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14:02: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显示领域中,mini-led是一种芯片尺寸在100μm
×
100μm左右的led芯片,其具有色彩饱和度高、可局部调光、亮度高、节能等优点,被广泛地运用到背光显示器中。
3.mini-led灯板上的led数量较多(通常有几千甚至上万),目前mini-led灯板大多是小尺寸灯板,制作成大尺寸灯板时需要将小灯板拼接起来,这样灯板与灯板之间一般会有间隙,当灯板上mini-led发出的光照射到间隙时无法反射回去,导致出现暗线等画质问题,使得光学品味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灯板间隙处暗线的问题。
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第一光源组件和第二光源组件,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包括第一灯板和多个第一灯珠,所述第一灯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多个所述第一灯珠设置在所述第一灯板上;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包括第二灯板和多个第二灯珠,所述第二灯板与所述第一灯板并列设置在所述背板上,多个所述第二灯珠设置在所述第二灯板上;所述第一灯板的边缘和所述第二灯板的边缘相邻且组成凹槽部;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灯珠和反射层,所述第三灯珠和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凹槽部内,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凹槽部的底部和/或侧壁,将照射到所述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之间的间隙中的光反射出。
6.可选的,所述第一灯板包括相连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边缘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一边缘部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主体部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边缘部的顶部;所述第二灯板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主体部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边缘部与所述第二灯板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的一侧组成所述凹槽部;所述第三灯珠设置在所述第一边缘部上,所述反射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的一侧。
7.可选的,所述第一灯板包括相连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边缘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一边缘部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主体部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边缘部的顶部;所述第二灯板包括相连的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边缘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和所述第二边缘部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二边缘部的顶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边缘部、所述第二边缘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的一侧组成所述凹槽部;所述第三灯珠设置在所述第一边缘部和/或所述第二边缘部上,所述反射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主体部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的一侧。
8.可选的,所述第一主体部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边缘部的顶部形成连续的圆弧形,所述第二边缘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的一侧形成
连续的圆弧形。
9.可选的,所述反射层还设置在所述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上,且不与所述第三灯珠重叠。
10.可选的,所述第一灯板包括相连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边缘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一边缘部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边缘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灯板包括相连的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边缘部,所述第二边缘部的底部和所述第一边缘部的顶部相贴,所述第二边缘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主体部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边缘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的一侧组成所述凹槽部;所述第三灯珠设置在所述第二边缘部上,所述反射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一主体部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的一侧。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边缘部的厚度为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二边缘部的厚度为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厚度的三分之一。
12.可选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多个与所述凹槽部形状相对应的第一灯槽,所述第一灯珠与所述第一灯槽对应安装,且所述第一灯槽内还设有不与所述第一灯珠重叠的反光膜;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多个与所述凹槽部形状相对应的第二灯槽,所述第二灯珠与所述第二灯槽对应安装,且所述第二灯槽内还设有不与所述第二灯珠重叠的反光膜。
13.可选的,所述凹槽部内设有多个所述第三灯珠,沿所述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之间的间隙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三灯珠依次间隔排列。
1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与所述背光模组对应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
15.本技术通过将相邻灯板的边缘形成高度较低的凹槽部,且在凹槽部内设置第三灯珠和反射层,不仅通过位于灯板边缘的第三灯珠提高灯板边缘的亮度,还利用反射层将第三灯珠发出的光反射到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之间的间隙中,并将照射到间隙中的光反射出去,使得灯板的间隙发光,从而解决了灯板间隙处暗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19.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20.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21.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22.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23.图7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24.其中,100、显示装置;200、背光模组;210、背板;220、第一光源组件;221、第一灯
板;222、第一灯珠;223、第一主体部;224、第一边缘部;225、第一灯槽;230、第二光源组件;231、第二灯板;232、第二灯珠;233、第二主体部;234、第二边缘部;235、第二灯槽;240、凹槽部;250、第三灯珠;260、反射层;270、反光膜;300、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26.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27.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100,所述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300和背光模组200,所述显示面板300位于所述背光模组200的出光侧,所述背光模组200为所述显示面板300提供背光源。如图2-7所示,在所述背光模组200中,包括背板210、第一光源组件220和第二光源组件230,所述第一光源组件220包括第一灯板221和多个第一灯珠222,所述第一灯板221设置在所述背板210上,多个所述第一灯珠222设置在所述第一灯板221上;所述第二光源组件230包括第二灯板231和多个第二灯珠232,所述第二灯板231与所述第一灯板221并列设置在所述背板210上,多个所述第二灯珠232设置在所述第二灯板231上;所述第一灯板221的边缘和所述第二灯板231的边缘相邻且组成凹槽部240,所述第一灯板221的底部、所述凹槽部240的底部和第二灯板231的底部平齐,所述凹槽部240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灯板221的顶部,也低于所述第二灯板231的顶部;所述背光模组2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灯珠250和反射层260,所述第三灯珠250和反射层260设置在所述凹槽部240内,所述反射层260设置在所述凹槽部240的底部和/或侧壁,将照射到所述第一灯板221和第二灯板231之间的间隙中的光反射出。
28.相对于目前只在灯板间隙处增设反射片解决拼缝暗线问题的方案来说,本技术通过将相邻灯板的边缘形成高度较低的凹槽部240,且在凹槽部240内设置第三灯珠250和反射层260,不仅通过位于灯板边缘的第三灯珠250提高灯板边缘的亮度,使得灯板边缘处的亮度更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盖过灯板间隙处的暗带;还利用反射层260将第三灯珠250发出的光反射到第一灯板221和第二灯板231之间的间隙中,并将照射到间隙中的光反射出去,使得灯板的间隙发光;并且凹槽部240的地形结合第三灯珠250和反射层260,使得凹槽部240位置同时具备自发光、聚光和反射光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解决了灯板间隙处暗线的问题,提高光的利用率。
29.其中,所述背光模组200可以是一般的直下式背光模组200,也可以是mini-led背光模组200,还可以是micro led背光模组200。对于背光模组200的具体设计,本技术提供了如下具体的实施例:
30.实施例一:
31.如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所述第一灯板221包括相连的第一主体部223和第一边缘部224,所述第一主体部223和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主体部223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顶部;所述第二灯板231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主体部223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一侧、所述第一边缘部224与所述第二灯板231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一侧组成所述凹槽部240;所述第三灯
珠250设置在所述第一边缘部224上,所述反射层260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223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一侧。
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灯板221和第二灯板231的边缘形状不同,此时第一边缘部224作为凹槽部240的底部,第一主体部223的侧面和第二主体部233的侧面作为凹槽部240的侧壁。当灯板发生热胀冷缩时,即使第一灯板221和第二灯板231膨胀导致体积增大,也只有第一边缘部224与第二灯板231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两个相同灯板直接抵接的方案来说,本实施例中第一灯板221和第二灯板231的接触面积更小,挤压面积更小,不易产生开裂的问题。另外,当第一灯板221的两侧都有第二灯板231时,第一灯板221的截面为凸字形。
33.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灯板221中,反射层260不仅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223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一侧,还设置在第一边缘部224上,且不与第三灯珠250重叠,将第三灯珠250照射到第一边缘部224上的光线也反射出,从而提高了对光线的利用率。在制作反射层260时,直接在整个第一灯板221上沉积反射材料涂层或粘贴反射片,并避免和第一灯珠222、第三灯珠250重叠,落在第一主体部223上的反射结构形成反光膜270,通过反光膜270可以提高第一主体部223对应区域的亮度;落在第一边缘部224的反射结构形成反射层260,通过反射层260提高第一边缘部224对应区域的亮度,并改善灯板间隙处暗线的问题。
34.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223,多个第一灯珠222阵列排布,在所述第二灯板231上,多个第二灯珠232阵列排布;对于所述凹槽部240内的第三灯珠250,如图3所示,所述凹槽部240内设有多个所述第三灯珠250,沿所述第一灯板221和第二灯板231之间的间隙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三灯珠250依次间隔排列,并与第一灯珠221和第二灯珠231的排列方式对应。
35.实施例二:
36.如图4所示,作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灯板221和第二灯板231的形状相同,即所述第一灯板221包括相连的第一主体部223和第一边缘部224,所述第一主体部223和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主体部223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顶部;所述第二灯板231包括相连的第二主体部233和第二边缘部234,所述第二主体部233和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二主体部233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顶部;所述第一主体部223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一侧、所述第一边缘部224、所述第二边缘部234和所述第二主体部233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一侧组成所述凹槽部240;所述第三灯珠250设置在所述第一边缘部224和/或所述第二边缘部234上,所述反射层260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223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主体部233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一侧。
37.在本实施例中,当背光模组200中的灯板数量较多时,第一灯板221和第二灯板231的截面形状都为凸字形。相对于第一实施例来说,本实施例中两种灯板的形状都相同,首先灯板的制作更加方便,其次对于组装人员来说,装配过程也比较方便,不需要考虑不同形状灯板的位置和配合问题。本实施例中凹槽部240的底部由第一边缘部224和第二边缘部234组成,凹槽部240的底部面积更大,容纳的第三灯珠250更多,反射层260的面积也更大,使得反射效果更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灯板间隙处的亮度;而且,灯板间隙的两侧都设有等间距的第三灯珠250和反射层260,使得照射和反射到灯板间隙处的光亮度相同,使得灯板间隙
以及整体凹槽部240发出光线的均匀性较好。
38.当然,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主体部223和第二主体部233上的反光膜270,以及位于第一边缘部224和第二边缘部234上的反射层260,可以参照如实施例一中的相同设计,以进一步提高对光的利用率。
39.实施例三:
40.如图5所示,作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223、第二主体部233、第一边缘部224和第二边缘部234的截面形状都是方形的,第一凹槽部240的截面形状也是方形的;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223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顶部形成连续的圆弧形,所述第二边缘部234和所述第二主体部233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一侧形成连续的圆弧形。
41.此时,设置在第一主体部223中靠近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一侧的反射层26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233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一侧的反射层260,还有设置在所述第一边缘部224和第二边缘部234上且不与所述第三灯珠250重叠的反射层260都是弧形的,且弧度都背向拼缝间隙突出,这样凹槽部240内所有的反射层260形成凹面镜结构,利用凹面镜散光的原理,使得凹槽部240整体发出均匀的光。
42.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主体部223包括多个与所述凹槽部240形状相对应的第一灯槽225,所述第一灯珠222与所述第一灯槽225对应安装,且所述第一灯槽225内还设有不与所述第一灯珠222重叠的反光膜270;所述第二主体部233包括多个与所述凹槽部240形状相对应的第二灯槽235,所述第二灯珠232与所述第二灯槽235对应安装,且所述第二灯槽235内还设有不与所述第二灯珠232重叠的反光膜270。此时,背光模组200上的所有灯板组装后,整个灯板表面会形成阵列排布且相同的凹槽结构,通过该凹槽结构使得对应灯珠发出均匀的光线,使得背光模组200的整体出光均匀。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对于第一灯珠222下方对应的第一灯板221,以及第二灯珠232下方对应的第二灯板231,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灯槽结构,同样能够提高背光模组200的整体出光均匀性。
43.实施例四:
44.如图7所示,作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除了第一灯板221还有第一边缘部224外,第二灯板231也有第二边缘部234,且第一边缘部224和第二边缘部234交错配合。具体的,所述第一灯板221包括相连的第一主体部223和第一边缘部224,所述第一主体部223和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23的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灯板231包括相连的第二主体部233和第二边缘部234,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底部和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顶部相贴,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33的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主体部223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一侧、所述第二边缘部234和所述第二主体部233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一侧组成所述凹槽部240;所述第三灯珠250设置在所述第二边缘部234上,所述反射层260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233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一主体部223中靠近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一侧。
4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边缘部224和第二边缘部234的交错设置,使得第一灯板221和第二灯板231之间的间隙转移到了第二边缘部234和第二主体部233之间,使得灯板间
隙的深度变浅,有利于光线照射进去,从而有利于改善灯板间隙的暗线问题。另外,在组装灯板时,先在背板210上安装好第一灯板221,然后再将第二灯板231安装到相邻两个第一灯板221之间,使得第二灯板231的第二边缘部234贴合到第一灯板221的第一边缘部224上,这样第一灯板221还能起到对第二灯板231的对位效果,方便灯板的安装。
4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缘部224的厚度为所述第一主体部223的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二边缘部234的厚度为所述第二主体部233的厚度的三分之一。此时第三灯珠250的底部与背板210之间的间距为第一主体部223厚度的三分之二,第三灯珠250的顶部与第一灯珠222的顶部、第二灯珠232的顶部更趋近于同一平面,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200的整体出光效果。
4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4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