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农业蔬菜育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07-16 20:26: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农业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蔬菜育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在进行农业蔬菜育苗时,现今一般采用无土栽培,而无土栽培一般利用穴盘进行栽培,首先在穴盘内部填充营养土或使用泥炭土、珍珠岩或蛭石配置出的基质,而后再对基质进行压坑,而后在压坑后的基质内拨入种子,而后进行合理浇水正常养护,便可以使种子发芽成苗,而后将幼苗放入土地中种植即可;在整个育苗过程中,基质装入穴盘时,需要将基质填入穴盘并抚平,以便压坑,保证幼苗的齐苗率,而基质在进行育苗前需要进行消毒和泡水,而常用的消毒方式包括蒸汽消毒法、药液消毒法和暴晒法,而蒸汽消毒法花费较高,暴晒法花费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暴晒十至十五天,一般使利用药液消毒法对基质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种子发芽,并可以使放置土传病害等多种病害,而药液消毒法会使基质中可能存有对人体有害的物体,在一些大型蔬菜种植基地中,使用人员在育苗时需要将大量基质填入大量穴盘内部,此过程中,使用人员基本采用手动方式将基质填入穴盘,效率较低,较为不便,并且长时间与基质接触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蔬菜育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穴盘放入固定机构上,在穴盘上均匀撒上基质,而后启动驱动机构,使刮动机构移动,从而使刮动机构对基质进行刮动,并且在刮动机构往复刮动时会进行转动,刮动机构会自启动启动四个顶动机构,使四周可能被刮板刮动而划开的基质向壳体中心移动,继而被刮动机构刮入穴盘,从而避免基质浪费,减少人员操作,提高穴盘填入基质的效率。
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农业蔬菜育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用于放入穴盘的固定机构,且壳体四个侧壁均设置有顶动机构,所述壳体顶端设置有刮动机构,且刮动机构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刮动机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刮动机构包括框体,且框体与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框体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转杆与刮板均位于壳体内部,所述滑块顶端转动连接有转环,且转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顶端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将穴盘通过固定机构送入壳体内部,使穴盘顶部与壳体相嵌合,不露出空隙,此时穴盘顶面位于多个顶动机构下方,而后使用人员通过在壳体顶部均匀撒入一定量的基质,使基质较为均匀的洒落在穴盘上,而后启动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带动刮动机构上的滑块在框体内部往复滑动,从而使滑块带动转杆和刮板对穴盘表面进行往复刮动,使分散较为均匀的基质被刮入穴盘内部,而后部分未被刮入穴盘的基质会在刮板通过夹持机构,使刮动机构在刮动时转动部分,从而使基质可以完全被刮入穴盘内部,从而使使用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将基质填入穴盘内,提高工作效
率。
5.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放置板,所述壳体一侧开设有置入槽,且壳体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顶面开设有圆孔的开孔块,且放置板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固定连接有插销,且插销与开孔块顶面圆孔活动卡接,所述放置板位于置入槽顶部,将穴盘通过置入槽放到放置板上方,而后拉动连接绳上提,使放置板一端相上转动,就会将穴盘顶部嵌入到壳体内部,此时穴盘顶部与壳体内侧壁间没有空隙,避免基质掉入到放置板上造成浪费,而后将插销插入开孔块内部,使插销固定连接绳的位置从而固定放置板的位置。
6.进一步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u型框,且u型框两臂分别与框体两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框内顶面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辊,且两个转辊之间转动套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与l型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框顶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贯穿u型框顶面并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u型框中部,且转轴外侧壁固定套接有搓动轮,所述搓动轮与传动带内侧壁相接触,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带动转轴和搓动轮转动,从而使搓动轮带动传动带在两个转辊之间转动,使传动带通过l型杆拉动转环从而带动滑块在框体内部往复滑动,从而使滑块通过转杆带动刮板对穴盘表面进行往复刮动,使均匀落在穴盘表面的基质被刮板刮入穴盘。
7.进一步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滑块顶面开设有导向槽,且滑块两侧均开设有嵌槽,两个所述嵌槽内部均与导向槽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杆与导向槽内底面转动连接,且连接杆底端贯穿滑块底面并与转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槽两端均设置有导向块,且两个导向块相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顶端均贯穿导向槽顶面并向导向槽顶面外部延伸,两个所述夹板分别位于连接杆两侧,且两个夹板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回弹弹簧,两个所述回弹弹簧一端均与连接杆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板与转轴底端活动接触,两个夹板为弧形板状结构,通过按压两个导向块,使两个夹板相向移动,从而使两个夹板的顶部可以夹持转轴底端,同时底部夹持住连接杆,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时,可以通过两个夹板夹持,使转轴带动连接杆和转杆同步转动,从而使转杆带动刮板在穴盘表面进行转动刮动,将利用顶动机构顶向穴盘中心的参与基质进行刮动填入穴盘,从而使边角处可能存在的随着刮板移动而未填入穴盘内部的基质被转动的刮板带动重新刮入穴盘内部,从而使投入壳体的基质可以完全被刮入穴盘内部,防止浪费基质。
8.进一步在于:所述框体两侧均设置有方通管,两个所述方通管中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架,且两个连接架均与相邻的框体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方通管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框体相对两侧的中部和一端均开设有滑孔,位于框体中部的两个滑孔内部均滑动套接有嵌块,位于框体两侧一端的两个滑孔内部均滑动套接有抵块,位于同一个方通管上的一个滑板一端与相邻的嵌块一端转动连接、另一个滑板一端与相邻抵块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抵块均与滑块一端活动抵触,且两个嵌块均与相邻的嵌槽活动嵌入,在初始状态时,两个抵块和两个嵌块均嵌入相邻的滑孔内部,并且,两个抵块相邻一端位于框体内部,两个嵌块相邻一端不位于框体内部,而后随着滑块被驱动机构带动向框体一端方向移动,使得刮板对穴盘上基质进行第一次刮动,而后滑块被驱动机构带动向框体另一端方向移动对基质进行第二次刮动,直至滑块挤开两个抵块,由于两个方通管一端处的两个抵块移动,使两个方通管另一端位置的两个嵌块滑入相邻滑孔内部,直至两个嵌块相邻一端位
于框体内部,而后待滑块被驱动机构带动向框体一端方向移动时,两个嵌块将嵌入相邻的嵌槽,使两个导向块相向移动,使两个夹板夹持住正在转动的转轴和连接杆,使转轴带动连接杆和转杆同步转动部分,导向槽两侧为弧形面,在转杆转动时,滑块同时被驱动机构带动移动部分,使滑块嵌槽处侧壁挤开两个嵌块,从而使两个抵块复位,同时,滑块移动带动两个转动了部分的导向块脱离转轴,而后两个导向块因回弹弹簧复位并与相邻的导向槽的弧形侧壁抵触而后沿着弧形侧壁移动,使两个导向块位置互换重新嵌入导向槽的两端,从而使刮板偏转部分后恢复到原来的横直状态,将被四个顶动机构往壳体中心处顶动的基质转动并刮平,从而提高刮平效果,而后随着驱动机构带动使刮板往复刮动,并且刮板在壳体中心处时会在转动部分,从而提高刮板对基质的刮平效果。
9.进一步在于:位于框体中部的两个滑孔一内侧壁均开设有缺口,且两个缺口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卡扣,两个所述嵌块一侧均开设有卡槽,且两个弹簧卡扣的活动端均与相邻的卡槽活动卡接,在嵌块滑动嵌入相邻滑孔内部时,会挤压相邻的弹簧卡扣,使弹簧卡扣活动端卡入卡槽内部,使嵌块挤压两个导向块相向移动时不易移动位置,而后在嵌槽侧壁抵触导向块时,将挤开嵌块使嵌块向框体外部移动,并使弹簧卡扣脱离卡槽。
10.进一步在于:位于框体同一侧的嵌块和抵块相邻一侧均为斜面,两个所述导向块相背离一端均为弧形面,使嵌块和抵块因斜面更易被滑块挤压从而进行移动,同时,使导向块被转轴带动转动时,导向块沿导向槽相邻的弧形侧壁进行抵触并沿其滑动,而后因导向块的弧形面,使得导向块更易在回弹弹簧复位弹力下带动导向块继续沿着相邻的弧形侧壁进行移动,使导向块从弧形侧壁的一端可以移动到另一端,完成两个导向块之间的位置对换。
11.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杆顶端位于导向槽顶面下方,避免连接杆与转轴直接接触,影响转轴的正常转动。
12.进一步在于:所述顶动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块,所述壳体四个侧壁底部均开设有矩形槽,且壳体四个侧壁均开设有矩形孔,四个所述矩形孔均位于相邻的矩形槽上方,两个所述连接块均与相邻的壳体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壁转动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一端贯穿相邻的矩形孔并固定连接有抵板,且弧形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一侧设置有橡胶膜,且橡胶膜固定连接于相邻的矩形槽内部,所述橡胶膜与推板活动抵触,通过刮板抵触碰撞弧形块一端的抵板,使弧形块以相邻固定杆为中心转动,使弧形块另一端推板推动相邻的橡胶膜向壳体中心移动,从而使被刮板刮动后部分移动堆积到橡胶膜处的基质可以被推板推动向壳体中心移动,从而便于转动的刮板将其带动刮入穴盘。
13.一种农业蔬菜育苗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穴盘通过置入槽放置到放置板上,而后拉动连接绳,使放置板转动将穴盘嵌入壳体内部与壳体侧壁贴合,继而将插销插入开孔块上,固定放置板位置,而后利用铲子等物品将基质均匀撒在穴盘上;步骤二:启动驱动机构,使驱动电机带动转轴和搓动轮转动,使搓动轮带动传动带在两个转辊间转动并使传动带拉动l型杆从而带动滑块在框体内部往复滑动,使滑块带动转杆和刮板同步移动;步骤三:在传动带开始转动时,拉动滑块向框体一端方向移动,使刮板对穴盘上基
质进行第一次刮动,而后滑块被转动的传动带带动向框体另一端方向移动,使刮板对穴盘上基质进行第二次刮动,直至滑块挤开两个抵块,使两个方通管一端被两个抵块顶起,从而使位于两个方通管另一端位置的两个嵌块滑入相邻滑孔内部并进入框体内部,同时两个弹簧卡扣活动端卡入相邻嵌块上的卡槽内部;步骤四:在刮板移动时,刮板两端的抵板被刮板挤动,使位于刮板两端处的弧形块转动,使相连接的两个推板挤动相邻的橡胶膜将两侧的基质向壳体中心方向移动,使刮板可以将两端可能因移动而被刮开的基质刮入穴盘内部,在刮板第一次和第二次刮动时,刮板将挤动两侧处的两个抵板,使刮板两侧处的顶动机构将两侧处的基质往壳体中心处推动,便于在刮板转动时,将两侧处堆积的基质刮入穴盘内部;步骤五:待滑块被驱动机构带动重新向框体一端方向移动时,两个嵌块将嵌入相邻的嵌槽,挤动两个导向块相向移动,使两个夹板夹持住正在转动的转轴和连接杆,使转轴带动连接杆和转杆同步转动部分,使两个导向块沿着相邻的导向槽弧形侧壁滑动,在转杆转动时,滑块同时被传动带带动移动,使滑块挤开两个嵌块,从而使两个抵块复位;步骤六:滑块移动带动两个转动了部分的导向块和夹板脱离转轴,而后两个导向块因回弹弹簧复位继续沿着相邻导向槽的弧形侧壁移动,使两个导向块位置互换重新嵌入导向槽的两端,从而使刮板偏转部分后恢复到原来的横直状态;步骤七:经过多次刮动后,关闭驱动机构,将插销拔出,使放置板自然转动,而后将穴盘取出即可。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穴盘放入固定机构上,在穴盘上均匀撒上基质,而后启动驱动机构,使刮动机构移动,从而使刮动机构对基质进行刮动,并且在初次来回刮动时,刮动机构启动四个顶动机构,使四周可能被刮板刮动而划开的基质向壳体中心移动,继而被再次来回刮动的刮动机构转动刮动,将剩余基质刮入穴盘内部,从而避免基质浪费,减少人员操作,提高穴盘填入基质的效率。
15.2、将穴盘通过置入槽放到放置板上方,而后拉动连接绳上提,使放置板一端相上转动,就会将穴盘顶部嵌入到壳体内部,此时穴盘顶部与壳体内侧壁间没有空隙,避免基质掉入到放置板上造成浪费,而后将插销插入开孔块内部,使插销固定连接绳的位置从而固定放置板的位置;3、在刮板移动时,刮板两端的抵板被刮板挤动,使位于刮板两端处的弧形块转动,使相连接的两个推板挤动相邻的橡胶膜将两侧的基质向壳体中心方向移动,使刮板可以将两端可能因移动而被刮开的基质刮入穴盘内部,在刮板第一次和第二次刮动时,刮板将挤动两侧处的两个抵板,使刮板两侧处的弧形块转动,使相连接的两个推板将刮板两侧处的基质往壳体中心处推动,便于在刮板转动时,将两侧处堆积的基质刮入穴盘内部;4、滑块被驱动机构带动向框体一端方向移动,使得刮板对穴盘上基质进行第一次刮动,而后滑块被驱动机构带动向框体另一端方向移动对基质进行第二次刮动,直至滑块挤开位于两个方通管一端的两个抵块,使两个方通管另一端位置的两个嵌块相向移动并位于框体内部,而后待滑块被驱动机构带动重新向框体一端方向移动时,两个嵌块将嵌入相邻的嵌槽,使两个两个夹板夹持住正在转动的转轴以及连接杆,使转轴带动连接杆和转杆同步转动,在转杆转动时,滑块同时被驱动机构带动移动部分,使滑块嵌槽处侧壁挤开两个
嵌块,从而使两个抵块复位,同时,滑块移动带动两个导向块脱离转轴,而后两个导向块因回弹弹簧复位并与相邻的导向槽的弧形侧壁抵触而后沿着弧形侧壁移动,使两个导向块位置互换重新嵌入导向槽的两端,从而使刮板偏转部分后恢复到原来的横直状态,将基质刮入穴盘。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刮动机构、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滑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中导向槽和嵌槽结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中框体与嵌块以及抵块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中嵌块和抵块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发明中嵌块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中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中顶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00、壳体;101、置入槽;102、矩形槽;103、矩形孔;200、固定机构;210、放置板;220、开孔块;230、连接绳;231、插销;300、顶动机构;310、连接块;320、固定杆;330、弧形块;331、抵板;332、推板;340、橡胶膜;400、刮动机构;410、框体;411、滑槽;412、滑孔;420、滑块;421、导向槽;422、嵌槽;430、转杆;440、刮板;450、转环;451、l型杆;500、驱动机构;510、u型框;520、驱动电机;530、转辊;531、传动带;540、转轴;541、搓动轮;600、夹持机构;610、方通管;611、连接架;612、滑板;620、嵌块;621、卡槽;630、抵块;640、导向块;641、夹板;642、回弹弹簧;650、连接杆;660、弹簧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11所示,一种农业蔬菜育苗装置,包括壳体100,壳体100一侧设置有用于放入穴盘的固定机构200,且壳体100四个侧壁均设置有顶动机构300,壳体100顶端设置有刮动机构400,且刮动机构400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500,刮动机构400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600;刮动机构400包括框体410,且框体410与壳体100顶端固定连接,框体410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411,且两个滑槽411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420,滑块420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杆430,且转杆430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板440,转杆430与刮板440均位于壳体100内部,滑块420顶端转动连接有转环450,且转环450外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杆451,l型杆451顶端与驱动机
构500固定连接,将穴盘通过固定机构200送入壳体100内部,使穴盘顶部与壳体100相嵌合,不露出空隙,此时穴盘顶面位于多个顶动机构300下方,而后使用人员通过在壳体100顶部均匀撒入一定量的基质,使基质较为均匀的洒落在穴盘上,而后启动驱动机构500,使驱动机构500带动刮动机构400上的滑块420在框体410内部往复滑动,从而使滑块420带动转杆430和刮板440对穴盘表面进行往复刮动,使分散较为均匀的基质被刮入穴盘内部,而后部分未被刮入穴盘的基质会在刮板440通过夹持机构600,使刮动机构400在刮动时转动部分,从而使基质可以完全被刮入穴盘内部,从而使使用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将基质填入穴盘内,提高工作效率。
21.固定机构200包括放置板210,壳体100一侧开设有置入槽101,且壳体100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放置板210,壳体100一侧固定连接有顶面开设有圆孔的开孔块220,且放置板210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230,连接绳230一端固定连接有插销231,且插销231与开孔块220顶面圆孔活动卡接,放置板210位于置入槽101顶部,将穴盘通过置入槽101放到放置板210上方,而后拉动连接绳230上提,使放置板210一端相上转动,就会将穴盘顶部嵌入到壳体100内部,此时穴盘顶部与壳体100内侧壁间没有空隙,避免基质掉入到放置板210上造成浪费,而后将插销231插入开孔块220内部,使插销231固定连接绳230的位置从而固定放置板210的位置。
22.驱动机构500包括u型框510,且u型框510两臂分别与框体410两端固定连接,u型框510内顶面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辊530,且两个转辊530之间转动套接有传动带531,传动带531与l型杆451顶端固定连接,u型框510顶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20,且驱动电机520的电机轴贯穿u型框510顶面并固定连接有转轴540,转轴540位于u型框510中部,且转轴540外侧壁固定套接有搓动轮541,搓动轮541与传动带531内侧壁相接触,通过启动驱动电机520,使驱动电机520带动转轴540和搓动轮541转动,从而使搓动轮541带动传动带531在两个转辊530之间转动,使传动带531通过l型杆451拉动转环450从而带动滑块420在框体410内部往复滑动,从而使滑块420通过转杆430带动刮板440对穴盘表面进行往复刮动,使均匀落在穴盘表面的基质被刮板440刮入穴盘。
23.夹持机构600包括连接杆650,滑块420顶面开设有导向槽421,且滑块420两侧均开设有嵌槽422,两个嵌槽422内部均与导向槽421内部相连通,连接杆650与导向槽421内底面转动连接,且连接杆650底端贯穿滑块420底面并与转杆430顶端固定连接,导向槽421两端均设置有导向块640,且两个导向块640相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641,两个夹板641顶端均贯穿导向槽421顶面并向导向槽421顶面外部延伸,两个夹板641分别位于连接杆650两侧,且两个夹板641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回弹弹簧642,两个回弹弹簧642一端均与连接杆650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夹板641与转轴540底端活动接触,两个夹板641为弧形板状结构,通过按压两个导向块640,使两个夹板641相向移动,从而使两个夹板641的顶部可以夹持转轴540底端,同时底部夹持住连接杆650,在驱动电机520带动转轴540转动时,可以通过两个夹板641夹持,使转轴540带动连接杆650和转杆430同步转动,从而使转杆430带动刮板440在穴盘表面进行转动刮动,将利用顶动机构300顶向穴盘中心的参与基质进行刮动填入穴盘,从而使边角处可能存在的随着刮板440移动而未填入穴盘内部的基质被转动的刮板440带动重新刮入穴盘内部,从而使投入壳体100的基质可以完全被刮入穴盘内部,防止浪费基质。
24.框体410两侧均设置有方通管610,两个方通管610中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架611,且两个连接架611均与相邻的框体410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方通管610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板612,框体410相对两侧的中部和一端均开设有滑孔412,位于框体410中部的两个滑孔412内部均滑动套接有嵌块620,位于框体410两侧一端的两个滑孔412内部均滑动套接有抵块630,位于同一个方通管610上的一个滑板612一端与相邻的嵌块620一端转动连接、另一个滑板612一端与相邻抵块630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抵块630均与滑块420一端活动抵触,且两个嵌块620均与相邻的嵌槽422活动嵌入,在初始状态时,两个抵块630和两个嵌块620均嵌入相邻的滑孔412内部,并且,两个抵块630相邻一端位于框体410内部,两个嵌块620相邻一端不位于框体410内部,而后随着滑块420被驱动机构500带动向框体410一端方向移动,使得刮板440对穴盘上基质进行第一次刮动,而后滑块420被驱动机构500带动向框体410另一端方向移动对基质进行第二次刮动,直至滑块420挤开两个抵块630,由于两个方通管610一端处的两个抵块630移动,使两个方通管610另一端位置的两个嵌块620滑入相邻滑孔412内部,直至两个嵌块620相邻一端位于框体410内部,而后待滑块420被驱动机构500带动向框体410一端方向移动时,两个嵌块620将嵌入相邻的嵌槽422,使两个导向块640相向移动,使两个夹板641夹持住正在转动的转轴540和连接杆650,使转轴540带动连接杆650和转杆430同步转动部分,导向槽421两侧为弧形面;在转杆430转动时,滑块420同时被驱动机构500带动移动部分,使滑块420嵌槽422处侧壁挤开两个嵌块620,从而使两个抵块630复位,同时,滑块420移动带动两个转动了部分的导向块640脱离转轴540,而后两个导向块640因回弹弹簧642复位并与相邻的导向槽421的弧形侧壁抵触而后沿着弧形侧壁移动,使两个导向块640位置互换重新嵌入导向槽421的两端,从而使刮板440偏转部分后恢复到原来的横直状态,将被四个顶动机构300往壳体100中心处顶动的基质转动并刮平,从而提高刮平效果,而后随着驱动机构500带动使刮板440往复刮动,并且刮板440在壳体100中心处时会在转动部分,从而提高刮板440对基质的刮平效果。
25.位于框体410中部的两个滑孔412一内侧壁均开设有缺口,且两个缺口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卡扣660,两个嵌块620一侧均开设有卡槽621,且两个弹簧卡扣660的活动端均与相邻的卡槽621活动卡接,在嵌块620滑动嵌入相邻滑孔412内部时,会挤压相邻的弹簧卡扣660,使弹簧卡扣660活动端卡入卡槽621内部,使嵌块620挤压两个导向块640相向移动时不易移动位置,而后在嵌槽422侧壁抵触导向块640时,将挤开嵌块620使嵌块620向框体410外部移动,并使弹簧卡扣660脱离卡槽621。
26.位于框体410同一侧的嵌块620和抵块630相邻一侧均为斜面,两个导向块640相背离一端均为弧形面,使嵌块620和抵块630因斜面更易被滑块420挤压从而进行移动,同时,使导向块640被转轴540带动转动时,导向块640沿导向槽421相邻的弧形侧壁进行抵触并沿其滑动,而后因导向块640的弧形面,使得导向块640更易在回弹弹簧642复位弹力下带动导向块640继续沿着相邻的弧形侧壁进行移动,使导向块640从弧形侧壁的一端可以移动到另一端,完成两个导向块640之间的位置对换。
27.连接杆650顶端位于导向槽421顶面下方,避免连接杆650与转轴540直接接触,影响转轴540的正常转动。
28.顶动机构300包括两个连接块310,壳体100四个侧壁底部均开设有矩形槽102,且
壳体100四个侧壁均开设有矩形孔103,四个矩形孔103均位于相邻的矩形槽102上方,两个连接块310均与相邻的壳体100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连接块310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20,固定杆320外侧壁转动连接有弧形块330,弧形块330一端贯穿相邻的矩形孔103并固定连接有抵板331,且弧形块33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332,推板332一侧设置有橡胶膜340,且橡胶膜340固定连接于相邻的矩形槽102内部,橡胶膜340与推板332活动抵触,通过刮板440抵触碰撞弧形块330一端的抵板331,使弧形块330以相邻固定杆320为中心转动,使弧形块330另一端推板332推动相邻的橡胶膜340向壳体100中心移动,从而使被刮板440刮动后部分移动堆积到橡胶膜340处的基质可以被推板332推动向壳体100中心移动,从而便于转动的刮板440将其带动刮入穴盘。
29.一种农业蔬菜育苗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穴盘通过置入槽101放置到放置板210上,而后拉动连接绳230,使放置板210转动将穴盘嵌入壳体100内部与壳体100侧壁贴合,继而将插销231插入开孔块220上,固定放置板210位置,而后利用铲子等物品将基质均匀撒在穴盘上;步骤二:启动驱动机构500,使驱动电机520带动转轴540和搓动轮541转动,使搓动轮541带动传动带531在两个转辊530间转动并使传动带531拉动l型杆451从而带动滑块420在框体410内部往复滑动,使滑块420带动转杆430和刮板440同步移动;步骤三:在传动带531开始转动时,拉动滑块420向框体410一端方向移动,使刮板440对穴盘上基质进行第一次刮动,而后滑块420被转动的传动带531带动向框体410另一端方向移动,使刮板440对穴盘上基质进行第二次刮动,直至滑块420挤开两个抵块630,使两个方通管610一端被两个抵块630顶起,从而使位于两个方通管610另一端位置的两个嵌块620滑入相邻滑孔412内部并进入框体410内部,同时两个弹簧卡扣660活动端卡入相邻嵌块620上的卡槽621内部;步骤四:在刮板440移动时,刮板440两端的抵板331被刮板440挤动,使位于刮板440两端处的弧形块330转动,使相连接的两个推板332挤动相邻的橡胶膜340将两侧的基质向壳体100中心方向移动,使刮板440可以将两端可能因移动而被刮开的基质刮入穴盘内部,在刮板440第一次和第二次刮动时,刮板440将挤动两侧处的两个抵板331,使刮板440两侧处的顶动机构300将两侧处的基质往壳体100中心处推动,便于在刮板440转动时,将两侧处堆积的基质刮入穴盘内部;步骤五:待滑块420被驱动机构500带动重新向框体410一端方向移动时,两个嵌块620将嵌入相邻的嵌槽422,挤动两个导向块640相向移动,使两个夹板641夹持住正在转动的转轴540和连接杆650,使转轴540带动连接杆650和转杆430同步转动部分,使两个导向块640沿着相邻的导向槽421弧形侧壁滑动,在转杆430转动时,滑块420同时被传动带531带动移动,使滑块420挤开两个嵌块620,从而使两个抵块630复位;步骤六:滑块420移动带动两个转动了部分的导向块640和夹板641脱离转轴540,而后两个导向块640因回弹弹簧642复位继续沿着相邻导向槽421的弧形侧壁移动,使两个导向块640位置互换重新嵌入导向槽421的两端,从而使刮板440偏转部分后恢复到原来的横直状态;步骤七:经过多次刮动后,关闭驱动机构500,将插销231拔出,使放置板210自然转动,而后将穴盘取出即可。
30.工作原理:使用时,首相将穴盘通过置入槽101放入放置板210上方,而后拉动连接绳230,使放置板210转动,将穴盘嵌入壳体100内部,使穴盘紧贴壳体100侧壁,而后将插销231插入开孔块220内部,固定连接绳230和放置板210位置,此时穴盘位于多个抵板331下方,并且穴盘顶面与刮板440相接触,使用人员可利用铲子等物品不直接接触基质,将基质通过壳体100顶部向壳体100内部的穴盘表面均匀撒布;将驱动电机520连接控制器,而后启动驱动电机520,使驱动电机520带动转轴540和搓动轮541同步转动,使搓动轮541带动传动带531在两个转辊530之间转动,使传动带531通过l型杆451拉动转环450从而带动滑块420在框体410内部向框体410一端方向滑动,此时,由于两个导向块640卡在导向槽421两端处通过回弹弹簧642稳固连接杆650和转杆430的位置,使刮板440会对穴盘上的基质进行初次刮动;在刮板440初次移动过程中,刮板440两端的抵板331被刮板440挤动,使位于刮板440两端处的弧形块330转动,使相连接的两个推板332挤动相邻的橡胶膜340将两侧的基质向壳体100中心方向移动,使刮板440可以将两端可能因移动而被刮开的基质刮入穴盘内部,而后刮板440与刮板440一侧的顶动机构300上的抵板331挤动,使刮板440一侧处顶动机构300上的弧形块330转动,使相邻的推板332顶动壳体100边缘处堆积的基质向壳体100中心移动,而后滑块420被传动带531拉动向框体410另一端方向移动,进行第二次刮动,先前刮板440一侧顶动机构300顶动的基质不会与刮板440接触,而后刮板440与刮板440另一侧的顶动机构300上抵板331接触,使刮板440另一侧的顶动机构300顶动壳体100边缘处堆积的基质向壳体100中心移动,并且,在第二次刮动时,滑块420将在传动带531的带动下挤开位于框体410内部的两个抵块630相邻一端;位于两个方通管610一端处的两个抵块630被滑块420挤开相背离移动后,两个方通管610以相邻的连接架611为中心转动,使位于两个方通管610另一端位置的两个嵌块620相向移动,直至两个嵌块620相邻一端位于框体410内部,此时,两个弹簧卡扣660上的活动端也卡入相邻嵌块620上的卡槽621内部,在滑块420被传动带531带动重新向框体410一端方向移动进行第三次刮动时,滑块420移动使两个嵌块620嵌入相邻的嵌槽422内部,两个嵌块620抵触相邻的导向块640相向移动,使两个夹板641夹持住转轴540底端和连接杆650,使正在转动的转轴540通过两个夹板641带动连接杆650和转杆430和刮板440同步转动部分,将之前位于刮板440两侧边缘处并被刮板440两侧的顶动机构300顶动向壳体100中心处的残存基质进行转动扫入穴盘内部;在两个夹板641被转轴540带动转动部分时,两个导向块640也被两个夹板641带动沿着相邻的导向槽421的弧形侧壁进行滑动,而后随着滑块420继续移动,两个夹板641脱离转轴540,而后两个回弹弹簧642因复位弹力而自动复位,带动两个导向块640继续沿着相邻导向槽421的弧形侧壁进行滑动,使两个导向块640从相邻的导向槽421弧形侧壁一端移动向另一端,而后两个导向块640在相邻回弹弹簧642复位弹力下自动卡入相邻的导向槽421端部,使刮板440完成转动后复位,此时两个导向块640位置对换;而后随着滑块420继续移动,两个嵌块620被相邻嵌槽422侧壁挤开而相背离运动,使两个方通管610转动,从而使两个抵块630相向移动,使两个抵块630一端重新位于框体410内部,而后恢复平直状态的刮板440将基质继续刮动,而后滑块420被传动带531带动重新向框体410另一端方向移动,使刮板440进行第四次刮动,在此过程中,刮板440不会转动,
而后在滑块420即将接触到两个抵块630时,将驱动电机520关闭,而后将插销231拔下,将放置板210转动,将穴盘取出,而后将新的穴盘塞入放置板210上即可。
3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2.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