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底泥脱水干化系统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2022-07-10 15:23: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河道底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泥脱水干化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河道包含上层水体和底泥,其中,上层水体的水质通常是达到地表水指标的,而由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污水、氮磷肥料、其余有机物分解等会导致河道底泥除包含各种有机矿物质成分外,还可能具备黑臭底泥的所有条件。
3.通常,在清淤工程中,需要对河道底泥进行疏浚。而疏浚过程往往会扰动底泥,使其释放大量有害物质悬浮于水体中,导致清淤工程中尾水不达标。
4.现有技术中,底泥的治理过程需要将底泥疏浚至沉淀池,使其在沉淀池中自然沉降,然后将自然沉降后所得的上清液直接排放至原河道,将底部沉积所获得的底泥进行脱水干化,再将脱水干化所获得的压榨水进行尾水物理处理后,排放至原河道。这种处理方式下,底泥沉淀后需要从沉淀区再运输至压榨工作区,压榨后所获得的干泥饼还需要进一步被运输至堆场区进行存储和等待下一步转运。由此,将泥饼运输至堆场区的过程中,容易在运输沿途滴漏淤泥,并且堆场区内存储的泥饼还容易与雨天积水混合,造成整个处理场站内部环境污染,产生卫生问题。
5.发明专利cn111233291a公开了一种清淤脱水干化工程中的底泥处理方法及系统。其通过传输系统中的混合装置将药剂与底泥搅拌,使药剂与底泥充分反应,使得底泥一出传输系统能够就在沉淀池中沉淀,使得有害物质随泥从水体中沉淀出来,从而将满足排放要求的上清液直接排入原河道。但这种方法无法去除压榨尾水中的cod和氨氮,而cod和氨氮往往是河道水质,尤其是临近水源地的河道水质的重要考核指标。因此,压榨尾水中的cod和氨氮还需要进一步设置专门设备进行无害化处理。而现有底泥处理厂往往会因为需要大量空间堆积泥饼而难以安排专门空间安装针对尾水的处理设备,导致水体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底泥脱水干化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本技术通过架高压榨设备,在压榨设备的下部设置一个合适深度的泥饼存储池,使得压榨所得的泥饼能够直接掉入泥饼存储池进行存储,从而减少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解决泥饼转运存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底泥脱水干化系统,其包括:泥饼存储基面,用于接收并存储泥饼;压榨设备支撑架,其固定架设在泥饼存储基面的正上方,具有支撑柱以及连接在各支撑柱顶端的支撑底板;压榨设备,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上表面,用于对河道底泥进行脱水干化,向下排出脱水后的泥饼并通过管道输出尾水;其中,所述压榨设备支撑架中还在对应于压榨设备的泥饼排出位置预留有泥饼下落空间,泥饼由压榨设备的泥饼排
出口向下排出后直接通过所述泥饼下落空间落入泥饼存储基面。
8.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底泥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化处理装置,其设置在泥饼存储基面的外侧,与所述压榨设备中输出尾水的管道相连接,用于接收尾水并去除尾水中的cod和氨氮。
9.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底泥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设备支撑架的顶部还安装有雨棚,所述雨棚至少完整地覆盖整个支撑底板的铺设范围,所述压榨设备以及落入泥饼存储基面的泥饼均位于雨棚的覆盖范围内。
10.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底泥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饼存储基面的外侧边缘还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雨棚的覆盖范围之外,且所述排水沟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5%的坡度,用于排出倒灌至泥饼存储基面的雨水。
11.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底泥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底板的侧部分别由所述支撑梁连接固定;相邻的若干支撑柱之间,还在对应于压榨设备的泥饼排出位置由相邻的若干支撑梁相互连接,包围形成所述泥饼下落空间,所述泥饼下落空间的周围由支撑梁上所铺设的若干支撑底板包围,泥饼下落空间的内部正对压榨设备的泥饼排出位置下方,并且,所述泥饼下落空间的内部不设置支撑底板。
12.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底泥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设备支撑架中,各支撑柱、支撑梁,以及架构在支撑柱与支撑梁之间的支撑底板均为钢构件。
13.同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底泥脱水干化系统的安装方法,其步骤包括:第一步,在储泥池周边地面确定底泥脱水干化作业区域,整平并夯实泥脱水干化作业区域的地面,铺设垫层,并在垫层内的相应位置将支撑柱的底端预埋固定,在垫层上铺设水泥,构建泥饼存储基面;第二步,在相邻各支撑柱的顶部之间架设并固定支撑梁,将支撑底板的四边分别与各支撑梁固定连接,将支撑底板的四角分别与各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各支撑梁之间对应于压榨设备的泥饼排出位置空除支撑底板,预留出泥饼下落空间;第三步,在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压榨设备,并将各压榨设备的泥饼排出位置正对所述泥饼下落空间的正上方;第四步,在所述泥饼存储基面的外侧邻近位置安装生化处理装置,设置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输入端口直接通过管道与所述压榨设备中尾水的输出端口连通,直接接收尾水并去除尾水中的cod和氨氮。
14.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底泥脱水干化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压榨设备支撑架的顶部进一步安装并固定雨棚,设置所述雨棚的顶面至少完整地覆盖整个支撑底板的铺设范围,设置所述压榨设备以及落入泥饼存储基面的泥饼均位于雨棚的覆盖范围内。
15.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底泥脱水干化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泥饼存储基面的外侧边缘开挖排水沟;在排水沟的底部铺设并分层夯实垫层;在排水沟的侧壁和底部垫层表面分别覆盖混凝土,并在排水沟的两边侧壁顶部分别铺设细石混凝土压顶形成路肩;在排水沟的路肩之间架设玻璃钢盖板,设置所述玻璃钢盖板平整覆盖所述排水沟的开口。
16.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底泥脱水干化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所述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雨棚的覆盖范围之外,且所述排水沟的底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5%
的坡度。
17.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压榨设备支撑架,将压榨设备设置在泥饼存储基面的上方,使得压榨设备脱水排出的泥饼能够直接下落掉入泥饼存储基面。由此,本技术可以减少对泥饼的转运,避免转运过程洒落泥饼所造成的场站内的污染。本技术通过将压榨设备叠放至泥饼的存储空间上方,能够有效减少压榨设备单独占地面积,使得场站内能够空出多余空间用于加设额外的生化处理装置,以进一步的去除压榨尾水中的cod和氨氮,进一步提升对底泥的处理效果。
18.进一步,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在支撑架顶部设置雨棚,在泥饼存储基面的外围设置排水沟,保护泥饼存储基面内的泥饼不会沾染雨水,造成场站内二次污染。
19.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底泥脱水干化系统的整体架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排水沟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压榨设备支撑架的示意图;图4是应用本技术的一个处理场站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表示泥饼存储基面;2表示压榨设备支撑架;21表示支撑柱;22表示支撑底板;23表示泥饼下落空间;3表示压榨设备;31表示泥饼;32表示尾水;4表示雨棚;5表示生化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24.本技术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压榨设备支撑架本身而言,由雨棚边缘指向泥饼下落空间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25.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26.本技术中所述的“上、下”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压榨设备支撑架时,由泥饼存储基面指向雨棚顶面的方向即为上,反之为下,而非对本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27.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底泥脱水干化系统,其包括:泥饼存储基面1,用于接收并存储泥饼;压榨设备支撑架2,其固定架设在泥饼存储基面1的正上方,具有支撑柱21以及连接在各支撑柱顶端的支撑底板22,形成一个架高空间;压榨设备3,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22的上表面,位于泥饼存储基面的正上方,用于对河道底泥进行脱水干化,向下排出脱水后的泥饼31并通过管道输出尾水32;其中,所述压榨设备支撑架2中还在对应于压榨设备3的泥饼排出位置预留有泥饼下落空间23,泥饼31由压榨设备3的泥饼排出口向下排出后直接通过所述泥饼下落空间23落入泥饼存储基面1。
28.由此,区别于图4现有的底泥处理场站平面化的布局,本技术通过压榨设备支撑架的架高设置,能够将图4右侧现有场站压榨区的地面直接复用作为堆场区,提供暂存压榨排出的泥饼的功能,从而将原先场站内左侧的堆场区空间用于安装额外的生化处理装置5。由此,本技术可以通过设置在泥饼存储基面1外侧的生化处理装置5,设置该生化处理设备直接与所述压榨设备3中输出尾水32的管道相连接,直接接收尾水并去除尾水中的cod和氨氮,从而有效优化尾水的排放指标,实现对水体的进一步净化处理。
29.上述的压榨设备支撑架2在架高压榨设备的同时,还能够为其下部的泥饼存储空间提供遮挡,保证雨水不会直接落入泥饼存储基面1,由此,压榨设备支撑架2下方的泥饼不会因为降雨而被雨水冲散,污染场站地面。
30.也就是说,压榨设备支撑架2的设置能够同时解决现有底泥处理场站中如下的3个问题:1、在有限的场站空间内,为额外的净化设备提供足够的有效安装空间,提升对水体底泥的处理效果;2、减少对压榨后底泥的转运,避免转运过程抛洒滴漏污染场站内部环境;3、为堆放待送出的干燥底泥提供遮挡,避免雨水混合,以进一步保证降雨情况下场站内依旧能够维持清洁干净,减少底泥的存储消耗。
31.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下的底泥脱水干化系统的支撑架结构,其在图中所述压榨设备支撑架2的顶部还进一步的通过支架结构安装有雨棚4,使得所述雨棚4能够至少完整地覆盖整个支撑底板22的铺设范围,使得所述压榨设备3以及落入泥饼存储基面1的泥饼均位于雨棚的覆盖范围内,由雨棚提供额外的遮挡以进一步避免雨水侵入,污染干燥的底泥。
32.更进一步,本技术还可通过图2方式,在所述泥饼存储基面1的外侧边缘进一步设置有排水沟11。通过将所述排水沟1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雨棚的覆盖范围之外,并设置所述排水沟11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5%的坡度,使其能够直接排出倒灌至泥饼存储基面1的雨水。由此,本技术能够进一步保证落入泥饼存储基面1的泥饼始终处于干燥状态,方便直接将泥饼转运作为植物肥料或其他用途。
33.具体而言,上述的排水沟11可通过以下步骤构建,以满足排水要求:步骤a,在所述泥饼存储基面1的外侧边缘开挖排水沟11;步骤b,在排水沟11的底部铺设并分层夯实垫层,达到0.93以上压实度;对于季节性冻土地区,该垫层还可进行加厚,并选择换填不冻胀土料压实形成;
步骤c,在排水沟11的侧壁和底部垫层表面分别覆盖混凝土,并在排水沟的两边侧壁顶部分别铺设细石混凝土压顶形成路肩;步骤d,在排水沟11的路肩之间架设玻璃钢盖板,设置所述玻璃钢盖板具有供雨水落入排水沟底的通孔,并设置所述玻璃钢盖板平整覆盖所述排水沟11的开口方便人员行走搬运底泥。
34.上述排水沟中,沟身具体可采用c20混凝土浇筑,找平层采用m10水泥沙浆,排水沟每间隔20m还可设置专门的20mm伸缩缝,在伸缩缝内填充沥青,在伸缩缝外利用水泥砂浆抹平,以避免沟体热胀冷缩变形。
35.在图3所示的支撑架中,本技术还可进一步的在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梁,设置所述支撑底板22的侧部分别由所述支撑梁连接固定。由此,本技术中供泥饼下落的泥饼下落空间23除在支撑底板表面直接开洞之外,还可以通过相邻的若干支撑柱21在对应于压榨设备3的泥饼排出位置由相邻的若干支撑梁相互连接包围形成该泥饼下落空间23。所述泥饼下落空间23的周围由支撑梁上所铺设的若干支撑底板22合围,由若干支撑底板22之间空出的空缺面提供泥饼下落的通道,供泥饼落入。由于泥饼下落空间23的内部正对压榨设备3的泥饼排出位置下方,并且泥饼下落空间23的内部不设置支撑底板22,因此,该泥饼下落空间23能够以最大接收面积接收泥饼,防止泥饼输出过程中出现堆积、淤积,影响泥饼排出与供给。
36.本技术中,各支撑柱21、支撑梁,以及架构在支撑柱21与支撑梁之间的支撑底板22均可直接通过标准结构的钢构件连接实现所述压榨设备支撑架2。其可通过如下的各个步骤完成搭建:第一步,在储泥池周边地面确定底泥脱水干化作业区域,整平并夯实泥脱水干化作业区域的地面,铺设垫层,并在垫层内的相应位置将支撑柱21的底端预埋固定,在垫层上铺设水泥,构建泥饼存储基面1;第二步,在相邻各支撑柱21的顶部之间架设并固定支撑梁,将支撑底板22的四边分别与各支撑梁固定连接,将支撑底板22的四角分别与各支撑柱2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各支撑梁之间对应于压榨设备3的泥饼排出位置空除支撑底板22,预留出泥饼下落空间23;第三步,在支撑底板2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压榨设备3,并将各压榨设备3的泥饼排出位置正对所述泥饼下落空间23的正上方;第四步,在所述泥饼存储基面1的外侧邻近位置安装生化处理装置5,设置所述生化处理装置5的输入端口直接通过管道与所述压榨设备3中尾水32的输出端口连通,直接接收尾水并去除尾水中的cod和氨氮;第五步,在压榨设备支撑架2的顶部进一步安装并固定雨棚4,设置所述雨棚4的顶面至少完整地覆盖整个支撑底板22的铺设范围,设置所述压榨设备3以及落入泥饼存储基面1的泥饼均位于雨棚的覆盖范围内。
37.由此,本技术通过压榨设备支撑架,将压榨设备设置在泥饼存储基面的上方,使得压榨设备脱水排出的泥饼能够直接下落掉入泥饼存储基面实现存储。由此,本技术可以减少对泥饼的转运,避免转运过程洒落泥饼所造成的场站内的污染,通过支撑架隔离雨水实现对泥饼的保护避免二次污染,还能够有效减少压榨设备单独占地面积,使得场站内能够空出多余空间用于加设额外的生化处理装置,以进一步的去除压榨尾水中的cod和氨氮,进
一步提升对底泥的处理效果。
3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