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翼板种植体及老年口腔种植体

2022-07-10 09:52: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牙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翼板种植体及老年口腔种植体。


背景技术:

2.种植牙舒适、美观、不损伤邻牙,效果稳定,目前已经成为许多患者修复缺失牙的首选方式。上颌后牙区在口腔咀嚼过程中承担了主要咬合力,然而上颌后牙区骨质较为疏松,且由于上方毗邻上颌窦,在牙缺失后往往会存在骨质和骨量不足,无法达到常规种植对骨质骨量的要求。目前临床常采用短种植体或骨移植及上颌窦提升技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问题,然而上颌后牙区因骨质问题,短种植体往往失败率高,牙槽嵴植骨术需要开辟第二术区,损伤较大,远期可能存在骨吸收的风险;上颌窦提升破坏了上颌窦的完整性,有时由于上颌窦解剖结构因素,容易造成上颌窦黏膜穿孔,导致植骨失败。对于老年患者或无牙颌患者也可采用all-on-four的方法进行缺牙区的功能重建,但该方法修复体远端存在悬臂梁,悬梁臂对植体和修复体组件的长期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悬梁臂,特别是过长的悬梁臂,可引发最远端牙种植体颈部的骨吸收、植体上端螺纹暴露、修复体折断、中央螺丝松脱、折断等并发症。v-ii-v牙种植术,在上颌骨远中增加翼板种植技术(tpp技术),即在all-on-four的基础上于上颌双侧上颌窦远中翼上颌区植入两枚斜行牙种植体,这样可消除种植修复体的远端悬梁臂。tpp技术的优势是:无需行植骨手术;上颌窦的完整性得以保留,且其解剖结构不再成为技术难点;种植体的成功是可预期的;修复体前后径增加、没有悬臂,彻底消除因悬臂导致的生物力学过载的风险,提高即刻负重及远期修复的成功率;种植体放置的角度易于修复,并发症少;且翼上颌种植体可以削减负载状态下,上颌窦近中倾斜种植体或颧种植体的弯曲扭矩,有效增加种植修复的长期成功率,并可有效降低颧种植体横向摆动导致的嵴顶区骨吸收和口鼻上颌窦瘘的发生率;可同期进行软组织手术,并可即刻负重修复,极大的缩短治疗时间。但tpp技术的技术敏感性高,从第二磨牙位点,经上颌结节达翼腭突,所需种植体长度为13-25mm左右,目前常规种植体无法满足穿翼板种植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翼板种植体及老年口腔种植体,应用于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的种植难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翼板种植体,所述翼板种植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种植体头部和种植体颈部,所述种植体头部为圆锥形体,所述种植体头部的外径自远离种植体颈部的一端至靠近种植体颈部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种植体头部依次包括自攻式螺纹段、过渡段和密螺纹段;所述密螺纹段与种植体颈部连接;所述自攻式螺纹段的各相邻螺纹之间分别设有内置螺纹;所述自攻式螺纹段的螺纹深度大于内置螺纹的螺纹深度;所述种植体头部上设有排屑槽;所述自攻式螺纹段远离过渡段的一端设有软组织保护部;所述软组织保护部的表面为光滑表面、且软组织保护部的远离自攻式螺纹
段的一端为球面;所述种植体颈部的侧壁设有内斜平台。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的螺纹深度自远离过渡段的一端至靠近过渡段的一端逐渐减小。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包括单自攻螺纹段和双自攻螺纹段;所述双自攻螺纹段与过渡段连接;所述内置螺纹包括单置螺纹和双置螺纹。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置螺纹设于单自攻螺纹段的相邻螺纹之间;所述双置螺纹设于双自攻螺纹段的相邻螺纹之间。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单自攻螺纹段的螺纹深度大于单置螺纹的螺纹深度。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自攻螺纹段的螺纹深度大于双置螺纹的螺纹深度。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的螺纹深度大于过渡段的螺纹深度。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的螺纹厚度大于过渡段的螺纹厚度。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的螺距大于过渡段的螺距。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段的螺纹深度大于密螺纹段的螺纹深度。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段的螺纹厚度大于密螺纹段的螺纹厚度。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段的螺距大于密螺纹段的螺距。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的表面为粗糙表面。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段的表面为粗糙表面。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体颈部的表面为光滑表面;所述种植体颈部的表面上设有涂层。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屑槽沿所述种植体头部的轴向延伸;所述排屑槽的深度为1.2~3.0mm;宽度为0.3~3.0mm。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体头部为实心结构。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中每个螺纹的工作面与其沿所述种植体头部的径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10
°
≤α≤30
°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置螺纹的螺纹延伸方向与所述自攻式螺纹段的螺纹延伸方向一致。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段中每个螺纹的工作面与其沿所述种植体头部的径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5
°
≤β≤20
°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螺纹段中每个螺纹的工作面与所述种植体头部的锥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δ,0
°
≤δ≤5
°

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和内置螺纹的螺纹深度比例为12~15:3~6。
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和过渡段的螺距比例为7~15:5~12。
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和过渡段的螺纹深度比例为7~
15:5~12。
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和过渡段的长度比例为3~7:7~12。
2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段和密螺纹段的螺距比例为5~12:3~10。
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段和密螺纹段的螺纹深度比例为5~12:3~10。
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段和密螺纹段的长度比例为7~12:3~5。
3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体头部的长径比为10-21:1-4。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体头部的长度为10~21mm。
3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体颈部的长度为4~6mm。
3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斜平台的长度为0.5~1mm。
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软组织保护部的直径为1.5~2mm。
3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软组织保护部的长度为0.5~3mm。
38.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老年口腔种植体,所述老年口腔种植体包括如本技术所述的翼板种植体,还包括与所述翼板种植体连接的基台。
附图说明
39.图1是本技术翼板种植体的结构示意图。
40.本技术图中的元件标号:
[0041]1ꢀꢀꢀꢀꢀꢀꢀꢀꢀꢀꢀꢀꢀꢀꢀꢀꢀꢀꢀꢀꢀꢀ
种植体头部
[0042]
11
ꢀꢀꢀꢀꢀꢀꢀꢀꢀꢀꢀꢀꢀꢀꢀꢀꢀꢀꢀꢀꢀꢀꢀ
自攻式螺纹段
[0043]
111
ꢀꢀꢀꢀꢀꢀꢀꢀꢀꢀꢀꢀꢀꢀꢀꢀꢀꢀꢀꢀꢀꢀ
单自攻螺纹段
[0044]
112
ꢀꢀꢀꢀꢀꢀꢀꢀꢀꢀꢀꢀꢀꢀꢀꢀꢀꢀꢀꢀꢀꢀ
双自攻螺纹段
[0045]
12
ꢀꢀꢀꢀꢀꢀꢀꢀꢀꢀꢀꢀꢀꢀꢀꢀꢀꢀꢀꢀꢀꢀꢀ
内置螺纹
[0046]
121
ꢀꢀꢀꢀꢀꢀꢀꢀꢀꢀꢀꢀꢀꢀꢀꢀꢀꢀꢀꢀꢀꢀ
单置螺纹
[0047]
122
ꢀꢀꢀꢀꢀꢀꢀꢀꢀꢀꢀꢀꢀꢀꢀꢀꢀꢀꢀꢀꢀꢀ
双置螺纹
[0048]
13
ꢀꢀꢀꢀꢀꢀꢀꢀꢀꢀꢀꢀꢀꢀꢀꢀꢀꢀꢀꢀꢀꢀꢀ
过渡段
[0049]
14
ꢀꢀꢀꢀꢀꢀꢀꢀꢀꢀꢀꢀꢀꢀꢀꢀꢀꢀꢀꢀꢀꢀꢀ
密螺纹段
[0050]
15
ꢀꢀꢀꢀꢀꢀꢀꢀꢀꢀꢀꢀꢀꢀꢀꢀꢀꢀꢀꢀꢀꢀꢀ
软组织保护部
[0051]2ꢀꢀꢀꢀꢀꢀꢀꢀꢀꢀꢀꢀꢀꢀꢀꢀꢀꢀꢀꢀꢀꢀꢀꢀ
种植体颈部
[0052]3ꢀꢀꢀꢀꢀꢀꢀꢀꢀꢀꢀꢀꢀꢀꢀꢀꢀꢀꢀꢀꢀꢀꢀꢀ
排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4]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55]
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56]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翼板种植体,所述翼板种植体包括连接的种植体头部1和种植体颈部2,所述种植体头部1为圆锥形体,所述种植体头部1的外径自远离种植体颈部2的一端至靠近种植体颈部2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种植体头部1依次包括自攻式螺纹段11、过渡段13和密螺纹段14;所述密螺纹段14与种植体颈部2连接;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的各相邻螺纹之间分别设有内置螺纹12;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的螺纹深度大于内置螺纹12的螺纹深度;所述种植体头部1上设有排屑槽3;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远离过渡段13的一端设有软组织保护部15;所述软组织保护部15的表面为光滑表面、且软组织保护部15的远离自攻式螺纹段11的一端为球面。所述种植体颈部2的侧壁设有内斜平台21。本技术的翼板种植体可以是一种翼上颌区翼腭突专用种植体,应用于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的种植难点。
[0057]
其中,本技术自攻式螺纹段11(例如可以为v型螺纹),便于在植入时切削和抓取,利于快速植入,并可有效降低摩擦产热,避免骨灼伤和骨坏死,减少种植失败率。过渡段13(例如可以为u型渐变双线螺纹),有利于种植体植入时扩张挤压松质骨,增加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密螺纹段(例如可以为环形封闭式线型螺纹)有利于增加上端骨的紧密接触,有利于颈部骨的长期稳定,避免颈部骨的吸收。在自攻式螺纹段11的螺纹之间设置内置螺纹12,内置螺纹12(例如可以为小v螺纹),增强种植体切削力和自攻性,利于快速植入,并可有效降低摩擦产热,避免骨灼伤和骨坏死,减少种植失败率,并有效增加种植体表面积,增加骨种植体接触面积。种植体头部1的软组织保护部15为光滑表面、且软组织保护部15的远离自攻式螺纹段11的一端为球面,其平滑设计有利于保护翼突窝部翼肌等软组织,避免损伤。内斜平台21可以增加种植体平台转移的效果,增加平台区骨组织的厚度和颈部软组织的封闭性,利于颈部骨和软组织长期稳定,保证种植体的长期成功率。
[0058]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翼板种植体材料为五级钛。所述种植体头部1为实心结构。
[0059]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的螺纹深度自远离过渡段13的一端至靠近过渡段13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螺纹深度是指自攻式螺纹段11中的每个螺纹的螺牙高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的螺纹深度为1.2~1.5mm。
[0060]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自攻式螺纹段11的相邻螺纹之间设有内置螺纹12,所述内置螺纹12的螺纹深度是指内置螺纹12的螺纹的螺牙高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和内置螺纹12的螺纹深度比例为12~15:3~6。具体的,所述内置螺纹
12的螺纹深度为0.3-0.6mm;0.3-0.4mm;0.4-0.5mm;或0.5-0.6mm等。
[0061]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包括单自攻螺纹段111和双自攻螺纹段112;所述双自攻螺纹段112与过渡段13连接;所述内置螺纹12包括单置螺纹121和双置螺纹122。
[006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单置螺纹121设于单自攻螺纹段111的相邻螺纹之间。所述双置螺纹122设于双自攻螺纹段112的相邻螺纹之间。所述单自攻螺纹段111的螺纹深度大于单置螺纹121的螺纹深度。所述双自攻螺纹段112的螺纹深度大于双置螺纹122的螺纹深度。其中,前述所提到的螺纹深度是指相应段中的每个螺纹的螺牙高度。
[0063]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自攻式螺纹段11的螺纹深度大于过渡段13的螺纹深度;过渡段13的螺纹深度大于密螺纹段14的螺纹深度。螺纹深度是指相应段中的每个螺纹的螺牙高度。这样的设计使得植体在植入过程中对松质骨具有一定挤压作用,获得理想初期稳定性,同时利于血管化骨形成。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和过渡段13的螺纹深度比例为7~15:5~12。所述过渡段13和密螺纹段14的螺纹深度比例为5~12:3~1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的螺纹深度为0.7~1.5mm;0.7~1.2mm;或1.2~1.5mm等。所述过渡段13的螺纹深度为0.5-1.2mm;0.5-1.0mm;或1.0-1.2mm等。更具体的,过渡段13的螺纹深度例如从靠近密螺纹段14的一端到靠近自攻式螺纹段11的一端依次为0.5-1.2mm。所述密螺纹段14的螺纹深度为0.3~1.0mm;0.3~0.5mm;0.5~1.0mm等。
[0064]
进一步的,自攻式螺纹段11的螺纹厚度大于过渡段13的螺纹厚度;过渡段13的螺纹厚度大于密螺纹段14的螺纹厚度。所述螺纹厚度是指自攻式螺纹段11、过渡段13或密螺纹段14中的每个螺纹沿种植体头部1的轴向方向的每个螺纹外侧面的厚度。这样的设计使得螺纹具有自攻和切割的功能,便于植体的植入,减小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的螺纹厚度为0.7~1.5mm等。所述过渡段13的螺纹厚度为0.5~1.0mm等。所述密螺纹段14螺纹厚度0.3~1.0mm等。
[0065]
进一步的,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的螺距大于过渡段13的螺距;过渡段13的螺距大于密螺纹段14的螺距。所述螺距是指相邻2个螺纹沿种植体头部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间距。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过渡段13的螺距比例为7~15:5~12。所述过渡段13、密螺纹段14的螺距比例为5~12:3~10。这样的设计使得植体在植入过程中对松质骨具有一定挤压作用,获得理想初期稳定性,同时利于血管化骨形成。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的螺距为0.7~1.5mm;0.7~1.2mm;或1.2~1.5mm。所述过渡段13的螺距为0.5~1.2mm;0.5-1.0mm;或1.0-1.2mm等。更具体的,过渡段13的螺距例如从靠近密螺纹段14的一端到靠近自攻式螺纹段11的一端依次为0.5-1.2mm;或0.7~1.2mm等。所述密螺纹段14的螺距为0.3-1.0mm;0.3~0.5mm;0.5~1.0mm等。
[0066]
前述自攻式螺纹段11的深度、厚度和螺距大于过渡段13的螺纹深度、厚度和螺距。便于由切削螺纹向双线螺纹的堆型过渡,增加种植体的植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利于植入的同时,通过骨挤压增加初期稳定。
[0067]
前述过渡段13的螺纹深度、厚度和螺距大于密螺纹段14的深度、厚度和螺距。便于由u型螺纹段向线型细螺纹段的堆型过渡,增加种植体的植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和上段密切接触,利于接触性成骨,增加种植体骨整合成功率。
[0068]
进一步的,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过渡段13的长度比例为3~7:7~12。所述过渡段
13、密螺纹段14的长度比例为7-12:3-5。所述长度是指沿种植体头部1的轴向方向的螺纹段长度。这样的设计使得便于植体的植入及对牙槽骨起到挤压作用,利于获得牙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同时减少产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的长度为3~7mm;所述过渡段13的长度为7~12mm;所述密螺纹段14的长度为3~5mm。
[0069]
进一步的,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中每个螺纹的工作面与其沿所述种植体头部1的径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10
°
≤α≤30
°
。这样的设计使得便于植体的植入和减小摩擦产热。
[0070]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13中每个螺纹的工作面与其沿所述种植体头部1的径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5
°
≤β≤20
°
。所述密螺纹段14中每个螺纹的工作面与所述种植体头部1的锥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δ,0
°
≤δ≤5
°
。这样的设计使得植体植入过程中便于对窝洞侧壁挤压,利于获得初期稳定性。
[0071]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所述软组织保护部15的直径为1.5~2mm。此处直径可以看作是软组织保护部15的最大直径。便于穿过翼腭突部较小预备孔径。所述软组织保护部15的长度为0.5~3mm。
[0072]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所述排屑槽3沿所述种植体头部1的轴向延伸。所述排屑槽3沿所述种植体头部1的轴向延伸。进一步的,自攻式螺纹段11上设有排屑槽3。所述排屑槽3沿自攻式螺纹段11远离过渡段13的一端至自攻式螺纹段11靠近过渡段13的轴向方向延伸。这样的设计使得在种植体植入过程中,收集松质骨,减小压力,避免产热,利于血管化骨形成,同时具有一定的抗逆旋转作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屑槽3的深度为1.2~3.0mm;1.2~2.0mm;1.2~1.4mm;1.4~1.6mm;1.6~1.8mm;1.8~2.0mm等。宽度为0.3~3.0mm;0.3~2.0mm;0.3~0.8mm;0.8~1.5mm;或1.5~2.0mm等。更具体的,排屑槽3的深度例如从靠近软组织保护部15的一端到靠近过渡段13的一端依次为1.2~3.0mm。排屑槽3的宽度例如从靠近软组织保护部15的一端到靠近过渡段13的一端依次为0.3~3.0mm。
[0073]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种植体头部1为锥体,种植体颈部2为柱体,种植体头部1和种植体颈部2在其连接处的外径相等。具体地,所述种植体头部1的外径为1~4mm。所述种植体颈部2的外径为3~6mm。
[0074]
所述种植体头部1的长径比为10-21:1-4。进一步的,所述种植体头部1的长度范围是10~21mm。
[0075]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种植体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是15mm~25mm。更例如可以是15mm、18mm、20mm、22mm、25mm等型号。不同长度种植体头部1长度发生变化,种植体颈部2长度不变。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根据临床患者不同骨高度,选择合适长度的牙种植体。
[0076]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种植体直径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以种植体颈部2的最大直径计算,可以是3.8mm-5.0mm。更例如可以是3.8mm、4.0mm、4.2mm、4.5mm、5.0mm等型号。在保证种植体足够强度的同时,以适应不同骨宽度条件下的种植体选择。
[0077]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所述种植体颈部2的长度(与种植体1的轴向方向一致)可以为4~6mm;4~5mm;或5~6mm等。在牙槽嵴顶宽度不足及倾斜植入等情况下,允许部分光滑颈部位于骨面上,且不需要植骨处理,利于钛和软组织封闭形成,远期即使种植体发生不可避免的颈部骨吸收的情况下,仍可避免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和进
一步的骨吸收,有利于种植体的长远期成功率。所述内斜平台21的长度(与种植体1的轴向方向一致)为0.5~1mm;0.5~0.8mm;或0.8~1mm等。目的在于增加种植体平台转移的效果,增加平台区骨组织的厚度和颈部软组织的封闭性,利于颈部骨和软组织长期稳定,保证种植体的长期成功率。
[0078]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攻式螺纹段11的表面为粗糙表面。自攻式螺纹段11表面做阳极氧化处理,在增加种植体表面积和粗糙度的同时,有利于保留较强的切削力。
[0079]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段13的表面为粗糙表面。具体的,过渡段13表面粗化处理及喷砂加酸蚀(sla)处理,最大限度增加种植体接触面积和粗糙度,有利于良好生物学相容性,增强骨整合能力。
[0080]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翼板种植体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种植体颈部2为光滑表面,所述种植体颈部2的表面上设有涂层,例如可以是氮化钛涂层,利于钛和软组织封闭形成,特别有利于软组织美学效果。
[0081]
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老年口腔种植体,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用翼板种植体,还可以包括与翼板种植体连接的基台。所述基台通常是老年口腔种植体暴露于粘膜外的部分,为其上部结构的人工义齿提供支持、固位和稳定作用。所述基台和翼板种植体之间通常可以通过种植体颈部2连接。其中,所述基台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复合基台。
[0082]
通常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中,种植体颈部2远离种植体头部1的一端为中空的内六角结构,与基台连接为内六角连接。利于倾斜种植时,修复基台平面对接及倾斜角度的补偿和修复方向矫正;同时种植体对接平台直径统一为3.75mm,随着种植体直径的增加,平台转移的优势和效果随之增加,极大增加种植体边缘骨和软组织稳定性,同时,统一对接平台,降低临配件选择和治疗过程的复杂性,降低治疗成本,降低错误率,并可节约操作时间。
[0083]
翼板种植体出厂为3层独立包装,最内层为无菌钛管包装;第二层包装为无菌塑封包,外包装包装为封塑纸盒。临床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长度的植体,完成种植窝洞备后,植入植体。临床具体使用说明如下:
[0084]
1、按翼板种植流程,麻醉、翻瓣、按术前设计和翼板的解剖分析,完成定点、定位和三维方向确定,用翼板种植扩孔钻完成备孔,冲洗孔道内骨屑等。
[0085]
2、翼板种植体植入:(1)使用翼板种植深度测量尺精确测量种植孔道深度,选择适合长度翼板种植体;(2)确认种植体长度,打开种植体外包装,取出并小心打开无菌塑封包装,将装有无菌内层包装的种植体小心倒在无菌手术台上,避免接触无菌内包装和内层包装滑脱污染;(3)口内充分暴露术区,稳定患者开口位,术者用翼板种植通用植入器持住种植体,从无菌钛管包装内取出种植体,将翼板种植体自种植体头部小心由种植位点,经上颌结节按术前设计三维角度和解剖标志点,缓慢将种植体的头部旋转植入;初始植入时,因上颌结节区域骨质较软,植入扭力较低,当植入到堆突及翼板的硬质骨时,扭力急增,最终植入时可获得理想初期稳定性;调整内六角平面与颊面相一致;安装封闭螺丝埋植愈合或安装复合基台愈合帽暴露愈合,初期稳定性较好情况下,可配合其他种植体即刻负载修复;(4)注意:植入时,需稳定植入器,按设计角度和解剖标志点植入,避免左右及上下的摆动,以防上颌结节区骨质垮塌植入失败或植入到上颌窦。
[0086]
3、按翼板种植流程完成其他种植体植入,缝合等工作流程。
[0087]
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翼板种植体和老年口腔种植体,具有以下优点:
[0088]
(1)种植体为锥形3螺纹设计,种植体头部分1为自攻式螺纹段11(例如v型自攻螺纹)及过渡部(例如u型双线螺纹)和密螺纹(例如线型细螺纹结构),具有自攻性、骨挤压和上部骨高接触性等临床应用优势,在快速植入的同时获得足够初期稳定性,并有利于上段骨的紧密接触和稳定,有利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和二期生物学稳定性。
[0089]
(2)软组织保护部15的表面为光滑表面、且软组织保护部15的远离自攻式螺纹段11的一端为球面,便于穿过翼腭突部较小预备孔径,其平滑设计有利于保护翼突窝部翼肌等软组织,避免损伤,可保护软组织。
[0090]
(3)自攻式螺纹段11(例如v型自攻螺纹)之间增设内置螺纹(小v螺纹)在增加种植体自攻性的同时,可有效增加种植体表面积,从而增加骨种植体接触面积,增强种植体骨结合能力。
[0091]
(4)氮化钛光滑颈部在牙槽嵴顶宽度不足及倾斜植入等情况下,允许部分光滑颈部位于骨面上,且不需要植骨处理,利于钛和软组织封闭形成,远期即使种植体发生不可避免的颈部骨吸收的情况下,仍可避免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和进一步的骨吸收,有利于种植体的长远期成功率,种植体颈部2远离种植体头部21的一端设有内斜平台21,高度为0.5-1mm,目的在于增加种植体平台转移的效果,增加平台区骨组织的厚度和颈部软组织的封闭性,利于颈部骨和软组织长期稳定,保证种植体的长期成功率;氮化钛涂层,利于钛和软组织封闭形成,特别有利于软组织美学效果。
[0092]
(5)种植体颈部2的侧壁设有内斜平台21,具体的,种植体颈部2远离种植体头部的一端的侧壁设有内斜平台21,长度为0.5-1mm,目的在于增加种植体平台转移的效果,增加平台区骨组织的厚度和颈部软组织的封闭性,利于颈部骨和软组织长期稳定,保证种植体的长期成功率。
[0093]
综上,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94]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