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装置

2022-04-15 06:23: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术后恢复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取患者本身的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血管,以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解除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的的手术,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术后常使用恢复装置抬升病人肢体,加速病人的恢复。
3.但是现有的在技术还存在以下缺点:
4.1、现有的装置大多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大量辅助操作,导致医护人员负担较大且只能同时操作一台装置,进而较不利于使用;
5.2、现有的装置大多缺少辅助固定机构,导致病人在进行恢复运动时,容易从装置上滑落,进而造成二次伤害,较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设备使用效率较低和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板,所述螺纹板和固定板的表面均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连杆,相邻两个所述连杆之间通过转杆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支撑板和滑块,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肢体承托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肢体承托板的顶部设置有垫带,所述肢体承托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的表面吸附有第一磁条,所述第一磁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绑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垫带的表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条,所述肢体承托板的表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绑带和垫带均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棉纤维层,所述棉纤维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尼龙层。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块。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
加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固定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加强板。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底板和凹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节伸缩杆。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板和连杆的配合,能够使用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推动肢体承托板自动进行上下运动,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辅助操作,有效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且能够同时操作多台装置,更加有利于使用。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磁条、第一金属板和绑带的配合,能够将病人的肢体绑缚在肢体承托板的顶部,进而有效的避免了病人运动过程中发生滑落,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更加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肢体承托板侧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板顶部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绑带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板;2、固定板;3、螺纹杆;4、螺纹板;5、连杆;6、支撑板;7、滑块;8、滑槽;9、凹形板;10、支撑柱;11、肢体承托板;12、绑带;1201、基层;1202、棉纤维层;1203、尼龙层;13、垫带;14、第一磁条;15、第一金属板;16、第二金属板;17、第二磁条;18、连接带;19、滑杆;20、加强板;21、防护壳;22、伺服电机;23、多节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装置的技术方案:
24.实施例一:
25.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2,伺服电机22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杆3,螺纹杆3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板4,螺纹板4和固定板2的表面均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连杆5,相邻两个连杆5之间通过转杆相互转动连接,连杆5的一端分别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支撑板6和滑块7,支撑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形板9,凹形板9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肢体承托板11,支撑板6的表面开设有滑槽8,滑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块7,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板20,加强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9,固定板2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19,螺纹杆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加强板20,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21,
底板1和凹形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多节伸缩杆23;
26.通过螺纹板4和连杆5的配合,能够使用伺服电机22带动螺纹杆3转动,从而推动肢体承托板11自动进行上下运动,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辅助操作,有效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且能够同时操作多台装置,通过滑槽8和滑杆19的配合,能够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设置防护壳21,当设备降下时,肢体承托板11的下部会收入防护壳21的内部,方便使用者对设备进行收纳,设置多节伸缩杆23,能够对凹形板9进行限位,使其更加稳定。
27.具体使用时,当医护人员使用设备进行病人的恢复运动时,启动伺服电机22,伺服电机22首先带动螺纹杆3进行顺时针转动,螺纹杆3通过螺纹推力推动螺纹板4靠近固定板2,两者推挤连杆5,使得连杆5向上翻动,进而推动支撑板6和滑块7向上运动,同时滑块7沿着滑槽8滑动,然后支撑板6向上推动凹形板9,凹形板9通过支撑柱10向上推动肢体承托板11,肢体承托板11则带动病人的肢体上移,上移时,肢体承托板11带动支撑柱10进行转动,使得肢体承托板11跟随病人肢体发生俯仰角度变化,当凹形板9移动至最高处时,伺服电机22反向带动螺纹杆3转动,使得凹形板9下移,进而实现装置的自动运动,有效的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辅助操作,且医护人员能够同时操作多台设备,更加有利于使用。
28.实施例二:
29.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根据图2和图4所示,肢体承托板11的顶部设置有垫带13,肢体承托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板15,第一金属板15的表面吸附有第一磁条14,第一磁条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绑带12,垫带13的表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18,连接带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条17,肢体承托板11的表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板16,绑带12和垫带13均包括基层1201,基层12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棉纤维层1202,棉纤维层12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尼龙层1203;
30.通过第一磁条14、第一金属板15和绑带12的配合,能够将病人的肢体绑缚在肢体承托板11的顶部,进而有效的避免了病人运动过程中发生滑落,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通过设置垫带13,能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第二金属板16和第二磁条17的配合,方便使用者拆换垫带13,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汗速干性,尼龙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通过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垫带13和绑带12的实用性。
31.具体使用时,当病人进行恢复运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病人肢体放置在垫带13的顶部,然后将绑带12一侧的第一磁条14与肢体承托板11一侧的第一金属板15吸附,接着将绑带12的另一侧从上方绕过病人肢体并拉紧,使得绑带12配合垫带13将病人肢体夹持住,然后将第一磁条14与第一金属板15吸附,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病人肢体在运动过程中滑落,同时通过第二金属板16和第二磁条17的配合,使用者能够对垫带13进行快速拆换,通过在基层1201的表面固定连接棉纤维层1202,能够提高绑带12和垫带13的吸汗性,提高病人的舒适度,设置尼龙层1203则能够有效的提高绑带12和垫带13表面的耐磨性,更加有利于使用。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
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