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2 13:27: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缆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而我国大部分电缆均采用空中架设方式进行输电;
3.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
4.目前,现有的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在使用时,只能对电缆进行固定,但是在电缆使用时,一部分位于变电站的外部,另一部分位于变电站的内部,因此当变电站外部的电缆受外力影响发生晃动时,电缆晃动的力度,传导到电缆连接处,导致电缆与变电站之间发生振动与摩擦,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损坏电缆,其次,现有的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电缆的粗细不同,因此需要电缆的尺寸选择不内径的固定装置对电缆进行固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9.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
10.相互平行的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相对的侧面分别安装有防护板和挤压板,并在防护板和挤压板之间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滑轨分别与防护板和挤压板连接;以及
11.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安装在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含:
12.上环和下环,所述上环和下环的形状均呈“u”形,且上环和下环的开口相对;所述上环的两侧和下环的两侧均连接有弹性带,且上环和下环通过弹性带分别与内侧板和外侧板连接。
13.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箱式变电站,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分别位于箱式变电站的内外两侧,且安装板与箱式变电站的外壁插接。
14.优选的,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并在内侧板和外侧板的外壁均
开设通孔,所述弹性带粘接在通孔的内壁。
15.通过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设置螺栓连接,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间距,方便与不同厚度的箱式变电站外壳配合使用,从而将箱式变电站的外壳夹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其次,在内侧板和外侧板的外壁均开设通孔,弹性带粘接在通孔的内壁,从而保证电缆与装置的接触均为柔性接触,避免磨损电缆。
16.优选的,所述上环和下环的内侧均粘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内部填充有气囊。
17.通过在上环和下环的内侧均粘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内部填充有气囊,在电缆与上下环挤压时,橡胶垫能够充分的与电缆表面贴合,从而提高上下环与电缆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1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两组从动丝杆,且两组从动丝杆相互平行,其中,
19.所述上环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螺纹板,所述下环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螺纹板,且第二螺纹板与第一螺纹板上下对应,所述第一螺纹板和第二螺纹板均通过螺纹与从动丝杆连接。
20.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板的外部开设有呈弧形的第一螺纹,且第一螺纹与从动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板的外部开设有插孔,用于与第一螺纹板插接,且插孔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与从动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其中,
21.所述内侧板的外部插接有驱动杆,且驱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安装在从动丝杆外侧的第二锥形齿轮啮合。
22.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且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均为半环形,并分别位于从动丝杆的两侧。
23.通过将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螺旋方向设计为相反,能够在从动丝杆旋转时,控制上下环分离或闭合,从而降低电缆的固定的难度。
24.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板和第二螺纹板的外部均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表面开设有过孔,所述从动丝杆插接在过孔的内部。
25.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外部安装有呈圆盘状的旋钮,且旋钮的外部设有防滑层。
26.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长度大于防护板的宽度。
27.通过将驱动杆的长度设计为大于防护板的宽度,能够在驱动杆插入到内侧板时,安装在驱动杆端部的第一锥形齿轮与安装在从动丝杆外部的第二锥形齿轮啮合。
28.(三)有益效果
29.一是通过在固定组件的两侧设置弹性带,并将弹性带与内外侧板连接,不但能够为电缆的晃动提供一定的空间,同时还能对电缆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电缆与连接处发生磨损;
30.二通过设置上下相对的上环和下环,并在上下环的端部设置第一螺纹板和第二螺纹板,能够通过控制从动丝杆旋转,带动上下环进行分离与合并,同时还能根据电缆的大小调整上下环之间的间距,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31.三是通过在螺纹板的外部设置限位板,能够防止从动丝杆与螺纹板之间发生分离,提高调节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2.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33.图1为本发明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34.图2为本发明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中内外侧板和固定组件的结构图之一;
35.图3为本发明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中内外侧板和固定组件的结构图之二;
36.图4为本发明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中锥形齿轮啮合的结构图;
37.图5为本发明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整体结构的截面图;
38.图6为本发明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中固定组件的结构图之一;
39.图7为本发明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中固定组件的结构图之二;
40.图8为本发明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中固定组件的结构图之三。
41.图例说明:1、内侧板;2、外侧板;3、防护板;4、挤压板;5、安装板;6、固定组件;61、上环;62、下环;63、第一螺纹板;64、第二螺纹板;65、限位板;7、弹性带;8、从动丝杆;9、驱动杆;10、旋钮;11、第一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4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参照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
44.相互平行的内侧板和外侧板,内侧板和外侧板相对的侧面分别安装有防护板和挤压板,并在防护板和挤压板之间设置安装板,安装板通过滑轨分别与防护板和挤压板连接;以及
45.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安装在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其中,固定组件包含:
46.上环和下环,上环和下环的形状均呈“u”形,且上环和下环的开口相对;上环的两侧和下环的两侧均连接有弹性带,且上环和下环通过弹性带分别与内侧板和外侧板连接。
47.内侧板和外侧板分别位于箱式变电站的内外两侧,且安装板与箱式变电站的外壁插接。
48.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箱式变电站,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通过螺栓连
接,并在内侧板和外侧板的外壁均开设通孔,弹性带粘接在通孔的内壁。
49.通过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设置螺栓连接,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间距,方便与不同厚度的箱式变电站外壳配合使用,从而将箱式变电站的外壳夹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其次,在内侧板和外侧板的外壁均开设通孔,弹性带粘接在通孔的内壁,从而保证电缆与装置的接触均为柔性接触,避免磨损电缆。
50.参照图6和图7所示,上环和下环的内侧均粘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内部填充有气囊。
51.通过在上环和下环的内侧均粘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内部填充有气囊,在电缆与上下环挤压时,橡胶垫能够充分的与电缆表面贴合,从而提高上下环与电缆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52.参照图2和图7所示,安装板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两组从动丝杆,且两组从动丝杆相互平行,其中,
53.上环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螺纹板,下环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螺纹板,且第二螺纹板与第一螺纹板上下对应,第一螺纹板和第二螺纹板均通过螺纹与从动丝杆连接。
54.参照图6和图7所示,第一螺纹板的外部开设有呈弧形的第一螺纹,且第一螺纹与从动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板的外部开设有插孔,用于与第一螺纹板插接,且插孔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与从动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其中,
55.内侧板的外部插接有驱动杆,且驱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与安装在从动丝杆外侧的第二锥形齿轮啮合。
56.参照图6和图7所示,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且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均为半环形,并分别位于从动丝杆的两侧。
57.通过将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螺旋方向设计为相反,能够在从动丝杆旋转时,控制上下环分离或闭合,从而降低电缆的固定的难度。
58.参照图6和图7所示,第一螺纹板和第二螺纹板的外部均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表面开设有过孔,从动丝杆插接在过孔的内部。
59.通过在第一螺纹板和第二螺纹板的外部均安装限位板,且从动丝杆插接在过孔的内部,能够防止从动丝杆与螺纹板之间发生分离,提高调节的稳定性。
60.参照图2所示,驱动杆的外部安装有呈圆盘状的旋钮,且旋钮的外部设有防滑层。
61.通过在驱动杆的一端设置旋钮,在旋转旋钮时,能够带动安装在旋钮后端的驱动杆旋转,从而方便使用者手动调整电缆与上下环之间贴合的紧密程度。
62.参照图2所示,驱动杆的长度大于防护板的宽度。
63.通过将驱动杆的长度设计为大于防护板的宽度,能够在驱动杆插入到内侧板时,安装在驱动杆端部的第一锥形齿轮与安装在从动丝杆外部的第二锥形齿轮啮合。
64.使用时,先旋转安装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螺栓,使得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间距减小,从而对箱式变电站的外壳进行挤压,由此将装置固定到箱式变电站的外壳上。
65.将需要固定的电缆从内外侧板表面的通孔穿过,之后将驱动杆插入到内侧板中,并使驱动杆后端的第一锥形齿轮与从动丝杆外部的第二锥形齿轮啮合,完成后,旋转安装在内侧板外部的旋钮,由于旋钮与驱动杆连接,且驱动杆与安装在从动丝杆外部的第二锥形齿轮啮合,因此在驱动杆旋转时,能够带动从动丝杆旋转,由于从动丝杆与第一螺纹板和
第二螺纹板,且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因此在从动丝杆旋转时,第一螺纹板和第二螺纹板在螺纹的作用下,沿着从动丝杆上下滑动,所以在从动丝杆旋转时,上下环向电缆方向移动,从而同时对位于上下环之间的电缆进行上下挤压,完成对电缆的固定,当电缆的直径较小时,上环两端的第一螺纹板穿过第二螺纹板表面开设的插孔,从而减上下环之间的间距,如图8所示,由此对位于上下环之间的电缆进行固定,方便根据电缆的大小调整上下环之间的间距,提高装置的适用性,最后将驱动杆从内侧板上取下,防止非工作人员误触。
66.当电缆晃动或者被拽动时,电缆向外移动,并带动其外部的固定组件一起向外移动,由于固定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带,且弹性带连接在侧板和固定组件之间,而侧板无法移动,因此在固定组件向外移动的过程中,位于固定组件一侧的弹性带被拉长,另一端的弹性带被挤压,弹性带发生变形,所以当固定组件移动时,固定组件两端的弹性带将其相反的方向拉动,从而阻止电缆移动,固定组件与侧板接触时,便无法继续移动。
67.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电缆只能与装置之间发生轻微的晃动,单晃动范围较大时,电缆便无法移动,且晃动的过程中,电缆不会与其他器件发生碰撞,从而避免电缆晃动时法还是能破损,本发明除了适用于箱式变电站,适应于电缆输送过程中的电缆支架上。
68.实施例
69.参照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高压电缆进线固定防护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
70.相互平行的内侧板1和外侧板2,内侧板1和外侧板2相对的侧面分别安装有防护板3和挤压板4,并在防护板3和挤压板4之间设置安装板5,安装板5通过滑轨分别与防护板3和挤压板4连接;以及
71.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安装在内侧板1与外侧板2之间;其中,固定组件6包含:
72.上环61和下环62,上环61和下环62的形状均呈“u”形,且上环61和下环62的开口相对;上环61的两侧和下环62的两侧均连接有弹性带7,且上环61和下环62通过弹性带7分别与内侧板1和外侧板2连接。
73.内侧板1和外侧板2分别位于箱式变电站的内外两侧,且安装板5与箱式变电站的外壁插接。
74.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箱式变电站,内侧板1和外侧板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并在内侧板1和外侧板2的外壁均开设通孔,弹性带7粘接在通孔的内壁。
75.参照图6和图7所示,上环61和下环62的内侧均粘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内部填充有气囊。
76.参照图2和图7所示,安装板5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两组从动丝杆8,且两组从动丝杆8相互平行,其中,
77.上环61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螺纹板63,下环62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螺纹板64,且第二螺纹板64与第一螺纹板63上下对应,第一螺纹板63和第二螺纹板64均通过螺纹与从动丝杆8连接。
78.参照图6和图7所示,第一螺纹板63的外部开设有呈弧形的第一螺纹,且第一螺纹与从动丝杆8的外壁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板64的外部开设有插孔,用于与第一螺纹板63插接,且插孔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与从动丝杆8的外壁螺纹连接,其中,
79.内侧板1的外部插接有驱动杆9,且驱动杆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11,第一锥形齿轮11与安装在从动丝杆8外侧的第二锥形齿轮12啮合。
80.参照图6和图7所示,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且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均为半环形,并分别位于从动丝杆8的两侧。
81.参照图6和图7所示,第一螺纹板63和第二螺纹板64的外部均安装有限位板65,且限位板65的表面开设有过孔,从动丝杆8插接在过孔的内部。
82.参照图2所示,驱动杆9的外部安装有呈圆盘状的旋钮10,且旋钮10的外部设有防滑层。
83.参照图2所示,驱动杆9的长度大于防护板3的宽度。
8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专利所必须的。
8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86.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的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专利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