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适用性电路板激光喷码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12:34: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喷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适用性电路板激光喷码设备。


背景技术:

2.电路板的生产环节中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喷码标识设备,通过喷码标识设备的赋码,可以为每一个电路板生成序列化标识,在后期的生产加工流程过程中能够有据可依、来源可查、责任可究,实现生产质量的品质保障,现有的喷码设备多为油墨喷码形式,油墨喷码机的墨水溶剂属易挥发性物质,在产品的后续加工过程中容易被蹭掉,维持时间短,油墨喷码需要消耗墨水以及稀释剂,消耗成本高,油墨喷码对于环境的影响不用多说,若在操作过程中被吸入超标的喷码机油墨即溶剂蒸气会刺激人的呼吸器官,并对眼睛起到刺激作用,会引起人体不良反应,造成头晕和目眩,对中枢神经产生其他感觉,若在维护过程中,喷码机油墨与皮肤接触,喷码机油墨可能使皮肤干燥不适和造成皮炎,会使得皮肤过敏。
3.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适用性电路板激光喷码设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文案,一种高适用性电路板激光喷码设备,所述高适用性电路板激光喷码设备包括机架、运输线装置、顶升固定装置和激光喷码装置,所述运输线装置、顶升固定装置和激光喷码装置均安装在机架的固定台上,所述运输线装置横向安装在固定台上,所述顶升固定装置位于运输线装置中部的下方,所述激光喷码装置纵向跨越运输线装置安装在固定台上。
6.优选地,所述运输线装置包括前侧运输组件、后侧运输组件、左固定支架、右固定支架、手轮、第一滚珠丝杆和第二滚珠丝杆;所述前侧运输组件和后侧运输组件横向对应安装在固定台上且所述后侧运输组件在固定台上纵向水平滑动,所述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竖直安装在固定台上且分别位于后侧运输组件后侧的左右两部,所述第一滚珠丝杆转动贯穿连接左固定支架、前侧运输组件的左部和后侧运输组件的左部,所述第二滚珠丝杆转动贯穿连接右固定支架、前侧运输组件的右部和右侧运输组件的右部,所述手轮固定安装在第二滚珠丝杆的前端上,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和第二滚珠丝杆的后端传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后侧运输组件包括运输侧板、第一电机、运输电机安装板、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运输侧板水平滑动安装在固定台上,所述运输电机安装板安装在运输侧板右部的后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运输电机安装板的后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运输电机安装板与第一主动轮相连,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分别转动安装在运输侧板前侧面的左右两端上,所述传送带套接在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所述前侧运输组件与后侧运输组件的结构相同位置相反。
8.优选地,所述顶升固定装置包括顶升组件、左限位固定组件和右限位固定组件,所
述顶升组件贯穿安装在固定台上,所述左限位固定组件和右限位固定组件分别安装在顶升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顶升组件包括第一顶升气缸、若干光轴、顶升上撑板、所述若干光轴竖直滑动安装在固定台上,所述顶升上撑板水平安装在若干光轴上,所述第一顶升气缸安装在固定台的底部,所述第一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台与顶升上撑板相连。
9.优选地,所述左限位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滑轨、限位气缸安装板、第二顶升气缸、限位爪、第一传感器安装座、第二传感器安装座、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滑轨纵向水平安装在固定台上,所述限位气缸安装板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顶升气缸安装在限位气缸安装板的左侧面上,所述限位爪安装在第二顶升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座的左端安装在限位气缸安装板的后侧面上,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安装在第一传感器安装座的后侧面上,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座的右端安装在限位气缸安装板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安装在第二传感器安装座的前侧面上;所述右限位固定组件与左限位固定组件的结构相同。
10.优选地,所述激光喷码装置包括第一立柱底座、第二立柱底座、第一直线滑台模组、第二直线滑台模组、第二滑轨和定位喷码组件;所述第一立柱底座和第二立柱底座纵向跨越运输线装置对称安装在固定台上,所述第二滑轨纵向水平安装在第一立柱底座上,所述第一直线滑台模组纵向水平安装在第二支柱底座上,所述第二直线滑台模组的左端滑动安装在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直线滑台模组的右端滑动安装在第一直线滑台模组上,所述定位喷码组件滑动安装在第二直线滑台模组的前侧面上。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滑台模组包括第一轨梁、第二电机、第三滚珠丝杆、第一丝杆螺母座和滑台滑动板;所述第一轨梁纵向水平安装在第二支柱底座上,所述第三滚珠丝杆水平转动安装在第一轨梁内,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第一轨梁的前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轨梁与第三滚珠丝杆相连,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座套接在第三滚珠丝杆上,所述滑台滑动板滑动安装在第一轨梁上且与第一丝杆螺母座相连;所述第二直线滑台模组与第一直线滑台模组结构相同。
12.优选地,所述定位喷码组件包括相机连接筋、工业相机、滑动固定板、侧面固定板、第三直线滑台模组、连接底板、第一下压气缸、第二下压气缸、第一激光喷码端头、第二激光喷码端头;所述滑动固定板水平滑动安装在第二直线滑台模组的前侧面上,所述相机连接筋和侧面固定板安装在滑动固定板的前侧面上,所述相机连接筋位于侧面固定板的左侧,所述工业相机竖直安装在相机连接筋的前端上,所述第三直线滑台模组竖直安装在侧面固定板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三直线滑台模组与第一直线滑台模组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底板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三直线滑台模组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一下压气缸和第二下压气缸并列安装在连接底板前侧面的上部,所述第一激光喷码端头和第二激光喷码端头并列滑动安装在连接底板前侧面的下部,所述第一下压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激光喷码端头相连,所述第二下压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激光喷码端头相连。
13.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激光喷码在使用中仅消耗水和电,喷码成本低,激光喷码相对于油墨喷码来说不需要用到化学物质,有利于保护环境,激光喷码还是一种永久性的标识,不会因电路板后续的加工而消失,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通过手轮调节宽度的运输线装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电路板的生产线,适用性高,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升固定装置和激光喷码装置的配合使得喷码过程精准度高且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输线装置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升固定装置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激光喷码装置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直线滑台模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喷码组件示意图。
20.附图所示标记:机架1;固定台2;运输线装置3;顶升固定装置4;激光喷码装置5;左固定支架31;右固定支架32;第一滚珠丝杆33;第二滚珠丝杆34;手轮35;运输侧板36;第一电机37;第一主动轮38;前侧运输组件39;光轴41;顶升上撑板42;第一顶升气缸43;第一滑轨44;限位气缸安装板45;第二顶升气缸46;限位爪47;第一光电传感器48;第二传感器安装座49;第二光电传感器410;右限位固定组件411;第一立柱底座51;第二立柱底座52;第二滑轨53;第一直线滑台模组54;第二直线滑台模组55;定位喷码组件56;第一轨梁541;第三滚珠丝杆542;第二电机543;第一丝杆螺母座544;滑台滑动板545;滑动固定板561;相机连接筋562;工业相机563;第三直线滑台模组564;连接底板565;第一下压气缸566;第二下压气缸567;第一激光喷码端头568;第二激光喷码端头569。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25.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高适用性电路板激光喷码设备,所述高适用性电路板激光喷码设备包括机架1、运输线装置3、顶升固定装置4和激光喷码装置5,所述运输线装置3、顶升固定装置4和激光喷码装置5均安装在机架1的固定台2上,所述运输线装置3横向安装在固定台2上,所述顶升固定装置4位于运输线装置3中部的下方,所述激光喷码装置5纵向跨越运输线装置3安装在固定台2上。
26.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为了运输电路板进行后续的喷码设置了运输线装置3,所述运输线装置3包括前侧运输组件39、后侧运输组件、左固定支架31、右固定支架32、手轮35、第一滚珠丝杆33和第二滚珠丝杆34;所述前侧运输组件39和后侧运输组件横向对应安装在固定台2上且所述后侧运输组件在固定台2上纵向水平滑动,所述左固定支架31和右固定支
架32竖直安装在固定台2上且分别位于后侧运输组件后侧的左右两部,所述第一滚珠丝杆33转动贯穿连接左固定支架31、前侧运输组件39的左部和后侧运输组件的左部,所述第二滚珠丝杆34转动贯穿连接右固定支架32、前侧运输组件39的右部和右侧运输组件的右部,所述手轮35固定安装在第二滚珠丝杆34的前端上,所述第一滚珠丝杆33和第二滚珠丝杆34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手轮35转动带动第二滚珠丝杆34旋转,所述第二滚珠丝杆34与第一滚珠丝杆33的传动连接关系使得第二滚珠丝杆34同步旋转从而可以调节后侧运输组件与前侧运输组件39之间的宽度,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电路板。
27.所述后侧运输组件包括运输侧板36、第一电机37、运输电机安装板、第一主动轮38、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运输侧板36水平滑动安装在固定台2上,所述运输电机安装板安装在运输侧板36右部的后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37安装在运输电机安装板的后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37的输出端贯穿运输电机安装板与第一主动轮38相连,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分别转动安装在运输侧板36前侧面的左右两端上,所述传送带套接在第一主动轮38、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所述前侧运输组件39与后侧运输组件的结构相同位置相反。所述第一电机37驱动第一主动轮38旋转从而带动与其套接的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旋转使得传送带传送电路板,同理前侧运输组件39与后侧运输组件配合传送电路板。
28.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为了顶升固定被喷码的电路板设置了顶升固定装置4,所述顶升固定装置4包括顶升组件、左限位固定组件和右限位固定组件411,所述顶升组件贯穿安装在固定台2上,所述左限位固定组件和右限位固定组件411分别安装在顶升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顶升组件包括第一顶升气缸43、若干光轴41、顶升上撑板42、所述若干光轴41竖直滑动安装在固定台2上,所述顶升上撑板42水平安装在若干光轴41上,所述第一顶升气缸43安装在固定台2的底部,所述第一顶升气缸43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台2与顶升上撑板42相连。所述第一顶升气缸43驱动顶升上撑板42上移顶起电路板。
29.所述左限位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滑轨44、限位气缸安装板45、第二顶升气缸46、限位爪47、第一传感器安装座、第二传感器安装座49、第一光电传感器48和第二光电传感器410;所述第一滑轨44纵向水平安装在固定台2上,所述限位气缸安装板45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一滑轨44上,所述第二顶升气缸46安装在限位气缸安装板45的左侧面上,所述限位爪47安装在第二顶升气缸46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座的左端安装在限位气缸安装板45的后侧面上,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48安装在第一传感器安装座的后侧面上,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座49的右端安装在限位气缸安装板45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410安装在第二传感器安装座49的前侧面上;所述右限位固定组件411与左限位固定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顶升气缸46驱动限位爪47上移阻隔左端的电路板继续进入顶升固定位置,第一光电传感器48感应顶升上撑板42的位置从而判断放料进入顶升固定位置的时机,第二光电传感器410感知左端电路板的位置从而判断隔断时机,所述右限位固定组件411保护右端喷码完成的电路板不被顶升上撑板42继续顶起。
30.实施例4:如图4-6所示,为了xyz三轴联动喷码设置了激光喷码装置5,所述激光喷码装置5包括第一立柱底座51、第二立柱底座52、第一直线滑台模组54、第二直线滑台模组55、第二滑轨53和定位喷码组件56;所述第一立柱底座51和第二立柱底座52纵向跨越运输线装置3对称安装在固定台2上,所述第二滑轨53纵向水平安装在第一立柱底座51上,所述
第一直线滑台模组54纵向水平安装在第二支柱底座上,所述第二直线滑台模组55的左端滑动安装在第二滑轨53上,所述第二直线滑台模组55的右端滑动安装在第一直线滑台模组54上,所述定位喷码组件56滑动安装在第二直线滑台模组55的前侧面上。所述定位喷码组件56在第一直线滑台模组54和第二直线滑台模组55的驱动下沿x轴和y轴移动配合喷码。
31.所述第一直线滑台模组54包括第一轨梁541、第二电机543、第三滚珠丝杆542、第一丝杆螺母座544和滑台滑动板545;所述第一轨梁541纵向水平安装在第二支柱底座上,所述第三滚珠丝杆542水平转动安装在第一轨梁541内,所述第二电机543安装在第一轨梁541的前侧,所述第二电机543的输出端贯穿第一轨梁541与第三滚珠丝杆542相连,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座544套接在第三滚珠丝杆542上,所述滑台滑动板545滑动安装在第一轨梁541上且与第一丝杆螺母座544相连;所述第二直线滑台模组55与第一直线滑台模组54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电机543驱动第三滚珠丝杆542旋转从而使得第一丝杆螺母座544沿第一滚珠丝杆33水平滑动,从而使得滑台滑动板545沿第一滚珠丝杆33方向水平滑动。
32.所述定位喷码组件56包括相机连接筋562、工业相机563、滑动固定板561、侧面固定板、第三直线滑台模组564、连接底板565、第一下压气缸566、第二下压气缸567、第一激光喷码端头568、第二激光喷码端头569;所述滑动固定板561水平滑动安装在第二直线滑台模组55的前侧面上,所述相机连接筋562和侧面固定板安装在滑动固定板561的前侧面上,所述相机连接筋562位于侧面固定板的左侧,所述工业相机563竖直安装在相机连接筋562的前端上,所述第三直线滑台模组564竖直安装在侧面固定板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三直线滑台模组564与第一直线滑台模组54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底板565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三直线滑台模组564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一下压气缸566和第二下压气缸567并列安装在连接底板565前侧面的上部,所述第一激光喷码端头568和第二激光喷码端头569并列滑动安装在连接底板565前侧面的下部,所述第一下压气缸566的输出端与第一激光喷码端头568相连,所述第二下压气缸567的输出端与第二激光喷码端头569相连。所述第三直线滑台模组564驱动滑动固定板561沿z轴移动从而使得工业相机563、第一激光喷码端头568和第二激光喷码端头569沿z轴移动,综合所述工业相机563、第一激光喷码端头568和第二激光喷码端头569沿xyz轴三轴联动通过工业相机563确定喷码位置后第一激光喷码端头568和第二激光喷码在第一下压气缸566和第二下压气缸567的驱动下进一步下移喷码。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本设备进料端连接在电路板生产产线上,通过转动手轮带动第二滚珠丝杆旋转,第二滚珠丝杆与第一滚珠丝杆的传动连接关系使得第二滚珠丝杆同步旋转从而可以调节后侧运输组件与前侧运输组件之间的宽度,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电路板,后侧运输组件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主动轮旋转从而带动与其套接的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旋转使得传送带传送电路板,同理前侧运输组件与后侧运输组件配合传送电路板至顶升固定位置,第一顶升气缸驱动顶升上撑板上移顶起电路板,同时左限位组件的第二顶升气缸驱动限位爪上移阻隔左端的电路板继续进入顶升固定位置,第一光电传感器感应顶升上撑板的位置从而判断放料进入顶升固定位置的时机,第二光电传感器感知左端电路板的位置从而判断隔断时机,右限位固定组件保护右端喷码完成的电路板不被顶升上撑板继续顶起保护下料,工业相机、第一激光喷码端头和第二激光喷码端头在第一直线滑台模组、第二直线滑台模组和第三直线滑台模组的驱动下沿xyz轴三轴联动,通过工业相机确定喷码位置后第一激光喷码端头和第二激光喷码在第一下压气缸和第二下压气缸的驱
动下进一步下移喷码。
3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