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05:11: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


背景技术:

2.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1、早期脑卒中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的,因此采取正确的体位非常重要;2、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我们脑卒中病人在卧床康复期间也就是急性期的康复治疗之中有些时候需要进行其他治疗,例如早期的垂直化的治疗等需要升高床的时候,包括病人因为粗大运动的限制,从而使活动幅度很大和精确度不高,从而容易导致床上枕套的掉落。由于良肢位可能需要借助其他椅子等摆放,导致枕套等床具更容易固定不稳,并且因为枕套不灵活调节、长期卧床身体不适导致不利于保持良好的良肢位摆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枕套不灵活调节,患者长期卧床身体不适,进而不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良肢位摆放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包括有床具,床具上部铺设有床垫,床垫的最上层设有一层床面,所述床垫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可向床面折叠的手部垫面,手部垫面的上端设有一层魔术贴的刺毛条,所述床垫上放置有若干枕套,枕套的正面两端分别设有圆毛面和防滑枕面,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和与第一固定带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带,所述枕套的反面一端设有和床面相配合的刺毛面。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带上设有和第二固定带相对应的扣带,扣带可伸缩调节。
8.进一步地,所述床面采用圆毛面设计。
9.进一步地,所述床垫的下侧采用垫子底设计,床垫的边缘外侧设有一层冰格袋。
10.进一步地,所述床具旁设置有一个和手部垫面相配合的辅椅。
11.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床面材质以及外加延展的手部垫面,再加上结合对枕套的改进,从而增加床具整体在脑卒中的卧床急性期康复是体位摆放或者卧床的稳定固定性,保持良好良肢位。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的轴侧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的枕套的反面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的枕套的正面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的实施图;
17.图中标号:1、床具;2、床垫;3、床面;4、刺毛条;5、手部垫面;6、冰格袋;7、枕套;8、第一固定带;9、第二固定带;10、防滑枕面;11、圆毛面;12、刺毛面;13、辅椅;14、扣带。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9.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床具1,床具1上部铺设有床垫2,床垫2的最上层设有一层床面3,所述床垫2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可向床面3折叠的手部垫面5,手部垫面5的上端设有一层魔术贴的刺毛条4,所述床垫2上放置有若干枕套7,枕套7的正面两端分别设有圆毛面11和防滑枕面10,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8和与第一固定带8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带9,所述枕套7的反面一端设有和床面3相配合的刺毛面12。
2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患者躺卧在床垫2的床面3上,根据患者的躺卧体位,如图4所示,将枕套7分别放置于患者的腿部、手部和头部,由于枕套7的反面的刺毛面12,便于将枕套7固定床面3的适当位置处,将手部垫面5展开,放置在床具1旁设置的辅椅13上,将枕套7放置在手部垫面5上,将手部垫面5的上端的刺毛条4和枕套7的圆毛面11粘结,实现对手部的位置处枕套7的固定,且枕套7可上下稳固堆叠,便于改变患者头部的高度,枕套7上的第一固定带8和第二固定带9可对患者的手部或者腿部进行固定。
21.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带8上设有和第二固定带9相对应的扣带14,扣带14可伸缩调节。
22.优选地,通过第一固定带8和第二固定带9对患者的手部或者脚部进行固定,扣带14采用可伸缩调节的方式,便于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调整第一固定带8和第二固定带9的松紧度。
23.如图1所示,所述床面3采用圆毛面11设计。
24.优选地,床面3上的圆毛面11和枕套7上的刺毛条4进行粘结,圆毛面11和刺毛条4均类似于魔术贴的刺毛面12和圆毛面11,目的就是用于将枕套7固定在床面3上,有效的防止枕套7由于力的原因错位和摆动。
25.如图1所示,所述床垫2的下侧采用垫子底设计,床垫2的边缘外侧设有一层冰格袋6。
26.优选地,采用垫子底设计可以增大床垫2下侧和床具1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防滑,冰格袋6利于患者卧位的时候,对患者散热降温,更加舒适,冰格袋6外壳采用塑料材质,冰格袋6内溶液的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
27.如图4所示,所述床具1旁设置有一个和手部垫面5相配合的辅椅13。
28.优选地,辅椅13可根据患者肢位进行调整摆放,使用时,将手部垫面5放置在辅椅13上,且辅椅13的高度和手部垫面5的高度相同,用于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支撑的作用。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患者躺卧在床垫2的床面3上,根据患者的躺卧体位,如图4所示,将枕套7分别放置于患者的腿部、手部和头部,由于枕套7的反面的刺毛面12,便于将枕套7固定床面3的适当位置处,将手部垫面5展开,放置在床具1旁设置的辅椅13上,将枕套7放置在手部垫面5上,将手部垫面5的上端的刺毛条4和枕套7的圆毛面11粘结,实现对手部的位置处枕套7的固定,且枕套7可上下稳固堆叠,便于改变患者头部的高度,枕套7上的第一固定带8和第二固定带9可对患者的手部或者腿部进行固定,扣带14采用可伸缩调节的方式,便于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调整第一固定带8和第二固定带9的松紧度。
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床具(1),床具(1)上部铺设有床垫(2),床垫(2)的最上层设有一层床面(3),所述床垫(2)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可向床面(3)折叠的手部垫面(5),手部垫面(5)的上端设有一层魔术贴的刺毛条(4),所述床垫(2)上放置有若干枕套(7),枕套(7)的正面两端分别设有圆毛面(11)和防滑枕面(10),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8)和与第一固定带(8)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带(9),所述枕套(7)的反面一端设有和床面(3)相配合的刺毛面(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8)上设有和第二固定带(9)相对应的扣带(14),扣带(14)可伸缩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3)采用圆毛面(11)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2)的下侧采用垫子底设计,床垫(2)的边缘外侧设有一层冰格袋(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具(1)旁设置有一个和手部垫面(5)相配合的辅椅(13)。

技术总结
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卧床良肢位摆放的床具,包括有床具,床具上部铺设有床垫,床垫的最上层设有一层床面,所述床垫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可向床面折叠的手部垫面,手部垫面的上端设有一层魔术贴的刺毛条,所述床垫上放置有若干枕套,枕套的正面两端分别设有圆毛面和防滑枕面,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和与第一固定带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带,所述枕套的反面一端设有和床面相配合的刺毛面,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枕套不灵活调节,患者长期卧床身体不适,进而不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良肢位摆放的问题。放的问题。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杨杰
技术研发日:2022.03.19
技术公布日:2022/7/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