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石油污泥处理的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16:01: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石油污泥处理的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含油污泥是指混入原油、各种成品油、渣油等重质油的污泥,含油污泥不是自然界固有存在的,而是由于油田开采、石油炼制过程、运输、使用、贮存等各种与原油、成品油有关的工业、民用、个人等,因各种事故、操作不当、设备陈旧、破损、腐蚀等原因造成原油、成品油跑、冒、滴、漏,外泄到地面,沉积到海洋、湖泊、河底,与泥土、水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油、土,水,甚至掺混有等其他污染物的混合物,含油污泥对人体有害,对植物、水体生物有害,蒸发在空气中的油气能刺激皮肤、眼睛及呼吸器官,使土地失去植物生长的功能,处理和修复困难,是石油及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3.现有的石油污泥处理装置在进行干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油气,直接将油气直接排出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油气中的石油可以再次进行利用,直接排入到空气中,使得石油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石油污泥处理的干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石油污泥处理装置在进行干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油气,直接将油气直接排出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油气中的石油可以再次进行利用,直接排入到空气中,使得石油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石油污泥处理的干化装置,包括油气处理箱,所述油气处理箱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油气处理箱的上侧表面开设有放置口,所述放置口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所述放置口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挡油网,所述油气处理箱上侧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油气处理箱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气体过滤箱,所述第一出气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阀,所述气体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气体过滤箱上侧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气管。
6.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挡网,所述挡网的四周与气体过滤箱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气体过滤箱内壁位于挡网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油气过滤网,所述油气过滤网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所述活性炭吸附网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棉布。
7.优选的,所述气体过滤箱右侧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
8.优选的,所述油气处理箱的前侧表面和气体过滤箱的右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两个所述出液管的管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
9.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四周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干燥装置。
10.优选的,所述干燥箱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干燥箱的上侧表面至其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多个相对应的所述搅拌叶片的相反一侧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刮板。
11.优选的,所述干燥箱的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
12.优选的,所述干燥箱上侧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水管的管壁和进料口的管壁均螺纹连接有盖子。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通过设置油气处理箱、连接管、放置口、冷凝器、挡油网、温度感应器、第一出气管、气体过滤箱、控制阀、第二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方便对油气进行中的油进行收集,避免油直接排入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可以收集油气中的石油,石油可以进行再次使用。
15.2、通过设置气体过滤箱、挡网、油气过滤网、活性炭吸附网、过滤棉布,对气体进行再次过滤保持气体的纯净度,避免污染空气,通过设置气体过滤箱、进水管,方便对气体过滤箱内坠入石灰水,对油气进行裂解处理,通过设置油气处理箱、气体过滤箱、出液管、第一阀门,方便将石灰水和收集的时候排出,对石灰水和石油进行收集,通过设置连接管、干燥箱、空腔、干燥装置,方便对石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处理更加方便。
16.3、通过设置干燥箱、电机、转杆、搅拌叶片、刮板,方便对石油污泥进行搅拌,使得石油污泥充分地被干化,同时避免干燥箱内壁粘上石油污泥,难以清理,通过设置干燥箱、出料管、第二阀门,方便对干燥后的石油污泥进行收集,方便操作,通过设置进水管、盖子、干燥箱、进料口,方便将需要仅从干化的石油污泥放置到干燥箱内部,方便连接进料的装置。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前侧刨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过滤箱右侧刨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处理箱右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油气处理箱;2、连接管;3、放置口;4、冷凝器;5、挡油网;6、温度感应器;7、第一出气管;8、气体过滤箱;9、控制阀;10、挡网;11、油气过滤网;12、活性炭吸附网;13、过滤棉布;14、进水管;15、盖子;16、出液管;17、第一阀门;18、干燥箱;19、空腔;20、干燥装置;21、电机;22、转杆;23、搅拌叶片;24、刮板;25、出料管;26、第二阀门;27、进料口;28、第二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用于石油污泥处理的干化装置,包括油气处理箱1,油气处理箱1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油气处理箱1的上侧表面开设有放置口3,放置口3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4,放置口3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挡油网5,油气处理箱1上侧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6,油气处理箱1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7,第一出气管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气体过滤箱8,第一出气管7的管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阀9,气体过滤箱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气体过滤箱8上侧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气管28,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方便对油气进行中的油进行收集,避免油直接排入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可以收集油气中的石油,石油可以进行再次使用。
24.如图2所示,过滤机构包括挡网10,挡网10的四周与气体过滤箱8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气体过滤箱8内壁位于挡网10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油气过滤网11,油气过滤网11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12,活性炭吸附网12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棉布13,对气体进行再次过滤保持气体的纯净度,避免污染空气。
25.如图1和图3所示,气体过滤箱8右侧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4,方便对气体过滤箱8内坠入石灰水,对油气进行裂解处理,油气处理箱1的前侧表面和气体过滤箱8的右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6,两个出液管16的管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17,方便将石灰水和收集的时候排出,对石灰水和石油进行收集。
26.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管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干燥箱18,干燥箱18的四周均开设有空腔19,空腔19的内部设置有干燥装置20,方便对石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处理更加方便,干燥箱18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干燥箱18的上侧表面至其内部,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有转杆22,转杆22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23,多个相对应的搅拌叶片23的相反一侧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刮板24,方便对石油污泥进行搅拌,使得石油污泥充分地被干化,同时避免干燥箱18内壁粘上石油污泥,难以清理,干燥箱18的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5,出料管25的管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26,方便对干燥后的石油污泥进行收集,方便操作。
27.如图1所示,干燥箱18上侧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27,进水管14的管壁和进料口27的管壁均螺纹连接有盖子15,方便将需要仅从干化的石油污泥放置到干燥箱18内部,方便连接进料的装置。
28.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打开进料口27上的盖子15,通过进料口27将石油污泥放到干燥箱18内,运作空腔19中的干燥装置20对石油污泥进行干燥,运作电机21带动转杆22进行运作使得搅拌叶片23对石油污泥进行搅拌,同时刮板24将干燥箱18内壁上粘上的石油污泥刮出,干燥完成的石油污泥打开第二阀门26通过出料管25排出;
29.同时油气通过连接管2加热到油气处理箱1中,运作放置口3中的冷凝器4,冷凝器4将冷气通过挡油网5输送到油气处理箱1内,对油气进行降温,通过温度感应器6观测油气处理箱1内的温度,油气处理箱1内的温度降到一定的时候,控制阀9自动打开,油气通过第一出气管7进入到气体过滤箱8中,打开盖子15,通过进水管14对气体过滤箱8内注入石灰水,油气通过第一出气管7机内到石灰水中进行裂解,裂解后的气体通过挡网10在油气过滤网11、活性炭吸附网12和过滤棉布13的作用下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通过第二出气管28排出到空气中;
30.使用完成后,打开两个第一阀门17,分别将油气处理箱1中的时候和气体过滤箱8中的石灰水通过出液管16排出,进行收集。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