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与流程

2022-07-10 08:15: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地下管廊结构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2.建筑变形缝是为了避免建筑由于温度变化、建筑各部分所受荷载的不同以及建筑物相邻部分结构的差异和地震的影响而使得建筑物出现变形、开裂、建筑结构破坏而设置的降建筑物垂直分开的缝隙。当这条缝的位置在低下水位线以下时,就容易产生渗水,这样就需要对变形缝进行技术处理,目前常用的方式是浇筑止水带。
3.钢边橡胶止水带根据使用情况又可分类为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和背贴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一般常在地下结构和后浇带施工时使用。它是利用橡胶的高弹性,在各种压力荷载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坚固密封,可以有效地防止建筑构造的漏水,渗水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其中,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这是一种主要用于在混凝土变形缝、伸缩缝等混凝土内部设置的止水带产品,具有以橡胶材料弹性和结构形式来适应混凝土伸缩变形的能力。
4.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通过将城市原有的地上地下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归纳入廊,可解决城市“空中蜘蛛网”,减少道路开挖避免“马路拉链”等问题。能够集约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保障管线安全,释放地下空间。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减少管线与城市绿化的矛盾,优美了城市环境,是符合国家的绿色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向。
5.地下管廊结构梯形承口变形缝施工时,如果仅支设了变形缝侧面的模板,未在钢边橡胶止水带的预留预埋中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结构成型后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的位置偏差大,从而造成后期反复处理、成品保护不到位、增加施工成本。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7.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包括:
8.s100、制作模盒,根据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形状及尺寸大小在上模盒和下模盒相对的一侧安装弹性压接装置;
9.s200、确定变形缝位置及尺寸,以变形缝处的垂线为临界线进行标记,并安装定位
托架;
10.s300、根据标记位置,在变形缝梯形承口处搭建配筋骨架,并在配筋骨架上绑扎垫块;
11.s400、在配筋骨架侧面的垫块内安装弹性预紧装置,并根据垫块的位置初步安装预先制作好的模盒,通过上模盒和下模盒对钢边橡胶止水带进行初步固定;
12.s500、通过固定组件将上模盒和下模盒固定在配筋骨架上,使弹性预紧装置在模盒的侧面和垫块的侧面之间被挤压形成连接预紧力;
13.s600、触发所述弹性压接装置,将钢边橡胶止水带压接固定在上模盒和下模盒之间。
14.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对拉螺栓、钢管以及锁紧件,所述s500包括:
15.s501、将所述对拉螺栓穿过模盒侧面开设的穿孔,并将所述对拉螺栓的一端与配筋骨架焊接,另一端穿过两个竖向设置的钢管之间,并通过锁紧件与对拉螺栓进行螺纹连接,使锁紧件挤压两个钢管,使钢管与模盒远离配筋骨架的一侧抵接;
16.s502、所述模盒靠近配筋骨架的一侧始终与弹性预紧装置抵接,依据步骤s200中的标记位置,确定模盒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若位置出现偏差,则通过旋拧锁紧件以调节弹性预紧装置伸出垫块的距离,进而调节模盒横向安装的位置。
17.优选的是,所述s400中通过上模盒和下模盒对钢边橡胶止水带进行初步固定,包括:
18.s401、将钢边橡胶止水带一面抵接在下模盒的顶部工作面上,确保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中线与变形缝处的垂线对齐;
19.s402、将上模盒的底部工作面抵接在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另一个面上,确保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中线与变形缝处的垂线对齐,且上模盒远离所述配筋骨架的侧面与下模盒远离所述配筋骨架的侧面在一个垂直平面上。
20.优选的是,所述上模盒和下模盒的内部均设有多个隔板,所述穿孔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隔板之间。
21.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预紧装置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垫块内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块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模盒的一侧与所述垫块的表面平齐,所述弹性组件的一侧伸出所述安装块设置,且用于与所述模盒的侧面抵接。
22.优选的是,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弧形弹性件和预紧力调节机构,所述安装块内设有至少两个活动腔室,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模盒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活动腔室连通的活动口,所述活动口处设有弧形弹性件,所述弧形弹性件的开口朝向所述活动腔室设置,所述活动腔室内对称设有两个预紧力调节机构,所述弧形弹性件一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预紧力调节机构的端部铰接;
23.所述预紧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动腔室内,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和第二螺纹孔内分别设有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所述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24.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设有定位柱,所述活动腔室内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第二滑块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远
离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与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弹性件的端部铰接;
25.所述弧形弹性件远离所述活动腔室一侧的表面设有多个弹性防滑条,所述弹性防滑条的截面为尖角形设置。
26.优选的是,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安装孔的底部接触的一侧设有弹性垫。
27.优选的是,在所述s600中,所述弹性压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压接机构,两个所述压接机构通过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罩进行锁定,当将所述限位罩从压接机构上滑动拆下时,所述弹性压接装置为触发状态,并通过所述压接机构将钢边橡胶止水带压接固定在上模盒和下模盒之间。
28.优选的是,所述压接机构包括:安装槽体,所述安装槽体与所述上模盒的底面或下模盒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体的内槽底处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第一弧形板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弯曲板平滑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弧形板与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二弯曲板平滑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一端设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
29.所述安装槽体的两侧凸出设有限位滑板,所述限位罩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为贯通设置,所述限位罩的一侧设有滑动口,所述滑动口内部相对的两侧设有与所述限位滑板相对应的限位滑道;
30.当所述限位罩通过限位滑道与安装槽体的限位滑板滑动抵接时,使所述第二弧形板与限位罩远离其滑动口一侧的内壁抵接,当所述限位罩从安装槽体上滑动拆下时,所述第二弧形板伸出所述安装槽体的槽口所在的平面;
31.所述安装槽体靠近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一端的槽口处对称设有挡板,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一端两侧设有与所述挡板抵接的限位挡块,所述挡板和所述安装槽体的内槽底之间形成供所述限位挡块滑动的滑槽。
32.优选的是,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包括:变形部,所述变形部的两侧对称设有锚固部,所述锚固部通过所述上模盒和下模盒进行初步固定,所述变形部一侧的锚固部通过所述弹性压接装置进行固定。
33.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34.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通过设置的弹性预紧装置,在进行浇筑作业产生振动时,用于防止固定组件对于上模盒和下模盒的固定连接出现松动的现象,通过弹性压接装置,用于防止振动作用使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固定产生松动而导致其位置发生偏移;通过在垫块内设置弹性预紧装置,在浇筑完成后,弹性预紧装置可以从垫块内取出再次重复使用,节约成本;设置在最后才触发弹性压接装置,一方面是便于在前期进行位置复核时对钢边橡胶止水带进行位置调整,另一方面是弹性压接装置触发后,其主要压接部件会向钢边橡胶止水带一侧产生移动,而移动距离大于两个模盒之间间隙的一半,若是提前触发,则不利于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安装。
35.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3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37.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8.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在管廊顶层承口处安装下的示意图;
39.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在管廊底层承口处安装下的示意图;
40.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在管廊顶层承口处安装下的示意图;
41.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弹性压接装置对钢边橡胶止水带压接的结构示意图;
42.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上模盒和下模盒的结构示意图;
43.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安装弹性预紧装置的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44.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弹性预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5.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弹性预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6.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压接机构安装在上模盒和下模盒上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47.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压接机构安装在上模盒和下模盒上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48.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限位罩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压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4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压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5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压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6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压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7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中钢边橡胶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55.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56.如图1-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梯形承口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包括:
57.s100、制作模盒,根据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形状及尺寸大小在上模盒2和下模盒3相对的一侧安装弹性压接装置4;
58.s200、确定变形缝位置及尺寸,以变形缝处的垂线为临界线进行标记,并安装定位托架5;
59.s300、根据标记位置,在变形缝梯形承口处搭建配筋骨架6,并在配筋骨架6上绑扎垫块7;
60.s400、在配筋骨架6侧面的垫块7内安装弹性预紧装置8,并根据垫块7的位置初步安装预先制作好的模盒,通过上模盒2和下模盒3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初步固定;
61.s500、通过固定组件9将上模盒2和下模盒3固定在配筋骨架6上,使弹性预紧装置8在模盒的侧面和垫块7的侧面之间被挤压形成连接预紧力;
62.s600、触发所述弹性压接装置4,将钢边橡胶止水带1压接固定在上模盒2和下模盒3之间。
6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模盒依据预先设计好的尺寸进行制作,模盒包括上模盒2和下模盒3,是用于固定钢边橡胶止水带1,在制作完模盒后,参照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尺寸以及形状,设置并安装弹性压接装置4的位置,以便于后续通过弹性压接装置4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固定,并且在上模盒2和下模盒3的弹性压接装置4的安装位置为对称,以便于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固定压接受力保持平衡,然后就是依据变形缝的位置及尺寸安装定位托架5和进行配筋骨架6的搭设,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定位托架也可以是建筑物的一部分,例如管廊承口的迎水坡面、混凝土地面、平台等等,垫块7需要设置在配筋骨架6与模盒安装接触的位置,用于对模盒进行初步定位,在安装模盒前,在配筋骨架6靠近预安装模盒的一侧的垫块7内安装弹性预紧装置8,然后依据垫块7的位置对上模盒2和下模盒3进行安装,同时将钢边橡胶止水带1初步固定在上模盒2和下模盒3之间,位置确定好后,通过固定组件9在横向对上模盒2和下模盒3进行锁紧固定,而锁紧固定的过程中随着固定组件9对上模盒2和下模盒3进行锁紧,使得弹性预紧装置8被压缩并与上模盒2和下模盒3的侧面抵接力增加,当上模盒2和下模盒3被锁紧至与垫块7的侧面抵接后,弹性预紧装置8形成向外侧推动上模盒2和下模盒3的弹性预紧力,在进行浇筑作业产生振动时,用于防止固定组件9对于上模盒2和下模盒3的固定连接出现松动的现象,进一步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固定更加牢固;在对于模盒进行固定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对初步固定完成的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一步的压接过程,通过同时触发上模盒2和下模盒3上的弹性压接装置4,使得上下两侧的弹性压接装置4同时向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一侧发生移动,并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产生弹性压接力,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压接固定,在进行浇筑作业产生振动时,用于防止振动作用使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固定产生松动而导致其位置发生偏移,影响施工效果。
6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弹性预紧装置8,在进行浇筑作业产生振动时,用于防止固定组件9对于上模盒2和下模盒3的固定连接出现松动的现象,通过弹性压接装置4,用于防止振动作用使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固定产生松动而导致其位置发生偏移;通过在垫块7内设置弹性预紧装置8,在浇筑完成后,弹性预紧装置8可以从垫块7内取出再次重复使用,节约成本;设置在最后才触发弹性压接装置4,一方面是便于在前期进行位置复核时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位置调整,另一方面是弹性压接装置4触发后,其主要压接部件会向钢边橡胶止水带1一侧产生移动,而移动距离大于两个模盒之间间隙的一半,若是提前触发,则不利于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安装。
6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对拉螺栓910、钢管920以及锁紧件930,所述s500包括:
66.s501、将所述对拉螺栓910穿过模盒侧面开设的穿孔10,并将所述对拉螺栓910的一端与配筋骨架6焊接,另一端穿过两个竖向设置的钢管920之间,并通过锁紧件930与对拉螺栓910进行螺纹连接,使锁紧件930挤压两个钢管920,使钢管920与模盒远离配筋骨架6的一侧抵接;
67.s502、所述模盒靠近配筋骨架6的一侧始终与弹性预紧装置8抵接,依据步骤s200中的标记位置,确定模盒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若位置出现偏差,则通过旋拧锁紧件930以调节弹性预紧装置8伸出垫块7的距离,进而调节模盒横向安装的位置。
6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弹性预紧装置8还可用于在位置复核时对模盒的横向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1中线的位置与变形缝处的垂线重合,一般是在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中线偏向配筋骨架的一侧时,通过旋拧锁紧件930,使得模盒与弹性预紧装置8的抵接力降低,进而使得弹性预紧装置8的一部分伸出垫块7而与模盒的侧面抵接,在位置复核未发生偏差的情况下,模盒的侧面也是与弹性预紧装置8始终抵接,同时模盒的侧面也与垫块7的侧面接触,从而保证弹性预紧装置8能够在对拉螺栓910、钢管920以及锁紧件930进行锁紧时,增加锁紧件930与对拉螺栓910连接的预紧力,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起到防松的作用;并且在浇筑作业中,模盒与弹性预紧装置8的弹性抵接还可以减缓浇筑时的振动传递至模盒上,进一步保证上模盒2和下模盒3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固定的稳定性,防止其出现位置偏移,提升施工效果。
6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400中通过上模盒2和下模盒3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初步固定,包括:
70.s401、将钢边橡胶止水带1一面抵接在下模盒3的顶部工作面上,确保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中线与变形缝处的垂线对齐;
71.s402、将上模盒2的底部工作面抵接在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另一个面上,确保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中线与变形缝处的垂线对齐,且上模盒2远离所述配筋骨架6的侧面与下模盒3远离所述配筋骨架6的侧面在一个垂直平面上。
7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上模盒2和下模盒3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初步固定时,弹性压接装置为锁定状态,未触发,从而也不会与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任何接触,而钢边橡胶止水带1此时仅通过上模盒2和下模盒3进行初步固定,便于在初步固定时调节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中线的位置,保证其中线与变形缝处的垂线对齐,上模盒2远离配筋骨架6的侧面与下模盒3远离所述配筋骨架6的侧面均一个垂直平面上,钢边橡胶止
水带1的变形部110远离模盒的一侧与锚固部(120)连接处所在直线与模盒的侧面对齐,以保证其初步固定的位置的准确性。
7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盒2和下模盒3的内部均设有多个隔板11,所述穿孔10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隔板11之间。
7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隔板11用于增加上模盒2和下模盒3的强度,穿孔10用于使对拉螺栓910穿过,便于对上模盒2和下模盒3的固定。
7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预紧装置8包括:安装块810,所述安装块810的内部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垫块7内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块810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块810靠近所述模盒的一侧与所述垫块7的表面平齐,所述弹性组件的一侧伸出所述安装块810设置,且用于与所述模盒的侧面抵接。
7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安装块810用于插接在垫块7的安装孔内,安装孔依据安装块810的大小预先开设,而弹性组件也可从安装块810内拆卸,灵活使用,在安装时,先将弹性组件和安装块810进行组装,然后再将安装块810插接在安装孔内,使得安装块810的裸露面与垫块7的表面平齐,使弹性组件的一部分凸出垫块7设置,便于模盒在安装时对弹性组件进行挤压,实现弹性抵接形成对拉螺栓910与锁紧件930连接的预紧力。
7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弧形弹性件820和预紧力调节机构830,所述安装块810内设有至少两个活动腔室811,所述安装块810靠近所述模盒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活动腔室811连通的活动口812,所述活动口812处设有弧形弹性件820,所述弧形弹性件820的开口朝向所述活动腔室811设置,所述活动腔室811内对称设有两个预紧力调节机构830,所述弧形弹性件820一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预紧力调节机构830的端部铰接;
78.所述预紧力调节机构830包括第一滑块831和第二滑块832,所述第一滑块831和第二滑块832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动腔室811内,所述第一滑块831和第二滑块83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和第二螺纹孔内分别设有第一螺柱833和第二螺柱834,所述第一螺柱833和第二螺柱834之间通过弹簧835连接;
79.所述第一滑块831远离所述弹簧835的一端设有定位柱836,所述活动腔室811内设有与所述定位柱836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第二滑块832远离所述弹簧835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杆837,所述第一铰接杆837远离所述第二滑块832的一端与第二铰接杆83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838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837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弹性件820的端部铰接;
80.所述弧形弹性件820远离所述活动腔室811一侧的表面设有多个弹性防滑条821,所述弹性防滑条821的截面为尖角形设置。
8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组装安装块810和弹性组件之前,可以先调节预紧力调节机构830的弹性,具体为通过调节第一螺柱833旋接在第一滑块831内的长度和第二螺柱834旋接在第二滑块832内的长度,从而调整两个滑块之间的距离,螺柱在滑块内旋接的长度越短,则在弹簧自然拉伸的状态下,第一滑块831和第二滑块832之间的距离越大,从而在将预紧力调节机构安装至活动腔室811内时,使得第二滑块832越靠近活动口812,从而在第一铰接杆837和第二铰接杆838的传动作用下,使得弧形弹性件820凸出安装块810的长度增加,进而在模盒与弧形弹性件820进行弹性抵接的作用力增加,从而实现增加对拉螺栓910与锁紧件930之间连接的预紧力;在安装预紧力调节机构时,将两个第一滑块831首先从活动口812处分别向活动腔室811的两端插入,同样的方式将与第一滑块831依次连接的所
有组件插入至活动腔室内,然后用力挤压弧形弹性件820,使得第一滑块831上的定位柱836挤压插入至定位孔内,完成安装;然后再将安装块810安装至安装孔内;当对上模盒2和下模盒3进行锁紧固定时,其侧面会与弧形弹性件820抵接并挤压,使得弧形弹性件820的两个端部挤压第二铰接杆838,第二铰接杆838挤压第一铰接杆837,第一铰接杆837向活动腔室811的两端挤压第二滑块832,从而使得弹簧835在第一滑块831和第二滑块832之间被挤压,当模盒继续向垫块7的一侧移动时,弧形弹性件820被挤压至与活动口812平齐,而在弹簧835和弧形弹性件820的共同作用下,给模盒一个推动力,使得模盒的另一侧面抵接的钢管920、锁紧件930受到此推动力,从而增加锁紧件930与对拉螺栓910的连接预紧力;而在浇筑完成后,由于浇筑完成的结构与模盒靠近配筋骨架6的侧面平齐,由此,在弧形弹性件820未受到浇筑结构封堵的情况下,可以将其从垫块7中拆卸,便于下次继续使用。
8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两个螺柱与两个滑块的配合,可以调节两个滑块之间的间距,从而增加弧形弹性件820伸出活动口812的距离,进而增加连接的预紧力,便于依据需要对预紧力的大小进行调节;在安装块810安装至安装孔时,若是安装块810的裸露面低于安装孔,从而可以通过预紧力调节机构830来使得弧形弹性件820伸出活动口812的距离增加,保证对拉螺栓910的连接预紧力能够达到要求;并且通过在弧形弹性件820的表面设置多个弹性防滑条821,增加其与模盒连接的摩擦力,防止模盒的位置发生偏移;同时在浇筑作业时,由于弧形弹性件820始终与模盒的侧面进行抵接,从而可减缓浇筑过程中传递至模盒上的振动,进一步保证模盒固定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固定稳定性;而在进行位置复核时,若是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中线位置发生偏移,还可以通过旋松锁紧件930使得模盒与弧形弹性件820直接的作用力减小,从而使得弧形弹性件820伸出活动口812一定距离,以补偿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位置偏移量。
8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810与所述安装孔的底部接触的一侧设有弹性垫813。
8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将安装块810安装至安装孔内时,弹性垫813用于与安装孔的底面抵接,防止安装孔的深度制作出现偏差使得安装块810的裸露面伸出安装孔,在模盒对其进行挤压时,弹性垫813可补偿此深度偏差,从而在作用力下使得安装块810的裸露面与垫块7的表面平齐,进一步保证模盒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85.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s600中,所述弹性压接装置4包括至少两个压接机构410,两个所述压接机构410通过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罩420进行锁定,当将所述限位罩420从压接机构410上滑动拆下时,所述弹性压接装置4为触发状态,并通过所述压接机构410将钢边橡胶止水带1压接固定在上模盒2和下模盒3之间。
8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弹性压接装置4在上模盒2或下模盒3的长度方向上可依据需要设置多组,在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初步固定时,限位罩420限制压接机构410使其不与钢边橡胶止水带1产生接触,当上模盒2和下模盒3固定好后以及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位置调整好后,才将限位罩420从压接机构410上滑动拆下,使压接机构410为触发状态,其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产生压接作用;两个压接机构410通过一个限位罩420进行锁定限制,方便拆卸。
8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接机构410包括:安装槽体411,所述安装槽体411与所述上模盒2的底面或下模盒3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体411的内槽底处固定设有固定板
412,所述固定板412的一端通过第一弧形板413与第一连接板41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14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板41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415通过第一弯曲板416平滑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415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414的一端通过第二弧形板417与第三连接板418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417与所述第三连接板418的连接处通过第二弯曲板419平滑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418远离所述第二弧形板417的一端设于所述固定板41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415之间;
88.所述安装槽体411的两侧凸出设有限位滑板4111,所述限位罩4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为贯通设置,所述限位罩420的一侧设有滑动口421,所述滑动口421内部相对的两侧设有与所述限位滑板4111相对应的限位滑道422;
89.当所述限位罩420通过限位滑道422与安装槽体411的限位滑板4111滑动抵接时,使所述第二弧形板417与限位罩420远离其滑动口421一侧的内壁抵接,当所述限位罩420从安装槽体411上滑动拆下时,所述第二弧形板417伸出所述安装槽体411的槽口所在的平面;
90.所述安装槽体411靠近所述第二弧形板417的一端的槽口处对称设有挡板4112,所述第三连接板418远离所述第二弧形板417的一端两侧设有与所述挡板4112抵接的限位挡块4181,所述挡板4112和所述安装槽体411的内槽底之间形成供所述限位挡块4181滑动的滑槽。
9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安装槽体411用于上模盒2的底面或下模盒3的顶面进行固定连接,可选择通过螺栓连接,具体安装位置依据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尺寸进行确定;第一弯曲板416和第二弯曲板419均具备一定的弹性,使得第一连接板414和第二连接板415为弹性连接,第二弧形板417与第三连接板418为弹性连接;在限位罩420对压接机构410不进行限制时,在第一弯曲板416和第二弯曲板419的弹性作用下,第二连接板415带动第二弧形板417伸出安装槽体411的槽口,同时限位挡块4181始终保持在安装槽体411内部,通过第二弯曲板419和第三连接板418对第二弧形板417和第二连接板415保持弹性支撑作用,增强第二弧形板417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弹性作用力;而在限位罩420滑动与限位滑板4111进行连接时,在限位罩420的限制下,第二弧形板417被压制,第三连接板418收回至安装槽体411内部;位于同一安装面上的压接机构410为偶数,且两个压接机构410为对称设置,也就是两个压接机构410的第二弧形板417相对设置或相背设置,使得在钢边橡胶止水带1在同一侧的横向受力保持平衡;通过采用第二弧形板417与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接触,为点触式压接,使得可以避让钢边橡胶止水带1锚固部120上的凸起,更好的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固定;在进行浇筑作业时,第二弧形板417通过第一弯曲板416和第二弯曲板419提供的弹性作用力下,其与钢板橡胶止水带1为弹性压接,既保证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其位置发生偏移,又可以在振动的环境下,降低模盒以及浇筑时直接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传递的振动作用,进一步防止在浇筑作业时钢边橡胶止水带1发生位置偏移或掉落的情况;在浇筑完成后,可以将弹性压接装置4从模盒上拆卸下来,可以重复使用,节约使用成本。
9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1包括:变形部110,所述变形部110的两侧对称设有锚固部120,所述锚固部120通过所述上模盒2和下模盒3进行初步固定,所述变形部110一侧的锚固部120通过所述弹性压接装置4进行固定。
9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锚固部120用于在初步固定时,通过上模盒2和下模盒3对其进行压接固定,一侧的锚固部120是在弹性压接装置4进行触发后将其进行
固定,以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1固定的稳定性,另一侧的锚固部120能够在浇筑完成的结构中连接稳定。
94.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水平度检测装置,所述水平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定位托架5的顶面或底面设置的多个垫块7是否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及用于检测配筋骨架6侧面设置的多个垫块7是否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95.步骤1、检测设置在同一面上的每个垫块7的检测平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
96.di=(l1*δd*sinβ)/[l2*sinα δd*sin(α β)]
[0097]
其中,di为第i个垫块7的检测平面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l1为成像透镜光轴上的等效物距,δd为成像平面上的激光光斑像点的移动距离,l2为成像透镜光轴上的等效像距,β为成像平面与成像透镜光轴的夹角,α为激光器光束轴心线与成像透镜光轴的夹角,sin为三角函数的正弦值;
[0098]
步骤2、计算安装在同一面上的多个垫块7的检测平面的共面度
[0099][0100]
其中,n为安装在同一面上的多个垫块7的总数;
[0101]
步骤3、判断安装在同一面上的多个垫块7的检测平面的共面度是否符合要求,将步骤2中的共面度与预设共面度进行比较,若则安装在同一面上的多个垫块7符合安装要求,若则安装在同一面上的多个垫块7不符合安装要求。
[010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由于无论是设置在定位托架5的顶面或底面的多个垫块7还是设置在配筋骨架6侧面的多个垫块7都是用于定位上模盒2或下模盒3,以保证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故需要尽可能的保证上模盒2或下模盒3能与多个垫块7进行充分接触,以保证上模盒2和下模盒3固定的稳定性,若是在同一个安装面上的多个垫块7共面度较差,则会出现模盒不能与此安装位置处的多个垫块7均匀接触,等到后续对模盒进行固定时,也会存在模盒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安装不稳定的风险;因此采用上述激光测量多个垫块7的共面度更加准确,进一步保证多个垫块7与模盒的接触面能够尽量位于同一平面上,提升模盒安装稳定性。
[010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104]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105]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