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7:41: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提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类的异形显示产品,比如曲面屏手机、曲面屏智能手表、手持式温度计等。而对于具有曲面显示盖板的显示装置来说,需控制光源发射的各光束投射至曲面显示盖板的光斑大小合适,方可使曲面显示盖板显示清晰的图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具有曲面显示盖板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的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
5.盖板层,包括弯曲部;
6.光学层,至少对应所述弯曲部设置,所述光学层包括朝向所述盖板层的第一光学面和背离所述盖板层的第二光学面,所述第一光学面与所述盖板层相适配,所述第二光学面为平面;及
7.光器件,设于所述光学层的所述第二光学面所在的一侧,所述光器件配置为能够发射多条光束,且所述光器件发射的光束从所述第二光学面进入所述光学层,并从所述第一光学面射出至所述盖板层,且所述光束从所述第二光学面传输至所述第一光学面的过程中,所述光束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光学面的横截面处处相等。
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安装件以及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安装于所述安装件。
9.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在盖板层与光器件之间设置光学层,光学层的第一光学面与盖板层相适配,光学层的第二光学面为平面,光器件发射的多条光束从第一光学面进入光学层内,并在光束从第二光学面传输至第一光学面的过程中,光束沿平行于第二光学面的横截面处处相等,通过光学层调节光器件发射的光束到盖板层之间的光束传播范围,使光器件在盖板上的成像不受盖板层的形状限制,防止光器件与盖板层之间的距离不匹配而导致成像模糊。也无需将光器件与盖板层紧邻安装,使各种形状的光器件不受盖板层的结构限制。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12.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分解图;
13.图3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14.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5.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盖板层由弯曲部组成的剖视图;
16.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盖板层包括平直部的剖视图一;
17.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盖板层包括平直部的剖视图二;
18.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光源分设于多个子安装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0.如图1所示,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脑、平板、检测设备(如温度计)或可穿戴设备(如手表)等。如图2和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面板200、安装件和主板140,安装件可包括电池盖120、中框130等,中框130和电池盖120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显示面板200和电池盖120分别固定于中框130的两侧,显示面板200、中框130和电池盖120一起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结构,主板140位于电子设备100内部,主板140上集成有控制器、存储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基带芯片等电子元件。显示面板200用来显示画面或字体,主板140可以控制电子设备100的运行。
21.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lcd屏可以为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屏幕或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屏幕或slcd(spl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拼接专用液晶显示)屏幕。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采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电激光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oled屏可以为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 amoled(super 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超级主动驱动式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 amoledplus(super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plus,魔丽屏)屏幕。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显示面板200能够显示信息且能够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
22.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可为曲面屏。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的剖视图,显示面板200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层210、光学层220和光器件230,盖板层210可包括弯曲部211,例如弯曲部211可为曲面板,使盖板层210表面结构流畅,呈现良好地触感。盖板层210可为可透光的玻璃盖板等。显示面板200还可包括围设于盖板层210的连接层240,连接层240可用于与电子设备100的中框130等安装件连接,以将显示面板200安装于电子设备100的安装件上。连接层240与盖板层210可一体设置,且连接层240与盖板层210平滑过渡连接。
23.光器件230设于光学层220背离盖板层210的一侧,光器件230配置为能够发射多条光束,且光器件230发射的光束可穿过光学层220到达盖板层210的弯曲部211,并穿过盖板层210的弯曲部211后从盖板层210远离光学层220的表面射出,以使用户可观测到图案。
24.光学层220至少对应弯曲部211设置,光学层220包括朝向盖板层210的第一光学面220a和背离盖板层210的第二光学面220b,光器件230发射的光束从第二光学面220b进入光学层220,并从第一光学面220a射出至盖板层210。第一光学面220a与盖板层210相适配,即第一光学面220a也至少包括与弯曲部211对应的曲面部分,第一光学面220a可设置为与盖板层210对应的仿形面。第二光学面220b为平面,使光器件230发射的多条光束可从同一平面进入光学层220内,光学层220可引导光束投射至盖板层210,并在光束从第二光学面220b传输至第一光学面220a的过程中,光束沿平行于第二光学面220b的横截面处处相等,同时,设置第一光学面220a与盖板层210相适配,使穿过第一光学面220a的光束可对应地投射至盖板层210,通过光学层220调节光器件230发射的光束到盖板层210之间的光束传播范围,使光器件230在盖板上的成像不受盖板层210的形状限制,防止光器件230与盖板层210之间的距离不匹配而导致成像模糊。
25.盖板层210包括弯曲部211,使盖板层210可围设出一个安装空间,光学层220可容置于该安装空间内,并用于引导光器件230发射的光束的传播方向,无需将光器件230安装到盖板层210围设出的安装空间内即可满足光束传播距离要求,使各种呈板状或体积较大的光器件230不受盖板层210的结构限制。
26.如图5所示,盖板层210可由弯曲部211组成,即盖板层210整体为弯曲结构,使盖板层210整体可用于显示图像。可选地,盖板层210朝向光学面的表面可为向远离光学层220方向弯曲的弧形面,盖板层210远离光学层220的表面也可为向远离光学层220方向弯曲的弧形面。在垂直于第二光学面220b的方向上,可设置光学层220的投影全部覆盖弯曲部211的投影,使投射至弯曲部211的光束可全部被光学层220约束传播方向后投射至弯曲部211。
27.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盖板层210还包括与弯曲部211连接的平直部212,平直部212为与第二光学面220b平行的板状。可设置弯曲部211围设于平直部212外围,且平直部212与弯曲部211一体设置。可选地,可设置弯曲部211位于平直部212朝向光学层220的一侧,且弯曲部211向远离光学层220的方向弯曲,组装时,盖板层210可罩设于光学层220第一光学面220a。
28.光器件230的其中一部分光源232可对应弯曲部211设置、另一部分可对应平直部212设置,使光器件230发射的光束可分别到达弯曲部211和平直部212,使弯曲部211和平直部212均可用于显示信息。如图6所示,光学层220可包括与弯曲部211对应的第一光学部221,在垂直于第二光学面220b的方向上,可设置第一光学部221的投影全部覆盖弯曲部211,使光器件230对应弯曲部211的光束可全部穿过第一光学部221后到达弯曲部211。
29.光学层220可仅由第一光学部221组成,且光学层220对应平直部212的区域镂空设置,使光器件230发射的光束可直接到达平直部212。光器件230对应平直部212的部分结构可延伸至部分容置于光学层220中间的镂空区域,充分利用安装空间。
30.可选地,如图7所示,可设置光学层220还包括与第一光学部221连接的第二光学部222,第二光学部222对应平直部212设置,在垂直于第二光学面220b的方向上,可设置第二光学部222的投影全部覆盖平直部212,且第一光学部221与第二光学部222采用相同的材质一体设置。
31.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光学面220a的边缘可与第二光学面220b的边缘连接;或者如图6所示,也可设置光学层220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光学面220a和第二光学面220b之间的侧
壁面220c,在垂直于第二光学面220b的方向上,可调节第一光学面220a与第二光学面220b之间的间距,以适应盖板层与光器件之间的距离要求。当光器件230的结构可容置于盖板层210围设出的安装空间内时,可设置光学层220全部容置于安装空间内;当光器件230的结构因过大等原因而难以延伸至盖板层210围设出的安装空间内时,在垂直于第二光学面220b的方向上,可设置第二光学面220b与盖板层210最靠近光器件230的表面平齐,也可设置光学层220部分伸出安装空间,再与光器件230对接。
32.光学层220可由用于制备光纤的玻璃纤维制得的玻璃纤维光学层,可将玻璃纤维熔融后,再加工出本技术的光学层220所需的形状。光学层220也可包括多条光纤(图中未示出)、与多条光纤连接的基体(图中未示出),可将多条光纤设于基体内加工为一体后,再加工出本技术的光学层220所需的形状,光器件230发射的光束可穿过光纤投射至盖板层210。每条光纤的相对的两个端面分别延伸至第一光学面220a和第二光学面220b,每条光纤用于传输至少一条所述光束。
33.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面220a可与盖板层210贴合设置,使穿过第一光学面220a的光束可直接投射至盖板层210,以降低光束从第一光学面220a到盖板层210的光损耗。可选地,也可在第一光学面220a设置底折射率的光学胶(图中未示出),第一光学面220a通过低折射率的光学胶与盖板层210连接,穿过第一光学面220a的光束可在穿过光学胶后到达盖板层210,同时,光学层220可将第一光学面220a与盖板层210稳定连接。
34.光学层220的第二光学面220b朝向光器件230设置,可设置光器件230直接连接于第二光学面220b,光器件230产生的光束可直接投射至第二光学面220b。也可设置光器件230与第二光学面220b间隔设置,光器件230相对于第二光学面220b的距离具体也可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设置,以使光器件230发射的光束在穿过光学层220、弯曲部211后能够在弯曲部211清晰地成像。
35.当多条光束分别投射至第二光学面220b时,应确保投射至第二光学面220b的相邻两条光束之间间隔设置,防止多条光束进入光学层220内之后互相干扰影响成像效果。同时,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光束之间的间距越小,则显示面板200显示的图像则越连贯。因此,在选择相邻两光束之间的间距时,可从图像的连贯性和防止相邻两条光束存在光束互扰这两方面综合考虑进行选择,本技术对投射至第二光纤时相邻两光束之间的间距不做限定,具体可根据显示面板200的成像效果进行选择。
36.可选的,可设置显示面板200还包括隔光件250,隔光件250对应第二光学面220b设置,隔光件250包括多个通光孔251,光束穿过通光孔251到达第二光学面220b,通过隔光件250将各光束间隔开来。
37.隔光件250可与第二光学面220b间隔设置,并在垂直于第二光学面220b的方向上,通过调节隔光件250相对第二光学面220b的距离,来调节各光束投射至第二光学面220b上的面积大小,同时实现控制相邻两条光束之间间隔设置。隔光件250也可直接设于第二光学面220b,使各光束穿过通光孔251后直接投射至第二光学面220b,确保进入光学层220内的各光束不会互相干扰。隔光件250可由遮光材料制得,例如隔光件250可为橡胶隔光件,橡胶隔光件可粘贴于第二光学面220b;隔光件250也可为遮光油墨,遮光油墨可镀覆于第二光学面220b;当然,隔光件250也可由其他材质制得,本技术对隔光件250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
38.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器件230可包括电路板231和至少一个的光源232,光
源232用于发射光束,光源232可为灯珠(例如led灯珠)、灯管等。多个光源232安装于电路板231并与电路板231电性连接,电路板231与电子设备100的主板140连接,通过主板140上的控制器控制光源232的发光状态,来控制显示面板200的显示状态。
39.光源232的数量可为一个,且光源232发射的光束可为平行光、也可为发散光,此时,可设置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与第二光学面220b对应的隔光件250,光源232发射的光束在穿过隔光件250的多个通光孔251后被分割为多条光束投射至第二光学面220b。
40.光源232的数量也可为多个,各光源232发射的光束可为平行光、也可为发散光。可调整相邻两个光源232之间的间距,以及在垂直于第二光学面220b的方向上调整光源232与第二光学面220b之间的间距,使多个光源232投射至第二光学面220b上的光束间隔设置。可选地,可设置相邻两个光源232间隔设置,并设置各光源232的表面与第二光学面220b贴合,使各光源232发射的光线可分别独立地进入到光线层内。
41.当光源232的数量为多个时,也可设置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与第二光学面220b对应的隔光件250,使多个光源232发射的光束穿过隔光件250的通光孔251后投射至第二光学面220b。进一步地,可设置多个光源232的数量少于隔光件250的通光孔251的数量,各光源232发射的光束穿过至少一个的通光孔251;也可设置多个光源232的数量与通光孔25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使多个光源232发射的光束一一对应穿过多个通光孔251分别到达第二光学面220b。
42.可设置隔光件250在垂直于第二光学面220b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厚度,当光源232的数量为多个并一一对应多个通光孔251时,可设置光源232部分容置于对应的通光孔251内。进一步地,可设置容置于通光孔251内的光源232的表面与第二光学面220b贴合,使光源232发射的光束尽可能多地投射至第二光学面220b并进入光学层220内,以降低光损耗。
43.电路板231包括用于安装光源232的第一安装面231a,第一安装面231a可为与第二光学面220b平行的平面。当光源232的数量为多个时,可设置多个光源232的尺寸相等,并设于平面的第一安装面231a,在垂直于第二光学面220b的方向上,使各光源232到第二光学面220b的距离均相等。也可根据实际显示需求,设置安装于电路板231上的各光源232的尺寸存在差异,使各光源232投射至第二光学面220b上的光束的大小存在差异,丰富显示效果。
44.在其他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也可设置第一安装面231a包括与第二光学面220b平行的多个子安装面,多个子安装面分设于平行于第二光学面220b的多个平面内,以使多个光源232可分设于多个平面内,调节各光源232到第二光学面220b的距离,满足多种不同规格的光源232的安装要求,使光源232的安装方式更灵活。
45.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4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