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妇科护理器械消毒器

2022-07-10 03:19: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妇科护理消毒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妇科护理器械消毒器。


背景技术:

2.在对妇科患者护理时,有时会用到宫颈扩张钳、宫颈定位钳、阴道侧壁牵开器、阴道拉钩、阴道撑开器等器械,在使用后,器械上会粘附一些污物,因此需要及时的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一般的清洗方式有手动清洗和机器清洗,手动清洗操作麻烦,占用医资资源,工作效率低,而机器清洗大多采用浸泡或简单转动刷洗的方式,对于有铰接轴可以转动的器械来说,铰接处容易存在死角,清洗不彻底,存在安全隐患,有的还需要二次清洗,浪费资源,加快器械的磨损,降低器械的寿命,清洗后的器械需要手动拿出晾干,操作繁琐,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妇科护理器械消毒器,有效的解决了妇科护理器械清洗不彻底及操作麻烦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开口朝上的筒体,筒体内设有隔板,筒体内同轴固定有定杆,定杆上转动连接有两个位于隔板上方且上下相对的套筒,两个套筒可正反向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两个套筒下侧分别设有圆盘,两个圆盘可随套筒转动且可上下移动,上侧的圆盘外缘面上均布有多个倒l型的内支撑杆,内支撑杆靠近套筒的一侧设有两个上下相对且开口朝上的筛筒,下侧的圆盘外缘面上设有多个l型的外支撑杆,外支撑杆与套筒之间的距离大于内支撑杆与套筒之间的距离,多个外支撑杆与多个内支撑杆交错分布;
5.所述的外支撑杆下端远离套筒的一侧固定有延伸板,延伸板上开设有倒l 型的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倒l型的活动杆,活动杆下侧自由端经弹簧与导向槽底部连接,活动杆与外支撑杆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挂钩,筒体内壁上均布有多个挤压块,挤压块水平方向上的两端面均为倾斜面,活动杆可与挤压块接触。
6.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能够多方位,全面的对器械进行清洗,避免存在残留死角,提高清洗、消毒效果,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8.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9.图3是本发明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10.图4是本发明图2中a-a的剖切轴测图。
11.图5是本发明的剖切后视轴测图。
12.图6是本发明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13.图7是本发明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14.图8是本发明图3中b的放大图。
15.图9是本发明的剖切仰视轴测图。
16.图10是本发明去掉筒体及筒盖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8.由图1至图10给出,包括开口朝上的筒体1,筒体1内设有隔板2,筒体1 内同轴固定有定杆3,定杆3上转动连接有两个位于隔板2上方且上下相对的套筒4,两个套筒4可正反向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两个套筒4下侧分别设有圆盘 5,两个圆盘5可随套筒4转动且可上下移动,上侧的圆盘5外缘面上均布有多个倒l型的内支撑杆6,内支撑杆6靠近套筒4的一侧设有两个上下相对且开口朝上的筛筒7,下侧的圆盘5外缘面上设有多个l型的外支撑杆8,外支撑杆8 与套筒4之间的距离大于内支撑杆6与套筒4之间的距离,多个外支撑杆8与多个内支撑杆6交错分布;
19.所述的外支撑杆8下端远离套筒4的一侧固定有延伸板9,延伸板9上开设有倒l型的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倒l型的活动杆10,活动杆10下侧自由端经弹簧与导向槽底部连接,活动杆10与外支撑杆8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挂钩11,筒体1内壁上均布有多个挤压块12,挤压块12水平方向上的两端面均为倾斜面,活动杆10可与挤压块12接触。
20.为了使套筒4可产生正反向转动,所述的定杆3与下侧的套筒4均贯穿隔板2,下侧的套筒4下端固定有传动齿轮13,定杆3上转动连接有位于隔板2 下方的支架14,支架14上侧为开口朝向套筒4的u型,筒体1底部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轴15,转轴15上端固定有连杆16,连杆16自由端铰接有与传动齿轮13啮合的齿条17,齿条17位于支架14内。
21.为了使转轴15产生转动,所述的转轴15上固定有增速齿轮18,筒体1底部设有电机19,电机19输出端设有与增速齿轮18啮合的动力齿轮20,动力齿轮20的顶径大于增速齿轮18的顶径。
22.为了使两个套筒4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的定杆3上固定有左右轴向且位于两个套筒4之间的定轴21,定轴21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中间锥齿轮22,两个套筒4的相对端分别固定有传动锥齿轮23,两个锥齿轮分别与两个中间锥齿轮22啮合。
23.为了使两个圆盘5可随套筒4转动,及两个圆盘5可上下移动,所述的套筒4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24,圆盘5经滑块与对应的滑槽24滑动连接,下侧的圆盘5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环形槽25,上侧的圆盘5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竖杆26,竖杆26下端与环形槽25滑动连接,隔板2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顶杆27,顶杆27上端可与下侧的圆盘5下端面接触。
24.为了使顶杆27可实现上下移动,所述的筒体1底部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圆柱28,圆柱28上端面为倾斜面,倾斜面上开设有与其倾斜方向一致的椭圆形槽,顶杆27下端插入椭圆形槽内,下侧的套筒4上套装有位于圆盘5与传动锥齿轮23之间的第一压簧29,上侧的套筒4上套装有位于定杆3上端与圆盘5之间的第二压簧30。
25.为了防止顶杆27上下移动时,隔板2上侧的清洗液体流入筒体1底部,所述的定杆3
上端与隔板2之间设有弹性防水布31。
26.为了使悬挂在两个相邻的挂钩11上的器械出现摆动,及提高清洗效果,所述的外支撑杆8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支杆32,支杆32位于对应的挂钩 11下方。
27.为了使圆柱28产生转动,及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所述的圆柱28下端同轴设有蜗轮33,筒体1底部转动连接有与蜗杆34啮合的蜗杆34,蜗杆34右端设有连接齿轮35,连接齿轮35顶径小于增速齿轮18的顶径,动力齿轮20下端面上设有多个可与连接齿轮35啮合的齿牙。
28.所述的筒体1上端铰接有筒盖。
29.本发明在使用前,设置电机19带动动力齿轮20转动三十分钟后自动停止,此时圆盘5已经正反向转动多次,且顶杆27下端位于椭圆形槽的上端,即圆盘5位于最高点,第一压簧29与第二压簧30均被压缩,左右器械从清洗液体中完全露出。
30.本发明在使用时,设置顶杆27下端位于椭圆形槽下端,即内支撑杆6与外支撑杆8下端均靠近隔板2,同一高度上相邻的两个挂钩11之间的距离为最大的初始状态;多个筛筒7内分别放置有不能悬挂的器械,例如:拉钩、阴道扩张器等器械,同一高度上两个相邻的挂钩11之间悬挂有一个钳形器械,例如:宫颈扩张钳、宫颈定位钳,镊子等器械,支杆32对器械进行支撑,此时,器械的两个夹持部之间的角度最大,将消毒液与水配制好的清洗液体倒入筒体1内,清洗液体位于隔板2上方并使清洗液体的液面没过最上侧的器械,关闭筒盖;
31.启动电机19,电机19带动动力齿轮20与增速齿轮18转动,使得转轴15 带动连杆16摆动,在连杆16从右向左摆动时,连杆16推动齿条17向左移动与传动齿轮13啮合使得下侧的套筒4产生顺时针转动,下侧的套筒4经下侧的圆盘5带动外支撑杆8产生顺时针转动,外支撑杆8与活动杆10带动多个钳形器械转动,筒体1内的清洗液体对器械进行清洗,当下侧的圆盘5转动至活动杆10与挤压块12接触,挤压块12挤压活动杆10,使得活动杆10在导向槽内滑动并挤压弹簧,相邻的两个挂钩11之间的角度逐渐变小,清洗液体对器械的外侧进行清洗,当活动杆10随圆盘5转动至与挤压块12脱离时,活动杆10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使得器械上两个夹持部之间的夹角增大,清洗液体对器械的铰接处进行清洗;
32.同时,由于两个传动锥齿轮23与两个中间锥齿轮22的啮合,使得上侧的套筒4产生逆时针转动,上侧的套筒4经圆盘5带动多个内支撑杆6产生逆时针转动,内支撑杆6带动筛筒7产生转动,进而使得清洗水对筛筒7内的器械进行清洗;
33.当转轴15带动连杆16从右向左摆动时,齿条17向右移动经传动齿轮13 带动下侧的套筒4突然产生逆时针转动,外支撑杆8与活动杆10周围的清洗液体产生逆时针转动,并与顺时针转动的清洗液体产生逆流差,同时,外支撑杆8 带动多个悬挂在挂钩11上的器械产生逆时针转动,并且在外支撑杆8逆时针转动时,挤压块12对活动杆10产生挤压,使得器械的夹持部不断的打开与闭合,使得产生逆流差的清洗液体分子更好的与器械的铰接处接触,并进行冲洗;
34.同时,上侧的套筒4产生顺时针转动,使得多个内支撑杆6带动筛筒7内的器械产生顺时针转动,筛筒7周围的清洗液体也顺时针转动,并与逆时针转动的清洗液体产生逆流差,使得清洗液体分子能够更好的与器械的表面与内部接触,提高对器械的清洗效果;随着电机19的转动,使得两个圆盘5不断的产生正反向转动,使得清洗液体能够充分的与器械的多个表面接触并进行冲洗;
35.当动力齿轮20下端的齿牙与连接齿轮35啮合时,蜗杆34与蜗轮33啮合带动圆柱28转动,顶杆27下端在椭圆形槽内向上滑动并推动下侧的圆盘5向上移动,下侧的圆盘5经竖杆26推动上侧的圆盘5向上移动,第一压簧29与第二压簧30受挤压,同时,外支撑杆8带动多个悬挂在挂钩11上的器械向上移动,内支撑杆6带动筛筒7内的器械向上移动,器械上侧的清洗液体对其上侧进行刷洗,当顶杆27下端从椭圆形槽的上端向下滑动时,顶杆27上端不再向上顶圆盘5,两个圆盘5在第一压簧29和第二压簧30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器械下侧的清洗液体对其下侧进行刷洗;在圆柱28转动的过程中,形成多个器械绕套筒4正反向转动的同时并上下移动,整个过程中筒体1内清洗液体分子运动比较混乱,清洗液体分子能够多方位的对器械进行清洗,解决传统清洗残留死角的问题;
36.电机19持续转动,内支撑杆6与外支撑杆8及圆柱28重复上述运动,使得清洗液体充分的对器械进行清洗,当电机19即将转动三十分钟时,顶杆27 下端逐渐滑动至椭圆形槽的上端,两个圆盘5挤压第一压簧29或第二压簧30,使得内支撑杆6与外支撑杆8将器械从清洗液体中推举上来,同时两个圆盘5 的转动,将器械上的清洗液体进行甩落,当电机19转动三十分钟时停止,器械完全露出液体并进行晾干。
37.本发明中支架14在连杆16带动齿条17与传动齿轮13啮合的过程中,会产生往复转动,为的是确保齿条17能够始终与传动齿轮13保持啮合。
38.本发明中电机19的电路连接与控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39.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设置多个内支撑杆和多个外支撑杆可产生正反正转动,且内支撑杆与外支撑杆的转动方向相反,能够使得内支撑杆与外支撑杆周围的清洗液体产生逆流差,清洗液体分子更好的作用在器械上,再加上挤压块对活动杆的挤压,使得钳形器械的两个夹持部不断的打开与闭合,使得清洗液体分子充分的对器械进行刷洗,设置圆柱的转动,能够使得内支撑杆与外支撑杆带动器械正反向转动的同时又能够产生上下移动,使得筒体内的清洗液体分子充分的进入器械内部并与器械进行多方位接触清洗,避免存在残留死角,提高清洗、消毒效果,杜绝安全隐患,清洗结束后,器械从清洗液体中升出,器械上的水珠被甩掉并晾干,便于医护人员的取用,操作简单,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