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背光结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05:04: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背光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直下式背光显示装置的背光部分都是由背板、灯条(光源)、支撑柱、中框、反射片、扩散板和各种膜片(功能膜片)组成。现有方案大多将支撑柱直接固定在背板上,然后在背板上贴附双面胶,再将反射片通过双面胶贴在背板上。在这种方案中,需要贴附多条双面胶,反射片的固定效率低且拆卸之后的反射片基本已经报废,不能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射片的固定效率高且反射片能够再次使用的背光结构及显示装置。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结构,包括:一背板;多个光源,设置在所述背板上;一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背板上且环绕所述光源;多个支撑柱,形成在所述反射片上且位于所述光源一侧;所述反射片通过多个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6.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包括底部及固定在所述底部上的支撑柱部,所述底部形成在所述反射片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贯穿所述底部、所述反射片及所述背板。
7.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包括中心区域及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围绕所述中心区域,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中心区域内。
8.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背光结构还包括一中框,所述中框卡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延展部抵压在位于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反射片上;
9.所述中框包括延展部及侧框,所述延展部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反射片上且通过多个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延展部抵压在位于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反射片上;
10.所述延展部包括支撑部及抵压部,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侧框及所述抵压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侧框垂直连接,所述抵压部的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反射片上。
11.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中框还包括多个凸耳,所述凸耳固定在所述抵压部的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一个所述凸耳通过一个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贯穿所述凸耳、所述反射片及所述背板。
12.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部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反射片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位置相对,所述背板包括一底板及多个自所述底板延伸而出的凸部,所述凸部收容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13.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背光结构还包括多个垫片,一个所述垫片形成在一个所述底部及所述反射片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还贯穿所述垫片,所述垫片上还具有一
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分别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第二定位孔位置相对,所述凸部还收容在所述第三收容孔内。
14.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背板可拆卸连接。
15.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背光结构还包括:扩散板,形成在所述中框的所述支撑部上;及功能膜片,形成在所述扩散板上;其中,所述支撑柱部的远离所述底部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扩散板上。
16.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如上所述的背光结构;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结构的出光面一侧。
17.本技术提供的背光结构及显示装置,将反射片直接设置在背板上,再将支撑柱设置在反射片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将支撑柱及反射片可拆卸地固定在背板上,可以有效避免反射片出现拱起现象,从而保证反射片正常使用;所述反射片与背板之间采用机械方式组装在一起,组装工艺更加简单且拆卸方便,不仅增加了反射片的固定效率,还能够节省人力和物料;另外,所述反射片与背板之间没有使用双面胶,在拆卸时,所述反射片保持完好,可以再次使用。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结构的剖视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背板结构(不包括扩散板及功能膜片)的立体示意图。
21.图3为图2所示的iii的放大图。
22.图4为图1所示的背光结构的背板和灯条的俯视图。
23.图5为沿图3所示的剖面线v-v的剖视图。
24.图6为图2所示的背光结构的反射片的俯视图。
25.图7为图2所示的背光结构的支撑柱的立体示意图。
26.图8为图2所示的背光结构的中框的立体示意图。
27.图9为沿图8所示的剖面线i-i的剖视图。
28.图10为图2所示的背光结构的垫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31.本技术可以在不同实施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32.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机构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33.请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结构100,所述背光结构100包括一背板10、多个灯条20、一反射片30、多个支撑柱40、一中框50、多个第一连接件60及多个第二连接件70,多个所述灯条20间隔设置在所述背板10上,所述反射片30设置在所述背板10上,多个所述支撑柱40形成在所述反射片30上,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60将一个所述支撑柱40及所述反射片30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背板10上,所述中框50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70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背板10上。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60贯穿所述支撑柱40、所述反射片30及所述背板10,所述第二连接件70贯穿所述反射片30及所述背板10。
34.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3,所述背板10包括底板11及与所述底板11垂直连接的侧板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12首尾相接且垂直连接在所述侧板12上。
35.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背板10还包括驱动电路(图未示),用以驱动所述灯条20发光。
36.其中,所述背板10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孔13及第二固定孔14,所述第一固定孔13用于固定所述反射片30,所述第二固定孔14用于固定所述中框50。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60收容在一个所述第一固定孔13内,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70收容在一个所述第二固定孔14内。
37.其中,所述背板10还包括多个自所述底板11延伸而出的凸部15,在组装所述背光结构100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凸部15对所述反射片30及所述支撑柱40进行定位。
38.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4,每个所述灯条20包括多个光源21,多个所述光源21呈阵列排布。
39.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光源21与所述背板10的驱动电路电连接。
40.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光源21可以是led、mini-led、micro-led等中的至少一种。
41.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光源21可以为红色光源、绿色光源、蓝色光源等中的至少一种。
42.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2及图6,所述反射片30包括中心区域301及边缘区域302,所述边缘区域302围绕所述中心区域301,所述第一固定孔13及所述光源21均位于所述中心区域301内,所述第二固定孔14位于所述边缘区域302内。
43.其中,所述反射片30上形成有多个灯珠孔31、多个第三固定孔32、多个第一定位孔33及多个第四固定孔34。一个所述光源21自一个所述灯珠孔31内穿过并凸出于所述反射片30外。所述第三固定孔32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3一一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60还收容在
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三固定孔32内,一个所述凸部15收容在与之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33内。所述第四固定孔34与所述第二固定孔14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连接件70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固定孔34及所述第二固定孔14,以将所述反射片30的边缘部分固定在所述背板10上。
44.具体地,请参考图1及图7,每个所述支撑柱40包括底部41及固定在所述底部41上的支撑柱部42,所述底部41形成在所述反射片30上,所述第一连接件60贯穿所述底部41、所述反射片30及所述背板10。
45.其中,所述底部41包括第五固定孔411及第二定位孔412,所述第五固定孔411位于所述支撑柱部42及所述第二定位孔412之间。优选地,所述支撑柱部42、所述第五固定孔411及所述第二定位孔41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46.其中,所述第五固定孔411与所述第三固定孔32位置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60还收容在所述第五固定孔411内,以将所述支撑柱40及所述反射片30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背板10的所述底板11上,可以有效避免反射片30出现拱起现象,从而保证反射片30正常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固定孔41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固定孔32的尺寸。
47.其中,所述第二定位孔412与所述第一定位孔33位置相对,所述凸部15收容在所述第一定位孔33及所述第二定位孔412内。
48.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部42的远离所述底部41的一端的尺寸小于所述支撑柱部42靠近所述底部41的一端的尺寸。优选地,所述支撑柱部42的远离所述底部41的一端为尖端。
49.具体地,请参考图1-图3、图5、图8及图9,所述中框50包括延展部51,所述延展部51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反射片30上且通过多个第二连接件70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背板10上,从而实现了反射片30的完全固定,避免了反射片30的边缘部分的翘曲。
50.其中,所述中框50还包括侧框53,所述延展部51包括支撑部511及抵压部512,所述支撑部511连接所述侧框53及所述抵压部512,所述支撑部511与所述侧框53垂直连接,所述抵压部512的远离所述支撑部511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反射片30上。
51.其中,所述中框50还包括多个凸耳54,所述凸耳54固定在所述抵压部512的远离所述支撑部511的一端,一个所述凸耳54通过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70固定在所述背板10上,所述第二连接件70贯穿所述凸耳54、所述反射片30及所述背板10。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件70依次穿过所述凸耳54、所述第四固定孔34及所述第二固定孔14,以将所述反射片30的边缘部分固定在所述背板10上。
52.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60及所述第二连接件70均为螺钉。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60及所述第二连接件70并不局限于螺钉,还可以是其他的便于拆卸的连接件。
53.其中,所述背光结构100还包括多个垫片80,一个所述垫片80形成在一个所述底部41及所述反射片30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60还贯穿所述垫片80。所述垫片80使得所述背光结构100在运输过程中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54.具体地,请参阅图10,所述垫片80上还具有一第六固定孔81,所述第六固定孔81与所述第五固定孔411及第三固定孔32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60依次穿过所述第五固定孔411、所述第六固定孔81、所述第三固定孔32及所述第一固定孔13,以将所述反射片30的边缘部分固定在所述背板10上。
55.其中,所述垫片80上还具有一第三定位孔82,所述第三定位孔82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孔33及所述第二定位孔412位置相对,所述凸部15还收容在所述第三定位孔82内。
56.请再次参阅图1,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背光结构100还包括:扩散板91,形成在所述中框50的所述支撑部511上;及功能膜片92,形成在所述扩散板91上;其中,所述支撑柱部42的远离所述底部41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扩散板91上。
57.具体地,在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功能膜片92可以为扩散片、增光片、棱镜片等光学膜片的至少一种。
5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未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图未示)及如上所述的背光结构100;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结构100的出光面一侧。
5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为直下式背光显示装置,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60.本技术提供的背光结构及显示装置,将反射片直接设置在背板上,再将支撑柱设置在反射片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将支撑柱及反射片可拆卸地固定在背板上,可以有效避免反射片出现拱起现象,从而保证反射片正常使用;所述反射片与背板之间采用机械方式组装在一起,组装工艺更加简单且拆卸方便,不仅增加了反射片的固定效率,还能够节省人力和物料;另外,所述反射片与背板之间没有使用双面胶,在拆卸时,所述反射片保持完好,可以再次使用。
61.另外,通过第二连接件将反射片的边缘部分固定在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之间,实现了反射片的完全固定,避免了反射片的边缘部分的翘曲。
62.另外,在支撑柱与所述反射片之间增加垫片,可以使得所述背光结构100在运输过程中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63.综上所述,虽然本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