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11:48: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机控制器是通过主动工作来控制电机按照设定的方向、速度、角度、响应时间进行工作的集成电路。在电动车辆中,电机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档位、油门、刹车等指令,将动力电池所存储的电能转化为驱动电机所需的电能,来控制电动车辆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爬坡力度等行驶状态,或者将帮助电动车辆刹车,并将部分刹车能量存储到动力电池中。它是电动车辆的关键零部件之一,cnc可编程步进电机控制器可与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组成一个完善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能控制三台步进电机分时运行本控制器采用计算机式的编程语言,拥有输入、输出、计数等多种指令。具有编程灵活、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的自动化领域。
3.现有技术中,电机控制器在使用时,在防护外壳上开设若干个散热孔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且散热孔内容易被灰尘堵塞,影响正常散热,且外界的水容易从散热孔内进入到电机控制器内部,防水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控制器在使用时,在防护外壳上开设若干个散热孔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且散热孔内容易被灰尘堵塞,影响正常散热,且外界的水容易从散热孔内进入到电机控制器内部,防水性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包括下防护壳,所述下防护壳外侧套设有上防护壳,且上防护壳内壁与下防护壳外部贴合滑动连接,上防护壳内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控制器本体,所述下防护壳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一,上防护壳左右两端对应散热孔一开设有若干散热孔二,且散热孔一与散热孔二呈错位设置,散热孔二相互远离的一侧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防护壳内部左右两侧设有若干对应散热孔一的散热叶片,散热叶片靠近电机控制器本体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二,弹簧二远离散热叶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板,所述转板上侧设有推板,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板,压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上防护壳内壁,所述压板下侧设有气囊,气囊固定安装在下防护壳上端左右两侧,所述气囊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固定安装在所述下防护壳的内部,所述下防护壳内部对应散热孔一上侧铰接有喷嘴,喷嘴上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孔二内顶端铰接有防水板,防水板右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下端固定连接下防护壳,所述上防护壳内部对应散热孔二底端固定安装有网孔板,网孔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块。
6.优选的,所述上防护壳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杆,连杆下端插装在下防护壳上,连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弹簧一,弹簧一下端固定连接下防护壳。
7.优选的,所述转板上铰接有支架,支架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下防护壳内壁上。
8.优选的,所述转板下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三,弹簧三下端固定连接支架。
9.优选的,所述喷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四,弹簧四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下防护壳内壁。
10.优选的,所述喷嘴相互远离的一端和下防护壳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下防护壳上端对应电磁铁固定安装有开关按钮。
11.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二内顶端对应拉绳固定安装有滑轮,拉绳下端与滑轮贴合。
12.优选的,所述海绵块下端固定安装有挤水板,且上防护壳内部对应挤水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挤水板滑动连接上防护壳。
13.优选的,所述挤水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杆,固定横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架。
14.优选的,所述上防护壳左右两端对应固定横杆开设有通槽,固定横杆滑动连接上防护壳。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使用时,转板转动带动弹簧二转动,弹簧二带动散热叶片转动,便于将电机控制器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一和散热孔二排出外界,设置的弹簧二便于增加了散热叶片的晃动幅度,提高了散热效果。
16.2、本发明使用时,喷嘴内喷出的空气便于将散热孔二内的灰尘吹出,避免了散热孔二内被灰尘堵塞影响散热。
17.3、本发明使用时,启动电磁铁,电磁铁之间相互排斥,进而推动喷嘴在下防护壳内转动,压缩弹簧四,实现了喷嘴的转动喷气,对将热量从散热孔一和散热孔二排出外界,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18.4、本发明使用时,由于散热孔一和散热孔二之间呈错位设置,且设置的防水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对散热孔二进行堵住,避免了外界的水通过散热孔二和散热孔一进入到电机控制器本体内部,对电机控制器本体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
19.5、本发明使用时,当散热孔一和散热孔二相互对位、防水板打开进行散热时,外界的水从散热孔二进入,由于散热孔二呈倾斜状,进入到散热孔二内的水,便于将水排出外界。
20.6、本发明使用时,设置的海绵块便于对散热孔二处的水进行吸附,减少了外界的水进入到电机控制器本体内,便于对电机控制器本体进行散热的同时,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21.7、本发明使用时,在挤水板的作用下,与网孔板配合挤压海绵块,便于将海绵块内部吸附的水挤出,挤出的水从通槽内流出,避免了大量的水吸附在海绵块内,影响水分的吸收。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中下防护壳和上防护壳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中散热孔一和散热孔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图3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中散热孔一和散热孔二对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中推板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中上防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中下防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下防护壳;2、上防护壳;3、电机控制器本体;4、散热孔一;5、散热孔二;6、连杆;7、弹簧一;8、散热叶片;9、弹簧二;10、转板;11、支架;12、弹簧三;13、推板;14、压板;15、气囊;16、连接管;17、喷嘴;18、弹簧四;19、电磁铁;20、开关按钮;21、防水板;22、拉绳;23、滑轮;24、固定架;25、网孔板;26、海绵块;27、挤水板;28、滑槽;29、固定横杆;30、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6.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10,一种用户电机控制器的防护装置,包括下防护壳1,所述下防护壳1外侧套设有上防护壳2,且上防护壳2内壁与下防护壳1外部贴合滑动连接,上防护壳2内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控制器本体3,所述下防护壳1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一4,上防护壳2左右两端对应散热孔一4开设有若干散热孔二5,且散热孔一4与散热孔二5呈错位设置,散热孔二5相互远离的一侧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上防护壳2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杆6,连杆6下端插装在下防护壳1上,连杆6下端固定安装有弹簧一7,弹簧一7下端固定连接下防护壳1,所述下防护壳1内部左右两侧设有若干对应散热孔一4的散热叶片8,散热叶片8靠近电机控制器本体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二9,弹簧二9远离散热叶片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板10,所述转板10上铰接有支架11,支架11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下防护壳1内壁上,所述转板10下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三12,弹簧三12下端固定连接支架11,所述转板10上侧设有推板13,推板13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板14,压板14相互远
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上防护壳2内壁;使用时,当电动车在行驶中,电动车产生的震动会带动上防护壳2在下防护壳1上震动,上防护壳2震动会带动连杆6向下运动挤压弹簧一7,设置的弹簧一7会对上防护壳2的震动起到了一定的减震效果,从而对电机控制器本体3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当上防护壳2上下震动时,通过拉绳22牵引防水板21在上防护壳2内向上转动,会使散热孔二5与散热孔一4相互对位,此时下防护壳1内部通过散热孔一4和散热孔二5与外界连通,且上防护壳2下降时,会带动压板14下降,压板14带动推板13下降,推板13挤压转板10,使转板10在支架11上发生转动,压缩弹簧三12,转板10转动带动弹簧二9转动,弹簧二9带动散热叶片8转动,便于将电机控制器本体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一4和散热孔二5排出外界,设置的弹簧二9便于增加了散热叶片8的晃动幅度,提高了散热效果。
27.实施例二参照图1-图10,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更优化的在于,所述压板14下侧设有气囊15,气囊15固定安装在下防护壳1上端左右两侧,所述气囊15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固定安装在所述下防护壳1的内部,所述下防护壳1内部对应散热孔一4上侧铰接有喷嘴17,喷嘴17上端与连接管16固定连接,所述喷嘴17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四18,弹簧四18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下防护壳1内壁,所述喷嘴17相互远离的一端和下防护壳1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19,下防护壳1上端对应电磁铁19固定安装有开关按钮20;使用时,压板14下降时,也会压缩气囊15,使气囊15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16从喷嘴17排出,喷嘴17内喷出的空气便于将散热孔二5内的灰尘吹出,避免了散热孔二5内被灰尘堵塞影响散热,且压板14下降会与开关按钮20接触,向下按动开关按钮20,启动电磁铁19,电磁铁19之间相互排斥,进而推动喷嘴17在下防护壳1内转动,压缩弹簧四18,实现了喷嘴17的转动喷气,对将热量从散热孔一4和散热孔二5排出外界,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28.实施例三参照图1-图10,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更优化的在于,所述散热孔二5内顶端铰接有防水板21,防水板21右端固定连接有拉绳22,所述散热孔二5内顶端对应拉绳22固定安装有滑轮23,拉绳22下端与滑轮23贴合,拉绳22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4,固定架24下端固定连接下防护壳1,所述上防护壳2内部对应散热孔二5底端固定安装有网孔板25,网孔板25下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块26,所述海绵块26下端固定安装有挤水板27,且上防护壳2内部对应挤水板27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滑槽28,挤水板27滑动连接上防护壳2,所述挤水板27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杆29,固定横杆29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架24,所述上防护壳2左右两端对应固定横杆29开设有通槽30,固定横杆29滑动连接上防护壳2;使用时,由于散热孔一4和散热孔二5之间呈错位设置,且设置的防水板21在重力的作用下,对散热孔二5进行堵住,避免了外界的水通过散热孔二5和散热孔一4进入到电机控制器本体3内部,对电机控制器本体3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当散热孔一4和散热孔二5相互对位、防水板21打开进行散热时,外界的水从散热孔二5进入,由于散热孔二5呈倾斜状,进入到散热孔二5内的水,便于将水排出外界,且设置的海绵块26便于对散热孔二5处的水进行吸附,减少了外界的水进入到电机控制器本体3内,便于对电机控制器本体3进行散
热的同时,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从而对电机控制器可以进行多重防护,防护效果较好,当上防护壳2下降时,会使固定横杆29沿通槽30内滑动,在挤水板27的作用下,与网孔板25配合挤压海绵块26,便于将海绵块26内部吸附的水挤出,挤出的水从通槽30内流出,避免了大量的水吸附在海绵块26内,影响水分的吸收。
29.工作原理:本发明使用时,当电动车在行驶中,电动车产生的震动会带动上防护壳2在下防护壳1上震动,上防护壳2震动会带动连杆6向下运动挤压弹簧一7,设置的弹簧一7会对上防护壳2的震动起到了一定的减震效果,从而对电机控制器本体3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当上防护壳2上下震动时,通过拉绳22牵引防水板21在上防护壳2内向上转动,会使散热孔二5与散热孔一4相互对位,此时下防护壳1内部通过散热孔一4和散热孔二5与外界连通,且上防护壳2下降时,会带动压板14下降,压板14带动推板13下降,推板13挤压转板10,使转板10在支架11上发生转动,压缩弹簧三12,转板10转动带动弹簧二9转动,弹簧二9带动散热叶片8转动,便于将电机控制器本体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一4和散热孔二5排出外界,设置的弹簧二9便于增加了散热叶片8的晃动幅度,提高了散热效果,压板14下降时,也会压缩气囊15,使气囊15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16从喷嘴17排出,喷嘴17内喷出的空气便于将散热孔二5内的灰尘吹出,避免了散热孔二5内被灰尘堵塞影响散热,且压板14下降会与开关按钮20接触,向下按动开关按钮20,启动电磁铁19,电磁铁19之间相互排斥,进而推动喷嘴17在下防护壳1内转动,压缩弹簧四18,实现了喷嘴17的转动喷气,对将热量从散热孔一4和散热孔二5排出外界,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由于散热孔一4和散热孔二5之间呈错位设置,且设置的防水板21在重力的作用下,对散热孔二5进行堵住,避免了外界的水通过散热孔二5和散热孔一4进入到电机控制器本体3内部,对电机控制器本体3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当散热孔一4和散热孔二5相互对位、防水板21打开进行散热时,外界的水从散热孔二5进入,由于散热孔二5呈倾斜状,进入到散热孔二5内的水,便于将水排出外界,且设置的海绵块26便于对散热孔二5处的水进行吸附,减少了外界的水进入到电机控制器本体3内,便于对电机控制器本体3进行散热的同时,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从而对电机控制器可以进行多重防护,防护效果较好,当上防护壳2下降时,会使固定横杆29沿通槽30内滑动,在挤水板27的作用下,与网孔板25配合挤压海绵块26,便于将海绵块26内部吸附的水挤出,挤出的水从通槽30内流出,避免了大量的水吸附在海绵块26内,影响水分的吸收。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