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煤矿井下安全防控系统的辅件及防控工艺

2022-07-06 03:17: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 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防控系统的辅件 ,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巷道部(2)中的巷道支撑立柱(3) ;在地表上方设置有若干外部支撑架(9),外部支撑架(9)下部扎根于非采空区处的上土层部(1)处;在巷道部(2)上方的上土层部(1)分布有若干位于柔性网格节点下方的工艺立孔(11);工艺立孔(11)上端与大气连通,下端与巷道部(2)连通;在工艺立孔(11)中插有与上土层部(1)接触的外护套部(12);外护套部(12)包括外钻管(23)、设置在外钻管(23)中的外网孔套(25)、设置在外网孔套(25)中的外支撑管(26);外连接板(24)设置在外网孔套(25)与外支撑管(26)之间;当外网孔套(25)与外支撑管(26)放入到工艺立孔(11)中后,外钻管(23)通过钻机驱动反向旋转取出;在外支撑管(26)与工艺立孔(11)之间灌浆并浸没部分外网孔套(2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安全防控系统的辅件 ,其特征在于:在巷道部(2)旁开有应急通道(27),应急通道(27)旁开有与设定距离的巷道部(2)连接的巷道应急门(28);应急通道(27)通过等边三角形框架形成的棱柱支撑,等边三角形框架中拼接有辅助支撑(32),在等边三角形框架侧壁上分布网板,在网板上覆盖有塑料板;在等边三角形框架中设置有应急传送链板(29),在应急传送链板(29)上横向分布有挡板(30),在应急传送链板(29)上定距离分布有氧气罐(31),以供躺在或趴在应急传送链板(29)上的人员吸食,应急传送链板(29)输出端及驱动部设置在井口部(33)。3. 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防控工艺,其特征在于: 用于防控火灾或瓦斯爆炸;当发生火灾或瓦斯爆炸后, 防控方法如下;s1,井下员工通过挂环与插杆分离,安全门(5)在自重作用下从水平下落到竖直状态,以其所在巷道部(2)与相邻的巷道部(2)隔断;s2,通过柔性网格对上土层部(1)实现柔性牵拉,通过拉力传感器对土方下沉进行监控,通过调整杆(18)调节各部牵拉力,使得土方下沉力得到分散,防止产生塌方;s3,首先,通过中心送气泵(16)及鸭嘴口部(19)向发生瓦斯爆炸或火灾区单向送入二氧化碳进行阻燃,通过环形通道将爆炸或火灾产生的有毒气体及粉尘抽取,防止其扩散;其次,通过中心送气泵(16)及鸭嘴口部(19)向未发生瓦斯爆炸或火灾区单向送入空气或氧气并送入水,通过环形通道抽气进行气路循环,供滞留人员维持生命;s4,当发生正向塌方,通过巷道支撑人字顶板(4)承受并分散下沉力,通过巷道支撑立柱(3)实现立柱支撑;当发生斜向塌方,通过巷道支撑人字顶板(4)斜向下压,进行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s5,滞留于其他巷道部(2)的人员,打开巷道应急门(28),爬到应急传送链板(29)上,通过急传送链板(29)向井口部(33)输送,并通过氧气罐(31)吸食 。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安全防控系统及方法,其包括设置在巷道部中的巷道支撑立柱及设置在巷道支撑立柱顶部的巷道支撑人字顶板;巷道支撑立柱与巷道支撑人字顶板的纵向截面为下方是矩形且上方是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在巷道部设定距离处的巷道支撑人字顶板上铰接有安全门的上端,在巷道支撑人字顶板上设置有导向轮,安全门的下端连接有安全牵引钢丝的根部,安全牵引钢丝通过导向轮反向变向引出到设定安全距离外,在安全距离外,安全牵引钢丝通过挂环与插杆安装在对应的巷道部的巷道支撑人字顶板上;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便。便。


技术研发人员:郝宇 孙国文 肖丹 秦江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8.20
技术公布日:2022/7/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