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带排水沟的路缘石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00:22: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园林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带排水沟的路缘石。


背景技术:

2.建筑总平、道路及人行道工程作为建筑和市政园林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各类建筑总平、市政、园林的道路建筑中。以往,建筑总平、道路及人行道工程的路沿石、平石均没有设置有组织排水设施,无组织排水的排水效果较差,容易造成路面积水,影响工程整体形象和道路交通安全。在此背景下自带排水沟的路缘石应运而生,并且可以广泛推广大量应用在各类建筑总平、市政、园林的道路中,有效的提升道路路面排水功能、消除路面积水,提升工程整体形象和道路交通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排水沟的路缘石,自带排水沟,既不增加成本,也不增加施工难度,将原道路边的无组织排水提升为有组织排水,有效提高了排水效果。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自带排水沟的路缘石,包括高石部和低石部,所述高石部的下端面和低石部的下端面均为平面结构,所述高石部的上端高于低石部的上端,所述高石部的上端靠近低石部的一侧设置有圆角或倒角结构,所述低石部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所述低石部的上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排水沟。
6.所述高石部和低石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高石部的下端面和低石部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
7.所述高石部的上端靠近低石部的一侧设置有圆角结构,所述排水沟呈u形,且排水沟的上端与低石部的上端之间设置有过渡圆角。
8.所述高石部的上端靠近低石部的一侧设置有倒角结构,所述排水沟呈矩形。
9.所述高石部和低石部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高石部和低石部相互独立。
10.所述高石部的上端靠近低石部的一侧设置有圆角结构,所述排水沟呈u形,且排水沟的上端与低石部的上端之间设置有过渡圆角。
11.所述高石部的上端靠近低石部的一侧设置有倒角结构,所述排水沟呈矩形。
12.所述低石部靠近高石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竖直设置,且沿着低石部的长度方向均匀地设置有多个。
13.所述高石部和低石部均使用透水砂浆制成。
14.所述高石部和低石部的内部均竖直设置有多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下端口位于高石部和低石部下端面上,所述排水孔不贯穿高石部和低石部。
15.积极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自带排水沟,既不增加成本,也不增加施工难度,铺设本实用新型后,将原道路边的无组织排水提升为有组织排水,有效提高了排水效果。2、本
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制作成型方便,安装操作简单和质量容易保证的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铺设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铺设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铺设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铺设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铺设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高石部;2、低石部;3、排水沟;4、排水槽;5、排水孔;6、人行道硬化及铺装;7、道路路面;a、人行道排水坡向;b、道路横向排水坡向。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28.实施例1:
29.一种自带排水沟的路缘石,请参阅图1,包括高石部1和低石部2,高石部1和低石部2为一体成型结构,高石部1的下端面和低石部2的下端面均为平面结构,且高石部1的下端面和低石部2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高石部1的上端高于低石部2的上端,高石部1的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设置有圆角结构。低石部2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低石部2的上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排水沟3,排水沟3呈u形,且排水沟3的上端与低石部2的上端之间设置有过渡圆角。
30.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铺设后如图2所示,高石部1靠近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高石部1的上端与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端靠近高石部1的一侧齐平,或者略低于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端靠近高石部1的一侧。低石部2靠近道路路面7,低石部2的上端与道路路面7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齐平,或者略低于道路路面7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水流的排水方向为a方向,由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流向高石部1,再由高石部1流向低石部2,最终进入排水沟3,沿着排水沟3排走。道路路面7上水流的排水方向为b方向,由道路路面7流向低石部2,最终也进入排水沟3,沿着排水沟3排走。
31.实施例2:
32.一种自带排水沟的路缘石,请参阅图3,包括高石部1和低石部2,高石部1和低石部2为一体成型结构,高石部1的下端面和低石部2的下端面均为平面结构,且高石部1的下端面和低石部2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高石部1的上端高于低石部2的上端,高石部1的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设置有倒角结构。低石部2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低石部2的上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排水沟3,排水沟3呈矩形。
33.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铺设后如图4所示,高石部1靠近人行道硬化及
铺装6,高石部1的上端与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端靠近高石部1的一侧齐平,或者略低于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端靠近高石部1的一侧。低石部2靠近道路路面7,低石部2的上端与道路路面7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齐平,或者略低于道路路面7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水流的排水方向为a方向,由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流向高石部1,再由高石部1流向低石部2,最终进入排水沟3,沿着排水沟3排走。道路路面7上水流的排水方向为b方向,由道路路面7流向低石部2,最终也进入排水沟3,沿着排水沟3排走。
34.实施例3:
35.一种自带排水沟的路缘石,请参阅图5,包括高石部1和低石部2,高石部1和低石部2为分体式结构,高石部1和低石部2相互独立,高石部1的下端面和低石部2的下端面均为平面结构。高石部1的上端高于低石部2的上端,高石部1的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设置有圆角结构。低石部2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低石部2的上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排水沟3,排水沟3呈u形,且排水沟3的上端与低石部2的上端之间设置有过渡圆角。低石部2靠近高石部1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槽4,排水槽4竖直设置,且沿着低石部2的长度方向均匀地设置有多个。
36.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铺设后如图6所示,高石部1靠近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高石部1的上端与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端靠近高石部1的一侧齐平,或者略低于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端靠近高石部1的一侧。低石部2靠近道路路面7,低石部2的上端与道路路面7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齐平,或者略低于道路路面7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水流的排水方向为a方向,由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流向高石部1,再由高石部1流向低石部2,最终部分进入排水槽4,由排水槽4排走,部分进入排水沟3,沿着排水沟3排走。道路路面7上水流的排水方向为b方向,由道路路面7流向低石部2,最终也进入排水沟3,沿着排水沟3排走。
37.实施例4:
38.一种自带排水沟的路缘石,请参阅图7,包括高石部1和低石部2,高石部1和低石部2为分体式结构,高石部1和低石部2相互独立,高石部1的下端面和低石部2的下端面均为平面结构。高石部1的上端高于低石部2的上端,高石部1的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设置有圆角结构。低石部2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低石部2的上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排水沟3,排水沟3呈矩形。低石部2靠近高石部1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槽4,排水槽4竖直设置,且沿着低石部2的长度方向均匀地设置有多个。
39.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铺设后如图8所示,高石部1靠近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高石部1的上端与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端靠近高石部1的一侧齐平,或者略低于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端靠近高石部1的一侧。低石部2靠近道路路面7,低石部2的上端与道路路面7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齐平,或者略低于道路路面7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水流的排水方向为a方向,由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流向高石部1,再由高石部1流向低石部2,最终部分进入排水槽4,由排水槽4排走,部分进入排水沟3,沿着排水沟3排走。道路路面7上水流的排水方向为b方向,由道路路面7流向低石部2,最终也进入排水沟3,沿着排水沟3排走。
40.实施例5:
41.一种自带排水沟的路缘石,请参阅图9,包括高石部1和低石部2,高石部1和低石部
2为一体成型结构,高石部1的下端面和低石部2的下端面均为平面结构,且高石部1的下端面和低石部2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高石部1的上端高于低石部2的上端,高石部1的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设置有圆角结构。低石部2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低石部2的上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排水沟3,排水沟3呈u形,且排水沟3的上端与低石部2的上端之间设置有过渡圆角。高石部1和低石部2均使用透水砂浆制成。高石部1和低石部2的内部均竖直设置有多个排水孔5,排水孔5的下端口位于高石部1和低石部2下端面上,排水孔5不贯穿高石部1和低石部2。
42.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铺设后如图10所示,高石部1靠近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高石部1的上端与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端靠近高石部1的一侧齐平,或者略低于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端靠近高石部1的一侧。低石部2靠近道路路面7,低石部2的上端与道路路面7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齐平,或者略低于道路路面7上端靠近低石部2的一侧。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上水流的排水方向为a方向,由人行道硬化及铺装6流向高石部1,再由高石部1流向低石部2,部分水透过高石部1和低石部2进入排水孔5,由排水孔5排走,剩余部分水进入排水沟3,沿着排水沟3排走。道路路面7上水流的排水方向为b方向,由道路路面7流向低石部2,部分水透过低石部2进入排水孔5,由排水孔5排走,剩余部分水进入排水沟3,沿着排水沟3排走。
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自带排水沟,既不增加成本,也不增加施工难度,铺设本实用新型后,将原道路边的无组织排水提升为有组织排水,有效提高了排水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制作成型方便,安装操作简单和质量容易保证的优点。
4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