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眼药水滴加辅助装置

2022-06-29 23:33: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眼药水滴加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治疗眼科病人眼部疾病时经常需要向眼内滴入眼药水,进而对眼睑进行消炎等处理。现有技术中在滴眼药水时,病人可以自行完成,此时需要用手扒开下眼睑,然后仰起头将眼药水滴入眼内;上述操作方式下,由于人的本能经常会合眼,进而导致眼药水滴在眼睑上。对于老年人、儿童,由于自身身体控制能力较差,滴眼药水时更容易将眼药水滴在眼睑上,夹杂着眼睑上细菌的眼药水流入眼睑内,不利于眼科病人的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药水滴加辅助装置,用于解决病人自行滴眼药水时眼药水无法顺利滴入眼睑内的问题。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眼药水滴加辅助装置,包括底板和药瓶筒,所述底板的一个端面上具有沿垂直于底板方向向外延伸的两个接触部,所述底板的该端面上滑动设置有两个拨块,所述接触部用于与病人眼眶接触使得所述拨块与病人眼睑接触压紧;所述底板的中心具有位于两接触部之间的通孔,所述底板的另一端面固定有中空的底座,所述底座内具有驱动两拨块相互远离的驱动单元;所述药瓶筒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药瓶筒内具有放置眼药水瓶的药瓶腔,挤压眼药水瓶时眼药水瓶内的眼药水穿过通孔滴落在眼内。
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另一端面上具有两个弹簧座,所述拨块侧面具有滑杆,两所述滑杆与位于底板上的滑槽滑动连接且两滑杆位于两弹簧座之间,所述弹簧座与对应的滑杆之间通过定位弹簧连接;在所述定位弹簧的作用下两拨块之间的距离最小。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底座内且与底座转动连接的驱动环,所述驱动环与底座之间具有卷簧,所述驱动环侧壁固定有一对驱动块,所述驱动环旋转时驱动块克服定位弹簧弹力向两侧挤压滑杆。
7.进一步地,所述药瓶筒的端部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驱动环可拆卸连接,旋转所述药瓶筒时所述驱动环同步转动。
8.进一步地,还包括圆形的手柄,所述手柄的敞口端套在药瓶筒外部,所述手柄的内侧设有压板,向所述底板一侧推动手柄时压板与眼药水瓶挤压将眼药水挤出。
9.进一步地,所述压板通过连接杆与手柄的封口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手柄的封口端之间具有套在连接杆外侧的加药弹簧;所述滑板用于与药瓶筒端面接触。
10.进一步地,所述药瓶筒的侧壁具有两长槽,所述手柄的内壁具有用于伸入长槽内实现药瓶筒与手柄之间沿周向相对固定的凸起。
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两块,所述底板侧壁具有用于勾挂在病
人外耳上的挂杆;所述拨块的一端与铰接轴转动连接,所述拨块的另一端与滑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铰接轴还与弹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动轴与弹片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铰接轴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滑动轴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拨块和弹片分居底板的两侧;所述弹片与拨块固定连接,将眼药水瓶塞入药瓶筒内后眼药水瓶伸入两所述弹片之间,并挤压所述弹片由直线形变为圆弧形使得两拨块远离。
12.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中部的侧壁具有侧板,眼药水瓶与所述侧板接触挤压弹片变形。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眼药水滴加辅助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时通过底板与病人眼眶的接触,保持整个滴加辅助装置的固定,进而在滴加眼药水时可以避免眼药水瓶的晃动,实现精准滴加;(2)操作简单,当滴加眼药水时通过旋转、挤压手柄或者推动眼药水瓶,即可实现眼睑的扒开和眼药水的滴加;(3)滴加眼药水时,病人手部不与眼睑接触,进而避免了手部细菌对眼睑的感染;(4)使用时病人单手即可完成眼药水的滴加,相对于一手扒着眼睑、另一只手滴加眼药水的方式,本发明使用时更加便利;(5)整个滴加辅助装置使用后可喷洒酒精消毒,以便于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正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左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后视图;图4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5为驱动环旋转时驱动滑杆移动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7为图3中的b-b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拨块将眼睑撑开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手柄旋转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手柄下压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正视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后视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拨块和弹片的装配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拨块拨开眼睑时的示意图;图中:1底板,11接触部,12凹槽,13通孔,14滑槽,15固定杆,16挂杆,2底座,21支撑块,22驱动环,23驱动块,231定位面,232驱动面,24滑杆,25弹簧座,26定位弹簧,3手柄,31压板,32连接杆,33滑板,34加药弹簧,35凸起,4药瓶筒,41药瓶腔,42收缩口,43安装部,44长槽,5拨块,6头部,61眼睑,62眼球,7眼药水,8弹片,81轴套,82铰接轴,83滑动轴,84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发明的眼药水滴加辅助装置主要包括底板1、底座2、拨块5和驱动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16.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所示,底板1为矩形塑料板,底板1边角处做圆角处理。底板1的一个端面上具有沿垂直于底板方向向外延伸的两个接触部11,两安装部11上下平行设置,安装部11与底板1之间过渡连接。接触部11用于与病人眼眶接触,其中上方接触部11用于与病人上眼眶接触,下方接触部11用于与病人下眼眶接触。底板的两个接触部11与病人眼眶接触后,底板1与眼球之间具有缝隙。底板的该端面上设有凹槽12,底板的该端面上还滑动设置有两个硅胶材质的拨块5,接触部与病人眼眶接触后拨块5与病人眼睑接触压紧。底板1的中心具有位于两接触部11之间的通孔13,底板1的另一端面固定有中空的圆形的底座2,底座2内具有驱动两拨块5相互远离的驱动单元;在底座2上可拆卸的安装有药瓶筒4,药瓶筒4内具有放置眼药水瓶的药瓶腔41,挤压眼药水瓶时眼药水瓶内的眼药水穿过通孔滴落在眼内。药瓶筒4为圆形结构,药瓶腔41为锥形腔体进而形成收缩口42,眼药水瓶的瓶口部分用于伸入收缩口42内。药瓶筒4的一端具有圆环形的安装部43,安装部43的外径小于药瓶筒4的外径,安装部43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底板1的另一端面上具有两个弹簧座25,所述拨块5侧面具有位于两弹簧座25之间的滑杆24,滑杆24与位于底板上的滑槽14滑动连接,弹簧座25与对应的滑杆24之间通过定位弹簧26连接;在定位弹簧26的作用下两拨块5之间的距离最小。滑杆24的一端与拨块5固定连接,滑杆24的另一端穿过滑槽14后伸入底座2内腔中,定位弹簧26的一端与弹簧座25固定连接,定位弹簧26的另一端与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拨块5位于凹槽12内,且两拨块5分居通孔13的两侧。
17.安装时,将安装部43伸入底座2内侧,安装部43与驱动单元连接在一起,进而实现底座2与药瓶筒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如图4至图7所示,驱动单元包括位于底座2内且与底座2转动连接的驱动环22,驱动环22与底座2之间具有卷簧,在卷簧的作用下驱动环旋转后可以复位,驱动环22侧壁固定有一对驱动块23,驱动环22旋转时驱动块23克服定位弹簧26弹力向两侧挤压滑杆24。在底座2的内腔中固定有两个圆弧形的支撑块21,驱动环22置于两支撑块21之间,且驱动环22外壁与支撑块内壁之间沿圆周方向滑动连接。如图4所示,驱动块23上具有驱动面232,驱动面232上各点至驱动环22中心的距离不等。自然状态下,驱动面232上距离驱动环22中心最近的点与滑杆24接触。驱动块32上还设有定位面231,定位面231与驱动面232之间呈钝角夹角,滑杆24可以沿驱动面232移动,但滑杆24与定位面231接触后,定位面231的设置对滑杆的移动起到阻挡作用,此时滑杆24在滑槽14内的移动到达极限位置。
18.驱动环22旋转时,滑杆24与驱动面232上距离驱动环22中心更远的点接触,如图5所示,进而克服定位弹簧26弹力驱使滑杆向远离驱动环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与滑杆24固定连接的板块5移动,此时两拨块5相互远离。由于拨块5与病人眼睑紧密接触压紧,如图8、图9所示,两拨块5配合作用将眼睑61扒开。为便于驱动单元与安装部43的连接,在驱动环22内壁内设有内螺纹,安装部43伸入驱动环内侧与驱动环22螺纹连接固定;上述连接方式下,旋转药瓶筒时可以带动驱动环的旋转,进而驱使拨块5移动,实现对眼睑的扒开。通孔13与安装部43内腔直接连通,此时位于药瓶腔41内的眼药水瓶中的眼药水可以穿过安装部43内
腔和通孔13后落在病人眼内。
19.为便于对眼药水瓶进行挤压,以使得眼药水瓶内的眼药水流出。如图6、图7所示,在药瓶筒上还设置有圆形的手柄3,手柄3为中空结构,手柄3的一端敞口、另一端封口,手柄3的敞口端套在药瓶筒4外部,手柄3的内侧设有压板31,向底板1一侧推动手柄3时压板31与眼药水瓶挤压将眼药水挤出。为便于压板的安装,压板31通过连接杆32与手柄3的封口端固定连接,手柄3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板33,滑板33与手柄3的封口端之间具有套在连接杆32外侧的加药弹簧34;滑板33用于与药瓶筒端面接触。为便于手柄3与药瓶筒4之间的安装,药瓶筒4的侧壁具有两长槽44,手柄3的内壁具有用于伸入长槽44内实现药瓶筒4与手柄3之间沿周向相对固定的凸起35。安装时,将凸起35对准长槽44,将凸起35推入长槽44内,此时手柄3套在药瓶筒4上一段。凸起35与长槽44之间具有阻尼件以产生一定阻力,这样需要施加一定外力才能推动手柄3相对药瓶筒4的移动。当滑板33与药瓶筒4的端部刚好接触时,压板31与药瓶筒4内的眼药水瓶刚好接触。继续推动手柄3时,药瓶筒4的端部阻止滑板33的继续移动,此时加药弹簧34受压、手柄3和压板31继续向靠近底板1的一侧移动,如图11所示,此时压板31挤压眼药水瓶,进而将眼药水7挤出。
20.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使用方法进行描述;(1)将手柄3从药瓶筒4上取下,卸下眼药水瓶的瓶盖,将眼药水瓶装入药瓶筒的药瓶腔内,随后再将手柄3安装在药瓶筒上,此后可将眼药水瓶长期放置在药瓶筒内;(2)病人仰头并闭眼,如图8所示,手持手柄3将底板1放置在病人头部6眼眶处,使得接触部11与眼眶接触,此时拨块与眼睑接触压紧,通孔与眼睛中心大体对正;(3)如图10所示,旋转手柄3此时药瓶筒4随手柄一起旋转,进而带动驱动环22旋转,此时两拨块5相互远离,如图9所示,进而将眼睑61扒开;(4)保持手柄3与药瓶筒4之间的周向位置不动,如图11所示,向眼睛一侧压动手柄3, 压板31与眼药水瓶接触挤压后眼药水瓶内的眼药水流出滴落在眼内,实现眼药水的滴加;撤销对手柄3的挤压作用力后,在加药弹簧34的作用下手柄复位。滴加完成后,可以穿过通孔13将眼药水瓶瓶盖盖在眼药水瓶上。使用完成后,可以喷洒酒精对滴加辅助装置进行消毒。
21.实施例二:实施例一的滴加辅助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如病人)手持手柄放置在眼部,先旋转手柄3然后挤压手柄3。实施例二中的滴加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底座2、药瓶筒4、拨块5和驱动单元,其中底板1的结构形状与实施例一中底板的结构形状完全相同,不同点在于底板1设置有两块;如图12所示,两块底板1之间通过固定杆15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每一底板1的侧壁设有挂杆16,挂杆16用于勾挂在病人耳部,像戴眼镜一样实现对滴加辅助装置的佩戴。如图13所示,实施例二中的底座2为矩形结构,底座2与底板1端面接触固定。当然,底座2还可以为其它结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实施例二中拨块5为硅胶件,如图13、图14所示,拨块5的一端与铰接轴82转动连接,拨块5的另一端与滑动轴83转动连接。每一拨块5上对应设置有一片弹片8,弹片8为薄金属片,弹片8的两端固定有轴套81,弹片8一端的轴套与铰接轴82转动连接,弹片8另一端的轴套81与滑动轴83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设有滑动轴83滑动配合的滑槽,铰接轴82固定在底板1上,拨块5和弹片8分居底板1的两侧;弹片8与拨块5固定连接,将眼药水瓶塞入药瓶筒4内后眼药水瓶伸入两弹片8之间,眼药水瓶挤压弹片8时使得弹
片8由直线形变为圆弧形,进而使得两拨块5远离。自然状态下,底板1上的两弹片处于直线状态相互平行。弹片8中部具定有圆弧形的侧板84,且侧板84位于两弹片8之间,同一底板1上的两侧板84为一对。药瓶筒4固定设置在底座2端面上,或与底座2螺纹。药瓶筒4包括圆柱形部分和圆锥形部分,其中圆锥形部分与底座接触连接。药瓶筒4内腔为药瓶腔41,药瓶筒4的轴线与通孔13的轴线共线。将眼药水瓶放入药瓶筒4内后,眼药水瓶的瓶口部伸入成对的两侧板84之间,眼药水瓶的瓶口外壁挤压侧板84使得弹片由直线形变为圆弧形,此时滑动轴83在底板1上滑动并靠近铰接轴82,拨块5随弹片8由直线形变为圆弧形。如图15所示,拨块5变形过程中将眼睑61扒开,此时眼球62露出。
22.下面对实施例二的使用方法进行描述;(1)使用者仰头闭眼,佩戴滴加辅助装置,此时挂杆16勾在使用者外耳上;(2)将眼药水瓶放在药瓶筒4内并向眼部推动眼药水瓶,此时眼药水瓶挤压侧板使得弹片、拨块变形,进而将眼睑扒开;(3)扒开眼睑后,挤压眼药水瓶将眼药水挤出,此时眼药水滴落在眼睛中心。由于眼药水直接滴在眼睛中心的位置,眼药水向四周扩散流动,可以避免眼药水的浪费,实现精准加药。使用完成后,可以喷洒酒精对滴加辅助装置进行消毒。
23.本发明的优点是:(1)使用时通过底板与病人眼眶的接触,保持整个滴加辅助装置的固定,进而在滴加眼药水时可以避免眼药水瓶的晃动,实现精准滴加;(2)操作简单,当滴加眼药水时通过旋转、挤压手柄或者推动眼药水瓶,即可实现眼睑的扒开和眼药水的滴加;(3)滴加眼药水时,病人手部不与眼睑接触,进而避免了手部细菌对眼睑的感染;(4)使用时病人单手即可完成眼药水的滴加,相对于一手扒着眼睑、另一只手滴加眼药水的方式,本发明使用时更加便利;(5)整个滴加辅助装置使用后可喷洒酒精消毒,以便于下次使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