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后桥车辆履带式防滑防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04:44: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防滑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为了有效解决汽车行驶在冰雪路面或泥泞的路面上极易打滑的安全隐患以及陷入雪地或泥泞中难以行进的问题,人们一直在研究探索各种各样的解决途径。最传统的解决措施是在轮胎上安装汽车防滑链,但其防滑能力不强,对路面及轮胎磨损严重,并且不能解决轮胎陷入泥泞的问题。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式,有人采用防滑防陷功能更好的靴式雪地防滑履带,但其在崎岖路段上或者被外部物体挂到时容易脱落,不适合在树林和泥泞地面行驶。还有人用三角形履带式轮胎取代车辆的原有轮胎,防滑防陷效果好,但结构复杂且笨重,造价很高,拆装困难。此外,由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申请的公开号为cn208118877u的包轮式车轮防滑防陷履带和公开号为cn211335463u的轮式车辆防滑防陷履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车轮防滑防陷效果,并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使用方便,但这些防滑防陷装置均不适用于设置有双排后轮的双后桥车辆,现有技术也没有较为理想的适用于双后桥车辆的防滑防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滑防陷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且造价低的双后桥车辆履带式防滑防陷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双后桥车辆履带式防滑防陷装置,包括设置于双后桥车辆两个后轮的前位轮和后位轮之间的辊轮支撑架体,套装于前位轮、后位轮和辊轮支撑架体外的履带;
6.所述辊轮支撑架体包括横梁、横穿过横梁中部的支撑辊轮轴、分别位于横梁两端并横穿过横梁的定位辊轮轴、分别设置于横梁两侧的安装于支撑辊轮轴上的支撑辊轮、分别设置于横梁两侧的安装于定位辊轮轴上的定位辊轮;所述支撑辊轮的底部与所述前位轮和后位轮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位于横梁前端的定位辊轮与前位轮相抵触,位于横梁后端的定位辊轮与后位轮相抵触,定位辊轮的底面悬空不接触履带。
7.进一步地,所述履带的两侧带有向上延伸的边缘立齿,边缘立齿从两侧夹住前位轮和后位轮的胎肩以及支撑辊轮和定位辊轮。
8.更进一步地,所述履带的边缘立齿为三角形立齿或者梯形立齿。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辊轮的直径大于定位辊轮的直径。
10.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履带套装于前位轮和后位轮外,并将辊轮支撑架体设置于双后桥车辆的两排后轮的前位轮和后位轮之间,前后定位辊轮分别抵紧前位轮和后位轮,支撑辊轮落在履带上,即便捷地实现了履带和辊轮支撑架体的定位安装,并将前位轮、后位轮、辊轮支撑架体包覆套装为一体,车轮定位辊轮向上顶着前位车轮和后位车轮,可确保支撑辊轮的下缘始终与前位车轮和后位车轮的下缘基本处于一条线上。支撑辊轮在定位
辊轮顶住轮胎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其下缘与前位车轮和后位车轮的下缘共同压住履带,与地面始终形成一个总体的平面,增加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降低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将轮式车辆变成了履带式车辆,极大地提高了防滑能力和防止陷入泥泞的能力,以此达到防滑防陷的目的,增强了双后桥车辆在泥泞和冰雪地面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1.履带的边缘立齿从两侧夹住车轮的胎肩及支撑辊轮和定位辊轮,可确保履带始终包裹车轮不滑落。履带设置齿状的边缘,即可确保包覆车轮稳定不滑落,又使齿尖留有变形的空间,在车辆转弯时,履带向两侧弯曲变形自如,不会因受到挤压或拉伸而过度变形和损坏。
12.本实用新型防滑防陷效果好且不易脱落,安全可靠。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且造价低,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双后桥车辆的双排后轮上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沿图1中k向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15.图3是沿图1中k向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16.图4是辊轮支撑架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18.如图1、图2、图3所示,双后桥车辆履带式防滑防陷装置,包括设置于双后桥车辆两个后轮的前位轮1和后位轮2之间的辊轮支撑架体3,套装于前位轮1、后位轮2和辊轮支撑架体3外的履带4。
19.如图4所示,所述辊轮支撑架体3包括横梁3a、横穿过横梁中部的支撑辊轮轴3b、分别位于横梁两端并横穿过横梁的定位辊轮轴3d、分别设置于横梁两侧的安装于支撑辊轮轴上的支撑辊轮3c、分别设置于横梁两侧的安装于定位辊轮轴上的定位辊轮3e。所述支撑辊轮3c的底部与所述前位轮1和后位轮2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位于横梁前端的定位辊轮3e与前位轮1相抵触,位于横梁后端的定位辊轮3e与后位轮2相抵触,定位辊轮的底面悬空不接触履带。作为一种较为合理的设计,支撑辊轮3c的直径一般应大于定位辊轮3e的直径。所述横梁3a可采用断面为矩形的横梁,也可采用如图所示的断面为t形的t字形横梁,支撑辊轮轴3b和定位辊轮轴3d从t字形横梁的腹板穿过。横梁也可以采用工字钢、矩形钢管及其他便于安装定位辊轮和支撑辊轮的钢材制作。
20.所述履带4的两侧带有向上延伸的边缘立齿4a,边缘立齿从两侧夹住前位轮1和后位轮2的胎肩以及横梁两侧的支撑辊轮3c和定位辊轮3e。履带4的边缘立齿4a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立齿,也可以采用向上逐渐缩窄的梯形立齿。履带可采用市售的橡胶或其他耐磨的柔性材料制作,履带也可以采用金属履带。
2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履带4套装于前位轮1和后位轮2外,并将辊轮支撑架体3设置于双后桥车辆的两排后轮的前位轮和后位轮之间,横梁前端和后端的定位辊轮分别抵紧前位轮和后位轮,支撑辊轮落在履带上,即便捷地实现了履带和辊轮支撑架体的定位安装,并将前位轮、后位轮、辊轮支撑架体包覆套装为一体,履带的边缘立齿4a从两侧夹住车轮的
胎肩及支撑辊轮和定位辊轮,可确保履带始终包裹车轮不滑落。支撑辊轮的下缘与前位车轮和后位车轮的下缘共同压住履带,与地面始终形成一个总体的平面,增加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将两排后轮由轮式行进方式变成了履带式行进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防滑能力和防止陷入泥泞的能力,达到防滑防陷的目的。
22.双后桥车辆通常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如图2所示的载重汽车常用的形式,有两排后轮且每排后轮并列安装有两个轮子,即并列的两个前位轮和并列的两个后位轮,此时,辊轮支撑架体3和履带的宽度尺寸较大,支撑辊轮和定位辊轮的宽度尺寸也较大,要与两列前位轮和两列后位轮匹配,横梁3a位于两列前位轮和两列后位轮之间,位于横梁前端两侧的定位辊轮分别抵紧两个前位轮,位于横梁后端两侧的定位辊轮分别抵紧两个后位轮,两个支撑辊轮压在履带上,履带两侧的边缘立齿4a夹在两列前位轮和后位轮的外侧胎肩上,支撑辊轮和定位辊轮也位于履带的边缘立齿内。另一种是如图3所示的形式,两排后轮为单个的前位轮和单个的后位轮,此时,辊轮支撑架体3和履带的宽度尺寸较小,支撑辊轮和定位辊轮的宽度尺寸也较小,要与单个前位轮和单个后位轮的宽度匹配即可,横梁3a位于前位轮和后位轮之间,位于横梁前端的定位辊轮抵紧前位轮,位于横梁后端的定位辊轮抵紧后位轮,支撑辊轮压在履带上,履带两侧的边缘立齿4a夹在前位轮和后位轮的两侧胎肩上,支撑辊轮和定位辊轮也位于履带的边缘立齿内。为了便于更加清楚第表达,图2和图3是取开了后位轮后沿k向看的视图。
23.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并非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的全部方式,也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