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插秧机专用防陷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1 18: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陷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插秧机专用防陷轮。


背景技术:

2.我国水稻插秧机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插秧机大致分为手扶式插秧机、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而水稻插秧机的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农用机械之一,很多插秧机都采用橡胶轮,由于其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在路面上行走对路面不会照成伤害,所以得到了很大的推广。
3.例如专利号cn211054846u公开了一种插秧机用防陷车轮,包括支撑内毂、钢轮、支撑杆、橡胶轮、凹槽、钢翅片、钢环、轮轴、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外壳罩、连接通道等,虽然该插秧机用防陷车轮,增加与土壤的受力面积,减少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的陷车次数。
4.但是该插秧机用防陷车轮在使用的过程中橡胶轮无法进行及时的更换,使得插秧机在离开稻田后橡胶轮直接接触路面,导致钢翅片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碰撞损坏,大大减少了防陷轮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插秧机的维护成本,且插秧机离开稻田进入路面后,防陷轮不适用于路面,移动速度较慢,使得驾驶员驾驶插秧机体验感较差,也极大的影响了插秧机的使用效率。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插秧机专用防陷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7.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插秧机专用防陷轮,包括:转动轴,转动轴的外侧套设有移动轮,移动轮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防陷组件,且两两相邻防陷组件直接通过固定器进行活动连接。
9.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插秧机的动力轴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运动,推动插秧机的移动,转动轴中心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安装孔,且安装孔位于转动轴的中部。
10.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防陷组件与转动轴进行配合,便于防陷组件进行安装拆卸,防陷组件包括设置在移动轮外侧的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钮一,且固定钮一与安装孔相配合,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防陷轮。
11.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防陷轮安装后进行固定,提高移动时稳定性,防陷轮的两端开设有固定孔,防陷轮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防陷板。
12.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防陷轮在稻田进行移动时避免过多的土壤的飞溅,转动轴若干棱角设置有弧形面,防陷轮的两端设置有弧形过度面,固定杆远离防陷轮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面,防陷板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面。
13.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防陷轮安装完成后进行两两相邻之间连接固定,固定器包括
设置防陷轮两侧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固定钮二,且固定钮二与固定孔相配合。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设置转动轴,利用转动轴与移动轮的配合,使得插秧机动力轴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推动移动轮跟随转动,同时利用安装孔与防陷组件的配合,使得插秧机在不同地形便于更换不同移动方式,大大提高了插秧机的移动效率。
16.2、通过设置防陷组件,利用固定钮一与安装孔的配合,使得防陷板便于安装拆卸在移动轮的外侧,避免了防陷轮及防陷板在普通路面进行移动,大大增加了防陷组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同时利用固定钮二与固定孔的配合,使得相邻防陷轮之间利用固定板进行固定,大大增加了插秧机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插秧机专用防陷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插秧机专用防陷轮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插秧机专用防陷轮中防陷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插秧机专用防陷轮中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转动轴;11、连接孔;12、安装孔;2、移动轮;3、防陷组件;31、固定杆;32、固定钮一;33、防陷轮;331、固定孔;332、防陷板;4、固定器;41、固定板;42、固定钮二。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秧机专用防陷轮。
26.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秧机专用防陷轮,包括:转动轴1,转动轴1(转动轴1与插秧机的动力轴固定连接)的外侧套设有移动轮2,移动轮2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防陷组件3,且两两相邻防陷组件3直接通过固定器4进行活动连接。
27.借助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轴1,利用转动轴1与移动轮2的配合,使得插秧机动力轴带动转动轴1进行转动,从而推动移动轮2跟随转动,同时使得插秧机在不同地形便于更换不同移动方式,大大提高了插秧机的移动效率,通过设置防陷组件3,便于防陷组件3安装拆卸在移动轮2的外侧,大大增加了防陷组件3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利用防陷组件3与固定器4的配合,大大增加了插秧机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28.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转动轴1来说,转动轴1中心开设有连接孔
11,连接孔11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安装孔12,且安装孔12位于转动轴1的中部。可以使得转动轴1与移动轮2的配合,使得插秧机动力轴带动转动轴1进行转动,从而推动移动轮2跟随转动,同时利用转动轴1与防陷组件3的配合,使得插秧机在不同地形便于更换不同移动方式,大大提高了插秧机的移动效率。
29.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防陷组件3来说,防陷组件 3包括设置在移动轮2外侧的固定杆31,固定杆3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钮一 32,且固定钮一32与安装孔12相配合,固定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防陷轮 33,防陷轮33的两端开设有固定孔331,防陷轮33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防陷板332(防陷轮33及防陷板332为橡胶等柔性材料)。可以使得固定钮一32与安装孔12的配合,使得防陷板332便于安装拆卸在移动轮2 的外侧,避免了防陷轮33及防陷板332在普通路面进行移动,大大增加了防陷组件3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
30.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转动轴1来说,转动轴1若干棱角设置有弧形面,防陷轮33的两端设置有弧形过度面,固定杆31远离防陷轮33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面,防陷板332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面。可以使得防陷轮在稻田进行移动时避免过多的土壤的飞溅,同时便于插秧机在稻田内的移动。
31.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固定器4来说,固定器4包括设置防陷轮33两侧的固定板41,固定板41的两端设置有固定钮二42,且固定钮二42与固定孔331相配合。可以使得固定钮二42与固定孔331的配合,使得相邻防陷轮33之间利用固定板41进行固定,大大增加了插秧机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固定钮二42与固定孔331的配合,使得相邻防陷轮33之间利用固定板41进行固定,大大增加了插秧机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32.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3.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连接孔11与插秧机的动力轴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通过动力轴带动转动轴1,使得移动轮2进行移动,在进入稻田时依次将防陷组件3通过固定钮一32与安装孔12的连接,使得固定杆31位于转动轴1的外侧,安装完成后的防陷轮33,在通过防陷轮33两端的弧形面进行移动,移动指定位置后,进行安装下一个防陷组件3,所有防陷组件3安装完成后,再通过固定孔331与固定钮二42的配合,使得两两相邻的防陷轮33进行连接,同时使得若干防陷组件3形成圆形,在离开稻田时,通过取下固定器4与固定钮一32,再将防陷组件3拆卸即可。
34.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轴1,利用转动轴1与移动轮2的配合,使得插秧机动力轴带动转动轴1进行转动,从而推动移动轮2跟随转动,同时利用安装孔12与防陷组件3的配合,使得插秧机在不同地形便于更换不同移动方式,大大提高了插秧机的移动效率。
35.此外,通过设置防陷组件3,利用固定钮一32与安装孔12的配合,使得防陷板332便于安装拆卸在移动轮2的外侧,避免了防陷轮33及防陷板332 在普通路面进行移动,大大增加了防陷组件3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同时利用固定钮二42与固定孔331的配合,使得相邻防陷轮33之间利用固定板41进行固定,大大增加了插秧机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