重复上述操作,从而达到使用标签时能够重复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技术一种重复利用的标签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一种重复利用的标签的受力板局部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一种重复利用的标签在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27.图4为本技术一种重复利用的标签贴合层局部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1、标签;2、定位机构;21、受力板;22、限位块;23、槽口;24、压缩弹簧;25、压力杆;26、保护外壳;27、胶囊;28、管道;3、粘块;4、出胶口;5、贴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重复利用的标签,包括标签1,标签1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2,定位机构2有四个,分为位于标签1的四个拐角。标签1下端固定连接有贴合层5,贴合层5四个,且与定位机构2一一对应。贴合层5下端设置有粘块3,粘块3左右两侧且位于贴合层5内部开设有出胶口4,粘块3横截面为三角形,出胶口4有八个,分别位于粘块3左右两侧。
32.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机构2内部包括有受力板21,受力板21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下端且位保护外壳26上端开设有槽口23,限位块22横截面为弧形,限位块22下端固定安装有圆球,圆球底部与槽口23的开口大小相契,受力板21下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24,受力板2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杆25,压力杆25下端设置有胶囊27,胶囊27外表面且位于保护外壳26内部开设有空腔,受力板21的横截面为t形,受力板21一侧与保护外壳26内壁滑动连接,压缩弹簧24下端与保护外壳26内部固定连接,胶囊27下端且位于保护外壳26内部固定安装有管道28。
33.受力板21下端位于标签1内部,压力杆25位于空腔26内部,压力杆25靠近空腔26内部活动连接有滚轮,胶囊27内部与管道28内部相连通,管道28与胶口4相连通。
34.在使用时,在需要进行标签粘贴时,此时将标签1按压在所需要粘贴的墙上,在放置好后通过对受力板21的按压,使得受力板21向下移动,进而对压缩弹簧24有个压力,使得压缩弹簧24受力压缩,为受力板21的复位做准备,同时随着受力板21向下移动时,带动压力杆25一起向下移动,从而对胶囊27有个压力,使得胶囊27内部的胶水通过管道28从出胶口4对外流出,从而对标签与墙壁之间进行黏连,同时因粘块3为凸起状,从而会在出胶口4周围汇聚一块胶水进行黏连,当需要揭开重复使用时,通过对受力板21拔拉,使得贴合层5与墙壁分离,因粘块3为凸起状,与墙壁接触面积较少,便于胶水干后拆卸标签,再次使用时,重复上述操作,从而达到使用标签时能够重复利用的效果。
3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6.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申请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