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葡萄树体躯干嫁接方法及嫁接用固定装置与流程

2022-07-06 03:16: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树木嫁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萄树体躯干嫁接方法及嫁接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葡萄种植户对市场需求没有预见性,没有考虑品种特性及品种对当地水、土等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建园时盲目选择名、特、优品种,这些品种在当地发展时因抗寒性、抗逆性、耐贮运性差而不能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因此步入淘汰行列。
3.如何快速将不适宜在温室栽植的品种进行更替,并实现更替的品种快速丰产并产生经济效益,成为广大葡萄种植户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树体躯干嫁接方法及嫁接用固定装置,解决了现今缺乏一种快速将不适宜在温室栽植的品种进行更替的技术,并实现更替的品种快速丰产并产生经济效益的问题。
5.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第一方面,一种葡萄树体躯干嫁接方法及嫁接用固定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tep1:获取目标葡萄树群属性特征,捕捉目标葡萄树群布局状态;step2:根据上一步骤得到的目标葡萄树群布局状态进行布局状态划分,分析同一区域内目标葡萄树群属性特征匹配度;step3:设定目标葡萄树群同一区域下属性特征匹配度兼容界值;step4:当步骤step3中界值比设定界值大或等于时,获得嫁接许可,获取当前各目标葡萄树群生产周期内实时状态;step5:确认目标葡萄树群嫁接时间,选择嫁接葡萄树干并标记;step6:到达所确认的目标葡萄树群嫁接时间,开始嫁接;step7:嫁接后立即浇透水,设置环境温度24-27℃,相对湿度大于80%,在接穗接近萌芽的前期,将砧木隐芽从基部全部清除干净,直至接穗芽萌发并成生长的主导,萌发后,以正常的肥水管理,根据长势对主梢延长头进行水平支撑至应季月份进行摘心处理;step8:当步骤step3中界值比设定界值小时,拒绝嫁接许可,获取数据记录库中数据记载内容,对照数据记录库中记载内容查找嫁接目标葡萄树体第二兼容目标;step9:以第二兼容目标介入嫁接目标葡萄树体嫁接操作。
6.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1中目标葡萄树群属性特征内容包括目标葡萄树群的品种、种植要求及生产周期。
7.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2中对于目标葡萄树群布局状态捕捉根据目标葡萄树
群属性特征内容中品种或种植要求中任意一种进行布局状态划分。
8.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3中设定的兼容界值设定原则为80%-90%中任意数值,其中百分号前数字设置为整数。
9.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3中设置有子步骤step31:根据目标葡萄树群属性特征及分布状态内容建立数据记录库,所述步骤step31中数据记录库中包含步骤step1-3中所有内容。
10.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6中嫁接操作过程为:在葡萄砧木和接穗的嫩枝半木质化状态下,生枝蔓直径达0.4厘米以上进行嫁接,将需要的良种葡萄萌发的新梢作接穗,随采随去掉叶片,保留叶柄1厘米,立即用干净的湿毛巾包好;使用时从湿毛巾中取出,用刀片在芽下方1厘米处的两侧削成楔形,斜削面长2厘米,在芽上方2厘米处切断,然后用劈接法将其嫁接在需要更新的老树萌发出的木质化相同的、留有3-5个芽的萌孽或新梢上;用塑料条包严扎紧接口,然后用塑料袋将接穗和嫁接部位套住,绑严保湿,半月后,接芽萌发展叶,逐步将袋口打开通风,直到去掉。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7中,嫁接完成后葡萄树群生长出的副梢作为下年度的结果母枝选择性培养。
12.第二方面,一种葡萄树体躯干嫁接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抱环和第一锁定环,所述第一抱环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抱环,所述第一抱环与第二抱环的表面等距对称铰接有锁定块,所述第一锁定环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锁环,所述第二锁环的一端通过螺纹贯穿插设有旋杆,所述旋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贯穿插设在第一锁定环的内部,所述第二抱环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抱环通过内部开设的滑槽滑动插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端穿过第二抱环延伸至第二抱环的外部,所述第二抱环内部开设的滑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端插设在推杆的底面,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槽内壁与推杆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抱环的一侧开设有锁定槽,所述推杆的一端滑动插设在第一抱环一侧开设的锁定槽内;所述第一锁定环与第二锁环所组成整体通过螺纹套设在第一抱环与第二抱环的表面,所述锁定块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锁定环、第二锁环所组成整体相适配的螺纹。
1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抱环与第一抱环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抱环、第二抱环相连接,所述锁定块与第一抱环、第二抱环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锁定块与第一抱环、第二抱环相连接。
14.更进一步地,所述锁定块相互靠近的一面均胶合空心气囊。
15.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发明中方法,可实现温室葡萄树体在高接换种2-4个月后即可实现树体上架成形,并在次年丰产,达到老化品种当年更替、次年丰产的目的,比新植小苗可节省1-2年时间进入丰产期。
16.2、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嫁接固定装置可重复使用,避免了资源及成本的增大,同时
其具有一定的硬性效果从而为嫁接的葡萄树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撑,并且不易损伤葡萄树体嫁接处,拆装便捷,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便捷度。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一种葡萄树体躯干嫁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一种葡萄树体躯干嫁接用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锁定部件的整体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第一抱环;2、第二抱环;3、锁定块;4、空心气囊;5、第一锁环;6、第二锁环;7、旋杆;8、推杆;9、限位杆;1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21.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葡萄树体躯干嫁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tep1:获取目标葡萄树群属性特征,捕捉目标葡萄树群布局状态;step2:根据上一步骤得到的目标葡萄树群布局状态进行布局状态划分,分析同一区域内目标葡萄树群属性特征匹配度;step3:设定目标葡萄树群同一区域下属性特征匹配度兼容界值;step4:当步骤step3中界值比设定界值大或等于时,获得嫁接许可,获取当前各目标葡萄树群生产周期内实时状态;step5:确认目标葡萄树群嫁接时间,选择嫁接葡萄树干并标记;step6:到达所确认的目标葡萄树群嫁接时间,开始嫁接;step7:嫁接后立即浇透水,设置环境温度24-27℃,相对湿度大于80%,在接穗接近萌芽的前期,将砧木隐芽从基部全部清除干净,直至接穗芽萌发并成生长的主导,萌发后,以正常的肥水管理,根据长势对主梢延长头进行水平支撑至应季月份进行摘心处理;step8:当步骤step3中界值比设定界值小时,拒绝嫁接许可,获取数据记录库中数据记载内容,对照数据记录库中记载内容查找嫁接目标葡萄树体第二兼容目标;step9:以第二兼容目标介入嫁接目标葡萄树体嫁接操作。
22.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层面,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对实施例1中葡萄树体躯干嫁接方法做进一步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步骤step1中目标葡萄树群属性特征内容
包括目标葡萄树群的品种、种植要求及生产周期。
23.如图1所示,步骤step2中对于目标葡萄树群布局状态捕捉根据目标葡萄树群属性特征内容中品种或种植要求中任意一种进行布局状态划分。
24.如图1所示,步骤step3中设定的兼容界值设定原则为80%-90%中任意数值,其中百分号前数字设置为整数。
25.如图1所示,步骤step3中设置有子步骤step31:根据目标葡萄树群属性特征及分布状态内容建立数据记录库,步骤step31中数据记录库中包含步骤step1-3中所有内容。
26.如图1所示,步骤step6中嫁接操作过程为:在葡萄砧木和接穗的嫩枝半木质化状态下,生枝蔓直径达0.4厘米以上进行嫁接,将需要的良种葡萄萌发的新梢作接穗,随采随去掉叶片,保留叶柄1厘米,立即用干净的湿毛巾包好;使用时从湿毛巾中取出,用刀片在芽下方1厘米处的两侧削成楔形,斜削面长2厘米,在芽上方2厘米处切断,然后用劈接法将其嫁接在需要更新的老树萌发出的木质化相同的、留有3-5个芽的萌孽或新梢上;用塑料条包严扎紧接口,然后用塑料袋将接穗和嫁接部位套住,绑严保湿,半月后,接芽萌发展叶,逐步将袋口打开通风,直到去掉。
27.如图1所示,步骤step7中,嫁接完成后葡萄树群生长出的副梢作为下年度的结果母枝选择性培养。
28.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层面,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对实施例1中葡萄树体躯干嫁接方法做进一步具体说明,如图2和3所示,一种葡萄树体躯干嫁接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抱环1和第一锁定环5,第一抱环1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抱环2,第一抱环1与第二抱环2的表面等距对称铰接有锁定块3,第一锁定环5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锁环6,第二锁环6的一端通过螺纹贯穿插设有旋杆7,旋杆7的一端通过螺纹贯穿插设在第一锁定环5的内部,第二抱环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第二抱环2通过内部开设的滑槽滑动插设有推杆8,推杆8的顶端穿过第二抱环2延伸至第二抱环2的外部,第二抱环2内部开设的滑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限位杆9顶端插设在推杆8的底面,限位杆9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滑槽内壁与推杆8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抱环1的一侧开设有锁定槽,推杆8的一端滑动插设在第一抱环1一侧开设的锁定槽内;第一锁定环5与第二锁环6所组成整体通过螺纹套设在第一抱环1与第二抱环2的表面,锁定块3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锁定环5、第二锁环6所组成整体相适配的螺纹。
29.在本实施例使用时,用户首先按动推杆8向第二抱环2内部伸入,推杆8在限位杆9的表面滑动压缩复位弹簧10发生形变,从而推杆8的端头即可从第一抱环1侧面所开的锁定槽中移动至锁定槽最下方极限位置,推杆8不再被锁定槽限制,随后扳动第一抱环1与第二抱环2沿铰接转动展开,推杆8从锁定槽中脱离,进而将该装置整体扣于葡萄树体嫁接处表面,接着使第一抱环1与第二抱环2闭合后用户松手推动推杆8的手,推杆8受复位弹簧10的回弹力而重新从第二抱环2的顶面伸出,推杆8的端头从新回到第一抱环1侧面所开的锁定槽顶部,该装置的初步安装完成;随后用户只需扳动第一锁定环5与第二锁环6沿铰接轴展开后扣于第一抱环1与第
二抱环2表面,接着转动旋杆7使旋杆7通过螺纹穿过第一锁定环5、第二锁环6,第一锁定环5、第二锁环6即可形成闭环,此时第一锁定环5、第二锁环6组成的闭环因通过螺纹套设在第一抱环1、第二抱环2的表面,用户即可按动锁定块3沿其与第一抱环1、第二抱环2相连的铰接向内转动,并同时通过螺纹转动第一锁定环5与第二锁环6所组成的闭环,直至第一锁定环5与第二锁环6借助螺纹在第一抱环1与第二抱环2表面移动至锁定块3表面,该装置的整体安装即可完成,另一组第一锁定环5、第二锁环6操作同理。
30.如图2所示,第二抱环2与第一抱环1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抱环1、第二抱环2相连接,锁定块3与第一抱环1、第二抱环2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锁定块3与第一抱环1、第二抱环2相连接。
31.第一抱环1与第二抱环2相连所用扭力弹簧为该装置在固定于葡萄树体嫁接处提供了一定的预固定效果,第一抱环1与第二抱环2通过扭力弹簧作用力夹持在葡萄树体嫁接处的表面便于用户进一步的操作,锁定块3与第一抱环1、第二抱环2相连所用扭力弹簧是为了提供锁定块3一定的限位效果,避免锁定块3沿铰接轴向第一抱环1、第二抱环2内转动影响该装置的安装操作。
32.如图2所示,锁定块3相互靠近的一面均胶合空心气囊4。通过该设置,有效地保证了锁定块3与葡萄树体嫁接处的相贴面有空心气囊4所间隔,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基础上,同时还避免了锁定块3对葡萄树体嫁接处造成损伤。
33.需要注意的是,绿枝嫁接注意事项:(1)注意品种间的亲和力嫁接后砧穗能否很快亲合粘成一体,开始正常生长发育,关键在于品种的亲和力,这是嫁接成败的基本条件。
34.(2)要把握住嫁接时机嫩枝嫁接成活率高的关键是掌握在砧穗嫩枝都达到半木质化(确定是否半木质化,可将枝条截断观看,截面髓心略见一点白,其余部分呈鲜绿色,木质部与皮层界限难分清)时进行,过嫩、老化都会影响成活率,导致嫁接失败。
35.(3)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嫁接时速度要快,接穗切削面要平滑,砧穗要密接,包扎要严紧。如果速度太慢,切削的砧穗会氧化变褐,风干失水,嫁接后必然影响成活率。
36.(4)要控制好温湿度嫁接口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温度是24-27℃,相对湿度大于80%。嫩枝嫁接,正值在六月中下旬,温度适宜,形成层细胞活跃,嫁接容易成活。但这段时间气候干旱,蒸发量较大,嫩枝嫁接要注意保湿。嫁接后除认真包扎防止失水外,还要用塑料袋将嫁接部位套好。后期在塑料袋下部开一个透气口,以利透气,防高温日烧。
37.(5)加强嫁接苗的管理嫁接成活后,砧木上会长出许多萌蘖。为了保证嫁接成活后新梢迅速生长,不致使萌蘖消耗大量的养分,应该及时把萌蘖除去。进行葡萄绿枝嫁接,大多使用塑料条捆绑,塑料条和塑料套能保持湿度,有弹性,绑得紧,其缺点是时间长了,会影响接穗及砧木的生长。一般当新梢长至30cm左右时要及时解除接口上绑扎的塑料条,防止影响枝条加粗生长。
38.综上而言,采用发明中方法,可实现温室葡萄树体在高接换种2-4个月后即可实现树体上架成形,并在次年丰产,达到老化品种当年更替、次年丰产的目的,比新植小苗可节省1-2年时间进入丰产期;另外,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嫁接固定装置可重复使用,避免了资源及成本的增大,同时其具有一定的硬性效果从而为嫁接的葡萄树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撑,并且不易损伤葡
萄树体嫁接处,拆装便捷,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便捷度。
3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