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1:04: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设备针对每种规格的软管产品仅设置一个检测位置,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对同一规格的软管产品进行批量检测,进而导致批量检测时的效率极低。而且,通过上述气密性检测设备对软管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很多检测工序都需要检测人员手动操作,从而导致上述气密性检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便捷性较差。
3.因此,有必要对上述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设备,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对软管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时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便捷性较差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充气装置、承载架、控制装置和容置有测试液体的箱体;其中,所述箱体、所述承载架和所述控制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承载架位于所述箱体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箱体具有朝向所述承载架的开口,所述承载架与所述开口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充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架上,且位于所述安装结构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于所述充气装置;
6.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安装待测软管产品具有管口的第一端;所述箱体用于容置所述待测软管产品与所述第一端相对且封闭的第二端,以使所述测试液体浸没所述第二端;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预设控制逻辑,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封堵所述管口,并通过所述管口向所述待测软管产品的内部输送测试气体。
7.从上述描述可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8.以工作台、充气装置、承载架、控制装置、安装结构和容置有测试液体的箱体组成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并且可以在将待测软管产品具有管口的第一端安装于安装结构,以及将待测软管产品与第一端相对且封闭的第二端浸没于箱体内的测试液体后,通过控制装置根据预设控制逻辑,自动控制充气装置封堵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以及自动控制充气装置通过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向待测软管产品的内部输送测试气体,以实现待测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从而能够极大地减少检测人员的手动操作,进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对软管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时的自动化程度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相关技术或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相关技术或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并非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以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也即基于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4.软管是一种用于输送水、油、低浓度化学品和其它液体的管状产品,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医疗、工业和农业等诸多领域。软管产品按照所采用的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不锈钢软管、金属软管、波纹软管、橡胶软管和塑料软管等;其中,塑料软管的应用最为广泛,而作为塑料软管的一个典型用例,输液管(也称为一次性静脉输液器)常被用于建立人体静脉与药液之间的通道。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软管产品,输送液体时的稳定性和所输送的液体不会泄露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软管产品的气密性已然成为了各生产厂商最为关注的问题。
15.相关技术中,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设备针对每种规格的软管产品仅设置一个检测位置,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对同一规格的软管产品进行批量检测,进而导致批量检测时的效率极低。而且,通过上述气密性检测设备对软管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很多检测工序都需要检测人员手动操作,从而导致上述气密性检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便捷性较差。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设备(以下简称为气密性检测设备)。
16.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充气装置2、承载架3、控制装置4和容置有测试液体(图中未示出,比如水)的箱体5;其中,箱体5、承载架3和控制装置4均设置在工作台1上,承载架3位于箱体5的上方(即位于箱体5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箱体5具有朝向承载架3(即朝向上方)的开口51,承载架3与开口51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结构6,充气装置2设置在承载架3上,且位于安装结构6的上方(即位于安装结构6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控制装置4通信连接于充气装置2。可以理解,承载架3位于箱体5的上方,箱体5具有朝向上方的开口51,安装结构6设置在承载架3与开口51对应的位置,充气装置2设于承载架3且位于安装结构6的上方,这就意味着箱体5、安装结构6及充气装置2在竖直方向上彼此重合,或者是说,箱体5、安装结构6及充气装置2处于竖直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
17.具体地,安装结构6用于安装待测软管产品具有管口的第一端;箱体5用于容置待测软管产品与第一端相对且封闭的第二端,以使箱体5内的测试液体浸没待测软管产品的第二端;控制装置4用于根据预设控制逻辑(比如可以执行的一段程序代码),控制充气装置2对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进行封堵,以及用于控制充气装置2通过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向待
测软管产品的内部输送测试气体。此处,有必要进行说明,预设控制逻辑由检测人员设置,并预先存储在控制装置4中,这使得控制装置4对充气装置2所进行的控制需要以预设控制逻辑为参照;其中,预设控制逻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充气装置2对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进行封堵时的动作、充气装置2通过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向待测软管产品的内部输送测试气体时的动作、充气装置2对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进行封堵的时长和充气装置2通过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向待测软管产品的内部输送测试气体的时长等。
18.在实际应用中,检测人员先将待测软管产品具有管口的第一端安装于承载架3上的安装结构6,再将待测软管产品与第一端相对且封闭的第二端放置在箱体5内,使得待测软管产品的第二端浸没于箱体5内的测试液体;之后,控制装置4先根据预设控制逻辑,自动控制充气装置2对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进行封堵,再自动控制充气装置2通过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向待测软管产品的内部输送测试气体;最后,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箱体5内的测试液体是否出现气泡(或出现气泡的多少)的方式,对待测软管产品的气密性进行评判,以此来实现待测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
19.由上可见,本技术实施例以工作台1、充气装置2、承载架3、控制装置4、安装结构6和容置有测试液体的箱体5组成气密性检测设备,并且可以在将待测软管产品具有管口的第一端安装于安装结构6,以及将待测软管产品与第一端相对且封闭的第二端浸没于箱体5内的测试液体后,通过控制装置4根据预设控制逻辑,自动控制充气装置2封堵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以及自动控制充气装置2通过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向待测软管产品的内部输送测试气体,以实现待测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从而能够极大地减少检测人员的手动操作,进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对软管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时的自动化程度和便捷性。
2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进一步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承载架3可以包括设于工作台1的立柱31,以及自立柱31的侧壁向远离立柱31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承载板32和第二承载板33;其中,第二承载板33位于第一承载板32与工作台1之间,且充气装置2设于第一承载板32,安装结构6设于第二承载板33。可以理解,由于箱体5、安装结构6及充气装置2处于竖直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而充气装置2设于第一承载板32,安装结构6设于第二承载板33,所以第一承载板32、第二承载板33及箱体5也处于竖直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
21.进一步地,安装结构6可以包括多个,此时多个安装结构6阵列分布于第二承载板33。在本实施方式中,同一行的安装结构6均用于安装同一规格的待测软管产品;或者,同一列的安装结构6均用于安装同一规格的待测软管产品;这就说明一个第二承载板33上,可以安装多种规格的待测软管产品,且每种规格的待测软管产品包括多个。
22.相应地,由于一个充气装置2封堵一个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即充气装置2与安装结构6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所以充气装置2也包括多个,此时多个充气装置2阵列分布于第一承载板32。在本实施方式中,同一行的充气装置2的规格与相应行的安装结构6所安装的待测软管产品相适应;或者,同一列的充气装置2的规格与相应列的安装结构6所安装的待测软管产品相适应;这就说明一个第一承载板32上,包括多种规格的充气装置2,且每种规格的充气装置2包括多个。可以理解,不同规格的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大小不同,其所需的充气装置2的规格便不同。因此,充气装置2与相应安装结构6所安装的待测软管产品之间需要具备规格上的匹配性/适应性。
23.由上可见,本实施方式能够对多种规格的待测软管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并且在一次气密性检测的过程中,每种规格的待测软管产品的检测数量可以为多个,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对待测软管产品进行批量检测时的效率。
24.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仅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实现,并非是本技术实施例对承载架3的具体构成及充气装置2、安装结构6的设置形式等的唯一限定;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灵活设定。
2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进一步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第一承载板32可以包括多个,此时多个第一承载板32之间相互间隔,且多个第一承载板32上均可以阵列分布有多个充气装置2。相应地,第二承载板33也可以包括多个,此时多个第二承载板33之间相互间隔,且多个第二承载板33上也均可以阵列分布有多个安装结构6。可以理解,由于每一个第一承载板32上均阵列分布有多个充气装置2,以及每一个第二承载板33上均阵列分布有多个安装结构6,所以第一承载板32及第二承载板33的数量越多,气密性检测时所能够检测的待测软管产品的规格就越多,这将更加有利于对待测软管产品进行批量检测时的效率。
26.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承载板32、第二承载板33及箱体5处于竖直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而第一承载板32及第二承载板33均包括多个,且箱体5仅包括一个,所以当需要对目标第二承载板33上所安装的待测软管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就需要将箱体5与目标第二承载板33及相应的目标第一承载板32设置在竖直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便存在两种实现方式,其一为所有第一承载板32及第二承载板33均固定,箱体5可以移动;其二为箱体5固定,所有第一承载板32及第二承载板33均可以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第二种实现方式,即设置立柱31转动连接于工作台1。
27.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仍然参阅图3,承载架3还可以包括转动装置34;此时,转动装置34设置在工作台1上,立柱31设置在转动装置34上,以使转动装置34能够带动立柱31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改变各第一承载板32及第二承载板33的空间位置。
28.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仅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实现,并非是本技术实施例对将箱体5与目标第二承载板33和相应的目标第一承载板32设置在竖直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的实现方式,以及第一承载板32、第二承载板33的设置形式等的唯一限定;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灵活设定。
2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仍然参阅图3,充气装置2可以包括密封柱22和设于承载架3(即第一承载板32)的气缸21;其中,气缸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密封柱22。基于此,控制装置4具体可以用于根据预设控制逻辑,控制气缸21通过自身的动力输出端带动密封柱22向安装结构6的方向移动,使得密封柱22对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进行封堵,以及控制气缸21通过密封柱22和待测软管产品的管口向待测软管产品的内部输送测试气体。
30.进一步地,安装结构6可以为密封环。此处,有必要进行说明,密封环可以与密封柱22相互配合,并构成密封环境,从而为待测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31.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仅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实现,并非是本技术实施例对充气装置2、安装结构6的具体构成的唯一限定;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灵活设定。
32.在一些实施例中,仍然参阅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可以包括
升降装置7,此时升降装置7设置在工作台1上,箱体5设置在升降装置7上,以使升降装置7能够带动箱体5向远离工作台1的方向移动,或向靠近工作台1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当升降装置7带动箱体5向靠近工作台1的方向移动到位后,待测软管产品的第二端会脱离箱体5,即不再浸没于箱体5内的测试液体;当升降装置7带动箱体5向远离工作台1的方向移动到位后,待测软管产品的第二端会进入箱体5,以使待测软管产品的第二端浸没于箱体5内的测试液体;由此,可以通过升降装置7控制待测软管产品的第二端浸没于箱体5内的测试液体的时长,即可以通过升降装置7控制对待测软管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的时长。
33.在一些实施例中,仍然参阅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可以包括设于工作台1的图像捕获装置8和显示装置9;其中,图像捕获装置8同时通信连接于显示装置9和控制装置4,显示装置9通信连接于控制装置4。具体地,图像捕获装置8用于在控制装置4控制充气装置2的过程中(即对待测软管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的过程中),捕获箱体5的内部的影像(即捕获箱体5内的测试液体的影像);显示装置9用于显示图像捕获装置8所捕获的影像,以通过影像确认箱体5内的测试液体是否有气泡产生(或产生气泡的多少),从而实现对待测软管产品的气密性检测。此外,显示装置9还可以用于对控制装置4内的预设控制逻辑进行编译、替换或修改。
34.较好的是,图像捕获装置8可以采用图像传感器,显示装置9可以采用触控显示屏;其中,图像传感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传感器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35.在一些实施例中,仍然参阅图3,控制装置4可以具有多个控制键41,以使检测人员能够通过多个控制键41对所有充气装置2进行手动控制;其中,控制键4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按动式控制键、滑动式控制键、拨动式控制键和触摸式控制键,且多个控制键41之间可以组合作用,也可以单独作用。
3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内容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7.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内容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内容。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内容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内容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内容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技术内容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技术内容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