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T字型变电站出口间隔短接耐张塔的制作方法

2022-07-01 22:55: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t字型变电站出口间隔短接耐张塔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铁塔,特别是涉及一种t字型变电站出口间隔短接耐张塔。


背景技术:

2.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增加,电力系统复杂度日益增加,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引起了极大的难度,对于已有变电站,母线、开关设备配置方式经常需要调整,间隔间常需要跳通,然后已投运变电站改造时投资大、场地有限,站内改造致使整个变电站停电影响大面积区域停电,造成极大的电网损失和社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变电站停电,在站外通过架空线路的方式实现间隔跳通,运行便利、安全可靠性高的t字型变电站出口间隔短接耐张塔。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t字型变电站出口间隔短接耐张塔,包括塔头和塔身,所述塔头包括位于上端的塔头ⅰ和下端的塔头ⅱ,所述塔头ⅰ的左侧设有第一左侧地线挂点、第二左侧地线挂点,用于挂设左侧回路三相导线上方的地线,对应变电站出线间隔ⅰ,右侧设有第一右侧地线挂点和第二右侧地线挂点,用于挂设右侧回路3相导线上方的地线,对应变电站出线间隔ⅱ,所述塔头ⅱ的上部、中部、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相导线挂点、中相导线挂点、下相导线挂点,用于挂设左、右两侧的3相导线,3相导线垂直布置,每层导线通过跳线直接跳通。
5.进一步,所述变电站出线间隔ⅰ和变电站出线间隔ⅱ之间设有4根地线,每个变电站出线间隔的导线均为双地线保护。
6.进一步,所述塔头和塔身的材质为角钢。
7.利用本实用新型建设的输电线路,可实现在变电站外将两个间隔直接短接,从而实现站内间隔接线方式的变化,避免了运行的变电站内设备改造,大幅度降低工程投资和改造停电时间,运行方便,安全可靠,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接线方案示意图。
10.图中:1.塔头ⅰ,11. 第一左侧地线挂点、12. 第二左侧地线挂点,13.第一右侧地线挂点,14.第二右侧地线挂点,2.塔头ⅱ,21.左侧上相导线挂点,22.左侧中相导线挂点,23.左侧下相导线挂点,24.右侧上相导线挂点,25.右侧中相导线挂点,26.右侧下相导线挂点,3.塔身。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参照附图1-2,本实施例包括塔头和塔身3,塔头包括位于上端的塔头ⅰ1和下端的塔头ⅱ2,塔头ⅰ1左侧设有两个地线挂点,分别为第一左侧地线挂点11、第二左侧地线挂点12,用于挂设左侧三相导线上方的两根地线,右侧设有两个地线挂点,分别为第一右侧地线挂点13和第二右侧地线挂点14,用于挂设右侧三相导线上方的两根地线。
13.塔头ⅱ2的上部、中部、下部的左侧分别设有左侧上相导线挂点21、左侧中相导线挂点22、左侧下相导线挂点23,用于挂设左侧的三相导线(a相、b相、c相,对应变电站出线间隔ⅰ),塔头ⅱ的上部、中部、下部的右侧分别设置右侧上相导线挂点24、右侧中相导线挂点25、右侧下相导线挂点26,用于挂设右侧的三相导线(a相、b相、c相,对应变电站出线间隔ⅱ)。左、右两侧的3相导线垂直布置,塔头整体呈t字型。
14.塔头ⅰ1左侧的第一左侧地线挂点11和第二左侧地线挂点12,用于挂设左侧回路三相导线上方的地线,对应变电站出线间隔ⅰ;右侧的第一右侧地线挂点13和第二右侧地线挂点14,用于挂设右侧回路三相导线上方的地线,对应变电站出线间隔ⅱ;两个变电站出线间隔之间设有4根地线,每个变电站出线间隔的导线均为双地线保护。
15.塔头ⅱ2的左侧上相导线挂点21、左侧中相导线挂点22、左侧下相导线挂点23,用于挂设左、右两侧的3相导线,3相导线垂直布置,每层同高度位置的导线通过跳线直接跳通,例如上相导线,左侧导线与右侧导线在导线耐张金具串端部直接通过跳线跳通,为同一相导线。
16.本实施例的变电站出线间隔ⅰ与变电站出线间隔ⅱ的三相导线在变电站外实现了跳通短接,避免了站内停电及改造。
17.塔头和塔身3的材质为角钢。
18.利用本实用新型建设的输电线路,可实现在变电站外将两个间隔直接短接,从而实现站内间隔接线方式的变化,避免了运行的变电站内设备改造,大幅度降低工程投资和改造停电时间,运行方便,安全可靠,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仍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20.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 t字型变电站出口间隔短接耐张塔,包括塔头和塔身,所述塔头包括位于上端的塔头ⅰ和下端的塔头ⅱ, 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头ⅰ的左侧设有第一左侧地线挂点、第二左侧地线挂点,用于挂设左侧回路3相导线上方的地线,对应变电站出线间隔ⅰ,右侧设有第一右侧地线挂点和第二右侧地线挂点,用于挂设右侧回路3相导线上方的地线,对应变电站出线间隔ⅱ,所述塔头ⅱ的上部、中部、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相导线挂点、中相导线挂点、下相导线挂点,用于挂设左、右两侧的3相导线,三相导线垂直布置,每层导线通过跳线直接跳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字型变电站出口间隔短接耐张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出线间隔ⅰ和变电站出线间隔ⅱ之间设有4根地线,每个变电站出线间隔的导线均为双地线保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字型变电站出口间隔短接耐张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头和塔身的材质为角钢。

技术总结
T字型变电站出口间隔短接耐张塔,包括塔头和塔身,塔头包括位于上端的塔头Ⅰ和下端的塔头Ⅱ,塔头Ⅰ的左侧设有第一左侧地线挂点、第二左侧地线挂点,用于挂设左侧回路3相导线上方的地线,对应变电站出线间隔Ⅰ,右侧设有第一右侧地线挂点和第二右侧地线挂点,用于挂设右侧回路3相导线上方的地线,对应变电站出线间隔Ⅱ,塔头Ⅱ的上部、中部、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相导线挂点、中相导线挂点、下相导线挂点。利用本实用新型建设的输电线路,可实现在变电站外将两个间隔直接短接,从而实现站内间隔接线方式的变化,避免了运行的变电站内设备改造,大幅度降低工程投资和改造停电时间,安全可靠,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梁盼望 刘宏超 杨力 李缔华 胡涛 蒋少波 张仕平 李嘉文 侯为 唐春林 何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4
技术公布日:2022/6/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