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神经内科用知觉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30 00:34: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检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神经内科用知觉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神经内科在为病人做检查时,通常使用叩诊锤、触觉检查针、等工具,由于工具较多,医生随身携带极不方便;在使用时,医生需要交替的使用上述器械来完成诊断,来回的更换工具较为麻烦,导致医师的诊断效率较低。在使用触觉检查针对患者进行针刺检查时,在针刺时往往用力也不一样,触觉检查针插入患者身体的深度不一样,其检查的精度较差,所以不同的检查者检查同一个病人,所得的检查结果不同,这样不利于疾病的诊断。为此,需要一种检查装置以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检测时,无需交替的使用多个器械来完成诊断,方便携带,能过提高医护人员的诊断效率,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的神经内科用知觉检查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神经内科用知觉检查装置,包括锤体,锤体左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滑动设置有锤头,锤头与锤体通过弹簧连接,第一凹槽上槽壁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板,锤头上端右侧固定有倒l形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平直部下端固定有接收器,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的竖直部通过弹性薄膜固定连接,锤体上端镶嵌固定有与接收器对应的灯,锤体上端固定有显示器,接收器和显示器电性连接,灯、显示器和接收器通过镶嵌固定在锤体内的蓄电池供电,锤体右侧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让位槽,让位槽内均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贯穿让位槽,前后两支撑板对称设置,第二凹槽内的支撑板一端向左侧方向倾斜,第二凹槽内的支撑板一端上固定有竖直的销轴,销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凹槽内,销轴上固定有齿轮,两齿轮之间的第二凹槽内滑动设置有双面齿条,双面齿条与两齿轮啮合,第二凹槽的左槽壁上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缸,第二电动伸缩缸的伸缩杆与双面齿条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缸上方的第二凹槽内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缸,第一电动伸缩缸的伸缩杆上固定有与其同心的触觉针,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套筒,套筒位于两支撑板之间,套筒内固定有消毒棉,触觉针的端部插接在消毒棉内。
6.具体的,所述锤体下端固定有手柄。
7.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内的锤体上固定有多个滑块,第一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横向滑槽,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弹簧安装在滑块和滑槽的右侧槽壁之间。
8.具体的,所述套筒上端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上端与锤体固定连接。
9.具体的,所述第二电动伸缩缸横向设置,第二电动伸缩缸与第一电动伸缩缸平行,镶嵌固定在锤体内的蓄电池通过控制器对第一电动伸缩缸和第二电动伸缩缸供电,触觉针位于两支撑板之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1.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检查,还能够对患者进行针刺,进而检查患者的触觉,在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检测过程中,无需交替的使用多个器械来完成诊断,方便携带,能过提高医护人员的诊断效率,针刺检查患者的触觉时,能够保证触觉针刺入患者身体的深度,能够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视图。
13.图2为锤头安装在第一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15.图4为两支撑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第二凹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
18.1、锤体;2、手柄;3、第一凹槽;4、锤头;5、滑槽;6、弹簧;7、第一固定板;8、接收器;9、第二固定板;10、弹性薄膜;11、灯;12、显示器;13、第二凹槽;14、第一电动伸缩缸;15、触觉针;16、消毒棉; 17、固定杆;18、支撑板;19、齿轮;20、双面齿条;21、第二电动伸缩缸;22、让位槽;23、滑块;24、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5所示,一种神经内科用知觉检查装置,包括锤体1,所述锤体 1下端固定有手柄2,锤体1左端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内滑动设置有锤头4,锤头4与锤体1通过弹簧6连接,所述第一凹槽3内的锤体1上固定有多个滑块23,第一凹槽3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滑块23对应的横向滑槽 5,滑块23滑动设置在滑槽5内,弹簧6安装在滑块23和滑槽5的右侧槽壁之间。
20.第一凹槽3上槽壁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板9,锤头1上端右侧固定有倒l 形的第一固定板7,第一固定板7的平直部下端固定有接收器8,第二固定板9与第一固定板7的竖直部通过弹性薄膜10固定连接,锤体1上端镶嵌固定有与接收器8对应的灯11,锤体1上端固定有显示器12,接收器8和显示器12电性连接,灯11、显示器12和接收器8通过镶嵌固定在锤体1 内的蓄电池供电。
21.锤体1右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让位槽22,让位槽22内均设置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贯穿让位槽22,前后两支撑板18对称设置,第二凹槽13内的支撑板18一端向左侧方向倾斜,第二凹槽13内的支撑板18一端上固定有竖直的销轴,销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凹槽13内,销轴上固定有齿轮19,两齿轮19之间的第二凹槽13内滑动设置有双面齿条20,双面齿条20与两齿轮19啮合,第二凹槽13的左槽壁上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缸21,第二电动伸缩缸21的伸缩杆与双面齿条20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缸21上方的第二凹槽13内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缸 14,第一电动伸缩缸14的伸缩杆上固定有与其同心的触觉针15,所述第二电动伸缩缸21横向设置,第二电动伸缩缸21与第一电动伸缩缸14平行,镶嵌固定在锤体1内的蓄电池通过控制器对第一电动伸缩缸14和第二电动伸缩缸21供电,触觉针15位于两支撑板18之间,第二凹槽13内设置有套筒24,套筒24位于两支撑板18之间,
套筒24内固定有消毒棉16,触觉针15的端部插接在消毒棉16内,所述套筒24上端固定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上端与锤体1固定连接。
22.使用时,可直接利用锤头4来进行膝跳反射检测。如需对患者的心跳进行检测时,打开灯11,将锤头4贴近患者的检测位置,患者的身体震动使锤头4在第一凹槽3内滑动,锤头4向第一凹槽3内运动时,弹性薄膜10会被拉伸,其透光率增加,通过接收器8在单位时间内检测的光亮程度变化次数并通过显示器12记录并显示变化数值,从而检测出患者的心率。
23.针刺时,将第二凹槽13外部的支撑板18的一端抵住患者的身体,启动第一电动伸缩缸14,第一电动伸缩缸14带动触觉针15向第二凹槽13外部运动并完成针刺。然后使得第一电动伸缩缸14驱动触觉针15向第二凹槽13内运动,并且在触觉针15向第二凹槽13内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消毒棉16可对触觉针15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因为触觉针15的移动距离一定,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21,使得双面齿条20运动,从而可以调节两支撑板 18之间的角度,两支撑板18之间的角度越大,锤体1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越小,则触觉针15的针刺深度越大;反之两个支撑板18之间的角度越小,则触觉针15的针刺深度越小,通过控制两支撑板18的角度可以改变触觉针刺入患者身体的深度,从而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