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16:06: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集装箱搬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


背景技术:

2.铁路集装箱搬运是指当列车把集装箱运至目的地之后,需要集装箱跨运车把集装箱进行堆场和码放。随着铁路电气化的发展和高铁时代的到来,燃气机车逐步向电动机车发展,原有铁路集装箱装卸方式遇到困难和瓶颈,需要发展出新的装卸方式和设备。
3.燃油机车牵引的货运集装箱列车,通常都采用铁路轨道吊或正面吊从集装箱顶部进行装卸作业,此种装卸作业方式均需要列车顶部具有较大的作业空间。但是电动机车的上方必须架设接触电网,并在车辆顶部安装受电弓,顶部操作空间严重受限,几乎难以用铁路轨道吊或正面吊直接装卸集装箱了。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的能满足铁路电气化要求的集装箱搬运车。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该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在作业时,所占用列车顶部的空间较小,方便了对集装箱进行装卸。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包括车体架、安装在车体架上的提升机构、与提升机构相连接的载货台、安装在载货台上的伸缩货叉、及安装在伸缩货叉上的吊具,所述伸缩货叉包括安装在载货台上的固定叉和与固定叉活动连接的活动叉,所述活动叉能相对于固定叉移动,所述吊具安装在活动叉上,所述提升机构能带动载货台升降。
6.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货叉与载货台滑动配合,所述伸缩货叉有两个,所述载货台上安装有驱动卷筒,所述驱动卷筒外部缠绕有间距调节绳索,所述间距调节绳索绕过载货台上的间距调节导向轮、与伸缩货叉相连接。
7.进一步地,两个伸缩货叉分别为第一伸缩货叉和第二伸缩货叉,所述间距调节绳索有两条、分别为第一间距调节绳索和第二间距调节绳索,所述间距调节导向轮有两个、分别位于驱动卷筒的两侧,且两个间距调节导向轮分别为第一间距调节导向轮和第二间距调节导向轮,所述第一间距调节绳索的一端由上向下绕过第一间距调节导向轮、并与第一伸缩货叉相连接,所述第一间距调节绳索的另一端绕过驱动卷筒、并与第一伸缩货叉相连接,所述第二间距调节绳索的一端由下向上绕过第二间距调节导向轮、并与第二伸缩货叉相连接,所述第二间距调节绳索的另一端绕过驱动卷筒、并与第二伸缩货叉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叉上安装有间距调节滑轮,所述载货台上设有间距调节导轨,所述间距调节滑轮与间距调节导轨相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叉包括与固定叉活动连接的中间叉、和与中间叉活动连接的前叉,所述中间叉能相对于固定叉移动,所述前叉能相对于中间叉移动。
10.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叉与固定叉滑动配合,所述前叉与中间叉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叉上安装有伸缩驱动电机,所述伸缩驱动电机与传动机构相连接、并能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中间叉相对于固定叉移动;且所述中间叉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中间轮和第二中间轮,所述固定叉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条的另一端绕过第一中间轮后与前叉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固定叉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条的另一端绕过第二中间轮后与前叉的另一端相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叉上的传动齿轮和设置在中间叉上的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中间轮和第二中间轮均为链轮,所述第一传动条和第二传动条均为链条。
12.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安装在车体架上的提升卷筒、提升钢丝绳、及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安装在车体架上的定滑轮和安装在载货台上的动滑轮,所述提升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提升卷筒上、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后与车体架相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载货台上设有升降导向轮,所述升降导向轮与安装在车体架上的升降导轨相配合。
14.进一步地,所述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还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地轨,所述车体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模块,所述行走模块与地轨相配合,且所述行走模块能带动车体架沿地轨移动。
15.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在对列车上的集装箱进行搬运时,伸缩货叉从载货台的侧面伸向集装箱,通过吊具与集装箱锁紧,并把集装箱吊起,然后伸缩货叉带动集装箱缩回,再通过车体架上的提升机构带动载货台下降,把集装箱降落到地面,释放吊具与集装箱的锁定,完成整个集装箱的搬运;此种搬运方式所占用列车顶部的空间较小,能有效避免与列车上方的受电弓或电网等产生碰撞,方便了对集装箱的装卸。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的立体图。
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的正视图。
2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的俯视图。
2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的左视图。
2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货台的立体图。
2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货台的俯视图。
2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货台的正视图。
25.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升机构、驱动卷筒及伸缩货叉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升机构、驱动卷筒及伸缩货叉间的连接结构正视图。
27.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升机构、驱动卷筒及伸缩货叉间的连接结构俯视图。
28.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升机构、驱动卷筒及伸缩货叉间的连接结构左视图。
29.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伸缩货叉的仰视图。
30.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伸缩货叉的正视图。
31.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伸缩货叉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伸缩货叉的后视图。
33.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体架的立体图。
34.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体架的正视图。
35.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体架的俯视图。
36.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体架的左视图。
37.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横梁框架的立体图。
38.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横梁框架的俯视图。
39.图23为图22中a-a剖视图。
40.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柱架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41.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柱架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42.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柱架的后视图。
43.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柱架的左视图。
44.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柱架的俯视图。
45.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横梁与行走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46.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横梁与行走模块的连接结构俯视图。
47.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横梁与行走模块的连接结构正视图。
48.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轨的立体图。
49.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轨的俯视图。
50.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轨的正视图。
51.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52.元件标号说明
[0053]1ꢀꢀꢀꢀꢀꢀꢀꢀ
车体架
ꢀꢀꢀꢀꢀꢀꢀꢀꢀꢀꢀꢀꢀꢀꢀꢀꢀꢀꢀꢀꢀ
411
ꢀꢀꢀꢀꢀꢀ
传动齿轮
[0054]
11
ꢀꢀꢀꢀꢀꢀꢀ
上横梁框架
ꢀꢀꢀꢀꢀꢀꢀꢀꢀꢀꢀꢀꢀꢀꢀꢀꢀ
42
ꢀꢀꢀꢀꢀꢀꢀ
中间叉
[0055]
111
ꢀꢀꢀꢀꢀꢀ
上横梁
ꢀꢀꢀꢀꢀꢀꢀꢀꢀꢀꢀꢀꢀꢀꢀꢀꢀꢀꢀꢀꢀ
421
ꢀꢀꢀꢀꢀꢀ
第一中间轮
[0056]
12
ꢀꢀꢀꢀꢀꢀꢀ
立柱架
ꢀꢀꢀꢀꢀꢀꢀꢀꢀꢀꢀꢀꢀꢀꢀꢀꢀꢀꢀꢀꢀ
422
ꢀꢀꢀꢀꢀꢀ
第二中间轮
[0057]
121
ꢀꢀꢀꢀꢀꢀ
立柱
ꢀꢀꢀꢀꢀꢀꢀꢀꢀꢀꢀꢀꢀꢀꢀꢀꢀꢀꢀꢀꢀꢀꢀ
423
ꢀꢀꢀꢀꢀꢀ
传动齿条
[0058]
122
ꢀꢀꢀꢀꢀꢀ
立柱斜拉筋
ꢀꢀꢀꢀꢀꢀꢀꢀꢀꢀꢀꢀꢀꢀꢀꢀꢀ
43
ꢀꢀꢀꢀꢀꢀꢀ
前叉
[0059]
123
ꢀꢀꢀꢀꢀꢀ
防过载装置
ꢀꢀꢀꢀꢀꢀꢀꢀꢀꢀꢀꢀꢀꢀꢀꢀꢀ
44
ꢀꢀꢀꢀꢀꢀꢀ
间距调节滑轮
[0060]
13
ꢀꢀꢀꢀꢀꢀꢀ
下横梁
ꢀꢀꢀꢀꢀꢀꢀꢀꢀꢀꢀꢀꢀꢀꢀꢀꢀꢀꢀꢀꢀ
45
ꢀꢀꢀꢀꢀꢀꢀ
伸缩驱动电机
[0061]2ꢀꢀꢀꢀꢀꢀꢀꢀ
提升机构
ꢀꢀꢀꢀꢀꢀꢀꢀꢀꢀꢀꢀꢀꢀꢀꢀꢀꢀꢀ
461
ꢀꢀꢀꢀꢀꢀ
第一传动条
[0062]
21
ꢀꢀꢀꢀꢀꢀꢀ
提升卷筒
ꢀꢀꢀꢀꢀꢀꢀꢀꢀꢀꢀꢀꢀꢀꢀꢀꢀꢀꢀ
462
ꢀꢀꢀꢀꢀꢀ
第二传动条
[0063]
22
ꢀꢀꢀꢀꢀꢀꢀ
提升钢丝绳
ꢀꢀꢀꢀꢀꢀꢀꢀꢀꢀꢀꢀꢀꢀꢀꢀꢀ5ꢀꢀꢀꢀꢀꢀꢀꢀ
吊具
[0064]
23
ꢀꢀꢀꢀꢀꢀꢀ
滑轮组
ꢀꢀꢀꢀꢀꢀꢀꢀꢀꢀꢀꢀꢀꢀꢀꢀꢀꢀꢀꢀꢀ
51
ꢀꢀꢀꢀꢀꢀꢀ
油压缸
[0065]
231
ꢀꢀꢀꢀꢀꢀ
定滑轮
ꢀꢀꢀꢀꢀꢀꢀꢀꢀꢀꢀꢀꢀꢀꢀꢀꢀꢀꢀꢀꢀ
52
ꢀꢀꢀꢀꢀꢀꢀ
曲柄
[0066]
232
ꢀꢀꢀꢀꢀꢀ
动滑轮
ꢀꢀꢀꢀꢀꢀꢀꢀꢀꢀꢀꢀꢀꢀꢀꢀꢀꢀꢀꢀꢀ
53
ꢀꢀꢀꢀꢀꢀꢀ
限位挡圈
[0067]3ꢀꢀꢀꢀꢀꢀꢀꢀ
载货台
ꢀꢀꢀꢀꢀꢀꢀꢀꢀꢀꢀꢀꢀꢀꢀꢀꢀꢀꢀꢀꢀ
54
ꢀꢀꢀꢀꢀꢀꢀ
凸轮
[0068]
31
ꢀꢀꢀꢀꢀꢀꢀ
驱动卷筒
ꢀꢀꢀꢀꢀꢀꢀꢀꢀꢀꢀꢀꢀꢀꢀꢀꢀꢀꢀ
55
ꢀꢀꢀꢀꢀꢀꢀ
闭锁
[0069]
32
ꢀꢀꢀꢀꢀꢀꢀ
间距调节绳索
ꢀꢀꢀꢀꢀꢀꢀꢀꢀꢀꢀꢀꢀꢀꢀ
56
ꢀꢀꢀꢀꢀꢀꢀ
开锁
[0070]
32a
ꢀꢀꢀꢀꢀꢀ
第一间距调节绳索
ꢀꢀꢀꢀꢀꢀꢀꢀꢀꢀꢀ
57
ꢀꢀꢀꢀꢀꢀꢀ
导套
[0071]
32b
ꢀꢀꢀꢀꢀꢀ
第二间距调节绳索
ꢀꢀꢀꢀꢀꢀꢀꢀꢀꢀꢀ
58
ꢀꢀꢀꢀꢀꢀꢀ
旋锁钩子
[0072]
33
ꢀꢀꢀꢀꢀꢀꢀ
间距调节导向轮
ꢀꢀꢀꢀꢀꢀꢀꢀꢀꢀꢀꢀꢀ
59
ꢀꢀꢀꢀꢀꢀꢀ
着箱销
[0073]
33a
ꢀꢀꢀꢀꢀꢀ
第一间距调节导向轮
ꢀꢀꢀꢀꢀꢀꢀꢀꢀ6ꢀꢀꢀꢀꢀꢀꢀꢀ
地轨
[0074]
33b
ꢀꢀꢀꢀꢀꢀ
第二间距调节导向轮
ꢀꢀꢀꢀꢀꢀꢀꢀꢀ
61
ꢀꢀꢀꢀꢀꢀꢀ
地轨轨道
[0075]
34
ꢀꢀꢀꢀꢀꢀꢀ
间距调节导轨
ꢀꢀꢀꢀꢀꢀꢀꢀꢀꢀꢀꢀꢀꢀꢀ
62
ꢀꢀꢀꢀꢀꢀꢀ
固定钢板
[0076]
35
ꢀꢀꢀꢀꢀꢀꢀ
升降导向轮
ꢀꢀꢀꢀꢀꢀꢀꢀꢀꢀꢀꢀꢀꢀꢀꢀꢀ
63
ꢀꢀꢀꢀꢀꢀꢀ
缓冲器
[0077]
36
ꢀꢀꢀꢀꢀꢀꢀ
载台框架
ꢀꢀꢀꢀꢀꢀꢀꢀꢀꢀꢀꢀꢀꢀꢀꢀꢀꢀꢀ
64
ꢀꢀꢀꢀꢀꢀꢀ
压轨器
[0078]
37
ꢀꢀꢀꢀꢀꢀꢀ
第一支撑滑轮
ꢀꢀꢀꢀꢀꢀꢀꢀꢀꢀꢀꢀꢀꢀꢀ7ꢀꢀꢀꢀꢀꢀꢀꢀ
行走模块
[0079]
38
ꢀꢀꢀꢀꢀꢀꢀ
第二支撑滑轮
ꢀꢀꢀꢀꢀꢀꢀꢀꢀꢀꢀꢀꢀꢀꢀ8ꢀꢀꢀꢀꢀꢀꢀꢀ
集装箱
[0080]4ꢀꢀꢀꢀꢀꢀꢀꢀ
伸缩货叉
ꢀꢀꢀꢀꢀꢀꢀꢀꢀꢀꢀꢀꢀꢀꢀꢀꢀꢀꢀ
81
ꢀꢀꢀꢀꢀꢀꢀ
大集装箱
[0081]
4a
ꢀꢀꢀꢀꢀꢀꢀ
第一伸缩货叉
ꢀꢀꢀꢀꢀꢀꢀꢀꢀꢀꢀꢀꢀꢀꢀ
82
ꢀꢀꢀꢀꢀꢀꢀ
小集装箱
[0082]
4b
ꢀꢀꢀꢀꢀꢀꢀ
第二伸缩货叉
ꢀꢀꢀꢀꢀꢀꢀꢀꢀꢀꢀꢀꢀꢀꢀ9ꢀꢀꢀꢀꢀꢀꢀꢀ
列车
[0083]
41
ꢀꢀꢀꢀꢀꢀꢀ
固定叉
ꢀꢀꢀꢀꢀꢀꢀꢀꢀꢀꢀꢀꢀꢀꢀꢀꢀꢀꢀꢀꢀ
91
ꢀꢀꢀꢀꢀꢀꢀ
受电弓
[0084]
ꢀꢀꢀꢀꢀꢀꢀꢀꢀꢀꢀꢀꢀꢀꢀꢀꢀꢀꢀꢀꢀꢀꢀꢀꢀꢀꢀꢀꢀꢀꢀꢀꢀꢀꢀꢀ
92
ꢀꢀꢀꢀꢀꢀꢀ
电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85]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86]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87]
如图1至图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包括车体架1、安装在车体架1上的提升机构2、与提升机构2相连接的载货台3、安装在载货台3上的伸缩货叉4、及安装在伸缩货叉4上的吊具5,伸缩货叉4包括安装在载货台3上的固定叉41和与固定叉41活动连接的活动叉,活动叉能相对于固定叉41移动,实现伸缩货叉4整体伸长与缩短,吊具5安装在活动叉上,提升机构2能带动载货台3升降。在对列车9上的集装箱8进行搬运时,伸缩货叉4从载货台3的侧面伸向集装箱8,通过吊具5与集装箱8锁紧,并把集装箱8吊起,然后伸缩货叉4带动集装箱8缩回,再通过车体架1上的提升机构2带动载货台3下降,把集装箱8降落到地面,释放吊具5与集装箱8的锁定,完成整个集装箱8的搬运;此种搬运方式所占用列车9顶部的空间较小,能有效避免与列车9上方的受电弓91或电网92等产生碰撞,方便了对集装箱的装卸。
[0088]
如图6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伸缩货叉4与载货台3滑动配合,伸缩货叉4有两个,载货台3上安装有驱动卷筒31,驱动卷筒31外部缠绕有间距调节绳索32,间距调节绳索32绕过载货台3上的间距调节导向轮33、与伸缩货叉4相连接。驱动卷筒31转动时,通过间距调节
绳索32带动伸缩货叉4移动,使得两个伸缩货叉4的间距增大或减小,从而实现对两个伸缩货叉4间距的调整,以保证两个伸缩货叉4上的吊具5能与不同规格大小的集装箱8具有良好的锁紧配合关系,进而满足起吊不同尺寸集装箱8的要求,如20英尺集装箱、或40英尺集装箱。具体地,两个伸缩货叉4分别为第一伸缩货叉4a和第二伸缩货叉4b,间距调节绳索32有两条、分别为第一间距调节绳索32a和第二间距调节绳索32b,间距调节导向轮33有两个、分别位于驱动卷筒31的两侧,且两个间距调节导向轮33分别为第一间距调节导向轮33a和第二间距调节导向轮33b,第一间距调节绳索32a的一端由上向下绕过第一间距调节导向轮33a、并与第一伸缩货叉4a相连接,第一间距调节绳索32a的另一端绕过驱动卷筒31、并与第一伸缩货叉4a相连接,第二间距调节绳索32b的一端由下向上绕过第二间距调节导向轮33b、并与第二伸缩货叉4b相连接,第二间距调节绳索32b的另一端绕过驱动卷筒31、并与第二伸缩货叉4b相连接。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特别是此种绳索的缠绕形式,在驱动卷筒31沿正向旋转时,将通过第一间距调节绳索32a带动第一伸缩货叉4a向中部移动,并通过第二间距调节绳索32b带动第二伸缩货叉4b向中部移动,实现第一伸缩货叉4a与第二伸缩货叉4b间距变小的调节;而在驱动卷筒31反向转动时,将通过第一间距调节绳索32a带动第一伸缩货叉4a向载货台3的一端部移动,并通过第二间距调节绳索32b带动第二伸缩货叉4b向载货台3的另一端部移动,从而实现第一伸缩货叉4a和第二伸缩货叉4b间距变大的调节。本实施例中第一间距调节绳索32a和第二间距调节绳索32b具体均采用钢丝绳。两个间距调节导向轮33为安装在载货台3上、能自由转动的轮子。第一伸缩货叉4a与第二伸缩货叉4b位于同一高度上;载台框架36上还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滑轮37,两个第一支撑滑轮37分别位于第一间距调节导向轮33a和驱动卷筒31的正下方,且两个第一支撑滑轮37均与第一间距调节绳索32a相接触,以支撑起第一间距调节绳索32a,使得第一间距调节绳索32a环绕呈矩形形态;载台框架36上还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滑轮38,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滑轮38位于驱动卷筒31的正下方,第二间距调节导向轮33b与该第二支撑滑轮38处于同一高度上;另一个第二支撑滑轮38位于驱动卷筒31的侧下方,两个第二支撑滑轮38均与第二间距调节绳索32b相接触。另外,两个伸缩货叉4的固定叉41上均安装有间距调节滑轮44,载货台3上设有间距调节导轨34,间距调节滑轮44与间距调节导轨34相配合,在间距调节绳索32带动伸缩货叉4移动时,利用间距调节滑轮44与间距调节导轨34的配合作用,引导伸缩货叉4沿间距调节导轨34顺利滑动。间距调节绳索32具体也与固定叉41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伸缩货叉4具体沿左右方向移动,以实现间距的调节,并使得本跨运车能满足对大集装箱81和小集装箱82的搬运要求。
[0089]
如图13至图15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活动叉包括与固定叉41活动连接的中间叉42、和与中间叉42活动连接的前叉43,中间叉42能相对于固定叉41移动,前叉43能相对于中间叉42移动。其中中间叉42与固定叉41滑动配合,前叉43与中间叉42滑动配合,固定叉41上安装有伸缩驱动电机45,伸缩驱动电机45与传动机构相连接、并能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中间叉42相对于固定叉41移动;且中间叉4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中间轮421和第二中间轮422,固定叉41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条46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传动条461的另一端绕过第一中间轮421后与前叉43的一端相连接,固定叉41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条46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传动条462的另一端绕过第二中间轮422后与前叉43的另一端相连接。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叉41上的传动齿轮411和设置在中间叉42上的传动齿条423,传动齿条423与传动齿
轮411相啮合,第一中间轮421和第二中间轮422均为链轮,第一传动条461和第二传动条462均为链条。伸缩驱动电机45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中间叉42相对于固定叉41沿伸出方向移动,第一中间轮421随中间叉42一起移动、并推动第一传动条461,第一传动条461的另一端带动前叉43相对于中间叉42沿伸出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整个伸缩货叉4整体快速伸长;伸缩驱动电机45反向旋转,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中间叉42相对于固定叉41沿缩回方向移动,第二中间轮422随中间叉42一起移动、并推动第二传动条462,第二传动条462的另一端将带动前叉43相对于中间叉42沿回缩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整个伸缩货叉4整体快速缩短。本实施例中中间叉42与固定叉41之间为滑块与导轨的配合关系,且中间叉42与前叉43之间也采用滑块与导轨的配合形式,实现滑动配合。这样,在伸缩驱动电机45的驱动下,将在载货台3的侧面带动中间叉42和前叉43伸出或缩回,从而实现在列车9的侧向对集装箱8的水平搬运。本实施例中伸缩货叉4能从载货台3的侧面沿水平方向伸缩、具体沿前后方向伸缩。
[0090]
如图1、图9、图10及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提升机构2包括安装在车体架1上的提升卷筒21、提升钢丝绳22、及滑轮组23,滑轮组23包括安装在车体架1上的定滑轮231和安装在载货台3上的动滑轮232,提升钢丝绳22的一端缠绕在提升卷筒21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231和动滑轮232后与车体架1相连接。这样,提升卷筒21旋转,将通过提升钢丝绳22及动滑轮232带动载货台3及集装箱8升降,同时,滑轮组23对提升钢丝绳22具有导向作用,保证提升钢丝绳22能顺畅移动。另外,本实施例中载货台3上设有升降导向轮35,升降导向轮35与安装在车体架1上的升降导轨相配合。在提升机构2带动载货台3升降时,利用升降导向轮35与升降导轨的配合关系,能引导载货台3稳定地升降,让集装箱8的升降更加安全可靠。
[0091]
如图1、及图29至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还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地轨6,车体架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模块7,行走模块7与地轨6相配合,且行走模块7能带动车体架1沿地轨6移动,同时,也能带动集装箱8沿地轨6移动,使得其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实现对集装箱8的水平搬运。
[0092]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中吊具5包括油压缸51、曲柄52、限位挡圈53、凸轮54、闭锁55、开锁56、导套57、旋锁钩子58和着箱销59。本实施例在两个伸缩货叉4的下方共安装有4个上述吊具5,在吊运集装箱8时,让4个旋锁钩子58正对集装箱8的4个椭圆形孔下降,下降到一定位置后,油压缸51推动曲柄52,并带动凸轮54旋转90度,使旋锁钩子58旋转90度,旋锁钩子58勾住锁孔从而连接和锁定集装箱8,然后闭锁55与集装箱8并成一体,跨运车开始起吊;卸箱操作顺序相反,油压缸51缩回,使旋锁钩子58再旋转90度,然后开锁56与集装箱8脱离。
[0093]
如图17至图29所示,本实施例中车体架1包括上横梁框架11、立柱架12、和下横梁13。上横梁框架11安装在立柱架12上,两个立柱架12均安装在两根下横梁13上,两根下横梁13分别安装在两条地轨6上。提升卷筒21为一种绞车卷筒,安装在上横梁框架11上,上横梁框架11包括两条上横梁111。两套提升机构2分别安装在上横梁框架11两端。两组滑轮组23分别在上横梁框架11两侧沿提升机构2的钢丝绳布置,为钢丝绳提供线路方向。载货台3通过上横梁111上的提升机构2在上横梁111和下横梁13之间起吊或降落集装箱8。载货台3除了通过伸缩货叉4侧向起吊降落集装箱8外,还可以起吊降落从其正下方运送来的集装箱8。下横梁13在行走模块7的驱动下,带动下横梁13在地轨6上移动,从而带动整个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一起移动。本实施例中立柱架12包括重型立柱121、立柱斜拉筋122及安装在重型
立柱121顶端的防过载装置123。立柱架12整体呈矩形布置,立柱斜拉筋122让立柱架12更加稳定、强度更高。防过载装置123的作用是,当提升机构2提升超过规定重量的集装箱8时,让提升机构2停止工作,以保护提升机构2的电机不被损坏。本实施例中地轨6具体包括地轨轨道61和固定钢板62,固定钢板62用于固定地轨轨道61,集装箱跨运车根据控制系统沿着地轨6行走,直至把集装箱8跨运到目的地。本实施例中地轨6沿纵向延伸,伸缩货叉4沿横向延伸,使得本跨运车能执行纵向和横向的复合运动,并使得对集装箱8的跨运更加灵活多样,提升能力强大。集装箱可以通过本跨运车的正下方行走,通过上述吊具5、伸缩货叉4、载货台3和提升机构2将集装箱8搬运至目的地。另外,本实施例中地轨6还包括安装在地轨轨道61端部的缓冲器63及安装在地轨轨道61上的压轨器64。
[0094]
本实施例中伸缩货叉4具体安装在载货台3两端的下方,能从载货台3的侧面伸向集装箱8,装在伸缩货叉4下方的吊具5通过吊具旋锁实现与集装箱8的固定和锁定。载货台3包括载台框架36,升降导向轮35安装在载台框架36的侧面,通过提升机构2的钢丝绳带动载货台3上下运动,实现集装箱8的起吊和降落。本实施例中集装箱跨运车,在装卸集装箱8时可以穿越集装箱进行移动,并且由于集装箱直接放置在地面,设备之间不需要互相等待,使得搬运更加灵活、高效。
[0095]
本实施例中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采用伸缩货叉4侧向移动集装箱进行搬运码放,使得本集装箱跨运车搬运集装箱时更加灵活有效,避免了与电气化铁路火车受电弓91和电网92的碰撞;同时可以根据集装箱8的尺寸大小自动调节吊具5间距,对不同大小的集装箱8进行起吊搬运,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采用绞车钢丝绳滑轮提升搬运集装箱;车体姿态低,轨道行走,稳定可靠行走灵活,运载能力强大,为港口码头铁路搬运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运载能力强大的解决方案。
[0096]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97]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