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回缩复位升降柱的制作方法

2022-07-01 19:12: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升降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回缩复位升降柱。


背景技术:

2.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农田灌溉和施肥时,传统的方法是人工进行,费时费力,效率低;利用先进的设施和技术,由“靠天吃饭”的大田生产转向大型自动化生产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灌溉和施肥的设备,但是由于其结构上的问题,设备的成本高,功能少,不能够地上地下自由出没,设备布置后影响其他工序作业,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效果不尽人意。
3.因此,申请人日前申请了申请号为“201320400678.x”的“多功能灌溉施肥系统”,其中喷洒机构的结构是由伸缩管和装在伸缩管上端部的旋转喷头构成,伸缩管是由多节直径不同的圆形空心管,上一节压缩在下一节内,每两节之间装有密封圈构成的伸缩式密封结构;使用时,伸缩管从地底伸出,水从伸缩管内输送到旋转喷头,从旋转喷头喷出,达到灌溉的目的,以及申请请的授权公告号为cn 106068868 b的“密封升降式的升降柱”,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升降柱主体的各节圆形空心管无法完全回缩,还会突出于地面,影响后续其他工序作业,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回缩复位升降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回缩复位升降柱,包括底座和装在底座上的升降柱主体,所述升降柱主体是由多节直径不同的圆形空心管首尾依次活动嵌设连接,位于顶端的圆形空心管端头连接有喷头,一个所述圆形空心管的内侧底部与相邻连接的另一个所述圆形空心管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弹力用于驱动位于上方的所述圆形空心管收缩至下方所述圆形空心管中。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弹性收卷机构,所述弹性收卷机构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位于下方所述圆形空心管的内壁底部,所述弹性收卷机构上圈绕连接有牵引绳,且牵引绳的自由端与位于上方所述圆形空心管的底端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弹性收卷机构包括圆盘,所述圆盘的圆心位置处转动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圆盘的一侧设置有与转轴连接的螺旋弹片,所述圆盘的另一侧设置有与转轴连接的收卷盘,所述牵引绳与收卷盘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螺旋弹片的圆心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螺旋弹片的外端与圆盘边缘固定连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圆盘的两侧均密封连接有端盖,位于所述收卷盘一侧端盖开设有用于贯穿连接牵引绳使用的通孔。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位于上方所述圆形空心管下部伸入位于下方的圆形空心管的内腔,且伸入一端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导向座,导向座外壁与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导向座下方的滑动底座外壁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相间布置的上滑动密封圈和下滑动密封圈,上滑动密封圈和下滑动密封圈之间空间构成泄水腔,所述泄水腔范围内、位于内侧的圆形空心管开设有排沙泄水孔。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导向座上端与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顶部内壁下端之间的空间构成位于内侧圆形空心管的滑动行程腔,滑动行程腔上方、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顶壁上开设有调压孔,所述导向座顶面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回缩复位升降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该自回缩复位升降柱通过在一个圆形空心管的内侧底部与相邻连接的另一个圆形空心管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当停止进行供水时,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自动驱动升降柱主体各节圆形空心管完全回缩,防止出现各节圆形空心管无法完全回缩,突出于地面,影响后续其他工序作业,其次,弹性复位件设置弹性收卷机构配合牵引绳进行连接,当各节圆形空心管完全回缩后牵引绳自动收卷在收卷盘上,防止牵引绳弯曲打结,提高各节圆形空心管伸缩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圆盘配合端盖对螺旋弹片进行密封收纳,防止其受潮腐蚀损坏,显著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回缩复位升降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复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收卷机构拆解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收卷机构拆解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例说明:
26.1、底座;2、升降柱主体;21、圆形空心管;3、喷头;4、弹性复位件;41、固定件;42、弹性收卷机构;421、圆盘;422、转轴;423、螺旋弹片;424、收卷盘;425、端盖;43、牵引绳;5、滑动底座;51、导向座;52、上滑动密封圈;53、下滑动密封圈;54、泄水腔;55、排沙泄水孔;6、滑动行程腔;61、调压孔;62、环形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参照图1-5,一种自回缩复位升降柱,包括底座1和装在底座1上的升降柱主体2,升降柱主体2是由多节直径不同的圆形空心管21首尾依次活动嵌设连接,位于顶端的圆形空
心管21端头连接有喷头3,一个圆形空心管21的内侧底部与相邻连接的另一个圆形空心管21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4,弹性复位件4的弹力用于驱动位于上方的圆形空心管21收缩至下方圆形空心管21中。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回缩复位升降柱,其用于灌溉系统末端,底座1上开设有供水接口,供水接口通过软管与水泵连通实现供水,升降柱主体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升降柱主体2是由多节直径不同的圆形空心管21首尾依次活动嵌设连接,即上一节圆形空心管21压缩在下一节圆形空心管21内,构成的长度可调的升降柱结构,各个圆形空心管21均为上下贯通的管状中空结构,相邻的两节圆形空心管21之间,位于内侧的圆形空心管21滑动穿装在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21顶部中心,且位于内侧的圆形空心管21下部伸入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21的内腔,一个圆形空心管21的内侧底部与相邻连接的另一个圆形空心管21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4,可选的,弹性复位件4为橡皮筋,其中,当升降柱主体2完全伸出后,橡皮筋被拉伸后的弹性回复力小于水泵的水压力,从而保证各级圆形空心管21可以在水压下顺利伸出进行灌溉,失去水压后在弹性力作用下回缩。即当停止进行供水时,在弹性复位件4的弹力作用下自动驱动升降柱主体2各节圆形空心管21完全回缩,防止出现各节圆形空心管21无法完全回缩,突出于地面,影响后续其他工序作业。
29.进一步的,弹性复位件4包括弹性收卷机构42,弹性收卷机构42通过固定件41固定在位于下方圆形空心管21的内壁底部,弹性收卷机构42上圈绕连接有牵引绳43,且牵引绳43的自由端与位于上方圆形空心管21的底端连接。弹性收卷机构42包括圆盘421,圆盘421的圆心位置处转动贯穿设置有转轴422,圆盘421的一侧设置有与转轴422连接的螺旋弹片423,圆盘42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转轴422连接的收卷盘424,牵引绳43与收卷盘424连接。螺旋弹片423的圆心端与转轴422连接,螺旋弹片423的外端与圆盘421边缘固定连接。在进行供水时,在水压的作用下升降柱主体2各节圆形空心管21伸出,上节圆形空心管21伸出时通过牵引绳43来动收卷盘424转动,收卷盘424配合转轴422带动螺旋弹片423转动收缩积聚弹力,当停止供水水压卸除后,螺旋弹片423的弹力驱动转轴422反向转动,转轴422带动收卷盘424转动实现对牵引绳43进行收卷,从而通过牵引绳43带动上节的圆形空心管21收缩至下节的圆形空心管21中,当各节圆形空心管21完全回缩后牵引绳43自动收卷在收卷盘424上,防止牵引绳43弯曲打结,提高各节圆形空心管21伸缩的稳定性。
30.优选的,牵引绳43选用弹性绳,在进行牵引调节时,可以通过弹性绳配合进行弹性伸缩,即在拉伸时,通过弹性绳的伸缩长度以及螺旋弹片423配合转轴422带动收卷盘421的转动实现调整的伸缩长度配合增加各级圆形空心管21的伸缩长度,以满足不同长度的圆形空心管21伸缩调节需求。申请人对200组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升降柱在80亩沙地进行了使用应用,实验地点为北京大兴县的田地,其土地主要有细沙构成,最终升降柱升降灌溉30次后均能完全伸出和正常回收。
31.圆盘421的两侧均密封连接有端盖425,位于收卷盘424一侧端盖425开设有用于贯穿连接牵引绳43使用的通孔。圆盘421配合端盖425实现对螺旋弹片423进行密封内置,防止螺旋弹片423受潮腐蚀损坏,显著提高螺旋弹片423使用寿命。
32.位于上方圆形空心管21下部伸入位于下方的圆形空心管的内腔,且伸入一端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滑动底座5,滑动底座5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导向座51,导向座51外壁与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2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导向座51下方的滑动底座5外壁上自上而
下依次设置有相间布置的上滑动密封圈52和下滑动密封圈53,上滑动密封圈52和下滑动密封圈53之间空间构成泄水腔54,泄水腔54范围内、位于内侧的圆形空心管21开设有排沙泄水孔55。导向座51上端与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21顶部内壁下端之间的空间构成位于内侧圆形空心管21的滑动行程腔6,滑动行程腔6上方、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顶壁上开设有调压孔61,导向座51顶面设置有环形密封圈62。
33.工作原理:使用时,底座1上供水接口通过软管与水泵连通进行供水,水通过水泵加压后从最外一节圆形空心管21的管体下端进入升降柱主体2,在水压的作用下,各级圆形空心管21向上伸出,滑动底座5向上滑动压缩各级滑动行程腔6,下滑动密封圈53的唇口朝下,其唇边在水压作用下张开,紧贴于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21内壁上,形成密封结构,保证升降柱主体2在上升过程中不从下滑动密封圈53处漏水,该上升过程中上滑动密封圈52不受压可过水;滑动行程腔6内的气体通过调压孔61排出,完成调压,保证各级圆形空心管21完全伸出,水最终从喷头3喷出,完成灌溉;在各级圆形空心管21在水压作用下伸出的过程中,水从各级圆形空心管21上的排沙泄水孔55进入泄水腔54,再通过上滑动密封圈52与位于外侧的圆形空心管21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滑动行程腔6,在水压作用下,将沉淀在各级滑动行程腔6内的沙粒从调压孔61排出,圆形空心管21伸出的过程即调压孔排沙的过程;
34.同样的,在各级圆形空心管21在水压作用下伸出的过程中通过牵引绳43来动收卷盘424转动,收卷盘424配合转轴422带动螺旋弹片423转动收缩积聚弹力,当停止供水水压卸除后,螺旋弹片423的弹力驱动转轴422反向转动,转轴422带动收卷盘424转动实现对牵引绳43进行收卷,从而通过牵引绳43带动上节的圆形空心管21收缩至下节的圆形空心管21中,当各节圆形空心管21完全回缩后牵引绳43自动收卷在收卷盘424上,防止牵引绳43弯曲打结,提高各节圆形空心管21伸缩的稳定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