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管线引导装置且带有管线引导装置的引导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11 14:23: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管线引导装置的、包括这种管线引导装置的引导设备,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的前序部分的、具有这种引导设备的器具或机器。


背景技术:

2.这类的引导设备具有用于引导管线引导装置的c形引导区域,使得管线引导装置也在其纵向延伸部中c型弧形地布置在引导设备上。这种引导设备例如使用在c弧形伦琴线器具或其他医疗诊断器具中。在引导设备或其延长部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对置的端部区域上,通常在一侧布置有信号发射装置(诸如伦琴线发射器),并且布置有信号接收装置(如探测器,例如也作为图像增强器或成像系统)或用于由管线传输的介质的其他相应的消耗器。在此,引导设备通常布置在包括该引导设备的器具或机器的保持部上,其中,该保持部例如布置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弯曲外侧。在此,引导设备通常能在其纵向方向上相对于保持部移动,其中,保持部关于引导设备的纵向延伸部通常局部地起作用,即在引导设备的相对小的纵向延伸区域上延伸。因而,在移动引导设备的情况下,这关于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曲率轴描述包络;因而,在引导区域构造为圆弧区段的情况下,柱面在其周向方向上被绕行。由此,能够从多个方向检查布置在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中心的对象(例如病人),而不改变其方位。关于这类的引导设备和/或器具或机器的这些实施也都能够与发明主题相关地实现,只要它们不与对该发明主题的描述相矛盾。
3.现在存在这种需求:扩展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延展,使得该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即围绕弧形曲率轴延伸了较大的角度延伸部或者说旋转角度;和/或,使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能够在较大的角度范围内围绕曲率轴移动,即在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纵向延伸部上能够移动较大的路程,尤其是在朝向包括引导设备的器具或机器的安置面的方向上。然而,这在这类设备中导致了各种问题。一方面,在迄今已知的引导设备(在所述引导设备中,管线引导装置无支撑地布置并且管线引导装置的上部段和下部段关于重力方向上下重叠地并且彼此以一间距布置)中,如果扩大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延展,则无支撑的长度太大。这导致,上部段和下部段局部地互相贴靠,这严重损害管线引导装置的运转平稳性并且会引起增加的磨损。另一方面,已转向的管线引导装置(在所述管线引导装置中,上部段和下部段关于管线引导装置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曲率轴同心布置)占据了相当大的结构高度。然而,这通常限制引导设备朝向包括引导设备的器具或机器的安置面移动,这因而限制所述器具或者说机器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基于的任务是,在以下方面改进这类的引导设备或者说具有这种引导设备的器具或机器: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能在较大的旋转角度上围绕其曲率轴移动,必要时在关于包括引导设备的器具或机器的离地间隙方面的狭窄空间情况时并且在管线
引导装置的较大纵向延伸部的情况下也提供了好的运行平稳性。
5.这个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有管线引导装置的引导设备或者说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5的包括该引导设备的器具或机器来解决。有利的实施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6.根据本发明,引导设备具有带有转向轴线的转向装置,该转向轴线布置在管线引导设备的转向区域上,并且围绕该转向轴线引导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在此,转向装置优选在内侧耦合在转向区域处。以此,在管线引导装置的不同的或优选所有移动位态中,转向装置都布置在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中,并且管线引导装置围绕转向装置被转向,即以贴靠在该转向装置上的方式在转向区域中被引导。此外,转向装置布置为使得其轴线与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曲率轴围成角度,即不等于0
°
的角度,即倾斜或优选横向于该曲率轴地布置。此外,管线引导装置布置为使得其侧边界中的一个面向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凹形弯曲的弯曲外侧。在此,管线引导装置的侧边界呈现为管线引导装置的上部段和下部段以及转向区域的优选连贯的侧边界,并且因而横向于或尤其垂直于上部段和下部段的面向彼此的面延伸。在此,引导设备通过引导管线引导装置确定这个管线引导装置关于其纵向取向的方位。管线引导装置关于其纵向延伸部通过引导设备的c型弧以c型弧形的方式引导。
7.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提供了管线引导装置的或者说其与引导设备一起的特别小的结构高度,因为具有上部段和下部段的管线引导设备可以说关于引导设备的c型弧的引导区域——与常规布置相反地——“放置到侧面上”,因为管线引导装置布置成以侧边界之一面向引导设备的c型弧。在这里,结构高度是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于c型弧的曲率轴的结构高度。由此,引导设备能够进一步在朝向器具或机器的安置面的方向上移动,或者说安置面不会阻碍移动。安置面在此通常是房间的地板,即建筑物的空间。
8.此外,通过将转向装置布置在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中,该转向装置因而也在管线引导装置的不同移动位态中优选始终布置在其转向区域中并且该管线引导装置以贴靠在转向装置上的方式围绕该转向装置被引导,实现了相对较紧密且稳定地引导管线引导装置,该管线引导装置因而尤其防止了:也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的大的周向延伸部情况下或在管线引导装置的大长度的情况下,管线引导装置的上部段和下部段会彼此贴靠并且由此会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时干扰运行稳定性。
9.一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简称为“引导设备的c型弧”或“c型弧”。一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转向区域”被理解为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
10.因而,c型弧的曲率轴相应于c型弧的旋转轴。曲率轴因而在c型弧的中心。在圆弧形的c型弧的情况下,曲率轴或者说旋转轴因而相应于c型弧的轴线,该轴线即布置在c型弧的中点并且垂直于c型弧的主轴。
11.管线引导装置能够例如构造为环链,如其在能量引导链中存在的那样,在所述能量引导链中多个单个链节彼此铰接地连接并且相邻的链节围绕摆动轴线能相对彼此摆动,其中,通过这种摆动产生空间上的偏移。这种链节大多由两个横向间隔开的侧部件和上板条以及下板条组成,所述侧部件、上板条和下板条共同限定管线引导装置的内横截面。侧部件和横向板条能够分别实施为单个构件或彼此一体地连接,例如在构造包括一个横向板条和两个成形的侧部件或类似物的u形部分的情况下。在此,链节(kettenmitglieder)优选能围绕由其关节元件构造的关节轴线摆动,但不限于此。例如,管线引导装置的单个链节也能
够通过以球窝关节形式的关节连接部或以其他方式彼此铰接地连接。管线引导装置能够例如构造为或以具有多个彼此铰接连接的管区段的关节管的形式构造。然而,一般而言,管线引导装置也能够一件式地构造或包括多个纵向区段,所述纵向区段分别具有彼此横向间隔开的多对侧接片或者说内横截面的侧向边界进而也是管线引导装置本身的侧接片或者说侧向边界。因此,例如u形的链节能够设置有能打开的或划分的横向板条,该横向板条可松脱地紧固在管线引导装置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带上或一体地成形在该带上。前述的循环带能够附加地具有横向板条的功能并且限界管线引导装置的内横截面或者说接收空间,其中,管线引导装置的区段的侧部件也可直接成形在循环带上。管线引导装置也能够例如实施为能变形的管或软管,例如开槽的管或软管,其中,通过狭槽或相应的其他材料槽口或材料弱化部提供了管线引导装置的希望的柔性或者说能弯曲性,其中,通过该柔性或能弯曲性构造管线引导装置的相邻区段的空间上的能偏移性。因而,一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管线引导装置的区段的“能偏移性”不限于在前述区段之间的特定定义的关节区域的构造。因而,一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分别垂直于和/或横向于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方向地提供空间上的能偏移性,其中,“垂直”在这里应理解为在上部段朝向下部段的方向上或反之亦然。因而,一般而言,管线引导装置的相邻的、相对彼此在空间上能偏移的区段优选能围绕至少两个彼此成角度的方向在空间上被偏移,其中,所述方向优选彼此垂直。
12.管线引导装置例如能够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即例如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管的形状)或矩形的横截面,但不限于此。
13.根据本发明的引导设备特别优选的是,引导设备的c型弧的曲率轴相对于重力方向成30
°
至150
°
、优选45
°
至135
°
或尤其60
°
至120
°
、特别优选约90
°
的角度地布置。重力方向通常同时是包括引导设备的器具或机器的安置空间的z方向。根据本发明的优点在此特别地发挥作用。
14.优选,转向装置的轴线(尤其是在作为转向滚子的实施方式中)并且因此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的转向轴线也相对于引导设备的c型弧的曲率轴成30
°
至150
°
或45
°
至135
°
的角度,优选成60
°
至120
°
的角度,特别优选成约90
°
的角度地布置。由此,管线引导装置的稳定的空间方位利用其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上的布置来提供,其中,管线引导装置相对于c型弧的引导面“被放置到侧面上”。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时因而避免了,管线引导装置的上部段与其下部段贴靠。由此,还提供了管线引导装置的相对小的结构高度,并且因此也提供了包括该管线引导装置的引导设备的相对小的结构高度。这尤其是下述情况,c型弧的曲率轴相对于重力方向或者说包括引导设备的器具或机器的安置空间的z-轴线具有角度,尤其是横向于重力方向或者说优选与重力方向成90
°
地布置c型弧的曲率轴的情况下。
15.优选,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延伸部的≥50%或≥75%、优选≥85%上延伸,进一步优选地在管线引导装置的整个纵向延伸部上延伸。管线引导装置的“整个纵向延伸部”应理解为其在移动状态下或者说在管线引导装置以其两个对置的端部相对彼此的最大间距布置的情况下的长度,即例如在管线引导装置的两个对置的端部上的两个连接装置最大程度地彼此间隔开时。由此,管线引导装置能够在其整个长度上适配于引导设备的c型弧的形状设计,并且在此优选在所述的纵向延伸部上也c型弧形地由引导设备引导。由此,引导设备的弧形移动并且因此布置在该引导设备上的消耗器弧形移动能够特别简单地实现,所述消耗器由在管线引导装置中所供应的管线来供应。必要
时,例如对于其他应用情形,引导设备的c型弧也仅能够在管线引导装置的整个纵向延伸部的部分区域上延伸,例如大于等于其30%或大于等于其50%、尤其是大于其75%或大于等于其85%。
16.优选,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在≥90
°
或≥120
°
或直至180
°
或更大的范围上延伸。
17.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优选在高度上在上部段的至少一个部分和下部段的至少一个部分上延伸,优选在上部段的整个高度延伸部上和/或下部段的整个高度延伸部上延伸。在此,上部段和下部段的“高度”由下述方向确定,在该方向上上部段和下部段上下重叠地布置或者说在高度上彼此间隔开。由此,通过引导设备的c型弧能够构造管线引导装置的良好且有效的引导,并且管线引导装置的上部段和下部段能够横向地由c型弧引导,即横向于或者说垂直于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延伸部由c型弧引导。
18.优选,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构造为导轨,这呈现结构上简单且同时机械稳定的构型。导轨优选在管线引导装置的高度上延伸,使得管线引导装置的上部段和下部段能够侧向地贴靠在所述导轨上。在此,导轨能够多件式地构造,然而也能够一体地构造。在此,由引导设备引导的管线引导装置能够侧向地贴靠在导轨上。
19.一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管线引导装置的相应的端部区域优选以接收拉力的方式与相应的连接装置连接。连接装置能够分别包括用于在管线引导装置中被引导的一个或多个管线的拉力减轻装置。连接装置中的一个优选固定在管线引导装置的携动件上,或能与这种携动件一起运动或是这种携动件的一部分,其中,通过携动件的运动,管线引导装置的与该携动件连接的端部被移动。连接装置中的一个或者说另一个优选构造相对于管线引导装置的固定点,并且优选固定在用于引导设备的器具或机器的保持部上或以接收拉力的方式与该保持部连接。相应的固定分别优选如下进行,使得彼此固定的部分相对于彼此的方位不可变。在本发明的范畴内,管线引导装置的布置在或者说紧固在可运动的连接元件上的部段被称为“上部段”,管线引导装置的另一个部段被称为“下部段”。
20.优选,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在管线引导装置以管线引导装置的两个端部区域之间的最大间距的移动状态下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延伸部的至少50%或特别优选≥75%或≥90%或100%上延伸。由此,c型弧能围绕c型弧的曲率轴移动尽可能大的角度区域。由此,扩展了相应器具或机器的应用范围,因为管线引导装置例如能够非常准确地保持在由引导设备的c型弧定义的弧形的方位中,而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时其上部段和下部段不会不期望地彼此贴靠。在此,管线引导装置优选以其总长度的≥25%或≥50%、特别优选≥75%或≥90%,或实际上以其总长度的100%贴靠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上。管线引导装置能够以前述的区域松弛地或也通过相对于可用区域施加一定的力而贴靠在该可用区域上。
21.一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管线引导装置能够以松弛地贴靠在转向装置上的方式围绕该转向装置被引导。管线引导装置也能够利用转向装置施加在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上的力在其纵向方向上围绕转向装置被引导,从而产生管线引导装置的引导的进一步改进并且其区段的下垂部被进一步减小,因为管线引导装置可以说由转向装置在其纵向方向上被张紧。必要时,转向装置能够利用恒定的力而贴靠在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上。
22.一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转向装置至少在管线引导装置的一些或者说预确定的移
动位期间,例如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移动路径的≥50%或≥75%上,或特别优选在管线引导装置的沿管线引导装置的延伸部的纵向方向的整个移动运动期间永久地相对于在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贴靠,例如松弛地或必要时以被施加力的方式贴靠。因而,转向装置优选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期间借助前述的用于改变转向滚子的方位的装置而永久地定位在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中,使得管线引导装置以贴靠在转向装置的方式围绕该转向装置被引导。由此,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时,使其转向区域稳定。尤其地,由此然而也能够使管线引导装置在管线引导装置的一些或者说预确定的移动位态期间或特别优选在管线引导装置沿其纵向方向的整个移动运动期间永久地被张紧,并且优选同时侧向地相对引导设备的c型弧施加力,从而特别准确地定义了管线引导装置的方位并且例如有效地减小了其区段的下垂部。产生了一定的张力,通过该张力减少或消除了管线引导装置的可能的纵向间隙,其中,这种纵向间隙例如能够基于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相邻区段的关节连接部中的间隙产生,例如在环链的情况下或该装置的关节区域的弹性延展的情况下产生。优选,如此施加力,使得通过施加力使管线引导装置在其纵向方向上无间隙。
23.优选,即使设置有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管线引导装置的每个转向区域上都设置有转向装置。
24.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转向装置一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构造为转向滚子,管线引导部围绕该转向滚子被转向。在此,转向滚子优选能围绕其旋转轴(也称为“轴线”)自由地转动。也能够将多个转向滚子以弧形布置的形式设置在保持部上。然而,也可设想其他转向装置,例如管线引导装置能够在转向部件上滑动运动。如果多个管线引导装置设置在引导设备上,则用于这些管线引导装置中的每个的转向装置优选构造为转向滚子。作为转向滚子的构造是结构上简单的,实现了管线引导装置的准确定位并且必要时在转向装置沿其纵向方向将力施加在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上时实现了低磨损的实施方式。
25.优选,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改变转向装置的方位的装置,该用于改变转向装置的方位的装置在管线引导装置在其纵向方向上移动时将转向装置定位在转向区域上,即独立于管线引导装置的移动位态地将转向装置保持在其在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上的位置中。在此,转向装置能够松弛地贴靠在转向区域上,或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转向区域被施加力。前述的装置优选构造为使得转向装置至少在管线引导装置的一些或者说预确定的移动位态期间或特别优选在管线引导装置在管线引导装置的延伸部的纵向方向上的整个移动运动期间永久地相对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地贴靠,必要时以被施加力的方式贴靠。通过施加力,管线引导装置获得一定预紧力,使得其空间布置通过引导设备、尤其也通过与转向装置的相互作用而被更好地定义,并且在增大的程度上防止管线引导装置的区段的不希望的下垂。由此避免了,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时,管线引导装置的区段不希望地与引导设备的其他区段(包括管线引导装置的其他区段)贴靠或下垂,这会损坏管线引导装置的运行平稳性或增加磨损。
26.优选,转向装置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时是方位可变的,确切地说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纵向方向上,从而能够整体上稳定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及其空间布置。在移动引导设备时,优选,转向装置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引导设备移动。
27.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转向装置能强制地与管线引导装置一起移动,即在移
动管线引导装置时由于在管线引导装置上的给定耦合而与该管线引导装置一起移动,而无需另外的用于改变转向装置的方位的装置。
28.替代优选地,装置为了定位在转向区域上并且必要时也为了使转向装置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方向上相对转向区域施加力而构造为致动器运行的装置,其中,致动器能够例如以弹簧弹性式、电动马达式、液压或气动的方式被操纵。致动器与管线引导装置不同。通过操纵致动器,转向装置能够相对转向区域被施加力。由此,转向装置的方位能够以自调整的方式调节。致动器能够保持在引导设备上、例如其c型弧上,必要时在构造有用于定位或施加力的支座的情况下被保持。转向装置也能够构造为使得该转向装置通过管线引导装置的移动运动而定位在其转向区域上,为此例如在管线引导装置上为了方位改变而与其耦合,使得能够省去附加的致动器。
29.优选,引导设备的区域、尤其是其c型弧的区域(所述区域与管线引导装置在其移动时接触或可接触)配备有减小滑动摩擦的表面,以减小管线引导装置与引导设备的引导区域接触时的滑动摩擦阻力。
30.优选,转向装置借助轴承围绕其纵向轴线能自由转动地被支承。该轴承能够以能纵向移位的方式保持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上。由此提供了结构上简单的实施方式,其中,通过转向装置的方位改变确保了该转向装置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时始终处于其转向区域中。此外,由此以简单的方式确保了在转向滚子轴承纵向移位的情况下管线引导装置能够侧向地贴靠到c型弧上。此外,这个结构在结构构型和引导设备移动时的磨损最小化方面是特别有利的。
31.转向装置优选使管线引导装置至少悬挂到高度的一部分上,即在上部段的高度的至少一部分上和/或下部段的高度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上部段和下部段的“高度”分别是上部段和下部段的在朝向对置的部段的方向上的延伸。通过转向装置关于管线引导装置的悬挂区域,管线引导装置在其横向方向上、即在朝向引导设备或远离该引导设备的方向上被稳定在其在转向装置上的方位中,并且被保护免于与转向装置无意地间隔开、即例如免于从转向装置侧向滑落。因而,转向装置特别优选地在管线引导装置的与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对置的侧上将上部段和/或下部段至少部段地悬挂在高度中,优选在上部段和/或下部段的高度的≥10%或≥20%、特别优选≥30%或50%或更多处。附加地或必要时替代地,转向装置优选在管线引导装置的面向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侧上至少部分地将上部段和/或下部段悬挂在高度中,优选在上部段和/或下部段的高度的≥10%或≥20%、特别优选≥30%或50%或更多处,从而管线引导设备在转向区域中与引导设备间隔开,从而改进了其运行特性。
32.优选,设置用于管线引导设备的上部段和/或下部段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在相应的部段的转向区域之外在朝向相应另一部段的方向上支撑上部段和/或下部段,这导致管线引导装置在其纵向方向上更均匀地移动。因而,支撑装置的支撑相应部段的区域优选分别布置在上部段和下部段之间。替代或附加地,支撑装置能够布置在上部段的上侧和/或下部段的下侧。在管线引导装置的长度上能够分布地布置多个支撑装置。优选,给定的支撑装置能够贴靠在上部段和下部段上。如果弧形的引导设备的曲率轴或者说旋转轴不垂直于重力方向地布置,通过支撑装置尤其也改进了管线引导装置的运行特性。支撑装置能够分别实施为例如能转动的滚子,或必要时也能够实施为相对于支撑装置的保持部方位不可变
的装置或其他能够分别贴靠在上部段和/或下部段上的合适形式。
33.支撑装置能够使相应进行支撑的部段也在与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对置的侧上和/或面向其的侧上至少部分地悬挂在高度中,为此相应地请参阅关于转向装置的实施方式。由此,如果管线引导装置在引导设备的给定的移动位态中布置在其关于重力装置的下方,即例如在其6点钟位置中,管线引导装置在横向于其的方向上由支撑装置通过其进行悬挂的区域来支撑。
34.支撑装置能够分别布置在引导设备上、尤其是其c型弧上。
35.优选,管线引导装置通过引导设备的c型弧被引导,其中,在管线引导装置的与引导设备对置的侧上,用于引导设备的保持部布置在器具或机器上。保持部优选具有c型弧形的保持部区段。优选,引导设备能在其纵向方向上相对于保持部移动。因而,管线引导装置能够至少在一些移动位态中布置在其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和c形保持部区段之间的纵向延伸部至少一部分上,例如≥25%或≥50%。由此,一方面,管线引导装置被两个对置的c型弧的保护;另一方面,保持部的c型弧形的且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延伸部中延伸的区域能够实现引导设备的弧形移动,其中,前述的弧优选分别实施为圆弧。
36.特别优选,引导设备的在引导设备的纵向方向上的保持区域能在c型弧形的保持部区段上沿保持部区段的纵向方向移动,使得引导设备一方面能相对于其保持部移动,另一方面用于器具或机器上的引导设备的保持部区域也能在保持部的c型弧上移动,从而增大引导设备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方向上的可行的总移动路径。
37.如果引导设备的保持部构造为c型弧、特别是构造为圆弧区段,则保持部的c型弧区域在优选≥30
°
或≥45
°
或≥60
°
、必要时≤90
°
上延伸。
38.引导设备的c型弧的总旋转角度(包括引导设备相对于其c型弧形的保持部的移动)优选为≥120
°
或≥180
°
或≥195
°
,而一个或两个或更多布置在引导设备上的管线引导装置的上部段和下部段不会彼此贴靠。这尤其也适用的是,引导设备在引导设备相对于保持部最大程度移动时的移动位态中,引导设备的自由端部位于12点钟位置和4点钟之间,例如在3点钟位置中,并且引导设备逆时针地移动,即管线引导装置在移动运动时通过12点钟位置并且因此移动在头顶上(即通过12点钟位置)。
39.优选,管线引导装置在其整个移动路径上始终以其侧边界中的一个的至少一个区域贴靠在引导设备上、尤其是其c型弧上。优选,管线引导装置在其整个移动路径上始终以其侧边界中的一个的整个纵向延伸部贴靠在引导设备上、尤其是其c型弧上。因而,优选在管线引导装置的所有移动位态上,始终只有两个侧边界之一且同一个贴靠在引导设备上。由此始终提供了管线引导装置的准确方位,这也确保了其更好且更均匀的移动特性。管线引导装置始终贴靠在引导设备上能够例如通过将转向装置合适地定位在管线引导装置上来确保。
40.特别优选,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或引导设备总体上实施为圆弧区段。因而,在引导设备沿其纵向方向移动时,引导设备的端部区域也在前述的圆弧上移动,并且由引导设备所描述的或者说执行的移动路径的端部区域的包络因而在该圆弧上。以此,一个安装在引导设备的端部区域上的装置的移动路径或者说两个安装在引导设备的两个对置的端部区域上的装置的移动路径都分别位于圆弧上。由此例如提供了优化的几何形状,以便能够从不同空间方向检测或处理布置在c型弧的曲率轴上的检查或处理主体(例如病
人)。由此,在检查病人的情况下能够改进例如医学诊断。一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必要时引导设备的c型弧然而能够非圆弧形地构造,例如以椭圆的区段的形式或其他弧形的形式。
41.优选,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或特别优选地引导设备)关于其用于管线引导装置的引导区域在其整个移动路径上布置在一个平面中。在引导设备移动并且因而其c型弧也围绕引导设备的曲率轴移动时,引导设备或者说c型弧在一个平面中运动。这尤其有利的是,布置在引导设备的中心或者说其曲率轴上的对象(例如病人)应借助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装置来检查,例如在c弧形伦琴线器具或mrt器具中是这种情况。然后,具有待检查或必要时也待处理的区域的对象或者说人员优选布置在c型弧与引导设备的曲率轴的交点上。对于确定的应用情形,引导设备的c型弧然而也能够具有其他的形状设计并且例如也构造为螺旋或蜗旋的一部分,其中,螺旋或者说涡旋的斜率明显小于c型弧的半径,例如小于/等于其五分之一或小于/等于其十分之一。
42.优选,引导设备具有第一和第二连接装置,其中,第一连接装置与管线引导装置的第一端部区域连接,而第二连接装置与管线引导装置的第二端部区域连接。管线引导装置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区域优选分别与相应的连接装置以传递力的方式连接。两个连接装置中的一个(例如第一连接装置)优选与引导设备位置固定地连接,或一般而言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时在引导设备的纵向方向上方位不可变、优选永久地与其连接。另一连接装置(例如第二连接装置)优选相对于引导设备方位可变,例如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时相对于该引导设备和/或相对于管线引导装置方位可变,尤其关于引导设备和/或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延伸部方位可变。在第一和/或第二连接装置的区域上或中,能够设置用于在管线引导装置的内横截面或者说接收空间中被引导的一个或多个管线(例如软管、线缆或类似物)的拉力减轻装置。
43.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引导设备除了第一管线引导装置之外还(至少)具有第二管线引导装置,其中,两个管线引导装置(即第一和第二管线引导装置)分别以第一端部区域连接在第一连接装置上并且两个管线引导装置分别以第二端部区域与第二连接装置连接,其中,第一管线引导装置从第一连接装置出发在朝向引导设备的c型弧的第一端部区域的方向上延伸,而第二管线引导装置从第一连接装置出发在朝向引导设备的c型弧的第二端部区域的方向上延伸。因而,第一和第二管线引导装置彼此反向地布置在引导设备上,即回环状地布置。因而,在引导设备在沿该引导设备的c型弧的纵向延伸部的方向移动中,两个管线引导装置中的一个(例如第一管线引导装置)在朝向其伸出的端部位置的方向上移动,在该端部位置中,管线引导装置的下部段关于管线引导装置的移动运动具有最大长度并且对置的部段(即上部段)具有最小长度。第一管线引导装置的这种移动状态在这里应被称为移动状态imax。因而,在引导设备的、其中第一管线引导装置位于移动状态imax中的移动位态中,移动位态恰好相反,即第二管线引导装置的下部段位于最小长度下的移动位态imax中并且上部段位于最大长度中。因而,第一和第二管线引导装置基本上形成闭合的回环,其中,两个管线引导装置分别朝向引导设备的另一端部或者说端部区域延伸。在此,第一和第二管线引导装置优选由同一个引导设备引导;根据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移动位态,引导设备的预给定的区域因而能够引导第一或第二管线引导装置的部分区域,尤其是关于这个管线引导装置的上部段。给第一和第二管线引导装置提供共同的引导设备具有下述优点:结构特别简单的且还接收仅仅小的空间需求的结构方式。必要时,不太优选地,
然而也能够给第一和第二管线引导装置设置分开的引导区域或分开的引导设备,所述分开的引导区域或分开的引导设备例如在引导设备的径向布置方面相对于曲率轴具有高度偏移,即以距曲率轴不同的轴向阿金桔布置。必要时,第一和第二引导设备针对相应的第一或者说第二管线引导装置也能够具有相对于彼此的横向偏移,即能够布置在例如引导设备(特别是:用于第一管线引导装置的引导设备)的曲率轴的不同区段上,即能够关于曲率轴的纵向方向相继地布置。必要时,也能够将多于两个的管线引导装置设置在引导设备上。
44.通过将第一和第二管线引导装置布置在引导设备上,能够将更多数量的管线(如线缆或软管)从第一连接装置引导至第二连接装置。这例如有利的是,用于管线的第一管线引导装置的接收空间被占用并且需要将另外的管线从第一连接装置引导至第二连接装置,以便给在引导设备的端部区域上的技术装置(例如消耗器)充分地供应在管线中引导的介质。
45.对于具有两个或更多管线引导装置的实施方式,关于管线引导装置和/或引导设备和/或器具或机器的特征,一般而言请相应地参阅本发明的其余实施方式,必要时考虑相应的管线引导装置的相应不同的延伸方向。这相应地也分别适用于关于具有仅一个管线引导装置的布置的实施方式,只要这不与此相矛盾或从上下文中没有详细地另外说明,考虑到相应的管线引导装置的相应不同的延伸方向。这也分别适用于另外的在本发明的范畴内描述的装置,诸如支撑装置或其他装置。
46.对于具有仅一个管线引导装置的布置,关于两个或更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布置的实施方式也相应地适用,只要它们不与此相矛盾。
47.特别优选,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两个转向装置通过共同的装置被定位在所述管线引导装置的两个转向区域中和/或在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方向上相对其转向区域被施加力。优选,转向装置在此构造为转向滚子。通过转向装置的共同的定位装置确保了,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两个转向区域优选在管线引导装置的整个移动路径上相对于两个管线引导装置始终布置在其期望位置中。由此,尤其避免了管线引导装置的区段的不希望的方位改变,例如这种区段的下垂,所述不希望的方位改变会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移动运动中损害运行平稳性。以结构上特别简单的方式,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装置(例如其转向滚子)的轴线能够通过间距保持件以相对于彼此预给定的间距被保持。间距保持件能够刚性地构造。由此,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布置的总长度由转向装置的位置定义,其中,管线引导装置中的每个都在其转向区域中围绕转向装置之一以贴靠在该转向装置上的方式被引导。如果两个管线引导装置都回环状地布置,则在回环中还能够布置用于转向装置的间距保持件,其中,该间距保持件能够悬浮地被支承并且通过移动管线引导装置而被一起引导。间距保持件能够刚性地构造。关于将转向装置定位在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上,此外还请参阅上文所述,例如为了定位转向装置还能够设置致动器,在这里有一个致动器与两个转向装置耦合,所述转向装置在不同方向上被共同施加力。致动器能够例如布置在两个转向装置或者说转向滚子之间,并且在所述两个转向装置或者说转向滚子和/或其轴承或者说保持部上在朝向两个转向滚子的间隔的方向上施加展开力,使得该展开力将两个转向滚子保持在彼此之间恒定的距离处并且由此定位在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两个转向区域处和/或也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方向上相对转向区域给转向装置施加力。
48.必要时,也能够给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的每个都设置单独的转向
装置。必要时,也能够给两个(或一般而言更多)转向装置的每个都设置单独的转向装置,以便将相应的转向装置定位在相应的管线引导装置的转向区域上。
49.在布置有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管线引导装置并且将转向装置定位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相应的转向区域的情况下,能够以不同方式移动用于相应的转向区域的转向装置,该转向区域围绕转向装置被转向。这尤其适用于具有回环状布置的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布置,其中,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两个转向区域与引导设备的反向的端部区域对准并且优选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方向上布置在恒定的间距处。下面描述优选的实施方式。
50.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u-i,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转向装置由在所述转向装置上转向的管线引导装置强制引导,即,通过两个布置成回环状的管线引导装置的至少一个或优选两个端部区域的一个或多个端部区域的运动使转向装置在其方位方面强制发生变化。在两个布置成回环状的管线引导装置中,两个布置在转向区域上的转向装置能够通过布置在回环中、即对置的转向区域之间的间距保持件而保持在它们的期望位置中。间距保持件能够至少基本上是刚性的,它必要时也能够在其纵向方向上在施加力的情况下能弹性被压缩并且以施加力的方式从内部贴靠在两个对置的转向区域上。间距保持件能够相对于引导设备在其纵向方向上能自由地改变方位。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两个端部区域在此优选布置在连接装置上或者说以传递力的方式固定在其上。连接装置能够以接收力的方式固定在引导设备上并且因而用作携动件,或以传递力的方式耦合在引导设备的携动件上,使得通过携动件的方位改变,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端部区域发生运动并且因此其转向区域也发生运动。
51.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u-ii,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转向装置借助相应的驱动器被马达式驱动,以便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时将一个或多个转向装置定位在一个或多个转向区域上。马达式驱动器在转向装置的方位变化的情况下优选直接作用到相应的转向区域的该转向装置上。马达式驱动器优选被电子控制。能够根据引导设备的所检测的方位变化来操控马达式驱动器,使得一个或多个转向区域借助驱动器与引导设备的方位改变同步地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方向上移动。应理解,因而存在用于确定引导设备的方位或者说方位改变的检测装置以及相应地到驱动器的控制器上的测量值传递。引导设备的方位的测量值检测能够通过检测驱动器(例如引导设备的电动马达)的操纵来实现。因而,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端部区域能够悬浮地或者说以不传递力的方式与引导设备连接。例如,驱动器能够以在引导设备的纵向方向上方位可变的方式保持在引导设备上,并且通过驱动力改变其在引导设备的纵向方向上的方位。必要时驱动器也能够保持在器具或机器的其他装置上并且具有方位可变或长度可变的操纵元件,该操纵元件与转向装置耦合,以便将该转向装置既定地定位,例如在相对于引导设备改变方位的情况下。
52.根据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u-iii,能够补偿调节地调设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转向装置的期望方位。为此,在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携动件和/或固定点上和/或在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区段上进行传感式力接收,并且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相应的转向区域上的转向装置借助合适的驱动器在补偿调节的情况下移动到其期望方位中,在该期望方位中力接收被设置为没有力的,即具有为零的力作用并且因而被补偿调节。
53.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u-iv,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转向装置借助弹簧装置被弹簧预张紧地定位在其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相应的转向区域的期望方位中。弹簧装置能够为了预张紧弹簧而分别与转向装置耦合,并且相对于相应的转向区域预张紧该转向装置或者说借助弹簧力优选在管线引导纵向方向上对该转向装置施加力。如果设置一个管线引导装置,则弹簧预紧装置的支座能够例如布置在引导设备上或者说其c型弧上,优选相对于该引导设备或者说其c型弧位置固定地布置。如果设置两个布置成回环状的(即朝引导设备的c型弧的相反端部走向的)管线引导装置,则能够设置一个弹簧张紧装置,该弹簧张紧装置作用到两个对置的转向区域或者说其转向装置上并且利用弹簧力保持在其期望方位中或者说在相对于彼此的间隔方向上施加力。也能够给转向区域中的每个都设置单独的弹簧预张紧装置,该弹簧预张紧装置例如分别具有在引导设备或其c型弧上的支座。
54.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器具或机器,尤其是c弧形伦琴线或c弧形mrt器具,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管线引导设备的引导设备。一般而言,相应的器具或机器能够是医疗器具(如诊断器具),或者也能够是用于材料处理等的器具或机器,但不限于此。
55.优选,器具或机器具有用于引导设备的保持部,其中,引导设备能在其纵向方向上相对于保持部移动。一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至少一个、两个或必要时更多由引导设备引导的管线引导装置在与引导设备的c型弧对置的侧上同样由c形构件包围,使得所述一个、两个或必要时更多管线引导装置在两个对置的侧上由c型弧形的构件包围。与引导设备的c型弧关于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对置的c形构件、尤其在作为c型弧的实施方式中优选是用于在器具或机器上的引导设备的保持部或该保持部的一部分或与该保持部连接,或是包围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壳体的一部分,其中,一般而言,壳体完全能够闭合或也能够部分敞开地构造。因而,在引导设备相对于c形构件(例如保持部部分)移动的情况下,能够执行伸缩运动,更确切地说为具有弧形走向的伸缩运动。在用于引导设备的保持部的意义上,引导设备的c型弧和弧形的保持部区域或者说保持部的c型弧在此能够构造为同心弧、尤其是同心圆弧。
56.与引导设备对置的c形构件优选在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延伸部上延伸≥15%或≥25%或必要时≥50%,这应被理解为: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在其完全伸出状态下的最大长度。
57.一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引导设备、尤其是其c型弧能够布置在滑座上,其中,引导设备在其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滑座能移位地布置。在此,引导设备能够紧固在滑座上。滑座本身能够布置在用于引导设备的器具或机器的保持部上,其中,该滑座能够相对于保持部在保持部纵向方向和/或引导设备的纵向方向上是能移位的。通过布置滑座,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和保持部之间产生了间距,在该距离中优选布置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此外,通过这种布置,布置在引导设备上的消耗器或技术装置能够在较大的弧形区域上(必要时在两个c型弧的总长度上)移动,该技术装置由布置在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管线来供应介质,这扩展了器具或机器的使用范围。
58.一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引导设备的c型弧的轴线优选横向或垂直于重力方向布置,即横向或垂直于(包括引导设备的)器具或机器的安置空间的z轴。优选,c型弧的轴线(即曲率轴)能够与重力方向具有30
°
至150
°
、优选45
°
至135
°
、特别优选60
°
至120
°
或约90
°
的角度。在这种布置中,根据本发明的引导设备的优点以特别的方式发挥作用。
59.优选,用于两个管线引导装置(或必要时也用于多于两个的管线引导装置)的两个第一端部区域的连接装置构造(在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移动方面的)固定点,并且优选无法纵向移位或特别优选位置固定地安装在用于引导设备的保持部上。在此,管线引导装置的两个或更多端部区域能够固定在一个共同的构件上,必要时然而也能够布置在多个构件上,所述多个构件优选相对于彼此方位不可变。连接装置的、分别直接保持或者说固定相应的管线引导装置的端部区域的连接元件能够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其中,这个间距在移动引导设备时并且因而也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时优选不发生变化。两个连接元件能够布置在保持部的一个且同一个构件上,或者一般而言布置在器具或机器的一个且同一个构件上(例如法兰或凸缘),或者也能够布置在器具或机器的不同构件上。独立于此或与此组合地,相应也能够适用于另一(第二)连接装置的两个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例如能够布置在管线引导装置的携动件上以移动该管线引导装置。
附图说明
60.下面,示例性地描述并且根据实施例阐述并且在附图中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所有特征都独立于彼此地在本发明的一般范畴内被公开。相同的构件在不同的附图中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其示出了:
61.图1:具有在第一(图1a)、第二(图1b)和第三(图1c)移动位态中的管线引导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引导设备的示意图,
62.图2:在侧视图(图2a)、俯视图(图2b)和立体图(图2c)中的具有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引导设备的示意图,
63.图3:在侧视图(图3a)、俯视图(图3b)和立体图(图3c)中的具有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引导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64.图4:用于将一个或多个转向装置调设到其在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相应的转向区域上的期望方位中的不同实施方式u-i至u-iv的示意图(图4a-4d),
65.图5: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引导设备和根据第一组件(图5a)以及根据第二组件(图5b)的管线引导装置的器具或机器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66.根据本发明的器具或机器1(这里示例性地为c弧形伦琴线器具或c弧形mrt器具)包括用于管线引导装置的引导设备5,该引导设备具有至少一个这种管线引导装置10(参见图1-5)。管线引导装置10具有在其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连贯的自由内横截面11以接收诸如软管、线缆或类似物的至少一个管线12。管线引导装置10具有在其纵向方向上相继布置的、相对于彼此在空间上能偏移的多个区段13。管线引导装置10以在具有下部段14、上部段15和使它们连接的转向区域16的组件来布置,其中,转向区域16具有转向轴线16a,管线引导装置10围绕该转向轴线被转向。管线引导装置10具有两个侧边界17a、17b,所述两个侧边界相对于彼此的横向距离确定管线引导装置10的宽度,其中,所述侧边界至少基本上垂直于上部段和下部段15、14的面向彼此的上侧和下侧15a、14a地布置。引导设备5至少以其纵向区段或在其整个长度上构造成具有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6,该引导设备利用所述整个长度在所述管线引导装置的纵向方向上引导管线引导装置10,所述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具有c型弧
的曲率轴6a并且具有凸弧内曲率6c和凹弧外曲率6d。
67.在引导设备5的一个端部区域上设置用于固定技术装置75(例如消耗器)的保持部76,该技术装置借助由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设备10、100引导的管线供应,其中,来自器具或者说机器的管线从连接点1a处被供给。
68.根据发明主题和附图1-5,引导设备5具有带有转向轴线20a的转向装置20,其中,管线引导装置10的转向区域16围绕转向装置20地被引导。转向装置20的轴线20a与引导设备5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6的曲率轴6a围成角度(在这里为90
°
的角度)。用于管线引导装置10的转向装置20的转向轴线20a与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曲率轴6a的角度在这里为90
°
。曲率轴6a在此相应于旋转轴,引导设备能围绕该旋转轴转动。
69.管线引导装置10的侧边界17a之一面向引导设备5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6的凹形弯曲的外侧6d地布置。管线引导装置10的侧边界17a(并且优选仅这个侧边界)在管线引导装置在其纵向延伸部的至少一个部分上(在这里为在整个移动路径上或者说管线引导装置在移动路径的其两个端点之间的整个移动,即在一个和另一个移动方向上的最大移动)移动时贴靠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的凹形弯曲的外侧上。管线引导装置在此能够在其整个长度的≥50%或≥75%或≥90%上、优选至少近似地实际上在其整个长度上(例如除了管线引导装置在转向装置上的区域之外)都侧向地贴靠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上。引导设备在此仅贴靠在管线引导装置的侧边界上,即例如不贴靠在上部段的上侧或下部段的下侧,这减少了摩擦和结构开销,必要时也能够是这种情况。
70.由于所描述的结构方式,带有管线引导装置10的引导设备5仅具有小的结构高度,即距引导部的c型弧的曲率轴或者说距引导设备的旋转轴的小的径向延伸。由此,引导部能够进一步朝向器具或机器的安置面a的方向移动,或者说,该安置面不妨碍带有管线引导装置的引导设备朝向安置面移动以及移动超过该安置面,即通过6点钟位置u6朝向3点钟位置的方向移动。此外,由此避免了,在管线引导设备布置在“头顶上”(即在2点钟位置u12中)的情况下上部段下垂并且会与下部段贴靠(如同常规的情况那样),因为管线引导装置“被放置到侧面”上(即,侧向地被支撑在引导设备上)。
71.在这里,引导设备5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6在管线引导装置以管线引导装置10的两个端部区域10a、10b相对于彼此(在管线引导装置的两个移动方向上)的最大间距的移动状态下在管线引导装置10的纵向延伸部的≥50%(更确切地说100%)上延伸。
72.这里,在管线引导装置10的纵向方向上设置有用于转向装置20的方位改变的装置25,该装置独立于管线引导装置10的移动位态地将转向装置20定位在其在管线引导装置10的转向区域16上的位置中。这在此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转向装置20布置且紧固在引导设备上,并且引导设备因而将转向装置20定位在转向区域16上。为了调设定位,转向装置能相对于引导设备(例如手动地)在其纵向方向上移位,并且能在其期望位置中相对于引导设备固定、更确切地说是固定在该引导设备上。然而,转向装置20的定位也能够以其他方式实现,因此根据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例如转向装置能够通过致动器被定位在转向区域上,其中,该致动器例如根据引导设备和/或管线引导装置的移动位态被操纵。
73.转向装置20借助轴承21能转动地被支承。轴承21在这里能纵向移位地被保持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上。转向装置20在这里构造为能转动的转向滚子。
74.在这里,转向装置20使管线引导装置10关于上部段和下部段悬挂在其高度的一部
分上,根据该实施例分别悬挂在其高度的约25%处,为此构造为转向滚子的转向装置具有槽形的径向外面,管线引导装置围绕该径向外面被转向,使得该管线引导装置即布置在槽中。
75.此外,设置有用于管线引导设备的上部段和/或下部段的支撑装置28,该支撑装置在朝向相应另一部段的方向上支撑在转向区域之外的上部段和/或下部段。支撑装置在此贴靠在上部段和下部段上,必要时也仅贴靠在上部段或下部段上,其中,能够设置单独的支撑装置用于相应另一部段。支撑装置在这里构造为能转动的支撑滚子。支撑装置使支撑装置贴靠在其上的相应的部段悬挂在与引导设备的c型弧对置的侧(或在这里两侧)的高度中例如约20%处。由此,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的旋转轴垂直于重力方向布置的情况下,然而尤其是在相对于该重力方向的倾斜位态中(即在非垂直角的情况下),附加地稳定管线引导装置的期望方位。支撑滚子能够与转向滚子一样地构造。
76.管线引导装置10在其整个移动路径上始终以其侧边界17a中的一个的至少一个区域(在这里实际上在侧边界的整个纵向延伸部上)贴靠在引导设备5上。
77.引导设备5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6实施为圆弧。引导设备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6布置在一个平面中。
78.引导设备5具有第一连接装置30和第二连接装置35,其中,第一连接装置30与管线引导装置10的第一端部连接,而第二连接装置35与管线引导装置10的第二端部连接。在此,第一连接装置30相对于引导设备5并且因而也相对于其c形引导区域6是方位可变的,并且例如布置在器具或机器的用于引导设备的保持部上或者说固定在该保持部上,其中,引导设备能相对于保持部移动。在此,第一连接装置30(在管线引导装置的移动方面)构造固定点。第二连接装置35相对于引导设备5和其c型弧位置固定地布置,更确切地说固定在引导设备5上。因而,第二连接装置35是管线引导装置10在其移动时的携动件。
79.应理解,以合适的方式将所引导的管线从第一连接装置30引导到器具或者说机器的连接点1a,这在附图中未示出。
80.在这里,引导设备5除了第一管线引导装置10之外还具有第二管线引导装置100,其中,两个管线引导装置10、100分别以第一端部连接到第一连接装置30,并且两个管线引导装置10、100分别以其第二端部与第二连接装置35连接。第一管线引导装置10从第一连接装置30出发在朝向引导设备5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6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上延伸。第二管线引导装置100从第一连接装置30出发在朝向引导设备5的c型弧形的引导区域6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上延伸。前述的第一和第二端部是在引导设备的纵向方向上对置的端部。因而,两个管线引导装置10、100布置成回环状。
81.考虑到两个管线引导装置10、100的不同延伸方向,关于第一管线引导装置10的实施方式(包括关于转向装置的实施方式)在这里相应地也适用于第二管线引导装置100。
82.连接装置30、35中的一个或在这里为两个具有用于两个管线引导装置10、100的单独的连接元件,其中,两个连接元件能够彼此相邻地布置在相应的连接装置上。在连接元件上或者在其区域中分别设置用于管线的拉力减轻装置,所述拉力减轻装置由与相应的连接元件连接的管线引导装置引导。
83.两个管线引导装置10、100的两个转向装置20、120通过共同的装置定位在管线引导装置10、100的两个转向区域16、116上。所述共同的装置是引导设备,更确切地说是其c型
弧。两个转向装置20、120在两个管线引导装置10、100的纵向方向上相对其相应的转向区域被施加力,为此,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转向装置在其装配时以施加力的方式定位在转向区域上并且这个位态然后例如固定在引导设备上。
84.图4示出用于将一个或多个转向装置定位在其在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的相应的转向区域的期望方位中的不同实施方式u-i至u-iv的示意图(图4a-4d)。所述实施例分别被呈现为具有带有两个布置成回环状的管线引导装置10的引导设备5,应理解,相应的实施方式也能够实现仅带有一个管线引导装置的引导设备。
85.根据第一实施方式u-i(图4a),两个转向装置420由在其上转向的管线引导装置410强制引导,并且通过两个布置成回环状的管线引导装置的两个在可运动的连接装置上被共同引导的端部的端部区域的移动而强制地改变它们的方位。两个转向装置布置在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回环中。两个转向装置通过刚性的间距保持件415保持在其相对于彼此的期望位置中,并且因而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的情况下布置在其在转向区域上的相应的期望位置中。因而,在管线引导装置沿一个方向移动时,间距保持件与管线引导装置一起运动。
86.根据实施方式u-ii(图4b),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410的两个转向装置420借助相应的驱动器430被马达式地驱动,以便在移动管线引导装置时将一个或多个转向装置定位在一个或多个转向区域上。在该转向装置的方位变化的情况下,马达式驱动器430直接作用到带有相应的转向区域的转向轴线420a的转向装置420上。马达式驱动器借助控制器432根据引导设备的所检测的方位变化被电子控制,在这里在检测引导设备的驱动器的运行参数的情况下。转向装置420中的每个都配属有用于其方位改变的单独的驱动器430;必要时,通过合适的耦合机构也能够设置共同的驱动器。驱动器在这里被方位可变地保持在引导设备5上。
87.根据实施方式u-iii(图4c),补偿调节地调设转向装置420在管线引导装置410的转向区域416上的期望方位。为此,传感式力接收器437设置在管线引导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的携动件438和/或固定点上,和/或,设置在管线引导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的区段上。在管线引导装置410的相应的转向区域416上的转向装置420借助合适的驱动器440在补偿调节的情况下移动到其期望方位中。针对两个转向装置能够设置共同的驱动器或能够设置单独的驱动器,所述转向装置分别以补偿调节的方式被操控。在此,能够设置用于一个或两个管线引导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端部区域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不耦合到引导设备上,通常在本发明的范畴中能够是这种情况。
88.根据实施方式u-iv(图4d),带有转向轴线420a的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转向装置420以借助弹簧装置450被弹簧预张紧的方式定位在其在管线引导装置410的相应的转向区域416的期望方位中。弹簧装置能够为了弹簧预张紧而分别与转向装置耦合,并且相对于相应的转向区域预张紧该转向装置或者说借助弹簧力优选在管线引导纵向方向上对该转向装置施加力。根据弹簧装置的支座的布置以及管线引导装置的移动方向,弹簧元件能够构造为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如果设置了两个布置成回环状的管线引导装置410,则弹簧张紧装置能够作用在两个对置的转向区域416上并且将它们保持在其期望方位中,例如在转向区域背离彼此的间隔方向上施加以弹簧力。
89.器具或机器1(图5)具有用于引导设备的保持部50,其中,引导设备5能在其纵向方向上相对于保持部50移动。在管线引导装置10的与引导设备对置的侧上有c型弧形的区段
51,该c型弧形的区段根据该实施例也固定在保持部50上并且在这里构造为圆弧区段。两个c型弧6、51围绕曲率轴6a彼此同心地布置。
90.在这里,引导设备5被保持在滑座60上并且能相对于该滑座在设备5的纵向方向上移动。滑座75又被保持在保持部50上,即其c型弧上,并且也能在保持部50的c型弧上在其纵向方向上移动。因而,引导设备5和保持部50在径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10、100布置在这个间隔区域中。
91.引导设备的c型弧6在约180
°
上延伸。保持部的c型弧延伸了约90
°
。根据图1a和1c,引导设备5的其上布置有被供应以所引导的管线的技术装置75的端部区域因而能自由移动约280
°
,为此带有管线引导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引导设备是特别合适的。
92.引导设备5保持在器具或机器1上,使得c形的引导区域6的曲率轴6a布置成与重力方向成角度,在这里成90
°
的角度。因而,重力方向在引导设备的c型弧6的主轴上。在这里,引导设备在曲率或者说旋转轴与重力方向的角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构造成能摆动的,其中,根据该实施例摆动轴线延伸穿过用于引导设备的保持部50的保持区域的中心。具有c型弧51的保持部50与引导设备5一起被保持,并且,因而布置在该引导设备上的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10、100能摆动地被保持在器具或机器上。通过这种摆动,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10、100的空间方位也发生变化,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引导设备的构造在不同的空间布置中以特别合适的方式将一个或多个管线引导装置稳定到准确的方位中并且确保管线引导装置的低磨损的良好运行特性。
93.此外,必要时独立于此或与此相结合地,保持引导设备的保持部50能够与引导设备5一起在一个平面中倾斜,该平面相对于根据图1的引导设备的布置平面(即图示中的纸张平面)倾斜,使得因而关于根据图1的引导设备的主平面使该引导设备从主平面中倾斜出来或倾斜到该主平面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