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6 06:54: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水稻种植过程中大多需要借助幼苗培育设备对水稻幼苗进行培育,当水稻幼苗生长至一定程度后从培育设备中取出并移植到水田中。
3.现有技术中,在将水稻幼苗从培育设备中取出时,大多是利用人工手动将幼苗从土壤中拔出或者借助铲刀等工具将水稻幼苗翘出,这两种水稻幼苗取用方式较为传统,手动拔出水稻幼苗时,水稻幼苗容易发生断裂现象,借助铲刀将水稻幼苗翘出时容易损伤水稻幼苗的根系,因此,现有的幼苗培育设备存在幼苗取用不便以及幼苗取用效率低下的缺陷,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栽培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栽培装置,包括外箱、第一驱动组件、注水组件、幼苗盛放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外箱内盛装有水,所述幼苗盛放组件活动设置在水面上方,所述幼苗盛放组件一侧设有排水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外箱内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幼苗盛放组件移动至所述水面内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幼苗盛放组件在所述水面内部晃动,所述注水组件用于将所述外箱内部水源输送至所述幼苗盛放组件内部。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幼苗盛放组件包括盛放箱以及挡板,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封装于所述盛放箱一侧的隔网,所述挡板贴合设置在所述盛放箱一侧,用于对所述隔网进行封堵,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盛放箱的一侧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外箱内壁相连,所述外箱内部还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盛放箱的移动行程进行限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输出端与所述挡板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输出端与所述盛放箱侧壁相连。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卷线机以及绕设于所述卷线机上的牵引绳,所述卷线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箱内壁上,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卷线机的一端与所述挡板相连。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外箱内壁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相互连通并垂直,所述盛放箱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延伸至所述第一导向槽内部。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凸轮、驱动轴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箱内壁上,所述凸轮一侧通过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相连,在所述盛放箱移动至水面内部时,所述凸轮可贴合至所述盛放箱侧壁。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注水组件包括进水管、柔性气囊、固定套筒、第二弹性件以及出水管,所述固定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箱内壁上,所述进水管连通在所述固定套筒一侧并延伸至水面内部,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固定套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盛放箱内侧连通,所述柔性气囊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内部并与所述柔性气囊相连,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内均设置有单向阀。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出水管为柔性软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幼苗盛放组件可对水稻幼苗进行培育,当水稻幼苗生长至可栽培状态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幼苗盛放组件移动至水面内部,同时利用注水组件向幼苗盛放组件内部注入水源,配合第二驱动组件带动幼苗盛放组件在水面内部进行晃动,幼苗盛放组件晃动时配合其内部的所注入的水源作用,可带动土壤与幼苗根系之间分离,分离的土壤在水源的作用下由排水组件排出至外箱内,相较于现有技术,可实现土壤与水稻幼苗根系之间的快速分离,达到水稻幼苗的快速取用目的,具有水稻幼苗取用方便以及取用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栽培装置中幼苗盛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栽培装置中外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外箱、101-排放管、20-第一驱动组件、201-卷线机、202-牵引绳、30-第一弹性件、40-注水组件、401-进水管、402-柔性气囊、403-固定套筒、404-第二弹性件、405-出水管、50-幼苗盛放组件、501-挡板、502-隔网、503-盛放箱、504-导向杆、60-第二驱动组件、601-凸轮、602-驱动轴、70-限位组件、701-第一导向槽、702-第二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16.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栽培装置,包括外箱10、第一驱动组件20、注水组件40、幼苗盛放组件5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60,所述外箱10内盛装有水,所述幼苗盛放组件50活动设置在水面上方,所述幼苗盛放组件50一侧设有排水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安装在所述外箱10内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用于带动所述幼苗盛放组件50移动至所述水面内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用于带动所述幼苗盛放组件50在所述水面内部晃动,所述注水组件40用于将所述外箱10内部水源输送至所述幼苗盛放组件50内部。
17.通过幼苗盛放组件50可对水稻幼苗进行培育,当水稻幼苗生长至可栽培状态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0带动幼苗盛放组件50移动至水面内部,同时利用注水组件40向幼苗盛放组件50内部注入水源,配合第二驱动组件60带动幼苗盛放组件50在水面内部进行晃动,幼苗盛放组件50晃动时配合其内部的所注入的水源作用,可带动土壤与幼苗根系之间分离,分离的土壤在水源的作用下由排水组件排出至外箱10内,通过这种设置,可实现土壤与水稻幼苗根系之间的快速分离,达到水稻幼苗的快速取用目的。
18.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幼苗盛放组件50包括盛放箱503以及挡板501,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封装于所述盛放箱503一侧的隔网502,所述挡板501贴合设置在所述盛放箱503一侧,用于对所述隔网502进行封堵,所述挡板501远离所述盛放箱503的一侧通过第一弹性件30与所述外箱10内壁相连,所述外箱10内部还设置有限位组件70,所述限位组件70用于对所述盛放箱503的移动行程进行限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输出端与所述挡板501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输出端与所述盛放箱503侧壁相连。
19.在水稻幼苗生长至可栽培状态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0带动挡板501向外箱10内部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30受力压缩,同时盛放箱503在重力作用下同步向外箱10内部移动,直至盛放箱503移动至水面内部时,限位组件70限制盛放箱503的继续移动,此时挡板501与盛放箱503分离,通过第二驱动组件60带动盛放箱503在水面内部晃动,外箱10内部的水可通过隔网502以及注水组件40进入盛放箱503内部,配合盛放箱503的晃动作用,可实现土壤与水稻幼苗根系之间的分离,分离后的土壤可穿过隔网502进入外箱10内部,分离后的水稻幼苗滞留于盛放箱503内部,以便于对水稻幼苗的拾取。
20.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包括卷线机201以及绕设于所述卷线机201上的牵引绳202,所述卷线机201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箱10内壁上,所述牵引绳202远离所述卷线机201的一端与所述挡板501相连。
21.在水稻幼苗培育过程中,通过第一弹性件30的支撑作用,挡板501贴合在盛放箱503一侧,以对盛放箱503进行支撑,并对隔网502进行遮挡,以防止盛放箱503内部土壤外漏,此时盛放箱503位于水面上方,在水稻幼苗生长至可栽培状态时,通过卷线机201带动牵引绳202收卷,以拉动挡板501向外箱10内部移动,盛放箱503在重力作用下同步向外箱10内部移动,当盛放箱503移动至水面内部时,限位组件实现盛放箱503的位置限定,挡板501在后续移动过程中与盛放箱503分离,通过盛放箱503的晃动作用实现土壤与水稻幼苗根系的分离。
22.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70包括开设于所述外箱10内壁的第一导向槽701和第二导向槽702,所述第一导向槽701与所述第二导向槽702相互连通并垂直,所述盛放箱503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杆504,所述导向杆504延伸至所述第一导向槽
701内部。
23.盛放箱503在重力作用下向外箱10内部移动时,可带动导向杆504沿第一导向槽701内部滑动,当导向杆504由第一导向槽701内滑动至第二导向槽702内部时,可实现盛放箱503的限位。
24.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凸轮601、驱动轴602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箱10内壁上,所述凸轮601一侧通过所述驱动轴602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相连,在所述盛放箱503移动至水面内部时,所述凸轮601可贴合至所述盛放箱503侧壁。
25.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602转动,进而带动凸轮601转动,凸轮601转动时可推动盛放箱503在水面内部晃动,实现土壤与水稻幼苗根系之间的分离,此时导向杆504沿第二导向槽702滑动。
26.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水组件40包括进水管401、柔性气囊402、固定套筒403、第二弹性件404以及出水管405,所述固定套筒403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箱10内壁上,所述进水管401连通在所述固定套筒403一侧并延伸至水面内部,所述出水管405一端与所述固定套筒40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盛放箱503内侧连通,所述柔性气囊402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403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404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403内部并与所述柔性气囊404相连,所述进水管401和所述出水管405内均设置有单向阀。
27.在盛放箱503移动至水面内部时,通过及第二弹性件404的支撑作用,可驱使盛放箱503与凸轮601相贴,在凸轮601转动时能够带动盛放箱503往复移动,实现盛放箱503的晃动,盛放箱503晃动时能够反复挤压柔性气囊402,柔性气囊402扩展时能够将外箱10内部的水源自进水管401吸入至固定套筒403内部,柔性气囊402压缩时可将固定套筒403内部的水源自出水管405压送至盛放箱503内部,以对土壤进行冲击,实现土壤与水稻幼苗根系之间的分离。
2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405为柔性软管,以便于盛放箱503能够顺利的进行晃动。
2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30和第二弹性件404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金属弹片,此处不做限制。
30.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盛放箱503一侧设置有排放管101,通过排放管101的设置,可将外箱10内部混合有土壤的水排出,经过滤后土壤可重复利用。
31.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幼苗盛放组件50可对水稻幼苗进行培育,当水稻幼苗生长至可栽培状态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0带动幼苗盛放组件50移动至水面内部,同时利用注水组件40向幼苗盛放组件50内部注入水源,配合第二驱动组件60带动幼苗盛放组件50在水面内部进行晃动,幼苗盛放组件50晃动时配合其内部的所注入的水源作用,可带动土壤与幼苗根系之间分离,分离的土壤在水源的作用下由排水组件排出至外箱10内,相较于现有技术,可实现土壤与水稻幼苗根系之间的快速分离,达到水稻幼苗的快速取用目的,具有水稻幼苗取用方便以及取用效率高的优点。
32.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