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散热机柜的制作方法

2022-07-02 06:06: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机柜,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降低出风量的散热机柜。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为了便于管理及控制多个电子设备,往往会将多个电子设备置放于散热机柜中,且这些电子设备可以由下往上的方式彼此层叠,其中这些电子设备的种类可以是服务器、电源供应器、电子负载、或电子量测仪器等。由于电子设备在运作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使电子设备不因过热导致运作异常,因此用来存放电子设备的散热机柜皆具有散热的机制,用以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带离电子设备。
3.现有技术的散热机柜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的散热机柜的示意图。现有技术的散热机柜9包含壳体90。壳体90内部有中空的容置空间92,且壳体90具有进风口94及出风口96。多个电子设备ed层叠于于壳体90的容置空间92中,用以将容置空间92分隔成第一区域a1及第二区域a2,第一区域a1连通进风口94,第二区域a2连通出风口96。一般来说,现有技术的散热机柜9的散热机制主要是通过风扇(图未示)将气体吹入进风口94中,如图1中进入进风口94的实线箭头所示。接着,自进风口94进入的气体会先到第一区域a1,再进入电子设备ed,最后到达第二区域a2,如虚线箭头所示。最后,气体可以自壳体90右方的出风口96流出,如图1中离开出风口96的实线箭头所示。实务上,电子设备ed应当在相邻第一区域a1的一侧具有可以吸气的开口,而在相邻第二区域a2的一侧具有可以排气的开口,使得气流可以穿过电子设备ed的内部以带走废热。因此,电子设备ed由于产生的废热经由气流排出壳体90,可以减少过热的机率。
4.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理解,散热机柜9内部的电子设备ed数量会正比于产生废热的总量。当散热机柜9内部的电子设备ed数量较多,为了能够将产生的热量带离,传统上都是提高进风口94风扇的转速,以增加吹入进风口94的气流量,或说增加离开出风口96的气流量。不过,现代化的工厂内多数设有废气管理的系统,导致工厂的废气总排出量是受到限制的,连带地会限制离开出风口96的气流量。据此,业界需要一种新的散热机柜,所述散热机柜要在不增加出风量的情况下,提高内部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机柜,提供了一个内循环路径以回收带有废热的气流,再通过制冷模块降温内循环路径中的气流以移除废热。因此,内循环路径中的气流可以再次进入电子设备以带走废热,从而可以不增加出风的情况下,提高内部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
6.本技术提出一种散热机柜,包含壳体及间隔件。壳体包含容置空间、进风口及出风口。间隔件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将容置空间分隔成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连通进风口,第二区域连通出风口,间隔件容置至少一电子设备,且间隔件具有内循环口。由进风口进入第一区域的气体对应第一进风量,由出风口离开第二区域的气体对应第一出风量,
由第二区域经过内循环口进入第一区域的气体对应内循环风量,由第一区域经过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区域的气体对应散热风量。第一进风量等于第一出风量,第一进风量与内循环风量的总和等该散热风量。
7.于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机柜更可以包含制冷模块,制冷模块包含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设置于内循环口,第二热交换器设置于壳体外,其中第一热交换器可以用以对通过内循环口的气体降温,第二热交换器可以用以对环境散热。此外,散热机柜更可以包含出风管,出风管由壳体外连通出风口,第二热交换器可以设置于出风管中。再者,制冷模块更可以包含压缩机及膨胀阀,压缩机连通于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端与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一端之间,膨胀阀连通于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端之间,且压缩机及膨胀阀设置于第二区域。
8.于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可以具有第一风扇,第一风扇设置内循环口,用以将气体由第二区域吹向第一区域。此外,壳体可以具有第二风扇,第二风扇设置于出风口,用以将气体由第二区域吹向壳体外。此外,内循环风量可以小于第一进风量,且内循环风量与第一进风量的比值可以在0.3到0.5之间。此外,散热机柜更可以包含环境侦测器,环境侦测器可以至少依据容置空间内的温度或湿度,设定内循环风量与第一进风量的比值。另外,于壳体的直立方向上,出风口的位置可以高于内循环口。
9.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机柜在间隔件上设置有内循环口,所述内循环口可以提供内循环路径以回收带有废热的气流,再通过制冷模块降温内循环路径中的气流以移除废热。因此,内循环路径中的气流可以再次进入电子设备以带走废热,从而可以不增加出风的情况下,提高内部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
10.有关本技术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2.图1是现有技术散热机柜的示意图;
13.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散热机柜的示意图。
14.符号说明
15.1:散热机柜
ꢀꢀꢀꢀꢀꢀꢀꢀꢀꢀ
10:壳体
ꢀꢀꢀꢀꢀꢀꢀꢀꢀꢀꢀꢀꢀꢀ
12:容置空间
16.14:进风口
ꢀꢀꢀꢀꢀꢀꢀꢀꢀꢀꢀ
16:出风口
ꢀꢀꢀꢀꢀꢀꢀꢀꢀꢀꢀꢀ
20:间隔件
17.22:内循环口
ꢀꢀꢀꢀꢀꢀꢀꢀꢀ
30:制冷模块
ꢀꢀꢀꢀꢀꢀꢀꢀꢀꢀ
32:第一热交换器
18.34:第二热交换器
ꢀꢀꢀꢀꢀ
36:压缩机
ꢀꢀꢀꢀꢀꢀꢀꢀꢀꢀꢀꢀ
38:膨胀阀
19.40:出风管
ꢀꢀꢀꢀꢀꢀꢀꢀꢀꢀꢀ
50:环境侦测器
ꢀꢀꢀꢀꢀꢀꢀꢀ
a1:第一区域
20.a2:第二区域
ꢀꢀꢀꢀꢀꢀꢀꢀꢀ
ed:电子设备
ꢀꢀꢀꢀꢀꢀꢀꢀꢀꢀ
f1:第一风扇
21.f2:第二风扇
ꢀꢀꢀꢀꢀꢀꢀꢀꢀ
g1:第一气体
ꢀꢀꢀꢀꢀꢀꢀꢀꢀꢀ
g2:第二气体
22.g3:第三气体
ꢀꢀꢀꢀꢀꢀꢀꢀꢀ
g4:第四气体
ꢀꢀꢀꢀꢀꢀꢀꢀꢀꢀ
9:散热机柜
23.90:壳体
ꢀꢀꢀꢀꢀꢀꢀꢀꢀꢀꢀꢀꢀ
92:容置空间
ꢀꢀꢀꢀꢀꢀꢀꢀꢀꢀ
94:进风口
24.96: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在下文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位置关系,包括:上,下,左和右,若无特别指明,皆是以图式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26.请参阅图2,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散热机柜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示范了一个散热机柜1,包含壳体10及间隔件20。壳体10具有容置空间12、进风口14及出风口16。具体来说,容置空间12是由壳体10包围而形成,进风口14及出风口16则可以是在壳体10的穿孔,所述穿孔可以用以连通至壳体10的外侧。间隔件20设置于容置空间12中且将容置空间12分隔成第一区域a1及第二区域a2,其中第一区域a1连通进风口14,第二区域a2连通出风口16。于此实施例中,间隔件20大致可由两种结构连接而成,由上至下分别为可用于容置电子设备ed的层柜及内循环口22。图2绘示的例子中,电子设备ed的数量是7个,但本实施例不用以限制电子设备ed的数量。此外,本实施例也不限制进风口14及出风口16的数量,例如只要多个穿孔可以连通壳体10的外侧和第一区域a1,则可以共同被称为一个进风口14。又例如,只要多个穿孔可以连通壳体10的外侧和第二区域a2,则可以共同被称为一个出风口16。
27.另外,图2绘示的层柜(用于容置电子设备ed)及内循环口22的相对关系并不限制层柜在上而内循环口22在下,只要内循环口22可以连通第一区域a1及第二区域a2,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自由设计内循环口22的位置。接下来,将进一步说明散热机柜1的散热机制。首先,从壳体10外进来的第一气流g1自进气口14进入第一区域a1。一般来说,壳体10外的空气较冷,因此应可以理解第一气流g1的温度较低。接着,第一气流g1通过电子设备ed后将电子设备ed产生的热量带离,本实施例将通过电子设备ed的气流定义为第四气流g4。第四气流g4进入第二区域a2后,会区分为离开壳体10的第二气流g2及进入内循环口22的第三气流g4。实务上,第四气流g4因为带走了电子设备ed的废热,故第四气流g4温度会较第一气流g1高一些。同样地,离开壳体10的第二气流g2因是第四气流g4的一部分,故第二气流g2温度也会较第一气流g1高,并将热量带离开散热机柜1。
28.另一方面,第三气流g3会由第二区域a2经过内循环口22进入第一区域a1,然后第三气流g3将与第一气流g1在第一区域a1结合,并再次通过电子设备ed。实务上,本实施例的第三气流g3会先被降温,之后再进入第一区域a1。其原因在于,第三气流g3是从较高温度的第二区域a2来的,若不先移除第三气流g3带有的废热,再次通过电子设备ed时的热量将会持续累积,将无法有效替电子设备ed散热。因此,本实施例还可以包含制冷模块30,制冷模块30包含第一热交换器32、第二热交换器34、压缩机36及膨胀阀38,且第一热交换器32、第二热交换器34、压缩机36及膨胀阀38可以利用管路连通,所述管路之内可以装有冷媒。实务上,当压缩机36启动后,在管路中的冷媒可以由压缩机36到第二热交换器34,再由第二热交换器34经过膨胀阀38到达第一热交换器32,并形成一个冷媒相态变化的循环。
29.举例来说,低压低温的气态冷媒经过压缩机36的压缩后变成高压高压的气态冷媒。接着,高压高压的气态冷媒经过第二热交换器34(例如是冷凝器)后变成高压中温的液态冷媒,由于此相变将造成放热反应。由于第二热交换器34设置在出风口16的位置,恰好可以让第二热交换器34对环境散热,例如将热量散出至壳体10。接着,高压中温的液态冷媒再
流到膨胀阀38降压,变成低压低温的液、气冷媒。最后,低压低温的液、气态冷媒在经过第一热交换器32后变成低压低温的气态冷媒,由于此相变将造成吸热反应,因此第一热交换器32可用以对通过内循环口22的气体降温。换句话说,第三气流g3带有的废热可以被第一热交换器32移除,使得第三气流g3的温度会比第四气流g4低一些。从而低温的第一气流g1和第三气流g3再次进入电子设备ed之后,可以有效地替电子设备ed降温散热。
30.于一个例子中,第一热交换器32设置于内循环口22,且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热交换器32可例如为蒸发器。第二热交换器34设置于壳体10外,例如可以设置于出风管40中,且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热交换器34可例如为冷凝器。压缩机36连通于第一热交换器32的第一端与第二热交换器34的第一端之间,并由中空的管路连接。膨胀阀38连通于第一热交换器32的第二端与第二热交换器34的第二端之间,并同样由中空的管路连接。在第一热交换器32、第二热交换器34、压缩机36及膨胀阀38彼此连通的管路中具有冷媒(图未示)。压缩机36及膨胀阀38设置于该第二区域a2,但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压缩机36及膨胀阀38亦可设置于第一区域a1或者是壳体10外。
31.此外,本实施例还可以包含出风管40,出风管40可以设置于壳体10,并连通出风口16。实务上,出风管40可以连接到工厂内的废气管理系统,并且由废气管理系统管理能够离开出风口16的气流量。本实施例因为设置有内循环口22,因此不只有第一气流g1会进入电子设备ed,还多了第三气流g3能够替电子设备ed降温。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在此假设第一气流g1有风量v1(第一进风量),第二气流g2有风量v2(第一出风量),第三气流g3有风量v3(内循环风量),第四气流g4有风量v4(散热风量)。于一个例子中,进入和离开散热机柜1的壳体10风量应相同,如下列算式(1)所示:
32.v1=v2
ꢀꢀꢀ
(1)
33.也就是,第一气流g1的风量v1会等于第二气流g2的风量v2。此外,由图2可以理解,假设壳体10没有其他地方流出气体,则第一气流g1的风量v1与第三气流g3的风量v3的总和,会等于第四气流g4的风量v4。并且,第四气流g4的风量v4会再分从内循环口22循环利用的第三气流g3的风量v3,以及离开壳体10的第二气流g2有风量v2。如下列算式(2)和算式(3)所示:
34.v1 v3=v4
ꢀꢀꢀ
(2)
35.v4=v3 v2
ꢀꢀꢀ
(3)
36.为了说明图2的散热机柜1具有更加的散热效果,需以图1的散热机柜9作为比对对象。基于前述说明可明白,图2的散热机柜1相较于与的差异处在于,图2的散热机柜1更包含内循环口22及制冷模块30,其中制冷模块30的第一热交换器32设置于内循环口22中,第二热交换器34设置于出风口16中。图2的散热机柜1加上内循环口22及制冷模块30的效果在于,散热机柜1内产生第三气流g3在内部循环,且第三气流g3在经过第一热交换器32时将被降温。第三气流g3被降温的能量将转移到经过第二热交换器34的第二气流g2,因此第二气流g2将被升温。因此,可以了解到,图2的散热机柜1的出风口16的气体温度应会更高于图1的散热机柜9的出风口96的气体温度。换句话说,固然制冷模块30会消耗能量去降温第三气流g3,但因现代化的工厂内会利用废气管理系统限制能够离开出风口16的气流量。故本实施例关键之处在于离开出风口16的气流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离开出风口16的气流温度。即相较于图1的散热机柜9,在相同散热效率之下,图2的散热机柜1的出风量可以较低。
37.此外,由上述算式(2)和算式(3)可知,可知在第二气流g2的风量v2不变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可以利用增加或减少第三气流g3的风量v3,来调整经过电子设备ed第四气流g4的风量v4,也就是调整对电子设备ed的散热效率。于一实施例中,散热机柜1更包含环境侦测器50,环境侦测器50至少依据容置空间12内的温度或湿度,设定第三气流g3的风量v3与第一气流g1的风量v1的比值。于较佳实施例中,可设定第三气流g3的风量v3会小于第一气流g1的风量v1,且第三气流g3的风量v3与第一气流g1的风量v1的比值在0.3到0.5之间。也就是说,风量v3大概是30%到50%的风量v1。于一个例子中,调整第三气流g3的风量v3的一个原因是当容置空间12(可以是第一区域a1或第二区域a1)内的温度过高,或者电子设备ed的温度过高,则可以调大风量v3。调整第三气流g3的风量v3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避免散热机柜1内部结露,故需要考虑容置空间12内的湿度,当湿度过高,则可以调降风量v3,避免第一区域a1或电子设备ed的温度太低造成结露的现象,即制冷模块30也可以保护散热机柜1内的组件不因结露造成毁损。举例来说,环境侦测器50可以用来监控第四气流g4的温度,并通知制冷模块30反馈控制第三气流g3的温度,使得第四气流g4的温度可以保持固定,例如保持在于40度,本实施例不加以限制。
38.于一实施例中,间隔件20还可以具有第一风扇f1,第一风扇f1设置内循环口22,用以将气体吹入第一区域a1。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一风扇f1亦可设置于第一区域a1中,作为抽风机使用,用以将气体由第二区域a2吸入第一区域a1。此外,壳体10具有第二风扇f2,第二风扇f2设置于出风口16,用以将气体吹出出风口16。当然,第二风扇f2亦可设置于出风管40中,用以将气体由第二区域a2吸入出风管40,而作为抽风机使用。因此,通过第一风扇f1及第二风扇f2的设置,可大幅地提升散热机柜1内气体风量,进而提升散热的效率。另外,于壳体10的直立方向(图2的垂直方向)上,出风口16的位置可以高于内循环口22。因此,根据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也可减少风扇的电能消耗,同时又可提升散热的效率。
39.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机柜在间隔件上设置有内循环口,所述内循环口可以提供内循环路径以回收带有废热的气流,再通过制冷模块降温内循环路径中的气流以移除废热。因此,内循环路径中的气流可以再次进入电子设备以带走废热,从而可以不增加出风的情况下,提高内部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
4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技术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技术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