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低能耗野外宿营房

2022-07-15 23:04: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宿营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能耗野外宿营房。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在军事、测绘、矿业等特种行业,野外作业比较常见,这些活动有的是常规性安排,有的是应对突发性事件而布置的。野外宿营是野外作业必备的一个环节,也是未来作业人员围绕其开展活动的一个落脚点。当前,野外宿营方式通常采用帐篷或活动板房,但是,采用帐篷和充气垫的方式,野外宿营人员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冬季或者天气较冷的情况下均不宜使用;而活动板房需要专业人士安装,体量较大,不宜搬运,且安装时间相对较长,同时活动板房在冬季时需要很大的热量供给进行制热。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保温性能好且便于安装和拆卸的低能耗野外宿营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低能耗野外宿营房,其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拆装和运输,可有效对宿营房内部进行保温,减少宿营房内部的热量散发,能有效改善宿营房的居住环境,有效降低宿营房内供热所需的能耗能,能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野外作业人员的日常用电进行供电,能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能耗野外宿营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宿营房主体和设置在宿营房主体的门体前侧的可拆卸阳光房,所述宿营房主体包括立方体骨架以及嵌装在立方体骨架上的防水屋面板、地板和墙板,所述防水屋面板、地板和墙板均为相变蓄能板,所述立方体骨架的前侧的墙板上设置有门体,所述立方体骨架包括多个立柱以及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的上横梁、下横梁、上纵梁和下纵梁;
5.所述防水屋面板、地板和墙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装凸沿,所述立柱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卡装凸沿相匹配的卡槽,所述上纵梁和下纵梁上两个相邻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卡装凸沿相匹配的卡槽;
6.所述防水屋面板的顶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保温板和太阳能板,所述立方体骨架后侧的一个墙板外设置有保温板。
7.上述的一种低能耗野外宿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下横梁、上纵梁和下纵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加强贴板,所述第一加强贴板上设置有嵌入榫,所述立柱的上端侧壁和下端侧壁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加强贴板相匹配的第二加强贴板,所述第二加强贴板上设置有供嵌入榫嵌装的凹槽。
8.上述的一种低能耗野外宿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嵌入榫为梯形且其与第一加强贴板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嵌入榫的上底朝下布设;
9.所述嵌入榫的顶部与第一加强贴板的顶部相平齐,所述凹槽的顶部与第二加强贴板的顶部相贯通。
10.上述的一种低能耗野外宿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阳光房为玻璃房,所述可拆卸阳光房的后侧敞口且其敞口端紧贴所述立方体骨架前侧的一个墙板布设,所述可拆卸阳光房上设置有门。
11.上述的一种低能耗野外宿营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纵梁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用于支撑加固防水屋面板的上部横向支撑梁,两个所述下纵梁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用于支撑加固地板的下部横向支撑梁。
12.上述的一种低能耗野外宿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横向支撑梁的上端面与上纵梁的底部相贴合,所述下部横向支撑梁的上端面与下纵梁的底部相贴合,所述下部横向支撑梁的下端面与立柱的底部相平齐。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宿营房主体的门体前侧设置一个可拆卸阳光房,在寒冷天气下,门体不直接接触户外环境,避免开门后冷风进入房内,可拆卸阳光房既能起到挡风的作用,又不会遮挡太阳光,保证阳光的照射,可有效对宿营房内部进行保温,减少宿营房内部的热量散发,能有效改善宿营房的居住环境。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防水屋面板、地板和墙板均采用相变蓄能板加工制作,同时在防水屋面板的顶部和所述立方体骨架后侧的一个墙板外侧设置保温板,能有效提高宿营房的整体保温性能,进而适应于野外环境,同时能有效降低宿营房内供热所需的能耗。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水屋面板的顶部设置太阳能板,能够通过太阳能板吸收太阳光能后,可转换为电能储存至蓄电池内,能够为野外作业人员的日常用电进行供电,能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7.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卡装凸沿和卡槽将防水屋面板、地板和墙板嵌装在所述立方体骨架上,便于所述立方体骨架的整体装配和拆除,能有效提高宿营房的整体装配效率。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拆装和运输,可有效对宿营房内部进行保温,减少宿营房内部的热量散发,能有效改善宿营房的居住环境,有效降低宿营房内供热所需的能耗能,能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野外作业人员的日常用电进行供电,能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可拆卸阳光房的立体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断面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强贴板和嵌入榫在上横梁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加强贴板在立柱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防水屋面板;
ꢀꢀꢀꢀꢀꢀꢀꢀ
2—地板;
ꢀꢀꢀꢀꢀꢀꢀꢀꢀꢀꢀꢀꢀꢀ
3—墙板;
27.4—卡装凸沿;
ꢀꢀꢀꢀꢀꢀꢀꢀꢀꢀ
5—卡槽;
ꢀꢀꢀꢀꢀꢀꢀꢀꢀꢀꢀꢀꢀꢀ
6—可拆卸阳光房;
28.7—立柱;
ꢀꢀꢀꢀꢀꢀꢀꢀꢀꢀꢀꢀꢀꢀ
8—上横梁;
ꢀꢀꢀꢀꢀꢀꢀꢀꢀꢀꢀꢀ
9—下横梁;
29.10—上纵梁;
ꢀꢀꢀꢀꢀꢀꢀꢀꢀꢀꢀ
11—下纵梁;
ꢀꢀꢀꢀꢀꢀꢀꢀꢀꢀꢀ
12—第一加强贴板;
30.13—第二加强贴板;
ꢀꢀꢀꢀꢀ
13-1—凹槽;
ꢀꢀꢀꢀꢀꢀꢀꢀꢀꢀꢀ
14—嵌入榫;
31.15—上部横向支撑梁;
ꢀꢀꢀ
16—下部横向支撑梁;
ꢀꢀꢀ
17—保温板;
32.18—太阳能板;
ꢀꢀꢀꢀꢀꢀꢀꢀꢀ
19—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3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宿营房主体和设置在宿营房主体的门体19前侧的可拆卸阳光房6,所述宿营房主体包括立方体骨架以及嵌装在立方体骨架上的防水屋面板1、地板2和墙板3,所述防水屋面板1、地板2和墙板3均为相变蓄能板,所述立方体骨架的前侧的墙板3上设置有门体19,所述立方体骨架包括多个立柱7以及与所述立柱7可拆卸连接的上横梁8、下横梁9、上纵梁10和下纵梁11;
34.所述防水屋面板1、地板2和墙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装凸沿4,所述立柱7的一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卡装凸沿4相匹配的卡槽5,所述上纵梁10和下纵梁11上两个相邻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卡装凸沿4相匹配的卡槽5;
35.所述防水屋面板1的顶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保温板17和太阳能板18,所述立方体骨架后侧的一个墙板3外设置有保温板17。
36.实际使用时,可拆卸阳光房6位于门体19前侧,可拆卸阳光房6通过门体19与宿营房主体内部连通,通过在宿营房主体的门体19前侧设置一个可拆卸阳光房6,在寒冷天气下,门体19不直接接触户外环境,避免开门后冷风进入房内,可拆卸阳光房6既能起到挡风的作用,又不会遮挡太阳光,保证阳光的照射,可有效对宿营房内部进行保温,减少宿营房内部的热量散发,能有效改善宿营房的居住环境。
37.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立柱7、上横梁8、下横梁9、上纵梁10和下纵梁11可拆卸的装配在一起形成所述立方体骨架,便于所述立方体骨架的整体装配和拆除,能便于宿营房的运输,可实现宿营房的多次周转使用。
38.具体实施时,通过将防水屋面板1、地板2和墙板3均采用相变蓄能板加工制作,同时在防水屋面板1的顶部和所述立方体骨架后侧的一个墙板3外侧设置保温板17,能有效提高宿营房的整体保温性能,进而适应于野外环境,同时能有效降低宿营房内供热所需的能耗。
39.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防水屋面板1的顶部设置太阳能板18,能够通过太阳能板18吸收太阳光能后,可转换为电能储存至蓄电池内,能够为野外作业人员的日常用电进行供电,能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40.本实施例中,防水屋面板1卡装在两个上纵梁10之间,防水屋面板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横梁8紧贴,地板2卡装在两个下纵梁11之间,地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下横梁9紧贴,所述立方体骨架左侧和右侧的墙板3分别卡装在两组上下相对的上纵梁10和下纵梁11之间,所述立方体骨架前侧的墙板3卡装在前侧的两个立柱7之间,所述立方体骨架后侧的墙板3卡装在后侧的两个立柱7之间。
4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卡装凸沿4和卡槽5将防水屋面板1、地板2和墙板3嵌装在所述立方体骨架上,便于所述立方体骨架的整体装配和拆除,能有效提高宿营房的整体装配效率。
42.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横梁8、下横梁9、上纵梁10和下纵梁1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加强贴板12,所述第一加强贴板12上设置有嵌入榫14,所述立柱7的上端侧壁和下端侧壁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加强贴板12相匹配的第二加强贴板13,所述第二加强贴板13上设置有供嵌入榫14嵌装的凹槽13-1。
43.具体实施时,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嵌入榫14和凹槽13-1,将上横梁8、下横梁9、上纵梁10和下纵梁11分别和立柱7进行榫卯连接使得梁和柱的连接更加稳固且便捷。
44.实际使用时,第一加强贴板12和第二加强贴板13的设置,不仅能够便于梁和柱进行榫卯连接,同时不会因榫卯连接使梁和柱的端部结构发生破坏,能有效提高临时宿营房使用寿命。
45.具体实施时,第一加强贴板12与上纵梁10和下纵梁11之间均固定连接,嵌入榫14与第一加强贴板12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加强贴板13与立柱7之间固定连接。
46.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嵌入榫14为梯形且其与第一加强贴板12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嵌入榫14的上底朝下布设;
47.所述嵌入榫14的顶部与第一加强贴板12的顶部相平齐,所述凹槽13-1的顶部与第二加强贴板13的顶部相贯通。
48.实际使用时,通过将嵌入榫14设置为梯形,能够便于梁和柱之间连接的同时,还能避免梁相对于柱发生下移。
49.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嵌入榫14的上底朝下布设,且使凹槽13-1的顶部与第二加强贴板13的顶部相贯通,便于由上至下将梁安装在两个立柱7之间。
50.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板17与防水屋面板1之间、以及保温板17与墙板3之间均紧贴并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板18通过多个立柱倾斜安装在保温板17上。
51.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阳光房6为玻璃房,所述可拆卸阳光房6的后侧敞口且其敞口端紧贴所述立方体骨架前侧的一个墙板3布设,所述可拆卸阳光房6上设置有门。
52.实际使用时,可拆卸阳光房6上的门开设在可拆卸阳光房6的左侧或后侧,避免风直吹宿营房的门体19。
53.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上纵梁10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用于支撑加固防水屋面板1的上部横向支撑梁15,两个所述下纵梁11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用于支撑加固地板2的下部横向支撑梁16。
54.实际使用时,多个上部横向支撑梁15沿上纵梁10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布设,多个上部横向支撑梁15的上端面均与上纵梁10的下端面紧贴;多个下部横向支撑梁16沿下纵梁11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布设,多个下部横向支撑梁16的上端面均与下纵梁11的下端面紧贴。
55.具体实施时,上部横向支撑梁15与上纵梁10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下部横向支撑梁16与下纵梁11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56.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横向支撑梁15的上端面与上纵梁10的底部相贴合,所述下部横向支撑梁16的上端面与下纵梁11的底部相贴合,所述下部横向支撑梁16的下端面与立柱7的底部相平齐。
5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