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番茄病害防治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20:01: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番茄病害防治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为了提高番茄产量,在进行番茄栽培的过程当中,就要加强基本技术管理,番茄种植对温度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其保持在 20℃
‑ꢀ
25℃。为保证番茄生长环境良好,严格把控种植土壤、温度以及湿度等要素,重视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需坚持无公害种植标准,提高番茄种植产量与品质。
3.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长期以来,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方法主要是大量施用化学农药,但是灰霉病菌繁殖快、变异度大等特点使得病菌对化学药剂极易产生抗药性,另一方面人们对抗药性及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使得利用生物防控技术防治灰霉病菌的需求更加迫切。
4.化学杀菌剂在植物病害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使用后抗药性增强,防效降低、用量增大,同时污染生态环境。如何减少化学农药产生副作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生物防治是最具潜力并可良好替代化学农药的安全防治技术。
5.多抗霉素属植物源广谱性抗生素类,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干扰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芽管和菌丝体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死亡,还有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作用,该药对动物没有毒性,对植物没有药害。主要防治对象有小麦白粉病,烟草赤星病,黄瓜霜霉病,瓜类枯萎病,人参黑斑病,水稻纹枯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草莓及葡萄灰霉病,林木枯梢及梨黑斑病等多种真菌病害。
6.紫苏醛是一种天然单菇化合物,为无色至浅黄色液体,大量存在于紫苏中。目前,针对其抗菌活性的研究报道,只有少量关于其抗细菌作用的描述,对真菌作用也仅是对酵母菌属的零星报道。
7.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将紫苏醛用于番茄灰霉病的相关报道,也没有公开多抗霉素与紫苏醛组合使用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8.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番茄病害防治的杀菌组合物,活性成分由多抗霉素和紫苏醛组成,多抗霉素和紫苏醛的质量配比为20:1-1:20。特别是多抗霉素和紫苏醛的质量配比为10:1-1:1。
9.杀菌组合物的制剂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制剂中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0%。特别是制剂可为可湿性粉剂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番茄作物病害的用途,特别是所述的病害为番茄灰霉病。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多:紫的质量配比为10:1-1:1时组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表现为显著的增效作用,特别是多:紫的质量配比为5:1时,其ctc值为148.95,具有增效作用。本发明中多抗霉素和紫苏醛均为生物源农药,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单独使用后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此外将二者组合使用后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以有效减低活性成分的使用剂量,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12.实施例1多抗霉素和紫苏醛对番茄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病菌:番茄灰霉病病菌,田间采集并分离保存备用。
13.试验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测定。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制备5个不同梯度浓度的含药培养基,设置对照。将番茄灰霉病菌直径为5mm的菌饼接种到含药培养基中心培养5d,4次重复。通过十字交叉法测定各处理菌落直径,并计算抑制率。
14.抑制率=(对照组菌落直径-处理组菌落直径)/对照组菌落直径
×
100%;公式中直径均为增长直径。
15.评价方法:依据孙云沛法评价活性成分之间的联合作用。当ctc<80为拮抗作用;当ctc>120为增效作用;当80≥ctc≤120为相加作用。
16.测定结果:由表1可知,多抗霉素和紫苏醛单独使用均可以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与紫苏醛相比,多抗霉素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高,其ec50为12.40 mg/l。多抗霉素和紫苏醛复配使用后,在不同的配比条件下组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表现为不同的联合作用。当多:紫的质量配比为10:1-1:1时组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表现为显著的增效作用,特别是多:紫的质量配比为5:1时,其ctc值为148.95,具有增效作用。本发明中多抗霉素和紫苏醛均为生物源农药,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单独使用后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此外将二者组合使用后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以有效减低活性成分的使用剂量,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17.表1 多抗霉素和紫苏醛对番茄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实施例2多抗霉素和紫苏醛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效测定试验作物病害:番茄灰霉病;试验药剂:11% 多
·
紫可湿性粉剂,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成分:多抗霉素 10%、紫苏醛 1%、十二烷基硫酸钠 4%、木质素磺酸钠 4%、白炭黑 4%、高岭土 补足。
18.12% 多
·
紫可湿性粉剂,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成分:多抗霉素 10%、紫苏醛 2%、十二烷基硫酸钠 5%、木质素磺酸钠 2%、白炭黑 3%、高岭土 补足。
19.10% 多
·
紫可湿性粉剂,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成分:多抗霉素 5%、紫苏醛 5%、十二烷基硫酸钠 6%、木质素磺酸钠 3%、白炭黑 2%、高岭土 补足。
20.试验方法:参考(张海宽,“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农药科学与管理)按照表2中药剂设置区组和喷雾剂量,喷药要求均匀的喷洒在叶片正反两面,使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为宜;施药两次,间隔7d;采用随机区组设置,重复4次。
21.调查方法:在第1次喷药前调查叶片的病级,做好记录;并于第2次用药14d后调查叶片的病级,做好记录;病情分级标准为:1级:叶片无病斑2级:叶片出现零星小病斑3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1/6-l/44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4-l/25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2以上或引起落叶药效计算公式:
试验结果:由表2可知,本发明多抗霉素和紫苏醛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的田间防效,当活性成分用量为8-12g/亩,可以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并且田间观测,对番茄作用安全。
22.表2多抗霉素和紫苏醛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效测定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番茄病害防治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由多抗霉素和紫苏醛组成,多抗霉素和紫苏醛的质量配比为20:1-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多抗霉素和紫苏醛的质量配比为10:1-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的制剂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制剂中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番茄作物病害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害为番茄灰霉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番茄病害防治的杀菌组合物,活性成分由多抗霉素和紫苏醛组成,多抗霉素和紫苏醛的质量配比为20:1-1:20;本发明中多抗霉素和紫苏醛均为生物源农药,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单独使用后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此外将二者组合使用后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以有效减低活性成分的使用剂量,减缓抗药性的产生。抗药性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晶 余康宁 周贺芳 李娜 刘丹丹 蒋韵逵 张身嗣 郭靖 汪荣锋 张卫宏 张浩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4.12
技术公布日:2022/7/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