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河道采砂管理的远程智能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8 22:18: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河道采砂管理的远程智能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实生泛中,总有个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人民群众的安危,对河段乱采滥挖,根本不顾及河道生态环境和河床稳定,河道坑堆增多,险情加重,部分坡脚被掏空,采砂纠纷不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直接威胁着河道的防汛能力和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管理人员少,乱采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查处,因此需要远程监控装置对河道进行监测。目前的监控装置往往只能进行简单的视频录制,且视频录制角度有限,需要电力系统支持,缺少隐蔽性,很容易被滥采人员蓄意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采砂管理的节省电力、高隐蔽性的远程智能监控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河道采砂管理的远程智能监控装置,包括上壳体、支撑板、电池仓、设备仓、连接杆、下壳体、旋转组件、摄像装置和红外线感应探头,所述支撑板固定设于上壳体内壁,所述电池仓设于支撑板上,所述设备仓设于支撑板上,所述设备仓靠近电池仓设置,所述连接杆固定设于支撑板下壁,所述下壳体设于连接杆下端,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设有观察窗,所述旋转组件设于支撑板下壁,所述摄像装置设于旋转组件上,所述摄像装置靠近观察窗设置,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设于摄像装置上,使用时摄像设备处于待机状态,红外线感应探头通过观察窗感应河道情况,当红外线感应探头探测到河道上有人员活动时,摄像装置开启,对红外线感应区域进行摄像,从而减少电力消耗。
5.作为优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电机、转轴和旋转支架,所述电机固定设于支撑板下壁,所述转轴设于电机输出轴端,所述旋转支架固定设于转轴上,所述摄像装置设于旋转支架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启动电机,通过旋转支架带动摄像装置移动角度,使得摄像装置拍摄角度更广泛,监控更全面。
6.其中,所述电池仓内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为电机、摄像设备和红外线感应探头等电器部件进行供电。
7.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仓内设有信号传输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红外线感应探头、摄像装置和电机信号相连,当红外线感应探头探测到河道人员活动时,控制器接收信号控制摄像装置开启拍摄河道场景并反馈至远程管理端,管理人员可通过信号传输装置发出指令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机控制单元控制电机旋转,从而调整摄像装置的拍摄角度。
8.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上端设有固定栓扣,通过固定栓扣可将上壳体固定在河道
附近视野位置较好的树干上。
9.为了增加隐蔽性,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表面均设有伪装纺线,根据河道植被生长情况可对伪装纺线进行针对性布色,避免被滥采人员发现后蓄意破坏。
10.为了防雨防尘,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若干组透孔,若干组所述透孔贯穿设于下壳体下壁,当雨水或灰尘由观察窗进入下壳体后可以迅速排出,避免对监控设备造成损坏。
11.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河道采砂管理的远程智能监控装置操作简单,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蓄电池为各电器部件进行供电,减少了电力系统的架设,节省了成本,增加了装置的隐蔽性;摄像装置维持待机状态,当红外线感应探头感应到人员活动时,控制器控制摄像装置进行拍摄,减少了电力的消耗,避免了管理人员频繁更换蓄电池,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摄像装置将录制的视频通过信号传输装置发射到远程管理端,反馈河道情况,帮助管理人员判断是否存在河道采砂乱采滥挖的行为;当河道因汛期等原因发生变化时,管理人员可远程控制电机旋转,带动摄像装置沿观察窗转动以改变红外线感应角度和拍摄角度,使用更加便捷;伪装纺线增加了装置的隐蔽性,避免被滥采人员发现后蓄意破坏;当雨水或灰尘由观察窗进入下壳体后可以通过若干组透孔迅速排出,避免对监控设备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河道采砂管理的远程智能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河道采砂管理的远程智能监控装置工作流程示意图。
14.其中,1、上壳体,2、支撑板,3、电池仓,4、设备仓,5、连接杆,6、下壳体,7、旋转组件,8、摄像装置,9、红外线感应探头,10、观察窗,11、电机,12、转轴,13、旋转支架,14、蓄电池,15、信号传输装置,16、控制器,17、固定栓扣,18、伪装纺线,19、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河道采砂管理的远程智能监控装置,包括上壳体1、支撑板2、电池仓3、设备仓4、连接杆5、下壳体6、旋转组件7、摄像装置8和红外线感应探头9,支撑板2固定设于上壳体1内壁,电池仓3设于支撑板2上,设备仓4设于支撑板2上,
设备仓4靠近电池仓3设置,连接杆5固定设于支撑板2下壁,下壳体6设于连接杆5下端,下壳体6与上壳体1之间设有观察窗10,旋转组件7设于支撑板2下壁,摄像装置8设于旋转组件7上,摄像装置8靠近观察窗10设置,红外线感应探头9设于摄像装置8上。
18.如图1所示,旋转组件7包括电机11、转轴12和旋转支架13,电机11固定设于支撑板2下壁,转轴12设于电机11输出轴端,旋转支架13固定设于转轴12上,摄像装置8设于旋转支架13上,旋转支架13带动摄像装置8旋转,使得拍摄角度更广泛。
19.如图1所示,电池仓3内设有蓄电池14,蓄电池14为电机11、摄像设备和红外线感应探头9等电器部件进行供电。
20.如图1所示,设备仓4内设有信号传输装置15和控制器16,控制器16分别与红外线感应探头9、摄像装置8和电机11信号相连。
21.如图1所示,上壳体1上端设有固定栓扣17。
22.如图1所示,上壳体1与下壳体6表面均设有伪装纺线18,避免被滥采人员发现后蓄意破坏。
23.如图1所示,下壳体6上开设有若干组透孔19,若干组透孔19贯穿设于下壳体6下壁。
24.具体使用时,根据河道植被生长情况对伪装纺线18进行布色,然后通过固定栓扣17将上壳体1固定在河道附近视野位置较好的树干上,平时摄像设备维持待机状态,红外线感应探头9通过观察窗10感应河道情况,当红外线感应探头9探测到河道人员活动时,控制器16接收信号并控制摄像装置8解除待机状态拍摄河道场景并反馈至远程管理端,管理人员通过信号传输装置15发出指令到控制器16,远程控制启动电机11,通过旋转支架13带动摄像装置8移动,调整拍摄角度,使得摄像装置8拍摄角度更广泛,监控更全面,当雨水或灰尘由观察窗10进入下壳体6后可以迅速排出,避免对监控设备造成损坏。
2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