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05:36: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罐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罐车采用槽钢作为纵梁和横梁,为了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在罐体与底盘之间常设置有大梁(主车架)、与罐体焊接为一体的底架(副梁),两层梁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整车质量,也提高了整车的重心,经理论分析和实际使用,两层梁结构对于罐车有些富余,增加了罐车的使用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其去除副梁,对大梁进行改进,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罐车的实用性,减轻了罐体的整体重量。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前筒体和后筒体,所述后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后筒体横梁,所述后筒体的两侧设置纵向梁,所述纵向梁与所述后筒体横梁固定,所述后筒体横梁底部设置有横梁安装座,所述罐体通过所述横梁安装座与罐体底部的底架总成固定。
5.优选的,所述前筒体的筒前端开口较小,所述前筒体的筒后端开口较大,所述前筒体的筒后端与所述后筒体连通,所述前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管和前筒体横梁,如此设置,所述罐体通过所述前筒体横梁和所述后筒体横梁与所述罐体的底架总成固定。
6.优选的,所述前筒体横梁有两个,两个所述前筒体横梁之间设置有牵引座,所述牵引座的底部设置牵引座底板,所述牵引座底板设置有若干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其他部件安装连接。
7.优选的,所述加强管为中空结构,所述加强管由第一水平段、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组成,所述第二水平段与靠近前筒体的所述横梁安装座固定,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牵引座固定,如此设置,通过所述加强管内部的中空结构,便于放置电线电缆,作为导线管使用,同时,所述加强管增强了所述罐体的强度,当所述前筒体发生碰撞时,缓冲撞击力。
8.优选的,所述后筒体横梁和所述前筒体横梁均为月牙形,所述前筒体横梁和所述后筒体横梁的厚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递减。
9.优选的,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防浪板,每个所述后筒体横梁的位置与每个所述防浪板的位置相对应。
10.优选的,所述倾斜段与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之间的夹角为150
°‑
170
°

11.优选的,所述纵向梁为中空结构,所述纵向梁内用于放置电缆电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的有益效果是:1、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横梁,所述罐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纵向梁,通过
横梁与罐体底部的底架总成连接,通过纵向梁对罐体支撑,取代现有技术中,在罐体底部固定焊接钢构架。2、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梁为中空结构,便于放置罐车的电缆电线,取代了原有的电缆电线管道,减少了罐车部件,同时避免了电缆电线受潮受损。3、罐体的前筒体底部设置有加强管,加强管既可以作为导线管使用,同时加强了罐体的强度,当所述前筒体发生碰撞时,缓冲撞击力。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罐体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管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罐体、11——前筒体、12——后筒体、13——前封板、14——后封板、15——前筒体横梁、16——后筒体横梁、17——防浪板、2——牵引座、21——牵引座底板、3——加强管、31——第一水平段、32——倾斜段、33——第二水平段、4——横梁安装座、5——安装架总成、6——底架总成、7——上围栏总成、8——纵向梁。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2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包括罐体1,罐体1由前筒体11和后筒体12组成,后筒体12为直筒状、前筒体11的筒前端开口较小,前筒体11的筒后端开口较大,前筒体11的筒后端与后筒体12连通,前筒体11的前端设置有前封板,后筒体12的后端设置有后封板14,前筒体11和后筒体12内都设置有若干防浪板17;
21.前筒体1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前筒体横梁15,前筒体横梁15有两个,两个前筒体横梁15之间设置有牵引座2,牵引座2包括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的牵引座底板21;后筒体11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后筒体横梁16,后筒体横梁16和前筒体横梁15的截面为月牙形,所述后筒体横梁16和前筒体横梁15的厚度由中间向两边逐渐递减;后筒体横梁16的底部设置有横梁安装座4,
22.前筒体11的下方设置有加强管3,加强管3为中空结构,加强管3由第一水平段31、倾斜段32和第二水平段33组成,倾斜段32与第一水平段31和第二水平段33之间的夹角为166
°
,第一水平段31贯穿牵引座2,第二水平段33与最靠近前筒体11的后横梁安装4固定,加强管3内部中空结构,便于放置电线电缆,作为导线管使用,同时,加强管3增强了罐体1的强度,前筒体11发生碰撞时,缓冲撞击力;
23.后筒体1的两侧设置有分别各设置有一根纵向梁8,纵向梁8与后筒体横梁16侧部焊接固定;
24.罐体1通过横梁安装座4与罐体1底部的安装架总成5和底架总成6固定,罐体1的上部设置有上围栏总成7。
25.进一步的,每个后筒体横梁16对应设置于每个防浪板17的外侧,后筒体横梁16位
置与防浪板17位置相对应。
26.进一步的,靠近后封板14的后筒体横梁16设置有灯安装座和炮筒安装座。
27.进一步的,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人孔门。
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前筒体和后筒体,所述后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后筒体横梁,所述后筒体的两侧设置纵向梁,所述纵向梁与所述后筒体横梁固定,所述后筒体横梁底部设置有横梁安装座,所述罐体通过所述横梁安装座与罐体底部的底架总成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筒体的筒前端开口较小,所述前筒体的筒后端开口较大,所述前筒体的筒后端与所述后筒体连通,所述前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管和前筒体横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筒体横梁有两个,两个所述前筒体横梁之间设置有牵引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为中空结构,所述加强管由第一水平段、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组成,所述第二水平段与靠近所述前筒体的所述横梁安装座固定,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牵引座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筒体横梁和所述前筒体横梁均为月牙形,所述前筒体横梁和所述后筒体横梁的厚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递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防浪板,每个所述后筒体横梁的位置与每个所述防浪板的位置相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与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之间的夹角为150
°‑
170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梁为中空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无副梁结构的罐车,其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横梁,所述罐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纵向梁,通过横梁与罐体底部的底架总成连接,通过纵向梁对罐体支撑,纵向梁为中空结构,便于放置罐车的电缆电线,罐体的前筒体底部设置有加强管,加强管既可以作为导线管使用,同时加强了罐体的强度,当所述前筒体发生碰撞时,缓冲撞击力,本实用新型去除副梁,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罐体的整体重量。减轻了罐体的整体重量。减轻了罐体的整体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段瑞端 杨熙 王聪 田朝阳 龚勤兵 聂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海立美达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7/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