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12:51: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心脏重症监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


背景技术:

2.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
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抢救推车其一般只具备三个主要结构,分别为床体、支撑架构和移动滚轮,在使用时一般都是通过人力推动来进行移动的,因此其实际的移动速度和状态均受到操作人员操作方式的影响,而目前医院当中女性护士占大多数,而推车属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其发力方式一般都是通过人体的腰部通过手臂来传递到车上,而人体的腰肌在长时间进行人工推车之后可能会产生无法修复的损伤,非常不利于对医护人员的身体保护,并且目前抢救推车一般都是一个整体,无法进行快速拆卸,一个抢救推车只能够对应一个患者,而目前社会人口较多,医疗资源又相对紧张,因此心脏重症监护时需要随时配备一个抢救推车,而目前普通的抢救推车在承接一个病患之后需要进行无菌处理和清洗消毒才能够接收下一个病患,否则就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在一些设备不足的医院容易耽误病人的急救进度,同时使用抢救推车进行运输的病人一般都是处于情况较为紧急的状态,此时不便将其从床上搬运下来,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损伤,因此在对应重症患者时存在明显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担架床由双面床体、外附抬升架构和支撑架构共同组成,从而使此担架床规避掉传统担架床存在正反两面而只能够使用特定一面的缺点,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担架床组装难度和拆卸难度,并且边缘处的滑动边框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以避免干扰到使用人员的正常使用,此双面床体利用定位架构与移动底座连接在一起,不但可以大幅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还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组合使用可以在承受重型压力的时候依然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便于在快速推动此推车时依然使上方的病人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有利于对病人进行保护。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包括担架床,所述担架床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底座,所述担架床包括双面床体、外附抬升架构和支撑架构,所述外附抬升架构安装在双面床体的外壁上,所述外附抬升架构位于双面床体的两端,所述支撑架构的底部连接在移动底座的内部,所述支撑架构的顶部连接在双面床体外壁上,所述支撑架构位于双面床体和移动底座的中心部位,所述双面床体的一端设置有启动开关。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双面床体包括支撑板、滑动边框、定位架构和定位突触,所述滑动边框位于支撑板的边缘处,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面均开设有限位凹槽,且限
位凹槽位于支撑板的两端,所述定位突触安装在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定位架构共设置有四个,且位于支撑板的四个拐角处,所述滑动边框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定位突触的顶部连接在卡槽的内部,所述卡槽的长度长于定位突触的长度,所述定位突触的数量与卡槽的数量相等,所述滑动边框通过设置的定位突触和卡槽与支撑板之间滑动连接。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掉传统担架床存在正反两面而只能够使用特定一面的缺点,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担架床组装难度和拆卸难度,并且边缘处的滑动边框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以避免干扰到使用人员的正常使用。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架构包括安装连接圆环、分隔块、扇形卡板、传动推杆、中空容纳壳和微型马达,所述安装连接圆环分为上下两片,且中间留有空隙,所述分隔块的一端连接在安装连接圆环的下表面,所述分隔块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安装连接圆环的上表面上,所述传动推杆的一端连接在扇形卡板的外壁上,所述传动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中空容纳壳的内部,所述传动推杆的表面开设有齿槽,所述微型马达的一端连接在中空容纳壳的内部,所述微型马达与中空容纳壳之间保持在垂直的状态,所述扇形卡板的厚度薄于安装连接圆环所预留的空隙,所述微型马达的接线端与启动开关的接线相连接。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大幅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还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组合使用可以在承受重型压力的时候依然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便于在快速推动此推车时依然使上方的病人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有利于对病人进行保护。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构包括中心支柱、延伸同步支架、对接架构和接触面板,所述中心支柱贯穿延伸同步支架,所述延伸同步支架设置为x形,所述对接架构安装在延伸同步支架的端头处,所述接触面板安装在中心支柱的顶部。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这个床体进行稳定的支撑和缓冲,在推动此推车进行移动时可以采用更强的动力进行移动。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触面板的顶部连接在支撑板外壁上,所述对接架构的一端连接在定位架构的内部,所述对接架构的另一端连接在移动底座的顶部。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组装完成之后可以将移动底座与担架床连接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相较于普通的推车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利用其较强的稳定性对一些无法承受颠簸的病人进行保护。
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心支柱包括主支撑柱、活动支柱、紧固接头、限位平台、转接圆台、衔接模块和加固支架,所述活动支柱的一端连接在主支撑柱的内部,所述紧固接头位于主支撑柱与活动支柱的交接处,所述活动支柱的贯穿限位平台,所述转接圆台安装在活动支柱的顶部,所述衔接模块位于限位平台的上方,所述加固支架安装在衔接模块的两侧,所述加固支架的一端连接在限位平台的外壁上。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升中心支柱的结构强度,在承受重型压力的时候依然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使整个推车更加结实耐用,从而延长整个推车的使用寿命,进而达到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
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对接架构包括圆形凹槽、中心凸块、限位圆弧板和延伸圆柱,所述对接架构的一端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中心凸块安装在圆形凹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圆弧板安装在圆形凹槽的内壁上,所述限位圆弧板的数量共有四个,且相邻的两个限位圆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滑槽,所述延伸圆柱安装在对接架构的另一端,所述延伸圆
柱的内部开设有接收槽,所述延伸圆柱的顶部连接在安装连接圆环的内部,所述扇形卡板的一端连接在接收槽的内部。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降低组装的难度,并且还可以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
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附抬升架构包括转接架构、拉伸杆和扶手,所述拉伸杆的一端连接在转接架构的内部,所述扶手安装在拉伸杆的另一端,所述转接架构包括保护壳体、凸字形固定模块、第一滑杆、第二滑杆、通透孔和对接螺栓,所述凸字形固定模块安装在保护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连接在凸字形固定模块的一端,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连接在凸字形固定模块的另一端,通透孔位于凸字形固定模块与保护壳体的交接处,所述对接螺栓安装在凸字形固定模块的内部。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设备紧缺的时候可以利用外附抬升架构作为接触部位,直接将整个担架床从移动底座上取下,从而避免与病患发生接触,可以在搬运病患时避免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2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底座包括底盘、配重块、滚轮、连接支柱、驱动电机和接收孔,所述配重块安装在底盘的内部,所述配重块位于底盘的两端,所述滚轮安装底盘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底盘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接线端与滚轮的接线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柱的一端连接在底盘的上表面,所述接收孔位于底盘的中心部位,所述连接支柱的另一端连接在圆形凹槽的内部。
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驱动电机作为备用动力源,可以在必要时代替人力推动的方式,有利于对医护人员进行保护。
2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收孔与主支撑柱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柱的顶部安装有突出圆环,所述连接支柱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防滑槽,所述第二防滑槽的形状与数量与限位圆弧板的形状与数量相同,且相邻的两个第二防滑槽之间设置有引导突触,所述引导突触插接在第一防滑槽的内部。
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降低整个担架床的组成和拆卸难度,同时在组装完成之后可以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发明中,担架床由双面床体、外附抬升架构和支撑架构共同组成,从而使此担架床规避掉传统担架床存在正反两面而只能够使用特定一面的缺点,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担架床组装难度和拆卸难度,并且边缘处的滑动边框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以避免干扰到使用人员的正常使用,此双面床体利用定位架构与移动底座连接在一起,不但可以大幅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还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组合使用可以在承受重型压力的时候依然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便于在快速推动此推车时依然使上方的病人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有利于对病人进行保护。
25.2、本发明中,定位架构利用微型马达来控制扇形卡板的位置和状态,可以随时打开或闭合,从而降低整个担架床的组成和拆卸难度,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将整个双面床体从担架床上单独拆卸下来进行使用,节省了将病人从担架上转移到推车上的时间,并且在组装时定位架构配合支撑架构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组装的难度,并且还可以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整个双面床体的结构强度相较于传统的布质担架强度更高,可以对病人进行有效地
支撑,同时可拆卸式的设计可以大幅提升推车的利用效率,在使用完一个担架床之后可以快速更换一个新的担架床进行使用。
26.3、本发明中,担架床主要由支撑架构与下方的移动底座进行连接,而支撑架构又通过延伸同步支架和对接架构与双面床体进行连接,可以对这个床体进行稳定的支撑和缓冲,在推动此推车进行移动时可以采用更强的动力进行移动,在组装完成之后可以将移动底座与担架床连接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相较于普通的推车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利用其较强的稳定性对一些无法承受颠簸的病人进行保护,并且在设备紧缺的时候可以利用外附抬升架构作为接触部位,直接将整个担架床从移动底座上取下,从而避免与病患发生接触,可以在搬运病患时避免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的担架床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的双面床体和外附抬升架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的外附抬升架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的外附抬升架构与双面床体交接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的双面床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的定位架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的支撑架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的中心支柱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的对接架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的移动底座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图1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8.图例说明:1、担架床;2、移动底座;11、双面床体;12、外附抬升架构;13、支撑架构;14、启动开关;111、支撑板;112、滑动边框;113、限位凹槽;114、定位架构;115、定位突触;116、卡槽;1141、安装连接圆环;1142、分隔块;1143、扇形卡板;1144、传动推杆;1145、中空容纳壳;1146、微型马达;1147、齿槽;121、转接架构;122、拉伸杆;123、扶手;1211、保护壳体;1212、凸字形固定模块;1213、第一滑杆;1214、第二滑杆;1215、通透孔;1216、对接螺栓;131、中心支柱;132、延伸同步支架;133、对接架构;134、接触面板;1311、主支撑柱;1312、活动支柱;1313、紧固接头;1314、限位平台;1315、转接圆台;1316、衔接模块;1317、加固支架;1331、圆形凹槽;1332、中心凸块;1333、限位圆弧板;1334、第一防滑槽;1335、延伸
圆柱;1336、接收槽;21、底盘;22、配重块;23、滚轮;24、连接支柱;25、驱动电机;26、接收孔;
·
241、突出圆环;242、第二防滑槽;243、引导突触。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脏重症监护抢救推车,包括担架床1,担架床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底座2,担架床1包括双面床体11、外附抬升架构12和支撑架构13,外附抬升架构12安装在双面床体11的外壁上,外附抬升架构12位于双面床体11的两端,支撑架构13的底部连接在移动底座2的内部,支撑架构13的顶部连接在双面床体11外壁上,支撑架构13位于双面床体11和移动底座2的中心部位,双面床体11的一端设置有启动开关14,双面床体11包括支撑板111、滑动边框112、定位架构114和定位突触115,滑动边框112位于支撑板111的边缘处,支撑板111的上下两面均开设有限位凹槽113,且限位凹槽113位于支撑板111的两端,定位突触115安装在支撑板111的两侧,定位架构114共设置有四个,且位于支撑板111的四个拐角处,滑动边框112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116,定位突触115的顶部连接在卡槽116的内部,卡槽116的长度长于定位突触115的长度,定位突触115的数量与卡槽116的数量相等,滑动边框112通过设置的定位突触115和卡槽116与支撑板111之间滑动连接。
3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11主要用于承载重症患者,而支撑板111通过拐角处的定位架构114与底部的支撑架构13进行连接,通过限位凹槽113与外附抬升架构12进行连接,并将外附抬升架构12的位置限制在双面床体11的两端,整个推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组装,以规避传统一体式推车不易使用的问题,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启动开关14来打开定位架构114,随后将整个支撑板111连接到支撑架构13上,在固定好双面床体11之后,推动滑动边框112顺着定位突触115进行移动,其最大移动范围由卡槽116进行限制,根据实际使用面来控制滑动边框112的位置,从而便于将医用棉被放置在双面床体11上进行使用。
32.实施例2如图6-7所示,定位架构114包括安装连接圆环1141、分隔块1142、扇形卡板1143、传动推杆1144、中空容纳壳1145和微型马达1146,安装连接圆环1141分为上下两片,且中间留有空隙,分隔块1142的一端连接在安装连接圆环1141的下表面,分隔块1142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安装连接圆环1141的上表面上,传动推杆1144的一端连接在扇形卡板1143的外壁上,传动推杆1144的另一端连接在中空容纳壳1145的内部,传动推杆1144的表面开设有齿槽1147,微型马达1146的一端连接在中空容纳壳1145的内部,微型马达1146与中空容纳壳1145之间保持在垂直的状态,扇形卡板1143的厚度薄于安装连接圆环1141所预留的空隙,微型马达1146的接线端与启动开关14的接线相连接。
33.在本实施例中,启动开关14对微型马达1146的状态进行控制,由于微型马达1146
的驱动端连接在中空容纳壳1145的内部,利用传动推杆1144上开设的齿槽1147来控制传动推杆1144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在传动推杆1144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扇形卡板1143进行移动,完成与支撑架构13的连接和固定,而此定位架构114通过安装连接圆环1141设置在支撑板111的内部,可以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避免对支撑板111的结构造成破坏。
34.实施例3如图8-9所示,支撑架构13包括中心支柱131、延伸同步支架132、对接架构133和接触面板134,中心支柱131贯穿延伸同步支架132,延伸同步支架132设置为x形,对接架构133安装在延伸同步支架132的端头处,接触面板134安装在中心支柱131的顶部,接触面板134的顶部连接在支撑板111外壁上,对接架构133的一端连接在定位架构114的内部,对接架构133的另一端连接在移动底座2的顶部,中心支柱131包括主支撑柱1311、活动支柱1312、紧固接头1313、限位平台1314、转接圆台1315、衔接模块1316和加固支架1317,活动支柱1312的一端连接在主支撑柱1311的内部,紧固接头1313位于主支撑柱1311与活动支柱1312的交接处,活动支柱1312的贯穿限位平台1314,转接圆台1315安装在活动支柱1312的顶部,衔接模块1316位于限位平台1314的上方,加固支架1317安装在衔接模块1316的两侧,加固支架1317的一端连接在限位平台1314的外壁上。
35.在本实施例中,延伸同步支架132将四个对接架构133连接成一个整体进行运作,此支撑架构13由主支撑柱1311与移动底座2连接,同时整体的高度可以通过控制活动支柱1312在主支撑柱1311内的位置进行控制,最后再利用紧固接头1313完成固定,而此活动支柱1312利用其顶部的转接圆台1315与最顶部的接触面板134进行连接,当病人躺到担架床1上之后,其冲击力传递到衔接模块1316、限位平台1314上和延伸同步支架132上,完成力的分散,可以将移动底座2与担架床1连接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相较于普通的推车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利用其较强的稳定性对一些无法承受颠簸的病人进行保护。
36.实施例4如图3、图4、图5和图10所示,对接架构133包括圆形凹槽1331、中心凸块1332、限位圆弧板1333和延伸圆柱1335,对接架构133的一端开设有圆形凹槽1331,中心凸块1332安装在圆形凹槽1331的内部,限位圆弧板1333安装在圆形凹槽1331的内壁上,限位圆弧板1333的数量共有四个,且相邻的两个限位圆弧板1333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滑槽1334,延伸圆柱1335安装在对接架构133的另一端,延伸圆柱1335的内部开设有接收槽1336,延伸圆柱1335的顶部连接在安装连接圆环1141的内部,扇形卡板1143的一端连接在接收槽1336的内部,外附抬升架构12包括转接架构121、拉伸杆122和扶手123,拉伸杆122的一端连接在转接架构121的内部,扶手123安装在拉伸杆122的另一端,转接架构121包括保护壳体1211、凸字形固定模块1212、第一滑杆1213、第二滑杆1214、通透孔1215和对接螺栓1216,凸字形固定模块1212安装在保护壳体1211的内部,第一滑杆1213的一端连接在凸字形固定模块1212的一端,第二滑杆1214的一端连接在凸字形固定模块1212的另一端,通透孔1215位于凸字形固定模块1212与保护壳体1211的交接处,对接螺栓1216安装在凸字形固定模块1212的内部。
37.在本实施例中,对接架构133利用其底部的圆形凹槽1331与移动底座2进行连接,并通过顶部的延伸圆柱1335连接到定位架构114的内部,利用其内部所开设的接收槽1336与扇形卡板1143连接在一起,而外附抬升架构12主要是通过保护壳体1211和其内部的凸字
形固定模块1212与支撑板111上的限位凹槽113进行连接,在普通状态时整个拉伸杆122都是处在转接架构121的内部,在需要取下整个双面床体11时,可以通过扶手123将拉伸杆122顺着第一滑杆1213和第二滑杆1214的方向从凸字形固定模块1212上抽离,以延长整体的长度进行使用,并最终作为额外的接触部位,操作人员可以利用此架构直接将整个担架床1从移动底座2上取下,从而避免与病患发生接触,可以在搬运病患时避免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38.实施例5如图11-12所示,移动底座2包括底盘21、配重块22、滚轮23、连接支柱24、驱动电机25和接收孔26,配重块22安装在底盘21的内部,配重块22位于底盘21的两端,滚轮23安装底盘21的底部,驱动电机25安装在底盘21的内部,驱动电机25的接线端与滚轮23的接线端相连接,连接支柱24的一端连接在底盘21的上表面,接收孔26位于底盘21的中心部位,连接支柱24的另一端连接在圆形凹槽1331的内部,接收孔26与主支撑柱1311相连接,连接支柱24的顶部安装有突出圆环241,连接支柱24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防滑槽242,第二防滑槽242的形状与数量与限位圆弧板1333的形状与数量相同,且相邻的两个第二防滑槽242之间设置有引导突触243,引导突触243插接在第一防滑槽1334的内部。
39.在本实施例中,底盘21通过连接支柱24与担架床1连接在一起,并利用其中心的接收孔26完成与主支撑柱1311的连接,确定整个推车的重心,并且四角的连接支柱24和两端的配重块22可以在推车移动的过程中防止重心出现偏移,此连接支柱24利用其顶部突出圆环241与中心凸块1332连接,确定对接架构133与连接支柱24的中心点,同时在其连接的过程第二防滑槽242与限位圆弧板1333连接,第一防滑槽1334与引导突触243连接,进行最终的定位和对接,避免出现错位的情况,可以保持整体的稳定性,驱动电机25则可以作为备用动力源直接驱动滚轮23。
40.工作原理:如图1-12所示,整个推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组装,以规避传统一体式推车不易使用的问题,支撑板111主要用于承载重症患者,而支撑板111通过拐角处的定位架构114与底部的支撑架构13进行连接,通过限位凹槽113与外附抬升架构12进行连接,并将外附抬升架构12的位置限制在双面床体11的两端,在普通状态时整个拉伸杆122都是处在转接架构121的内部,在需要取下整个双面床体11时,可以通过扶手123将拉伸杆122顺着第一滑杆1213和第二滑杆1214的方向从凸字形固定模块1212上抽离,以延长整体的长度进行使用,并最终作为额外的接触部位,操作人员可以利用此架构直接将整个担架床1从移动底座2上取下,从而避免与病患发生接触,可以在搬运病患时避免对其造成二次伤害,在组装此推车时首先将主支撑柱1311连接到底盘21上的接收孔26内,此时四角的对接架构133将会与连接支柱24完成同步定位,然后通过控制活动支柱1312在主支撑柱1311内的位置对整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在调节高度的过程中连接支柱24利用其顶部突出圆环241与中心凸块1332连接,确定对接架构133与连接支柱24的中心点,同时在其连接的过程第二防滑槽242与限位圆弧板1333连接,第一防滑槽1334与引导突触243连接,进行最终的定位和对接,然后再利用紧固接头1313完成固定,最后将双面床体11安装到支撑架构13的顶部,支撑架构13中的活动支柱1312利用其顶部的转接圆台1315与最顶部的接触面板134进行连接,此时提前通过启动开关14来打开定位架构114,微型马达1146通过齿槽1147带动传动推杆1144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在传动推杆1144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扇形卡板1143进行移动,并最终
连接到延伸圆柱1335上的接收槽1336内,在固定好双面床体11之后,推动滑动边框112顺着定位突触115进行移动,其最大移动范围由卡槽116进行限制,根据实际使用面来控制滑动边框112的位置,从而便于将医用棉被放置在双面床体11上进行使用,当病人躺到担架床1上之后,其冲击力传递到衔接模块1316、限位平台1314上和延伸同步支架132上,完成力的分散,可以将移动底座2与担架床1连接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相较于普通的推车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利用其较强的稳定性对一些无法承受颠簸的病人进行保护。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