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双重互穿网络结构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7-23 11:40: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双重互穿网络结构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是,包括多孔聚烯烃基膜、涂覆在多孔聚烯烃基膜一侧或两侧的交联偏氟乙烯类聚合物层以及涂覆在交联偏氟乙烯类聚合物层外侧的交联丙烯酸类树脂层;所述的交联偏氟乙烯类聚合物层由第一涂覆浆料涂覆得到,以重量份计,所述第一涂覆浆料的组分包括:20~25份偏氟乙烯类聚合物,0.5~3份交联剂,0.1~0.5份引发剂,1~3份分散剂、0.5~2份润湿剂及66.5~77.9份水;所述的交联丙烯酸类树脂层由第二涂覆浆料涂覆得到,以重量份计,所述第二涂覆浆料的组分包括:15~21份丙烯酸类树脂、0.5~2份交联剂、0.1~0.5份引发剂、3~5份的耐高温助剂、1~3份分散剂、0.5~2份润湿剂及66.5~79.9份水;所述的交联剂选自二乙烯基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物引发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是,所述的偏氟乙烯类聚合物选自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是,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选自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基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甲酯酸单体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散剂选自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纤维素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润湿剂选自烷基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酚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耐高温助剂选自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是,所述多孔聚烯烃基膜的厚度为3~16μm,孔隙率为30~40%。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是,所述交联偏氟乙烯类聚合物层和交联丙烯酸类树脂层的厚度均为1~3μm。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对多孔聚烯烃基膜表面进行亲水改性;(2)将第一涂覆浆料涂覆在改性后的多孔聚烯烃基膜一侧或两侧表面,烘干后形成交联偏氟乙烯类聚合物层;(3)将第二涂覆浆料涂覆在交联偏氟乙烯类聚合物层表面,烘干后形成交联丙烯酸类树脂层,得到所述具有双重互穿网络结构的锂电池隔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的亲水改性方法选自等离子体处理、高能辐照处理、化学处理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和(3)中的涂覆方式选自凹版辊涂布、狭缝涂布、喷涂中的一种;涂覆速度为50~100 m/min。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和(3)中的烘干温度为60~9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互穿网络结构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多孔聚烯烃基膜、涂覆在多孔聚烯烃基膜一侧或两侧的交联偏氟乙烯类聚合物层以及涂覆在交联偏氟乙烯类聚合物层外侧的交联丙烯酸类树脂层;交联偏氟乙烯类聚合物层由第一涂覆浆料涂覆得到,第一涂覆浆料的组分包括偏氟乙烯类聚合物、交联剂、引发剂、分散剂、润湿剂及水;交联丙烯酸类树脂层由第二涂覆浆料涂覆得到,第二涂覆浆料的组分包括丙烯酸类树脂、交联剂、引发剂、耐高温助剂、分散剂、润湿剂及水。本发明在基膜表面构筑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涂层,可提升隔膜透气性和吸液率;且涂层之间及涂层与基膜之间可以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可提升隔膜强度和耐温性。可提升隔膜强度和耐温性。可提升隔膜强度和耐温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绪 田慧婷 吴思瑶 范建国 杨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7
技术公布日:2022/7/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