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户外机柜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09:36: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机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外机柜。


背景技术:

2.近些年,户外机柜由于安装灵活、扩展性强,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户外机柜需要安装各种机组,各机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及时将热量散出户外机柜。目前户外机柜通风散热的方式主要有百叶窗散热和通风孔散热两种。
3.百叶窗散热,主要是通过在柜体上设置百叶窗,百叶窗的叶片倾斜设置,防止雨水进入柜体,然而采用百叶窗会降低通风效率,且成本较高;通风孔散热,主要是在户外机柜的柜体上开具通风孔,以供其内部的机组散热,此种方法构造简单,散热效果好,应用较多,但是通风孔的设置也将导致雨水从通风孔处进入柜体内部,部分雨水粘附在机柜内部无法排除,久而久之积水处生锈概率远高于机柜其他部位,锈蚀程度严重时将导致壁板蚀透,甚至雨水进入柜体其他腔室导致内部机组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户外机柜由于设有通风孔而容易被雨水侵入、导致柜体积水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户外机柜。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一种户外机柜,包括:
7.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包括安装部和隔离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需要通风散热的机组;
8.第一柜门,所述第一柜门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柜门设有供所述第一腔室内外通风的通风部,所述第一柜门和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隔离部进行隔离;
9.腔室导流组件,所述腔室导流组件设置于所述隔离部,所述腔室导流组件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用于将从所述通风部进入所述隔离部的雨水进行导流并经所述第一柜门排出。
10.本方案中,第一腔室的安装部为机组的安装提供空间;第一柜门的通风部为第一腔室通风换气,进而散出机组产生的热量;雨水经过柜门的通风部后,首先进入隔离部,隔离部的设置避免了雨水直接进入安装部,为安装部的机组提供了一定的保护;进入第一腔室的雨水经腔室导流组件的导流面和第一柜门排出户外机柜,避免了雨水积聚在第一腔室,导致第一腔室内部的锈蚀和机组的损坏。
11.优选地,所述户外机柜还包括柜门导流组件,所述柜门导流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柜门的朝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所述柜门导流组件用于将雨水导出至所述第一柜门的外侧。
12.本方案中,当雨水通过第一柜门的通风部时,会有一部分雨水落在柜门导流组件上,并被柜门导流组件导出至第一柜门的外侧,减少了进入第一腔室的雨水。
13.优选地,所述柜门导流组件包括下导流板,所述下导流板设于所述通风部的下缘;
14.所述下导流板沿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向所述第一腔室的外部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15.本方案中,由于雨水一般是沿斜向下的方向经过第一柜体的通风部,因此通风部的下部区域进入的雨水较多,下导流板设置在通风部的下缘,可以将通风部的下部区域进入的雨水导流至通风部的外侧,即导流至第一柜门的外侧。
16.优选地,所述柜门导流组件还包括上导流板和/或侧导流板;
17.所述上导流板设置于所述通风部的上缘,所述上导流板沿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向所述第一腔室的外部逐渐向上倾斜设置;
18.所述侧导流板设置于所述通风部的侧缘,所述侧导流板自所述通风部的侧缘向所述通风部的中心逐渐向第一腔室倾斜设置。
19.本方案中,上导流板、侧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围绕通风部倾斜设置,对通风部行成环绕式挡雨结构,减少了进入第一腔室的雨水,挡住的雨水能后经下导流板到流至第一柜门的外侧。
20.优选地,所述第一柜门的下端面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腔室的柜门翻边;
21.所述柜门翻边设有若干排水孔;
22.所述腔室导流组件与所述柜门翻边相抵接,进入所述第一腔室的雨水经过所述排水孔排出;
23.若干所述排水孔集中设置于所述柜门翻边的一端;
24.所述柜门翻边由远离所述排水孔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排水孔的一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25.本方案中,经通风部进入第一腔室的雨水会洒落或者流至腔室导流组件上,腔室导流组件将雨水导流至柜门翻边上,流至柜门翻边的雨水经排水孔排出至第一柜门的外侧。经腔室导流组件导流至柜门翻边的雨水,进一步沿着柜门翻边倾斜的方向流至排水孔,经排水孔排出至第一柜门的外侧,加强了雨水的集中排出。
26.优选地,所述腔室导流组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包括第一倾斜部;
27.所述第一倾斜部从与所述安装部对应的一端向与所述第一柜门对应的一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部上形成所述导流面。
28.本方案中,经通风部进入第一腔室的雨水会洒落或者流至隔板的第一倾斜部上,第一倾斜部将雨水导流至第一柜门的外侧。
29.优选地,所述隔板还包括隔断部,所述隔断部将所述安装部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机组安装于所述上腔室。
30.本方案中,隔板将安装部划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空间上进行了分区,上腔室为机组的安装提供了相对独立的腔室,对机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1.优选地,所述腔室导流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包括连接部和第二倾斜部;
32.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机组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上端连接;
33.所述第二倾斜部从与所述挡板对应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34.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顶端连接;
35.所述第二倾斜部和所述第一倾斜部共同组成所述导流面。
36.本方案中,挡板的连接部与机组的底部连接,可以避免雨水流入机组底部,对机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落入第二倾斜部的雨水沿着第二倾斜部流至第一倾斜部,第一倾斜部将雨水导流至第一柜门的外侧。
37.优选地,所述腔室导流组件还包括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设有第三倾斜部;
38.所述第三倾斜部从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底部连接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39.所述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和所述第三倾斜部共同组成所述导流面。
40.本方案中,第一横梁加强了腔室导流组件与第一腔室的连接,使得腔室导流组件的安装更加牢固;第二倾斜部、第一倾斜部和第三倾斜部依次连接,且三者的倾斜方向一致,共同形成导流面,雨水依次流经第二倾斜部、第一倾斜部和第三倾斜部,再经第一柜门排出。
41.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外机柜还包括第二腔室和密封件,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下方;
42.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
43.所述腔室导流组件与所述第一柜门对应的一端还包括第一安装板;
44.所述第二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
45.本方案中,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的下方,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设置的密封件避免了落入第一腔室的雨水在排出时流入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第一安装和第二腔室的第二安装板方便密封件的安装,密封件套设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从而避免了落入第一腔室的雨水在排出时流入第二腔室。
4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47.第一腔室的安装部为机组的安装提供空间;第一柜门的通风部为第一腔室通风换气,进而散出机组产生的热量;雨水经过柜门的通风部后,首先进入隔离部,隔离部的设置避免了雨水直接进入安装部,为安装部的机组提供了一定的保护;进入第一腔室的雨水经腔室导流组件的导流面和第一柜门排出户外机柜,避免了雨水积聚在第一腔室,导致第一腔室内部的锈蚀和机组的损坏。
附图说明
4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
4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5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柜门的结构图。
5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腔室导流组件的结构图。
5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密封件的剖面示意图。
53.附图标记说明:
54.第一腔室1
55.安装部11
56.隔离部12
57.第一柜门2
58.通风部21
59.柜门导流组件22
60.下导流板221
61.上导流板222
62.侧导流板223
63.柜门翻边23
64.排水孔231
65.腔室导流组件3
66.导流面31
67.隔板32
68.第一倾斜部321
69.隔断部322
70.挡板33
71.连接部331
72.第二倾斜部332
73.第一横梁34
74.第三倾斜部341
75.第一安装板35
76.第二安装板41
77.密封件5
具体实施方式
78.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内。
79.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户外机柜,包括第一腔室1、第一柜门2和腔室导流组件3,第一腔室1包括安装部11和隔离部12,安装部11用于安装需要通风散热的机组,安装部11为机组的安装提供空间;第一柜门2用于打开或盖合第一腔室1,第一柜门2设有供第一腔室1内外通风的通风部21,即通风部21为第一腔室1通风换气,进而散出机组产生的热量;第一柜门2和安装部11通过隔离部12进行隔离,雨水经过柜门的通风部21后,首先进入隔离部12,隔离部12的设置避免了雨水直接进入安装部11并机组上,为安装部11的机组提供了一定的保护;腔室导流组件3设置于隔离部12,腔室导流组件3设有导流面31,导流面31用于将从通风部21进入隔离部12的雨水进行导流并经第一柜门2排出,避免了雨水积聚在第一腔室1,导致第一腔室1内部的锈蚀和机组的损坏。
80.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和隔离部12是第一腔室1内的两个空间,用以体现机组不是直接贴着第一柜门2设置的。
81.本实施例中,第一柜门2包括门板,通风部21位于门板上,通风部21正对第一腔室1设置,通风部21的上端靠近门板的顶部,下端靠近门板的下部,通风部21上排布有若干通风孔。
82.本实施例中,户外机柜还包括柜门导流组件22,柜门导流组件22连接于第一柜门2的朝向第一腔室1的一侧,柜门导流组件22用于将雨水导出至第一柜门2的外侧。当雨水通过第一柜门2的通风部21时,会有一部分雨水落在柜门导流组件22上,并被柜门导流组件22导出至第一柜门2的外侧,减少了进入第一腔室1的雨水。
83.本实施例中,柜门导流组件22包括下导流板221,下导流板221设于通风部21的下缘;下导流板221沿第一腔室1的内部向第一腔室1的外部逐渐向下倾斜设置。由于雨水一般是沿斜向下的方向经过第一柜体的通风部21,因此通风部21的下部区域进入的雨水较多,下导流板221设置在通风部21的下缘,可以将通风部21的下部区域进入的雨水导流至通风部21的外侧,即导流至第一柜门2的外侧。
84.本实施例中,柜门导流组件22还包括上导流板222和侧导流板223;上导流板222设置于通风部21的上缘,上导流板222沿第一腔室1的内部向第一腔室1的外部逐渐向上倾斜设置;侧导流板223设置于通风部21的侧缘,侧导流板223自通风部21的侧缘向通风部21的中心逐渐向第一腔室1倾斜设置。上导流板222、侧导流板223和下导流板221围绕通风部21倾斜设置,对通风部21行成环绕式挡雨结构,减少了进入第一腔室1的雨水,挡住的雨水能后经下导流板221到流至第一柜门2的外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柜门导流组件22可以只包括下导流板221,或者只包括下导流板221和上导流板222,或者只包括下导流板221和侧导流板223。
85.本实施例中,第一柜门2的下端面设有朝向第一腔室1的柜门翻边23;柜门翻边23设有若干排水孔231;腔室导流组件3与柜门翻边23相抵接,进入第一腔室1的雨水经过排水孔231排出。经通风部21进入第一腔室1的雨水会洒落或者流至腔室导流组件3上,腔室导流组件3将雨水导流至柜门翻边23上,流至柜门翻边23的雨水经排水孔231排出至第一柜门2的外侧。
86.本实施例中,若干排水孔231集中设置于柜门翻边23的一端;柜门翻边23由远离排水孔231的一端向靠近排水孔231的一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经腔室导流组件3导流至柜门翻边23的雨水,进一步沿着柜门翻边23倾斜的方向流至排水孔231,经排水孔231排出至第一柜门2的外侧,加强了雨水的集中排出。
87.本实施例中,腔室导流组件3包括隔板32,隔板32包括第一倾斜部321;第一倾斜部321从与安装部11对应的一端向与第一柜门2对应的一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第一倾斜部321上形成导流面31。经通风部21进入第一腔室1的雨水会洒落或者流至隔板32的第一倾斜部321上,第一倾斜部321将雨水导流至第一柜门2的外侧。
88.本实施例中,隔板32还包括隔断部322,隔断部322将安装部11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机组安装于上腔室。隔板32将安装部11划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空间上进行了分区,上腔室为机组的安装提供了相对独立的腔室,对机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89.本实施例中,腔室导流组件3还包括挡板33,挡板33包括连接部331和第二倾斜部332;连接部331的上端与机组的底部连接,连接部331的下端与第二倾斜部332的上端连接;第二倾斜部332从与挡板33对应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第二倾斜部332的底端与第一倾斜部321的顶端连接;第二倾斜部332和第一倾斜部321共同组成导流面31。挡板33的连接部331与机组的底部连接,可以避免雨水流入机组底部,对机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落入第二倾斜部332的雨水沿着第二倾斜部332流至第一倾斜部321,第一倾斜部321将
雨水导流至第一柜门2的外侧。
90.本实施例中,腔室导流组件3还包括第一横梁34,第一横梁34设有第三倾斜部341;第三倾斜部341从与第一倾斜部321的底部连接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向下倾斜设置;第一倾斜部321、第二倾斜部332和第三倾斜部341共同组成导流面31。第一横梁34加强了腔室导流组件3与第一腔室1的连接,使得腔室导流组件3的安装更加牢固;第二倾斜部332、第一倾斜部321和第三倾斜部341依次连接,且三者的倾斜方向一致,共同形成导流面31,雨水依次流经第二倾斜部332、第一倾斜部321和第三倾斜部341,再经第一柜门2排出。
91.本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户外机柜还包括第二腔室和密封件5,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1的下方;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之间设有密封件5,密封件5的设置避免了落入第一腔室1的雨水在排出时流入第二腔室。
92.本实施例中,腔室导流组件3与第一柜门2对应的一端还包括第一安装板35;第二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板41,密封件5套设于第一安装板35和第二安装板41。第一腔室1的第一安装和第二腔室的第二安装板41方便密封件5的安装,密封件5套设于第一安装板35和第二安装板41,从而避免了落入第一腔室1的雨水在排出时流入第二腔室。
93.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