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负极材料石墨化制备的环保型冷却方法与流程

2022-07-16 21:19: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负极材料石墨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负极材料石墨化制备的环保型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2.负极材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目前常见的负极材料有碳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合金类负极材料和纳米级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是由负极活性物质碳材料或非碳材料、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胶合剂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而成,而负极材料的石墨化是将负极材料的碳原子由杂乱不规则排列转变为规则排列负极粉石墨化工艺,一般需要将负极材料经过粉碎、高温处理和冷却处理三个工序进行石墨化处理,其中高温处理需要向石墨化炉内充入氮气、氦气或其他惰性气体来隔绝空气,然后在3000℃以下高温石墨化处理负极粉末,之后对负极粉进行冷却。
3.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963889b的一种高效环保的石墨化炉冷却工艺,通过多功能行车对吸料温度和吸料量(重量)的反馈,可以控制冷却温度进程,防止冷却过快造成产品破坏,同时控制吸料量,保证产品表面覆盖饱和的保温料,保证产品正常冷却,防止产品氧化,利用多功能行车的配套筛分系统,对保温料等填充料进行分类,并提高填充料的利用。本发明对应服务的生产领域主要采用5-10mm和10-20mm粒度的原料,筛分系统配套5mm和10mm筛网进行筛分,解决了原料的分类和循环利用的问题
4.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1476735u的石墨化炉强制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冷却水管和冷却水箱,将冷却水管设置在炉腔的外壁上,能够通过水泵将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输送到冷却水管中,进而通过冷却水对炉腔内部进行降温,降温效果较好,通过设置活动窗,并使活动窗的内壁伸入到保温层内设置,能够通过打开活动窗达到进一步降温的效果,通过多种方式对炉腔进行快速强制性的降温。
5.综合分析以上参考专利,可得出以下缺陷:
6.1)现有的石墨化负极粉料冷却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例如参考专利cn211476735u的石墨化炉强制冷却装置是采用对石墨化炉进行冷却,虽然相比于自然空气冷却的冷却时间得到缩短,但是在对一些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量产仍然无法满足需求,由于石墨化炉内的负极粉料堆积在一起,而仅仅依靠对石墨化炉外表面冷却的方式仍然不佳,而参考专利cn102963889b的一种高效环保的石墨化炉冷却工艺虽然采用了多级筛选冷却的方式,但仅仅依靠筛网冷却技术难度大,且冷却效率仍然达不到所需要求,不能实现通过采用对负极粉料从到外全方位快速导热冷却,无法达到通过将喷淋冷却和液氮导热冷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冷却处理的目的,不能实现既快速又高效的进行短时间内冷却,从而给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
7.2)现有的冷却方法能量回收效率较低,单一的通过热传导的热量回收能量损失较大,不能实现通过采用水雾喷洒冷却,使水雾快速蒸发成水蒸气,来快速带走大量热量,并
且水蒸气的吸热能力不在受到物质形态的束缚,可以吸收带走更高热量,无法达到通过将液氮冷却气化后的氮气集中收集导入其他石墨化炉内充当保护气体使用的目的,不能实现很好的节能环保,从而给负极材料石墨化制备节能环保的推广十分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8.(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负极材料石墨化制备的环保型冷却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石墨化负极粉料冷却速度慢,生产效率低,由于石墨化炉内的负极粉料堆积在一起,而仅仅依靠对石墨化炉外表面冷却的方式仍然不佳,不能实现通过采用对负极粉料从到外全方位快速导热冷却,无法达到通过将喷淋冷却和液氮导热冷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冷却处理的目的,不能实现既快速又高效的进行短时间内冷却,同时现有的冷却方法能量回收效率较低,单一的通过热传导的热量回收能量损失较大,不能实现通过采用水雾喷洒冷却,使水雾快速蒸发成水蒸气,来快速带走大量热量,并且水蒸气的吸热能力不在受到物质形态的束缚,可以吸收带走更高热量,无法达到通过将液氮冷却气化后的氮气集中收集导入其他石墨化炉内充当保护气体使用的目的,不能实现很好节能环保的问题。
10.(二)技术方案
1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负极材料石墨化制备的环保型冷却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2.s1、首先将高温石墨化处理后的负极材料粉末倒入冷却装置中;
13.s2、启动冷却装置中,对装置中的高温负极材料粉末进行冷却处理;
14.s3、对冷却装置冷却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和氮气进行回收再利用,最后从冷却装置中取出冷却后的石墨化负极材料粉末;
15.其中,所述步骤s1-s3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底架以及分别固定安装于底架上的安装筒、工作筒和冷却筒,所述工作筒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设置有装料导热机构,且安装筒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和工作筒上设置有喷淋组件,且安装筒内壁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装料导热机构相连通的液压组件,所述安装筒内壁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装料导热机构转动的驱动组件,且冷却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装料导热机构相连通的液氮冷却组件,所述工作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液嘴,且底架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控制机组。
16.所述装料导热机构包括装料罐、开设于装料罐内壁两侧的安装槽以及固定安装于装料罐两侧的固定筒,所述装料罐的内部开设有与安装槽相通的导油槽,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安装组件安装有密封导油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均贯穿并转动安装有空心转动杆,所述空心转动杆的一端依次贯穿固定筒、密封导油组件和装料罐并延伸至装料罐的内部,且空心转动杆延伸至装料罐内部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叶片导热组件,所述装料罐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料嘴和排料嘴。
17.所述密封导油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槽内部的环体,套设于空心转动杆上的两组密封圈套件以及开设于空心转动杆位于两组密封圈套件之间外表面上的通油孔,所述空心转动杆、两组密封圈套件以及环体的内腔之间围成导油空腔,且环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导油空腔和导油槽相连通的通槽,所述环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调节槽,且
调节槽的内部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一端贯穿环体并延伸至环体的外部,且双向螺杆位于调节槽内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两个所述螺纹套筒的顶部通过滑动件与调节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且两个螺纹套筒的底部均通过l形连接杆固定安装有与密封圈套件相适配的挤压头。
18.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开设于装料罐上的凹槽以及开设于环体一侧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母钩,且凹槽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v形限位架,所述v形限位架的一端依次贯穿凹槽、安装槽和固定槽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
19.优选的,所述v形限位架位于固定槽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母钩相适配的限位子钩,所述v形限位架的另一端贯穿装料罐并延伸至装料罐的外部,且v形限位架位于凹槽内部的外表面通过弹簧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20.优选的,所述叶片导热组件包括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两个空心转动杆之间的空心固定杆以及固定安装于空心固定杆外表面上的十字形叶片,所述空心转动杆的内腔与空心固定杆内腔相通,且空心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与十字形叶片相互垂直的圆板,所述十字形叶片和若干个圆板的内部均开设相互连通的导液槽,且导液槽与空心固定杆的内腔连通。
21.优选的,每组所述密封圈套件均是有两个并排挤压的密封圈组成。
22.优选的,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分隔板上的水箱、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工作筒顶部的水泵以及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于工作筒内壁顶部的分液管,所述水泵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水箱连通,且水泵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分液管的顶部连通,所述分液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雾化喷头,且工作筒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
23.优选的,所述液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筒内壁底部上的液压油箱以及固定安装于液压油箱上的液压油泵,所述液压油泵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液压油箱的出油口连通,且液压油泵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和旋转密封件与空心转动杆的一端连通,所述液压油箱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液氮冷却组件连通,且安装筒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液压油箱内液压油温度和油压的温度传感矩阵和液压传感矩阵。
24.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通过l形安装架固定安装于安装筒内壁一侧上的驱动电机以及固定安装于固定筒位于安装筒内部外表面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空心转动杆位于安装筒内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且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分别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
25.优选的,所述液氮冷却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冷却筒内腔上部的液氮存储罐以及固定安装于冷却筒内壁底部上的冷却罐,所述冷却罐内壁两侧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网板,且每个网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交叉管架,每两个相邻所述交叉管架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26.优选的,位于所述冷却罐最上层的交叉管架通过管道和旋转密封件与空心转动杆位于冷却筒内部的一侧连通,且位于冷却罐最下层的交叉管架通过管道液压组件连通,所述冷却罐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液氮存储罐连通,且冷却罐一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氮管。
27.(三)有益效果
2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负极材料石墨化制备的环保型冷却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9.(1)、该用于负极材料石墨化制备的环保型冷却方法,其装料导热机构包括装料罐、开设于装料罐内壁两侧的安装槽以及固定安装于装料罐两侧的固定筒,装料罐的内部开设有与安装槽相通的导油槽,两个安装槽的内部均安装组件安装有密封导油组件,两个固定筒的内部均贯穿并转动安装有空心转动杆,空心转动杆的一端依次贯穿固定筒、密封导油组件和装料罐并延伸至装料罐的内部,可实现通过采用对负极粉料从到外全方位快速导热冷却,很好的达到了通过将喷淋冷却和液氮导热冷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冷却处理的目的,实现了既快速又高效的进行短时间内冷却,很好的加快了石墨化负极粉料冷却速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满足一些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的量产需求,避免由于石墨化炉内的负极粉料堆积在一起,导致冷却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从而大大方便了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
30.(2)、该用于负极材料石墨化制备的环保型冷却方法,其冷却装置包括底架以及分别固定安装于底架上的安装筒、工作筒和冷却筒,工作筒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设置有装料导热机构,且安装筒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分隔板,分隔板的顶部和工作筒上设置有喷淋组件,且安装筒内壁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装料导热机构相连通的液压组件,安装筒内壁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装料导热机构转动的驱动组件,可实现通过采用水雾喷洒冷却,使水雾快速蒸发成水蒸气,来快速带走大量热量,并且水蒸气的吸热能力不在受到物质形态的束缚,可以吸收带走更高热量,很好的达到了通过将液氮冷却气化后的氮气集中收集导入其他石墨化炉内充当保护气体使用的目的,从而实现很好的节能环保,大大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从而给负极材料石墨化制备节能环保的推广十分有益。
31.(3)、该用于负极材料石墨化制备的环保型冷却方法,其密封导油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槽内部的环体,套设于空心转动杆上的两组密封圈套件以及开设于空心转动杆位于两组密封圈套件之间外表面上的通油孔,空心转动杆、两组密封圈套件以及环体的内腔之间围成导油空腔,且环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导油空腔和导油槽相连通的通槽,环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调节槽,可实现将导热油从整个导热叶片和整个装料罐上均能够进行连通导热,使整个冷却设备的导热面积更大,更加全面的导热冷却。
32.(4)、该用于负极材料石墨化制备的环保型冷却方法,其安装组件包括开设于装料罐上的凹槽以及开设于环体一侧的固定槽,固定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母钩,且凹槽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杆,支杆的顶端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v形限位架,v形限位架的一端依次贯穿凹槽、安装槽和固定槽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可实现对密封导油组件进行快速拆装,更换方便,当密封导油组件长期使用损坏后,可快速更换,方便对整个冷却设备的后期维护,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安装筒、工作筒和冷却筒结构的剖视图;
35.图3为本发明装料导热机构的剖视图;
36.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7.图5为本发明装料罐内部的俯视图;
38.图6为本发明密封导油组件的剖视图;
39.图7为本发明环体内部的侧视图;
40.图8为本发明叶片导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9为本发明叶片导热组件的剖视图;
42.图10为本发明液压油箱和液压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1为本发明液氮存储罐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2为本发明冷却罐结构的剖视图;
45.图13为本发明冷却罐内部的俯视图。
46.图中,1底架、2安装筒、3工作筒、4冷却筒、5装料导热机构、51装料罐、52安装槽、53固定筒、54导油槽、55安装组件、551凹槽、552固定槽、553限位母钩、554支杆、555v形限位架、556限位子钩、56密封导油组件、561环体、562密封圈套件、563通油孔、564通槽、565调节槽、566双向螺杆、567螺纹套筒、568l形连接杆、569挤压头、57空心转动杆、58叶片导热组件、581空心固定杆、582十字形叶片、583圆板、584导液槽、59进料嘴、510排料嘴、6分隔板、7喷淋组件、71水箱、72水泵、73分液管、74雾化喷头、75排气管、8液压组件、81液压油箱、82液压油泵、83温度传感矩阵、84液压传感矩阵、9驱动组件、91驱动电机、92第一锥齿轮、93第二锥齿轮、94第三锥齿轮、10液氮冷却组件、101液氮存储罐、102冷却罐、103网板、104交叉管架、105排氮管、11排液嘴、12控制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8.请参阅图1-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负极材料石墨化制备的环保型冷却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9.s1、首先将高温石墨化处理后的负极材料粉末倒入冷却装置中;
50.s2、启动冷却装置中,对装置中的高温负极材料粉末进行冷却处理;
51.s3、对冷却装置冷却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和氮气进行回收再利用,最后从冷却装置中取出冷却后的石墨化负极材料粉末。
52.其中,步骤s1-s3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底架1以及分别固定安装于底架1上的安装筒2、工作筒3和冷却筒4,工作筒3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设置有装料导热机构5,且安装筒2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分隔板6,分隔板6的顶部和工作筒3上设置有喷淋组件7,且安装筒2内壁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装料导热机构5相连通的液压组件8,安装筒2内壁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装料导热机构5转动的驱动组件9,且冷却筒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装料导热机构5相连通的液氮冷却组件10,工作筒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液嘴11,且底架1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控制机组12,控制机组12是由机箱、内置处理器和外置控制面板组成。
53.由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料导热机构5包括装料罐51、开设于装料罐51内壁两侧的安装槽52以及固定安装于装料罐51两侧的固定筒53,装料罐51的内部开设有与安装
槽52相通的导油槽54,两个安装槽52的内部均安装组件55安装有密封导油组件56,两个固定筒53的内部均贯穿并转动安装有空心转动杆57,空心转动杆57的一端依次贯穿固定筒53、密封导油组件56和装料罐51并延伸至装料罐51的内部,且空心转动杆57延伸至装料罐51内部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叶片导热组件58,装料罐51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料嘴59和排料嘴510。
54.由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密封导油组件56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槽52内部的环体561,套设于空心转动杆57上的两组密封圈套件562以及开设于空心转动杆57位于两组密封圈套件562之间外表面上的通油孔563,每组密封圈套件562均是有两个并排挤压的密封圈组成,空心转动杆57、两组密封圈套件562以及环体561的内腔之间围成导油空腔,且环体56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导油空腔和导油槽54相连通的通槽564,环体56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调节槽565,且调节槽565的内部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566,双向螺杆566的一端贯穿环体561并延伸至环体561的外部,且双向螺杆566位于调节槽565内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567,两个螺纹套筒567的顶部通过滑动件与调节槽565的内壁滑动连接,且两个螺纹套筒567的底部均通过l形连接杆568固定安装有与密封圈套件562相适配的挤压头569。
55.由图4和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组件55包括开设于装料罐51上的凹槽551以及开设于环体561一侧的固定槽552,固定槽55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母钩553,且凹槽55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杆554,支杆554的顶端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v形限位架555,v形限位架555的一端依次贯穿凹槽551、安装槽52和固定槽552并延伸至固定槽552的内部,v形限位架555位于固定槽552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母钩553相适配的限位子钩556,v形限位架555的另一端贯穿装料罐51并延伸至装料罐51的外部,且v形限位架555位于凹槽551内部的外表面通过弹簧与凹槽551的内壁固定连接。
56.由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叶片导热组件58包括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两个空心转动杆57之间的空心固定杆581以及固定安装于空心固定杆581外表面上的十字形叶片582,空心转动杆57的内腔与空心固定杆581内腔相通,且空心固定杆58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与十字形叶片582相互垂直的圆板583,十字形叶片582和若干个圆板583的内部均开设相互连通的导液槽584,且导液槽584与空心固定杆581的内腔连通。
57.由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喷淋组件7包括固定安装于分隔板6上的水箱71、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工作筒3顶部的水泵72以及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于工作筒3内壁顶部的分液管73,水泵72的型号为pun-201,水泵72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水箱71连通,且水泵72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分液管73的顶部连通,分液管7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雾化喷头74,雾化喷头74的型号为zstwa-50-120,且工作筒3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75,排气管75与外界的水蒸气热量存储设备连通,实现热量的回收利用。
58.由图2和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液压组件8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筒2内壁底部上的液压油箱81以及固定安装于液压油箱81上的液压油泵82,液压油泵82的型号为yb1-4,液压油泵82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液压油箱81的出油口连通,且液压油泵82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和旋转密封件与空心转动杆57的一端连通,液压油箱81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液氮冷却组件10连通,且安装筒2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液压油箱81内液压油温度和油压的温度传感矩阵83和液压传感矩阵84,温度传感矩阵83是采用型号为ds18b20的温度传感器,
液压传感矩阵84是采用型号为431x-fx的液压传感器。
59.由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组件9包括通过l形安装架固定安装于安装筒2内壁一侧上的驱动电机91以及固定安装于固定筒53位于安装筒2内部外表面的第一锥齿轮92,驱动电机91是采用型号为edsmt-2t110-020a的伺服电机,空心转动杆57位于安装筒2内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93,且驱动电机91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分别与第一锥齿轮92和第二锥齿轮93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94。
60.由图2、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氮冷却组件10包括固定安装于冷却筒4内腔上部的液氮存储罐101以及固定安装于冷却筒4内壁底部上的冷却罐102,冷却罐102内壁两侧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网板103,且每个网板10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交叉管架104,每两个相邻交叉管架104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位于冷却罐101最上层的交叉管架104通过管道和旋转密封件与空心转动杆57位于冷却筒4内部的一侧连通,且位于冷却罐102最下层的交叉管架104通过管道液压组件8连通,冷却罐102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液氮存储罐101连通,且冷却罐102一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氮管105。
61.使用前,先通过控制机组12上的控制面板将控制程序录入控制机组12内的处理器中,控制程序包括液压油箱81内液压油的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驱动电机91的输出功率以及水泵72的输出压力。
62.装料:打开工作筒3上的箱盖和进料嘴59,将石墨化完成后待冷却处理的负极粉料倒入装料罐51中,再分别关上进料嘴59和箱盖,然后启动驱动电机91,驱动电机91分别通过第三锥齿轮94、第二锥齿轮93和第一锥齿轮92带动固定筒53和空心转动杆57进行相反方向的转动,固定筒53会带动整个装料罐51进行转动,而空心转动杆57会通过空心固定杆581带动十字形叶片582和圆板583在装料罐51内进行与装料罐51相反方向的转动,从而使十字形叶片582和圆板583与装料罐51内的负极粉料进行充分接触。
63.供油冷却:通过控制机组12控制液压油泵82将液压油箱81内的导热油泵入空心转动杆57内,此时一部分导热油会流入空心固定杆581和导液槽584内,使十字形叶片582和圆板583与高温负极粉料接触吸收的热量热传递给导热油,同时另一部分导热油会通过通油孔563流入空心转动杆57、两组密封圈套件562以及环体561的内腔之间围成导油空腔内,再通过通槽564流入导油槽54内,使整个装料罐51内壁与高温负极粉料接触吸收的热量热传递给导热油,而在导热油流经空心转动杆57、两组密封圈套件562以及环体561的内腔之间围成导油空腔时,由于两组密封圈套件562分别在l形连接杆568和挤压头569的作用下将两组密封圈套件562的外延紧紧挤压在环体561的内壁上,由于两组密封圈套件562是采用摩擦系数小且耐高温材料制成,因此两组密封圈套件562与挤压头569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不会因为挤压头569与两组密封圈套件562之间的挤压力,导致两组密封圈套件562短期内损坏,而从导油槽54吸热后的导热油会从另一个密封导油组件56流入此时的空心转动杆57内与空心转动杆57内的一路导热油汇合,之后再流入冷却罐102内里的交叉管架104内,此时打开液氮存储罐101与冷却罐102联动管道内的电磁阀,使液氮从液氮存储罐101内流入冷却罐102内,低温的液氮会分别通过网板103和交叉管架104将交叉管架104内通入的高温导热油的温度吸收,此时液氮吸热后会气化成氮气,然后通过排氮管105排向石墨化设备上的保护气存储罐中待石墨化设备使用,而被吸收完热量的低温导热油会在此通过管道流入液压油箱81内,从而实现导热油的热量冷却循环。
64.喷淋冷却:在上述供油冷却的同时通过控制机组12控制水泵72开始工作,水泵72将水箱71内的水泵入分液管73内,然后通过雾化喷头74将雾化的水雾喷向装料罐51中,当水雾与高温的装料罐51表面接触后,会气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会通过排气管75排向水蒸气热量存储设备进行热量的回收利用,而多余的水则通过排液嘴11排出,高温负极粉料冷却完成后,先停机,再打开箱盖和排料嘴510接料,即可将冷却完成后的负极粉料取出。
65.通过上述的供油冷却可以看出两组密封圈套件562在长期使用后存在磨损的问题,因此要进行定期拆装更换维护,具体更换步骤为:首先反向转动双向螺杆566,使两个螺纹套筒566通过l形连接杆带568动挤压头569向远离密封圈套件562的一侧移动,直至两个挤压头569与两组密封圈套件562完全分离,然后向下掰动v形限位架555,使限位子钩556向上抬起与限位母钩553脱离,从而使限位子钩556和限位母钩553接触约束,此时即可将密封导油组件56整体从安装槽52内向装料罐51内拉出,然后将空心转动杆57和空心固定杆581之间的连接件拧开,即可将密封导油组件56整体从空心转动杆57上取下进行更换维护,若需要安装时,只需相反操作即可。
66.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6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