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乔灌木生态移栽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05:33: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属于树木移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乔灌木生态移栽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乔灌木都是直立性的木本植物,在园林绿地中所占比重较大,是园林植物种植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园林绿化的骨架。乔木树冠高大,寿命较长,树冠占据空间大,而树干占据的空间小,因此不大妨碍游人在树下活动,乔木的形体、姿态富有变化,枝叶的分布比较空透,在改善小气候和环境卫生方面有显著作用,特别是有很好的遮荫效果。
3.乔灌木的主要品种有香樟、移栽香樟、桂花、广玉兰、杜樱、移栽栾树、乐昌含笑、深山含笑、罗汉松、造型罗汉松、罗汉松古桩、红枫、竹柏、双面红花桎木、双面红花桎木古桩、春夏杜鹃、金叶汝贞、海棠球、黄杨、法国冬青、大叶汝贞、小叶汝贞、红豆杉等。
4.在造景上乔木也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从郁郁葱葱的林海,优美的树丛,到千姿百态的孤立树,都能形成美丽的风景画面。在园林中乔木既可以成为主景,也可以组成空间和分离空间,还可以起到增加空间层次和屏障视线的作用。因乔木有高大的树冠和庞大的根系,故一般要求种植地点有较大的空间和较深厚的土壤。灌木树冠矮小,多呈现丛生状,寿命较短,树冠虽然占据空间不大,但正上人们活动的空间范围,较乔木对人的活动影响大,枝叶浓密丰满,常具有鲜艳美丽的花朵和果实,形体和姿态也有很多变化;在防尘、防风沙、护坡和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显著作用;在造景方面可以增加树木在高低层次方面的变化,可作为乔木的陪衬,也可以突出表现灌木在花、果、叶观赏上的效果;灌木也可用以组织和分隔较小的空间,阻挡较低的视线;灌木尤其是耐荫的灌木与大乔木、小乔木和地被植物配合起来成为主体绿化的重组成部分。
5.乔灌木种植是园林绿化工程的主要工作之一。乔灌木生长周期长、景观成效慢,乔灌木种植工程具有季节性强、难度大的特点。栽植过程、栽植质量是影响乔灌木种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树木抗性、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能力、树体的观赏效果、养护成本等很大程度上受树木栽植过程的影响,故乔灌木的种植工程要求更加精细,乔灌木生长中要避免因粗放栽植和不当操作而造成的各种问题。为了提高种植的成活率,种植前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6.在进行绿化养植时,往往需要将培养好的乔灌木转运并移栽至目标地点,但在目前的移栽转运过程中,并不能将树木固定牢靠,同时也不能对树木进行及时补水,因此容易对树木造成损坏,同时还会大大降低其成活率。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乔灌木生态移栽转运装置,可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的目的是提供乔灌木生态移栽转运装置,能够在移栽转运过程中,将树木固定牢靠并对其进行及时补水,以解决树木容易产生损坏且移栽后成活率较低的问题。
8.本实用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9.乔灌木生态移栽转运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架,所述支架远离支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插接有两个滑架,所述滑架的正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贯穿连接有两个滑杆,所述基座顶部的中间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基座内开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内腔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储水槽内腔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灌水孔。
10.优选的,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补水孔。
11.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滑架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固定槽。
12.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底部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嵌设有底轮。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槽与储水槽之间开设有注水槽,所述灌水孔靠近储水槽的一侧与注水槽的内腔相连通。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补水管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部贯穿储水槽内壁的顶部。
15.优选的,所述补水管均匀的分布于支杆的外围,所述补水孔的出水口均朝向固定槽。
16.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的内腔均贯穿连接有两个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与滑架的顶部、滑杆的顶部紧密贴合。
17.优选的,所述底轮的数量为六个,所述底轮为万向轮。
18.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左侧贯穿储水槽的内壁并与注水槽的内腔相连通。
19.本实用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20.1.本实用的乔灌木生态移栽转运装置,可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滑架,同时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滑杆,以将滑架、滑杆与树木的四周紧密贴合,然后可拧紧固定螺栓,以将滑架和滑杆固定住,从而将树木固定住,同时通过底轮可将装置固定住,以防止树木晃动,如此可在转运过程中将树木固定牢靠,避免其因固定不牢而损坏。
21.2.本实用的乔灌木生态移栽转运装置,若树根缺水,可通过第二水泵将储水槽内的水经注水管抽入注水槽内,水由灌水孔进入固定槽内,以对树根进行浇灌、补水;若树干和枝叶缺水,可通过第一水泵将储水槽内的水经排水管抽入补水管内,水由补水孔喷洒出,以对树干和枝叶进行浇灌、补水,如此可防止树木在转运过程中缺水,可大大提高其移栽成活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的正视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图。
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7.1、基座;2、支杆;3、支架;31、第一滑槽;32、第一固定槽;4、滑架;41、第二滑槽;42、
第二固定槽;5、滑杆;6、补水管;61、补水孔;7、固定槽;8、储水槽;9、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11、注水槽;12、排水管;13、注水管;14、支腿;15、底轮;16、灌水孔;17、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29.如图1和3所示,乔灌木生态移栽转运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支杆2,两个支杆2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架3,支架3远离支杆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1,第一滑槽31的内腔插接有两个滑架4,滑架4的正面开设有第二滑槽41,第二滑槽41的内腔贯穿连接有两个滑杆5,基座1顶部的中间开设有固定槽7,在转运过程中,可将移栽的乔灌木放置于固定槽11内,然后可在第一滑槽31内滑动滑架4,同时在第二滑槽41内滑动滑杆5,并将滑架4、滑杆5与树木的四周紧密贴合。
30.进一步的,支架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32,滑架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固定槽42,第一固定槽32和第二固定槽42的内腔均贯穿连接有两个固定螺栓17,固定螺栓17的底部与滑架4的顶部、滑杆5的顶部紧密贴合,滑架4、滑杆5与树木贴合后,可拧紧固定螺栓17,以将滑架4和滑杆5固定住,从而将树木固定牢靠,基座1的底部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支腿14,支腿14的底部嵌设有底轮15,底轮15的数量为六个,底轮15为万向轮,通过底轮15可推动装置移动,同时运输时可将装置固定住,以防止树木晃动。
31.如图2和4所示,基座1内开设有储水槽8,储水槽8内腔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水泵10,固定槽7与储水槽8之间开设有注水槽11,第二水泵10的出水口连接有注水管13,注水管13的左侧贯穿储水槽8的内壁并与注水槽11的内腔相连通,固定槽7的内壁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灌水孔16,灌水孔16靠近储水槽8的一侧与注水槽11的内腔相连通,当树根在转运过程中缺水时,可通过第二水泵10将储水槽8内的水经注水管13抽入注水槽11内,然后水由灌水孔16进入固定槽7内,以对树根进行浇灌、补水。
32.进一步的,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补水管6,补水管6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补水孔61,储水槽8内腔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水泵9,第一水泵9的出水口与补水管6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的顶部贯穿储水槽8内壁的顶部,补水管6均匀的分布于支杆2的外围,补水孔61的出水口均朝向固定槽7,当树干和枝叶在转运过程中缺水时,可通过第一水泵9将储水槽8内的水经排水管12抽入补水管6内,然后水由补水孔61喷洒出,以对树干和枝叶进行浇灌、补水。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对乔灌木进行移栽转运时,可先将需要移栽的乔灌木放置于固定槽7内,然后可在第一滑槽31内滑动滑架4,同时在第二滑槽41内滑动滑杆5,并将滑架4、滑杆5与树木的四周紧密贴合,然后可拧紧固定螺栓17,以将滑架4和滑杆5固定住,从而将树木固定牢靠,因底轮15为万向轮,通过底轮15可推动装置并将其移至运输车上,运输时通过底轮15可将装置固定住,以防止树木晃动,在转运过程中,若树根缺水,可通过第二水泵10将储水槽8内的水经注水管13抽入注水槽11内,然后水由灌水孔16进入固定槽7内,以对树根进行浇灌、补水,若树干和枝叶缺水,可通过第一水泵9将储水槽8内的水经排水管12抽入补水管6内,然后水由补水孔61喷洒出,以对树干和枝叶进行浇灌、补水。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的保护范围。本实用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