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保持框架、插式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11 04:51: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置接触嵌件的插式连接器用保持框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保持框架的插式连接器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这类保持框架例如用于将接触嵌件模块式应用于插式连接器上。可以在这种保持框架上布置一或多个接触嵌件,以便将其连同保持框架一起插入插式连接器部件或插式连接器的壳体并通过保持框架与壳体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将接触嵌件以模块化方式相互组合并通过保持框架布置在插式连接器部件中或其上。
3.这类接触嵌件例如可以具有一个或数个电性触点。在此情况下,接触嵌件一方面与通向插式连接器的电线连接,另一方面形成插式触点,通过这些插式触点就能将插式连接器以插接方式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卡合以实现电接触。
4.这类模块化接触嵌件的优点是插式连接器的组合方式灵活,因而可以各种方式应用。
5.在接触嵌件导入保持框架的情况下,需要将接触嵌件保持在保持框架上才能将保持框架与接触嵌件一起例如安装在插式连接器上。为此,在披露于de 10 2012 110 907 a1的保持框架中,第一保持框架部件具有用于容置接触嵌件的突出元件的凹槽,在该第一保持框架部件上可附接第二保持框架部件,以便通过这种方式来阻挡位于凹槽中的突出元件,进而将这些突出元件锁定在保持框架上。
6.在由de 20 2012 103 360 u1已知的保持框架中,在框架壁上设有两个凹槽。可以将接触嵌件的突出元件卡入式推入位于框架壁上缘上的第一凹槽,而接触嵌件的销状突出部可以与形式为开口的第二凹槽卡扣式卡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持框架、一种插式连接器和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结构简单的技术方案。
8.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和有利改进方案参阅从属权利要求。
9.本发明中的保持框架的特征在于基本框架,其具有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布置的第二侧壁、第一端壁和与所述第一端壁相对布置的第二端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端壁和所述第二端壁包围所述基本框架的内腔,所述接触嵌件可沿导入方向被导入所述内腔。所述保持框架的另一特征在于多个壁段,其分别具有一个固定区域,被导入所述基本框架的内腔的所述接触嵌件可通过所述固定区域被保持在所述基本框架上,其中所述多个壁段分别布置在构建在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上的一个容置区段上,其中所述容置区段分别具有一个用于容置被导入所述内腔的接触嵌件的一个突出元件的开口,其中所述开口在所述安装位置中分别被对应于所述容置区段的壁段的固定
区域至少局部地覆盖。
10.这些壁段可布置在基本框架上。插入或导入基本框架的每个接触嵌件均可通过两个相对布置的壁段被保持或固定在基本框架上。该安装位置指的是壁段布置在基本框架上并且被导入基本框架的内腔的接触嵌件可以被壁段保持住的位置。在基本框架的这两个侧壁上优选各构建有多个容置区段。每个侧壁的容置区段优选并排布置,因而排成一排。这些容置区段优选至少局部地分别在基本框架的相应侧壁上成形。布置在基本框架上的每个壁段对应有一个容置区段,这样就能将每个壁段分别置入一个容置区段。根据本发明,每个容置区段分别具有一个开口,其在所述壁段在所述基本框架上的安装位置中分别被对应于所述容置区段的壁段的固定区域至少局部地覆盖。所述开口优选构建为基本框架上或其侧壁上的豁口。所述开口优选从基本框架的上缘出发伸入基本框架。通过这些开口就能使得壁段与接触嵌件,特别是与接触嵌件的突出元件,建立作用性连接,从而将接触嵌件保持在基本框架的内腔中。为此,接触嵌件的突出元件伸入相应的开口。在安装位置中,这些开口被相应壁段的固定区域至少局部地覆盖,使得壁段能够以其固定区域分别端侧地覆盖或跨接所导入的接触嵌件的一个突出元件。用壁段来端侧地覆盖接触嵌件的突出元件,由此,每个壁段可以借其固定区域在端侧上对其对应的突出区段施加作用力,特别是压力,该作用力横向于相应接触嵌件导入基本框架的导入方向。这样就能改善接触嵌件在基本框架中的定位,特别是改善定位方向。特别是能够在基本框架内实现接触嵌件的定心,从而减小接触嵌件与基本框架间出现的间隙。
11.为了形成在正确位置上将接触嵌件导入的编码,所述容置区段的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形成的开口可以具有大于所述容置区段的在所述第二侧壁上形成的开口的宽度。构建在接触嵌件上的这两个突出元件优选同样具有不同的宽度,从而只有通过以下方式才能将接触嵌件导入:接触嵌件的较宽突出元件被导入容置区段的较宽开口,较窄突出元件被导入容置区段的较窄开口。从而防止将接触嵌件误插入基本框架即保持框架。
12.为了将接触嵌件保持在基本框架的内腔内的期望位置中,所述壁段的固定区域优选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在所述安装位置中穿过容置区段的开口的固定舌片。所述固定舌片可以如此地构建,使得在安装位置中,这些固定舌片可以平放在相应接触嵌件的突出元件的顶侧上,使得固定舌片可以在接触嵌件导入基本框架的导入方向上阻止所导入的接触嵌件反向于接触嵌件的导入方向发生运动。
13.为了在将接触嵌件保持在导入基本框架的位置中时实现更高的稳定性,所述壁段的固定区域可以具有两个在所述安装位置中穿过容置区段的开口的固定舌片。一个壁段的固定区域的这两个固定舌片可以彼此对称。
14.一个壁段的固定区域的这两个固定舌片可以布置在所述壁段的相对布置的外缘上。这两个外缘优选限制相应的壁段。通过布置在外缘上,所述固定舌片可以布置为壁段上的两翼形式。
15.所述固定舌片优选在接合相应外缘的接合区域内弯曲。优选地,所述固定舌片由壁段的主延伸平面弯曲出来。优选地,所述固定舌片可以以与所述壁段的外缘成角度α≥90
°
的方式弯曲。由此,所述固定舌片朝基本框架的内腔弯曲。特别优选地,所述固定舌片可以以与所述壁段的外缘成角度α≥180
°
的方式弯曲。在以角度α≥180
°
弯曲的情况下,这些固定舌片大体呈u形弯曲。
16.所述容置区段优选分别构建在所述基本框架的背离所述内腔的外侧上。因而在安装位置中,这些壁段优选抵靠在基本框架的外侧上。优选地,没有任何壁段的部分或区域在安装位置中布置在基本框架的指向其内腔的内侧上。这样一来,壁段无需采用复杂的弯曲方案,因为无需将基本框架的下缘环扣在本发明的壁段上。
17.所述壁段的固定区域可以构建在所述壁段的头部区域上,所述头部区域可以定位在所述壁段的与底部区域相对布置的端部上。由此,固定区域和壁段的底部区域优选具有尽可能大的距离。
18.所述壁段优选均通过其底部区域固定或保持在对应于其的容置区段上,也就是基本框架上。由此,所述壁段优选并非通过其头部区域或固定区域固定在基本框架上。与底部区域不同,头部区域或固定区域优选相对于基本框架而言暴露出来,因而优选地,壁段的头部区域或固定区域与基本框架在安装位置中不形成任何接触。
19.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壁段的底部区域固定在容置区段上或基本框架上。例如可以借助卡扣连接和/或铆接和/或粘合连接来在壁段与基本框架之间形成固定。
20.特别优选地,可以如此地形成固定,使得每个容置区段具有一个槽形凹口,所述多个壁段中的一个的底部区域可以在所述安装位置中被推入所述槽形凹口。这样就能将这些壁段个别地布置并固定在基本框架上,从而个别地布置并固定在对应的容置区段上。采用这种固定方案时,这些壁段也可以成对地布置和固定在基本框架上,因而两个或两个以上壁段同时布置和固定在对应于其的容置区段上。通过将壁段至少以其底部区域推入对应容置区段的槽形凹口,就能非常简单且迅速地将壁段安装在基本框架上。借此还能大幅简化保持框架的构造方案。这些槽形凹口可以分别在基本框架上形成一个供壁段至少局部地(此处以其底部区域)在安装位置中卡入的凹槽。所述壁段的使其能够被推入槽形凹口的底部区域优选构建在这些壁段的端部上。
21.所述容置区段的槽形凹口优选分别构建在基本框架的下缘上。这样就能优选自下而上地将壁段固定在基本框架上并推入槽形凹口。因此,将壁段安装在基本框架上的安装方向优选反向于将接触嵌件导入基本框架的内腔的导入方向,这样就能在与接触嵌件导入基本框架相反的方向上将壁段推入相应的槽形凹口。优选自上而下地将接触嵌件导入基本框架的内腔。
22.所述容置区段的构建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槽形凹口可以相连以及/或者所述容置区段的构建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槽形凹口可以相连。构建在一个侧壁上的槽形凹口优选相继地布置成一排。在构建在一个侧壁上的槽形凹口相连的情况下,这些槽形凹口就能构建为能够跨越一个侧壁的所有容置区段的一个凹口。这种槽形凹口可以在该侧壁的2/3以上长度上延伸。
23.所述壁段优选采用弹性构建方案。为此,所述壁段可以由一个弹簧片形成。这样就能在将接触嵌件导入时,使得安装在基本框架上的壁段以其头部区域从基本框架的内腔出发朝外弹出,以便将接触嵌件导入内腔。在接触嵌件定位在基本框架的内腔内的期望位置中的情况下,壁段的固定区域可以重新朝基本框架的内腔回弹或回转,使得壁段的固定区域能够将接触嵌件保持在其位置中。
24.为了达到极佳的弹性效果,每个壁段可以在底部区域与头部区域之间具有中区段,其中中区段的宽度可以从底部区域出发朝头部区域逐渐减小。通过这种逐渐变细,就能
在将接触嵌件插入和从基本框架的内腔取出时,在壁段的弯曲长度范围内实现壁段特别是其中区段的均匀变形。由于从底部区域出发朝固定区域逐渐变细,壁段的弯曲应力就能从底部区域朝固定区域递减。该底部区域就能在基本框架上,特别是在基本框架的容置区段上,形成壁段的夹紧位置。由于壁段的宽度从该夹紧位置(壁段的底部区域)出发逐渐减小,这样就能在壁段在相应接触嵌件的插入和取出过程中进行弹性运动时,在壁段的长度范围内实现均匀的应力特性曲线。借助这种逐渐变细,壁段的弹性在朝头部区域的方向上有所提高,这样就能在壁段上形成某种形式的柔性关节。沿壁段的长度观察,中区段的面积优选远大于壁段的底部区域和固定区域。
25.在中区段的区域内,所述壁段的外缘优选并非呈直线。反之,所述壁段的沿中区段延伸的外缘具有曲线形状。通过外缘的曲线形状就能进一步改善壁段内的弯曲应力分布,从而在将接触嵌件插入和取出时减小作用于壁段的负荷,同时还能实现壁段的优化弹性效果。
26.为了实现底部区域与中区段之间的功能分离,在底部区域与中区段的接合区域内可以形成偏移,使得所述底部区域可以在第一平面内延伸,所述中区段可以在与所述第一平面偏移的第二平面内延伸。这样一来,底部区域就能在安装位置中布置在基本框架内的槽形凹口中,其中在壁段的具有偏移的接合区域上,该壁段在安装位置中可以从凹口引出,使得中区段以及壁段的固定区域或头部区域可以沿基本框架的外侧受到导引,使其无法卡入容置区段的槽形凹口。
27.所述容置区段可以分别具有一个抵靠面,所述壁段的指向所述基本框架的内腔的内表面可以在所述安装位置中平面式抵靠在所述抵靠面上。由于壁段借其中区段平面式抵靠在相应的容置区段上,这样就能将壁段良好且位置锁定地支撑在容置区段上和基本框架上。所述抵靠面优选背离基本框架的内腔。
28.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一步将壁段特别位置锁定地抵靠在基本框架上:容置区段的抵靠面可以被两个相对布置的内缘限制,其中在所述安装位置中,所述壁段的外缘可以在所述壁段的中区段的区域内形状配合地抵靠在对应于其的容置区段的内缘上。这样就能可靠地防止壁段特别是在接触嵌件的导入和移除过程中发生侧向移动,因为壁段在两侧上均被外缘支撑住,因而其运动受到限制。
29.为了进一步改善将壁段固定在基本框架上,所述壁段可以在其底部区域上分别具有一个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在所述安装位置中可以与构建在所述基本框架上的开口相卡合。每个容置区段可以具有一个这种开口。所述固定元件例如可以构建为舌片或凸缘,其可以在安装位置中分别伸入基本框架上或相应容置区段上的一个开口并卡扣或钩于其上。
30.此外,在所述壁段上可分别固定有一个标记元件。所述标记元件可以经过标识或者可以由使用者自己进行标识。这些标记元件能够对接触嵌件或者对其在基本框架的内腔中的插槽进行标记。特别优选地,所述标记元件可以被固定或者将其固定在所述壁段的底部区域上。所述标记元件例如可以连同底部区域一起被插入槽形凹口从而将该标记元件固定住。此外,所述标记元件也可以粘接在壁段上。借助标记元件就能对接触嵌件的插槽进行标记而不必增大保持框架的必要结构空间。
31.所述标记元件可以构建为独立元件,也可以有布置在侧壁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壁段相连。在此情况下,这些相连的壁段优选一体成型。
32.特别优选地,这些壁段在其底部区域上一体相连。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壁段相连的情况下,还能更快地将这些壁段固定在基本框架上。
33.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另一解决方案为一种插式连接器,其具有壳体、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保持框架和多个容置在所述保持框架中的接触嵌件,其中所述保持框架采用前述的构建方案和改进方案。
34.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另一解决方案为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至少一个采用前述的构建方案和改进方案的插式连接器。
附图说明
35.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36.其中:
37.图1a为本发明的一个壁段的示意图,
38.图1b为图1所示壁段的另一示意图,
39.图2为本发明中的保持框架在将壁段安装在基本框架上时的示意图,
40.图3为图2所示保持框架在安装壁段时的另一示意图,
41.图4为图2和3所示保持框架具有处于安装位置中的壁段的示意图,
42.图5为图4所示保持框架的倾斜示意图,
43.图6为容置有接触嵌件的图4所示保持框架的示意图,
44.图7为容置有接触嵌件的图6所示保持框架的俯视示意图,
45.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壁段的示意图,
46.图9为具有图8所示壁段和被容置的接触嵌件的保持框架的示意图,
47.图10为具有标记元件的图4所示保持框架的示意图,
48.图11为本发明中的保持框架在将两个一体相连的壁段安装在基本框架上时的示意图,以及
49.图12为图11所示两个一体相连的壁段在安装在基本框架上时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0.图2至7分别为可以布置在插式连接器的壳体中的保持框架100的示意图。
51.保持框架100具有一体成型的基本框架10。基本框架10具有第一侧壁11、与第一侧壁11相对布置的第二侧壁12、第一端壁13和与第一端壁13相对布置的第二端壁14。这两个侧壁11、12相互平行。这两个端壁13、14同样相互平行。端壁13、14与侧壁11、12成90
°
角。这两个侧壁11、12和这两个端壁13、14共同包围或限制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可以沿图6所示导入方向e将接触嵌件200导入这个内腔15并固定住。
52.通过特别是如图1a和1b所示布置在基本框架10上的壁段16来将接触嵌件200固定住。布置在基本框架10上的壁段16结构相同。在所示基本框架10上布置有四个这类壁段16,其中两个壁段16布置在第一侧壁11上,两个壁段16布置在第二侧壁12上。
53.图1a为壁段16的外表面17的俯视图,该外表面在安装在基本框架10上的位置中背离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
54.图1b为壁段16的内表面18的俯视图,该内表面在安装在基本框架10上的位置中指
向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
55.这些壁段16均采用弹性构建方案。这些壁段16可以由一个弹簧片形成。
56.壁段16分别具有底部区域19、头部区域20和位于底部区域19与头部区域20之间的中区段21。沿壁段16的长度从底部区域19朝头部区域20观察,中区段21的面积远大于头部区域20和底部区域19。底部区域19构建在壁段16的第一端部上,头部区域20构建在壁段16的与该第一端部相对布置的第二端部上。
57.在底部区域19上,壁段16具有较大的宽度bf。在头部区域20上,壁段16具有较小的宽度bk。在中区段21的区域内,壁段16逐渐变细,其中中区段21的宽度bm从底部区域19出发朝头部区域20逐渐减小。中区段21的宽度bm从底部区域19出发朝头部区域20逐渐减小,这样就能在将接触嵌件200插入和取出的过程中,在壁段16的长度范围内实现壁段16的均匀变形。
58.在中区段21的区域内,壁段16的外缘22、23并非呈直线,而是沿中区段21的长度,也就是从底部区域19出发朝头部区域20具有曲线形状。
59.在底部区域19的接合中区段21的接合区域24内形成偏移,使得底部区域19在第一平面内延伸,中区段21在与该第一平面偏移的第二平面内延伸。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大体上相互平行。
60.底部区域19具有两个侧向构建的凸肩面25、26,在壁段16安装在基本框架上的位置中,这两个凸肩面卡入容置区段35的构建在基本框架10上的槽形凹口27,参阅图5。这两个凸肩面25、26侧向朝外伸出,使其侧向地覆盖中区段21和头部区域20或自其突出。
61.此外,底部区域19具有固定元件28,其可以卡入构建在基本框架10上的开口29。固定元件28构建为从底部区域19剪出的舌片,其朝基本框架10弯曲。形式为舌片的固定元件28可以钩入开口29。固定元件28在底部区域19的宽度bf上居中构建。
62.在头部区域20上构建有固定区域30,其用来将导入内腔15的接触嵌件200保持在内腔15中。固定区域30具有两个固定舌片31、32。固定舌片31、32在壁段16安装在基本框架10上的位置中朝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延伸。这两个固定舌片31、32分别在壁段16的这两个外缘22、23中的一个上成型。在图1a、1b所示技术方案中,固定舌片31、32以与壁段16的外缘22、23成约90
°
的角度α的方式弯曲。固定舌片31、32朝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弯曲。因此,固定舌片31、32从壁段16的主延伸平面伸出。
63.固定舌片31、32的下缘33大体平直,这些下缘用来使得固定舌片31、32平放在接触嵌件200的突出元件210上,从而将接触嵌件200保持在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中。而固定舌片31、32的与下缘33相对布置的上缘34则呈倾斜状,使得上缘34可以形成沿接触嵌件200的导入方向e导入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的导入斜面。通过这个导入斜面,接触嵌件200,特别是接触嵌件200的突出元件210,就能在其导入过程中沿这两个固定舌片31、32的上缘34滑动,从而使得壁段16朝外弯曲,使得壁段16朝外弹出并将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释放出来,这样就能将接触嵌件200以其突出元件210导入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在接触嵌件200被导入内腔15的情况下,壁段16可以重新自行回弹,直至这些壁段以其下缘33平放在突出元件210上,从而将接触嵌件200保持在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中。
64.如图2所示,基本框架10针对每个壁段16具有一个容置区段35。这些容置区段35构建在基本框架10的背离内腔15的外侧36上。这些容置区段35构建在基本框架10的这两个侧
壁11和12上。在所示技术方案中,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上分别构建有两个容置区段35。
65.每个容置区段35具有一个槽形凹口27,可将相应壁段16的底部区域19以其两个凸肩面25、26推入该凹口。在本文所示技术方案中,如图5所示,第一侧壁11的容置区段35的槽形凹口27和第二侧壁12的容置区段35的槽形凹口27分别相连,使得每个侧壁11、12的容置区段35的凹口27在每个侧壁11、12上共同形成一个凹口27。相应的凹口27分别在相应侧壁11、12的几乎整个长度范围内延伸。
66.容置区段35的凹口27构建在基本框架10的下缘37上。这样就能沿安装方向m自下而上地将壁段16固定在基本框架10上。从而反向于接触嵌件200被导入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的导入方向e地将壁段16固定在基本框架10上。
67.容置区段35在其槽形凹口27上方分别具有一个抵靠面38。抵靠面38分别在基本框架10的外侧36上成形,其中抵靠面38分别在基本框架10的外侧36上形成一个凹口。在安装位置中,相应的壁段16以其中区段21平面式抵靠在抵靠面38上。抵靠面38分别被两个相对布置的内缘41、42限制,其中在安装位置中,相应壁段16的外缘22、23形状配合地抵靠在内缘41、42上。因此,内缘41、42与外缘22、23一样具有曲线形状。内缘41、42优选具有某个高度,使得在安装状态下,壁段16与基本框架10的外侧36齐平。通过内缘41、42,容置区段35的抵靠面38分别在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的方向上与基本框架10的外侧36偏移布置。
68.在抵靠面38上方,容置区段35分别具有一个开口39,其从基本框架10的上缘40出发伸入基本框架10的相应侧壁11、12。在壁段16的安装位置中,相应壁段16的固定区域30或头部区域20至少局部地覆盖开口39。固定舌片31、32可以伸入开口39。在开口39的区域内,固定舌片31、32可以通过将固定舌片31、32平放在接触嵌件200的伸入开口39的突出元件210上来将接触嵌件200固定住,参阅图6。
69.特别是如图2和图7所示,第一侧壁11上的开口39具有大于第二侧壁12上的开口39的宽度。
70.图3示出通过以下方式将其中一个壁段16安装在基本框架10上:沿安装方向m将壁段16推入槽形凹口27,其中特别是将底部区域19的两个凸肩面25、26导入槽形凹口27从而将其卡入槽形凹口27。在此过程中,壁段16以其中区段21沿抵靠面38进行滑动。其中,将壁段16推入一定程度,直至底部区域19的固定元件28钩入基本框架10上的开口29,参阅图4。在此安装位置中,壁段16的头部区域20或固定区域30处于开口39的区域内,以便至少局部地覆盖该开口。
71.在壁段16安装在基本框架10上的情况下,可以沿导入方向e将接触嵌件导入基本框架10的内腔15。在此过程中,接触嵌件200以其突出元件210沿固定舌片31、32的上缘34滑动,从而使其和固定区域30朝外弹出,以便让突出元件210经过固定舌片31、32。在接触嵌件200经过固定舌片31、32的情况下,这些固定舌片重新朝内腔15回弹,直至其自上而下地平放在突出元件210上,参阅图6和7。在此位置中,突出元件210分别被对应于其的壁段16,特别是被壁段16的中区段21,端侧覆盖,参阅图6和7。
72.图8和9示出类似于图1a、1b及2至7所示技术方案的技术方案,其中仅固定舌片31、32的形状有所不同,此处的固定舌片31、32以与壁段16的外缘22、23成≥180
°
的角度α的方式弯曲。在图8和9所示技术方案中,壁段16的固定舌片31、32彼此相向第弯曲。固定舌片31、
32在此大体呈u形弯曲。
73.图10还示出在壁段16的区域内布置有标记元件43。标记元件43布置在壁段16上的底部区域19上。标记元件43在此通过粘合连接而固定在壁段16的底部区域19上。
74.在图11和12所示技术方案中,布置在侧壁12上的这两个壁段16一体相连。这两个壁段16在其底部区域19上一体成型。壁段16通过底部区域19的凸肩面25、26而一体相连。
75.凹口26在侧壁12的这两个容置区段35上延伸,从而几乎在侧壁12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这样就能同时将一体成型的壁段16借其一体成型的底部区域19推入凹口26,从而将其安装在基本框架10上或基本框架10的侧壁12上。
76.附图标记说明
77.100
ꢀꢀꢀꢀꢀꢀꢀꢀꢀꢀꢀꢀꢀ
保持框架
78.10
ꢀꢀꢀꢀꢀꢀꢀꢀꢀꢀꢀꢀꢀꢀ
基本框架
79.11
ꢀꢀꢀꢀꢀꢀꢀꢀꢀꢀꢀꢀꢀꢀ
第一侧壁
80.12
ꢀꢀꢀꢀꢀꢀꢀꢀꢀꢀꢀꢀꢀꢀ
第二侧壁
81.13
ꢀꢀꢀꢀꢀꢀꢀꢀꢀꢀꢀꢀꢀꢀ
第一端壁
82.14
ꢀꢀꢀꢀꢀꢀꢀꢀꢀꢀꢀꢀꢀꢀ
第二侧壁
83.15
ꢀꢀꢀꢀꢀꢀꢀꢀꢀꢀꢀꢀꢀꢀ
内腔
84.16
ꢀꢀꢀꢀꢀꢀꢀꢀꢀꢀꢀꢀꢀꢀ
壁段
85.17
ꢀꢀꢀꢀꢀꢀꢀꢀꢀꢀꢀꢀꢀꢀ
外表面
86.18
ꢀꢀꢀꢀꢀꢀꢀꢀꢀꢀꢀꢀꢀꢀ
内表面
87.19
ꢀꢀꢀꢀꢀꢀꢀꢀꢀꢀꢀꢀꢀꢀ
底部区域
88.20
ꢀꢀꢀꢀꢀꢀꢀꢀꢀꢀꢀꢀꢀꢀ
头部区域
89.21
ꢀꢀꢀꢀꢀꢀꢀꢀꢀꢀꢀꢀꢀꢀ
中区段
90.22
ꢀꢀꢀꢀꢀꢀꢀꢀꢀꢀꢀꢀꢀꢀ
外缘
91.23
ꢀꢀꢀꢀꢀꢀꢀꢀꢀꢀꢀꢀꢀꢀ
外缘
92.24
ꢀꢀꢀꢀꢀꢀꢀꢀꢀꢀꢀꢀꢀꢀ
接合区域
93.25
ꢀꢀꢀꢀꢀꢀꢀꢀꢀꢀꢀꢀꢀꢀ
凸肩面
94.26
ꢀꢀꢀꢀꢀꢀꢀꢀꢀꢀꢀꢀꢀꢀ
凸肩面
95.27
ꢀꢀꢀꢀꢀꢀꢀꢀꢀꢀꢀꢀꢀꢀ
凹口
96.28
ꢀꢀꢀꢀꢀꢀꢀꢀꢀꢀꢀꢀꢀꢀ
固定元件
97.29
ꢀꢀꢀꢀꢀꢀꢀꢀꢀꢀꢀꢀꢀꢀ
开口
98.30
ꢀꢀꢀꢀꢀꢀꢀꢀꢀꢀꢀꢀꢀꢀ
固定区域
99.31
ꢀꢀꢀꢀꢀꢀꢀꢀꢀꢀꢀꢀꢀꢀ
固定舌片
100.32
ꢀꢀꢀꢀꢀꢀꢀꢀꢀꢀꢀꢀꢀꢀ
固定舌片
101.33
ꢀꢀꢀꢀꢀꢀꢀꢀꢀꢀꢀꢀꢀꢀ
下缘
102.34
ꢀꢀꢀꢀꢀꢀꢀꢀꢀꢀꢀꢀꢀꢀ
上缘
103.35
ꢀꢀꢀꢀꢀꢀꢀꢀꢀꢀꢀꢀꢀꢀ
容置区段
104.36
ꢀꢀꢀꢀꢀꢀꢀꢀꢀꢀꢀꢀꢀꢀ
外侧
105.37
ꢀꢀꢀꢀꢀꢀꢀꢀꢀꢀꢀꢀꢀꢀ
下缘
106.38
ꢀꢀꢀꢀꢀꢀꢀꢀꢀꢀꢀꢀꢀꢀ
抵靠面
107.39
ꢀꢀꢀꢀꢀꢀꢀꢀꢀꢀꢀꢀꢀꢀ
开口
108.40
ꢀꢀꢀꢀꢀꢀꢀꢀꢀꢀꢀꢀꢀꢀ
上缘
109.41
ꢀꢀꢀꢀꢀꢀꢀꢀꢀꢀꢀꢀꢀꢀ
内缘
110.42
ꢀꢀꢀꢀꢀꢀꢀꢀꢀꢀꢀꢀꢀꢀ
内缘
111.43
ꢀꢀꢀꢀꢀꢀꢀꢀꢀꢀꢀꢀꢀꢀ
标记元件
112.200
ꢀꢀꢀꢀꢀꢀꢀꢀꢀꢀꢀꢀꢀ
接触嵌件
113.210
ꢀꢀꢀꢀꢀꢀꢀꢀꢀꢀꢀꢀꢀ
突出元件
114.e
ꢀꢀꢀꢀꢀꢀꢀꢀꢀꢀꢀꢀꢀꢀꢀ
导入方向
115.m
ꢀꢀꢀꢀꢀꢀꢀꢀꢀꢀꢀꢀꢀꢀꢀ
安装方向
116.bfꢀꢀꢀꢀꢀꢀꢀꢀꢀꢀꢀꢀꢀꢀ
底部区域的宽度
117.bmꢀꢀꢀꢀꢀꢀꢀꢀꢀꢀꢀꢀꢀꢀ
中区段的宽度
118.bkꢀꢀꢀꢀꢀꢀꢀꢀꢀꢀꢀꢀꢀꢀ
头部区域的宽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