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用隔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10:33: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隔震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结构是指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中,由建筑材料做成用来承受各种荷载或者作用,以起骨架作用的空间受力体系。建筑结构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等。
3.在我国板块地震带,经常出现地震,容易造成房屋损坏和人员伤亡。现有的隔震建筑的结构构件,减震隔震效果较差。在强震作用下,房屋多在上下左右构造间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容易剧烈震动倾倒,建筑结构防震安全性较差。
4.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隔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在强震作用下,房屋多在上下左右构造间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导致震动倾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隔震结构。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建筑用隔震结构,包括隔震板、减震底座及支撑柱,所述隔震板与减震底座之间设置有支撑柱,还包括上下减震组件及设置在支撑柱两侧壁上的支座,所述减震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设置有上下减震组件,支撑柱的底端延伸到凹槽内且与上下减震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内设置有左右减震组件。
8.在强震作用下,建筑外墙将上下左右晃动,带动隔震板及支撑柱晃动,其中支撑柱的上下移动通过凹槽内活动设置的上下减震组件缓冲吸收其作用力,支撑柱的左右移动通过支撑柱两侧壁上的支座内的左右减震组件进行缓冲吸收其作用力,通过上下减震组件及左右减震组件实现了对建筑外墙上下左右晃动力的全面的缓冲吸收,从而避免了在强震作用下,房屋在上下左右构造间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导致的震动倾倒的问题。
9.优选地,所述上下减震组件包括限位板、导向座及第一减震弹簧,所述限位板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与凹槽的底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导向座,凹槽内设置有与导向座配合使用的滑槽。
10.优选地,所述限位板与凹槽的底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至少2组的第一减震弹簧。
11.优选地,每侧的支座内设置有至少1组的左右减震组件,每组包括3-5个的左右减震组件。
12.优选地,所述左右减震组件包括橡胶缓冲垫、减震杆、支撑板、固定杆及第二减震弹簧,橡胶缓冲垫固定的设置在支撑柱上,橡胶缓冲垫与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杆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板上,减震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杆槽,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延伸到杆槽内。
13.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固定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支座内设置有与活动块
配合的活动槽。
14.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柱两侧的阻尼器,每侧至少设置有1个阻尼器。
15.优选地,所述阻尼器包括配合使用的外钢套筒、内钢套筒及中钢套筒,外钢套筒与内钢套筒之间形成腔体,所述中钢套筒的下部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中钢套筒的上部与隔震板固定连接,所述外钢套筒下部与减震底座固定连接。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隔震板、减震底座、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两侧壁上的支座内左右减震组件及凹槽内活动设置有上下减震组件配合使用,避免了在强震作用下,房屋在上下左右构造间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导致的震动倾倒的问题。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柱上下移动带动限位板上下移动压缩第一减震弹簧,对其作用力进行缓冲吸收,限位板两侧固定设置的导向座,能够与凹槽内设置的滑槽更好的配合,带动限位板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震力更好的缓冲和吸收。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的第一减震弹簧能够对上下震力更好的缓冲和吸收,多组左右减震组件能够对左右震力更好的缓冲和吸收,实现震力全面的吸收。
20.(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橡胶缓冲垫固定在支撑柱上,橡胶缓冲垫与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杆上设置第二减震弹簧,减震杆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板上,减震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杆槽,且使固定杆的另一端延伸到杆槽内,通过橡胶缓冲垫、减震杆、支撑板、固定杆及第二减震弹簧配合使用,能够通过第二减震弹簧压缩实现对左右震力更好的缓冲和吸收。
2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配合使用的外钢套筒、内钢套筒及中钢套筒,外钢套筒与内钢套筒之间形成腔体,中钢套筒的下部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摩擦阻尼器,便于装置整体对震力的缓冲。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的放大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杆、固定杆及第二减震弹簧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限位板及导向座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记为:1-建筑外墙,2-隔震板,3-支撑柱,4-支座,401-橡胶缓冲垫,402-减震杆,403-支撑板,404-活动块,405-活动槽,406-固定杆,407-第二减震弹簧,408-杆槽,5-阻尼器,501-外钢套筒,502-内钢套筒,503-中钢套筒,6-减震底座,601-凹槽,602-滑槽,7-上下减震组件,701-第一减震弹簧,702-限位板,703-导向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实施例1
30.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了在强震作用下,房屋在上下左右构造间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导致的震动倾倒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用隔震结构,如图1-5所示,一种建筑用隔震结构,包括隔震板2、减震底座6及支撑柱3,所述隔震板2与减震底座6之间设置有支撑柱3,还包括上下减震组件7及设置在支撑柱3两侧壁上的支座4,所述减震底座6的中部设置有凹槽601,所述凹槽601内活动设置有上下减震组件7,支撑柱3的底端延伸到凹槽601内且与上下减震组件7固定连接,所述支座4内设置有左右减震组件。
31.在强震作用下,建筑外墙1将上下左右晃动,带动隔震板2及支撑柱3晃动,其中支撑柱3的上下移动通过凹槽601内活动设置的上下减震组件7缓冲吸收其作用力,支撑柱3的左右移动通过支撑柱3两侧壁上的支座4内的左右减震组件进行缓冲吸收其作用力,通过上下减震组件7及左右减震组件实现了对建筑外墙1上下左右晃动力的全面的缓冲吸收,从而避免了在强震作用下,房屋在上下左右构造间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导致的震动倾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隔震板2、减震底座6、支撑柱3、设置在支撑柱3两侧壁上的支座4内左右减震组件及凹槽601内活动设置有上下减震组件7配合使用,避免了在强震作用下,房屋在上下左右构造间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导致的震动倾倒的问题。
32.实施例2
33.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实现对震力更好的缓冲和吸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上下减震组件7包括限位板702、导向座703及第一减震弹簧701,所述限位板702与支撑柱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702与凹槽601的底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701,所述限位板702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导向座703,凹槽601内设置有与导向座703配合使用的滑槽602。支撑柱3上下移动带动限位板702上下移动压缩第一减震弹簧701,对其作用力进行缓冲吸收,限位板702两侧固定设置的导向座703,能够与凹槽601内设置的滑槽602更好的配合,带动限位板70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震力更好的缓冲和吸收。
34.其中,所述限位板702与凹槽601的底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至少2组的第一减震弹簧701。多组的第一减震弹簧701能够对上下震力更好的缓冲和吸收,多组左右减震组件能够对左右震力更好的缓冲和吸收,实现震力全面的吸收。每侧的支座4内设置有至少1组的左右减震组件,每组包括3-5个的左右减震组件。
35.其中,所述左右减震组件包括橡胶缓冲垫401、减震杆402、支撑板403、固定杆406及第二减震弹簧407,橡胶缓冲垫401固定的设置在支撑柱3上,橡胶缓冲垫401与固定杆40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406上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407,所述减震杆402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板403上,减震杆40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杆槽408,所述固定杆406的另一端延伸到杆槽408内。通过将橡胶缓冲垫401固定在支撑柱3上,橡胶缓冲垫401与固定杆406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杆406上设置第二减震弹簧407,减震杆402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板403上,减震杆40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杆槽408,且使固定杆406的另一端延伸到杆槽408内,通过橡胶缓冲垫401、减震杆402、支撑板403、固定杆406及第二减震弹簧407配合使用,能够通过第二减震弹簧407压缩实现对左右震力更好的缓冲和吸收。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403的上下两端固定设置有活动块404,所述支座4内设置有与活动块404配合的活动槽405。
36.实施例3
37.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装置整体对震力的缓冲,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柱3两侧的阻尼器5,每侧至少设置有1个阻尼器5。
38.其中,所述阻尼器5包括配合使用的外钢套筒501、内钢套筒502及中钢套筒503,外钢套筒501与内钢套筒502之间形成腔体,所述中钢套筒503的下部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中钢套筒503的上部与隔震板2固定连接,所述外钢套筒501下部与减震底座6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配合使用的外钢套筒501、内钢套筒502及中钢套筒503,外钢套筒501与内钢套筒502之间形成腔体,中钢套筒503的下部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摩擦阻尼器5,便于装置整体对震力的缓冲。
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