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2022-07-02 10:17: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2.包装盒现有采用吸塑包装的独立小包装,通过拧动或折开瓶嘴的一端实现快速开启,如吸塑封装的藿香正气水,虽然方便了开启,但是其瓶口往往会较为尖锐,同时拧动或撕扯会导致撕裂口发生变形收缩,影响内容物的挤出。
3.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2022903575.8公开了一种铝箔包装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下盒面,所述下盒面表面设有与下盒面表面热封连接的上盒面,所述下盒面与上盒面共同构成存储腔;所述下、上盒面长度方向的一端两侧设有易撕坡口;两易撕坡口之间设有通过下盒面、上盒面共同形成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一端与存储腔连通,另一端封死;所述出料通道内设有分离管,所述盒体以两易撕坡口为分界线横贯出料通道,将盒体分为带存储腔及出料通道的瓶体及带出料通道的瓶盖,所述分离管外壁与瓶体的出料通道热封连接,所述分离管另一端插设于瓶盖的出料通道内。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携带,可根据一周给使用者进行定量分配,在使用时方便撕开的同时便于挤出内容物的优点。
4.上述专利虽然解决了便于撕开,同时通过分离管实现出料位置远离瓶体,但由于分离管的设置会导致该吸塑包装盒的制作工艺变得复杂,需要对生产线进行优化改进,因此不利于无修改条件的厂家进行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时方便撕开的同时便于挤出内容物,避免易撕坡口位置处产生的毛刺影响用户使用的包装盒。
6.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通过两个彼此对称设置的半壳热封而成,所述半壳整体轮廓呈三角形,其外缘内侧设有背向另一半壳方向外凸,其轮廓与半壳外轮廓对应的储液槽,两半壳的外缘彼此热封对接使两个半壳的储液槽构成储液腔;所述半壳其中一顶角设有外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有与储液槽连通的加强槽;所述延伸部连接有易撕片,所述易撕片设有与加强槽连通的出液槽;所述易撕片与延伸部对接处设有易撕坡口,所述易撕坡口至出液槽远离加强槽的一端之间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易撕孔。
7.上述结构中,通过在易撕坡口至出液槽远离加强槽的一端之间设置若干间隔排列的易撕孔,在撕开时,裂缝会从易撕坡口开始顺着易撕孔逐渐往出液槽远离加强槽的一端方向撕裂,最终使易撕片在出液槽末端位置断开,从而敞开出液槽,通过挤压储液槽使储液腔内的介质通过加强槽后从出液槽流出;此方式设置可保证出液槽的断裂位置远离易撕片与延伸部对接处两侧的两个易撕坡口之间,使出液槽的断裂位置远离撕坡口位置处产生的毛边,有效避免易撕坡口尖锐的撕裂毛边划伤使用者的情况发生,也能有效避免内容物顺着毛边产生流淌,有效避免滴挂现象的发生;其三角形的外轮廓便于汇聚挤出内容物的同
时也保证了美观性。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易撕孔直径为0.5mm-1mm之间,相邻易撕孔孔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mm0.5mm-1mm之间。
9.上述结构中,易撕孔直径及相邻易撕孔孔壁之间的间隔距离均优选为0.5mm;易撕孔直径及相邻易撕孔孔壁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包装盒整体大小、半壳厚度呈正比。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槽的槽深大于加强槽槽深。
11.上述结构中,较小的槽深意味着壁厚的厚度的减小越少,保证了加强槽位置的整体刚性大于储液槽,便于扭转撕裂易撕片时应力能集中在易撕坡口上。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槽槽宽与出液槽槽宽比为2~3:1。
13.上述结构中,加强槽槽宽与出液槽槽宽比优选为3:1,两个半壳对扣使出液槽构成出液通道,用于引导内容物流出,较小的出液槽也就意味着较弱的刚性,使加强槽位置与出液槽位置形成强度差,便于集中应力撕离易撕片打开出液通道。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壳整体通过吸塑冲裁而成。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易撕坡口至出液槽远离加强槽的一端之间的易撕孔中心落于虚拟直线或虚拟圆弧线上;所述虚拟直线两端分别连接于易撕坡口与出液槽远离加强槽的一端;所述虚拟圆弧线一端落于易撕坡口上,另一端落于出液槽远离加强槽的一端并与出液槽槽壁呈相切状态。
16.上述结构中,虚拟直线及虚拟圆弧线均用于引导易撕孔的排列,使裂缝能顺着易撕孔延伸从而形成出液通道向外延伸的结构特征。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易撕坡口至出液槽远离加强槽的一端之间设置若干间隔排列的易撕孔,在撕开时,裂缝会从易撕坡口开始顺着易撕孔逐渐往出液槽远离加强槽的一端方向撕裂,最终使易撕片在出液槽末端位置断开,从而敞开出液槽,通过挤压储液槽使储液腔内的介质通过加强槽后从出液槽流出;此方式设置可保证出液槽的断裂位置远离易撕片与延伸部对接处两侧的两个易撕坡口之间,使出液槽的断裂位置远离撕坡口位置处产生的毛边,有效避免易撕坡口尖锐的撕裂毛边划伤使用者的情况发生,也能有效避免内容物顺着毛边产生流淌,有效避免滴挂现象的发生;其三角形的外轮廓便于汇聚挤出内容物的同时也保证了美观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易撕片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壳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含义:10-盒体;11-半壳;111-储液槽;12-延伸部;121-加强槽;13-易撕片;131-出液槽;14-易撕坡口;141-易撕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参考图1至图5,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10,所述盒体10通过两个彼此对称设置的半壳11热封而成,所述半壳11整体轮廓呈三角形,其外缘内侧设有背向另一半壳11方向外凸,其轮廓与半壳11外轮廓对应的储液槽111,两半壳11的外缘彼此热封对接使两个半壳11的储液槽111构成储液腔;所述半壳11其中一顶角设有外伸的延伸部12,所述延伸部12设有与储液槽111连通的加强槽121;所述延伸部12连接有易撕片13,所述易撕片13设有与加强槽121连通的出液槽131;所述易撕片13与延伸部12对接处设有易撕坡口14,所述易撕坡口14至出液槽131远离加强槽121的一端之间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易撕孔141。
26.上述结构中,通过在易撕坡口14至出液槽131远离加强槽121的一端之间设置若干间隔排列的易撕孔141,在撕开时,裂缝会从易撕坡口14开始顺着易撕孔141逐渐往出液槽131远离加强槽121的一端方向撕裂,最终使易撕片13在出液槽131末端位置断开,从而敞开出液槽131,通过挤压储液槽111使储液腔内的介质通过加强槽121后从出液槽131流出;此方式设置可保证出液槽131的断裂位置远离易撕片13与延伸部12对接处两侧的两个易撕坡口14之间,使出液槽131的断裂位置远离撕坡口14位置处产生的毛边,有效避免易撕坡口14尖锐的撕裂毛边划伤使用者的情况发生,也能有效避免内容物顺着毛边产生流淌,有效避免滴挂现象的发生;其三角形的外轮廓便于汇聚挤出内容物的同时也保证了美观性。
27.本实施例中,所述易撕孔141直径为0.5mm-1mm之间,相邻易撕孔141孔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mm0.5mm-1mm之间。
28.上述结构中,易撕孔141直径及相邻易撕孔141孔壁之间的间隔距离均优选为0.5mm;易撕孔141直径及相邻易撕孔141孔壁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包装盒整体大小、半壳11厚度呈正比。
29.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槽111的槽深大于加强槽121槽深。
30.上述结构中,较小的槽深意味着壁厚的厚度的减小越少,保证了加强槽121位置的整体刚性大于储液槽111,便于扭转撕裂易撕片13时应力能集中在易撕坡口14上。
31.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槽121槽宽与出液槽131槽宽比为2~3:1。
32.上述结构中,加强槽121槽宽与出液槽131槽宽比优选为3:1,两个半壳11对扣使出液槽131构成出液通道,用于引导内容物流出,较小的出液槽131也就意味着较弱的刚性,使加强槽121位置与出液槽131位置形成强度差,便于集中应力撕离易撕片13打开出液通道。
33.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壳11整体通过吸塑冲裁而成。
34.本实施例中,所述易撕坡口14至出液槽131远离加强槽121的一端之间的易撕孔141中心落于虚拟直线或虚拟圆弧线上;所述虚拟直线两端分别连接于易撕坡口14与出液槽131远离加强槽121的一端;所述虚拟圆弧线一端落于易撕坡口14上,另一端落于出液槽131远离加强槽121的一端并与出液槽131槽壁呈相切状态。
35.上述结构中,虚拟直线及虚拟圆弧线均用于引导易撕孔141的排列,使裂缝能顺着易撕孔141延伸从而形成出液通道向外延伸的结构特征。
3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易撕坡口14至出液槽131远离加强槽121的一端之间设置若干间隔排列的易撕孔141,在撕开时,裂缝会从易撕坡口14开始顺着易撕孔141逐渐往出液槽131远离加强槽121的一端方向撕裂,最终使易撕片13在出液槽131末端位置断
开,从而敞开出液槽131,通过挤压储液槽111使储液腔内的介质通过加强槽121后从出液槽131流出;此方式设置可保证出液槽131的断裂位置远离易撕片13与延伸部12对接处两侧的两个易撕坡口14之间,使出液槽131的断裂位置远离撕坡口14位置处产生的毛边,有效避免易撕坡口14尖锐的撕裂毛边划伤使用者的情况发生,也能有效避免内容物顺着毛边产生流淌,有效避免滴挂现象的发生;其三角形的外轮廓便于汇聚挤出内容物的同时也保证了美观性。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