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物研究用离心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8 22:44: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研究用离心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离心机是利用旋转转头产生的离心力,使悬浮液或乳浊液中不同密度、不同颗粒大小的物质分离开来,或在分离的同时进行分析的仪器,在进行生物研究时,研究人员会使用到离心机对所需研究的物质进行分离;
3.在使用现有的离心机对所需要研究的物质进行离心之前,需要将转子盖拧紧至转子上,然而使用螺纹安装的形式在安装和拆卸时都需要拧动数圈,同时容易拧歪,导致转子和转子盖之间的密封性不够,进而使转子内部的物质泄露,在拧紧之后需要用手指触摸有无缝隙,如果有缝隙需要重新拧紧。


技术实现要素:

4.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研究用离心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螺纹安装的形式在安装和拆卸时都需要拧动数圈,并且转子和转子盖之间的密封性不够稳定的问题。
6.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研究用离心分离装置,包括离心机本体,所述离心机本体包括转子本体和转盖本体,所述转子本体的顶面开设有密封腔;所述转盖本体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通过两组连接管连通有两组气筒,所述气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且活塞通过两组第二弹性件与气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子本体的顶面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两组推动杆。
9.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杆用于推动活塞在气筒的内部移动,且推动杆与气筒的形状相似。
10.进一步地,所述两组气筒均固定安装在转盖本体底面开设的第二凹槽的内部,且两组气筒呈中心对称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转子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空心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壁通过第一弹性件固定连接有卡合柱,所述转盖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卡槽。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呈l形,且连接板与连接壳相适配。
13.进一步地,所述卡合柱与卡槽滑动配合。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转盖本体向下与转子本体对齐放置,然后转动转盖,此时推动
杆推动活塞移动,使气筒内部的气体进入密封圈的内部,通过使用对密封圈充气的形式,进而使转子本体与转盖之间形成稳定的密封形态,同时在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板进入连接壳的内部,然后通过卡合柱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固定,进而可以减少安装时间。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子本体和转盖本体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子盖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筒的剖面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24.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离心机本体;2、转子本体;201、密封腔;3、转盖本体;4、连接壳;401、固定杆;402、第一弹性件;403、卡合柱;404、连接板;405、卡槽;5、密封圈;501、气筒;502、活塞;503、第二弹性件;504、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7.实施例:一种生物研究用离心分离装置,参照附图1-附图6,包括离心机本体1,离心机本体1包括转子本体2和转盖本体3,转子本体2的顶面开设有密封腔201。
28.转盖本体3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圈5,通过设置密封圈5可以增加转子本体2和转盖本体3之间的密封性,减少在离心的过程中泄露,密封圈5通过两组连接管连通有两组气筒501,通过将气筒501与密封圈5连接,进而可以在安装在推动或活塞502时,可以使气筒501内部的气体向着密封圈5的内部流动,使密封圈5充气与密封腔201之间形成稳定的密封,两组气筒501均固定安装在转盖本体3底面开设的第二凹槽的内部,且两组气筒501呈中心对称设置,气筒50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502,且活塞502通过两组第二弹性件503与气筒50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弹性件503的设置可以对活塞502有一个作用力,转子本体2的顶面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两组推动杆504,推动杆504用于推动活塞502在气筒501的内部移动,使得气体进入密封圈5的内部,增加转子本体2与转盖本体3之间的密封性,减少缝隙的产生,增加使用离心机本体1过程中的安全性,且推动杆504与气筒501的形状相似。同时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动时所产生的阻力的大小判
断密封圈5与气筒501之间有无漏气的情况,进而可以在漏气时及时更换,减少实验研究过程中由于密封性不足产生的安全隐患。
29.转子本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壳4,两组连接壳4呈中心对称设置,连接壳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空心的固定杆401,固定杆401的内壁通过第一弹性件402固定连接有卡合柱403,通过第一弹性件402对卡合柱403的力,可以使其卡合在卡槽405的内部,转盖本体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板404,两组连接板404呈中心对称设置,连接板404呈l形,且连接板404与连接壳4相适配,在卡合柱403进入卡槽405内部固定之后,连接板404和连接壳4之间形成一个围合的立体,使得转子本体2和转盖本体3在竖直方向上固定,此时连接板40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卡槽405,卡合柱403与卡槽405滑动配合,通过卡合柱403与卡槽405的配合,使得转子本体2和转盖本体3在水平方向上固定,在转动离心的过程中,可以不被飞出,同时需要旋转一部分角度即可将转子本体2和转盖本体3之间固定,并且不会出现歪斜现象。
3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研究用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机本体(1),所述离心机本体(1)包括转子本体(2)和转盖本体(3),所述转子本体(2)的顶面开设有密封腔(201);所述转盖本体(3)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通过两组连接管连通有两组气筒(501),所述气筒(50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502),且活塞(502)通过两组第二弹性件(503)与气筒(5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子本体(2)的顶面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两组推动杆(5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研究用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504)用于推动活塞(502)在气筒(501)的内部移动,且推动杆(504)与气筒(501)的形状相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研究用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气筒(501)均固定安装在转盖本体(3)底面开设的第二凹槽的内部,且两组气筒(501)呈中心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研究用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本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壳(4),所述连接壳(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空心的固定杆(401),所述固定杆(401)的内壁通过第一弹性件(402)固定连接有卡合柱(403),所述转盖本体(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板(404),所述连接板(40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卡槽(40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研究用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04)呈l形,且连接板(404)与连接壳(4)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研究用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柱(403)与卡槽(405)滑动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研究用离心分离装置。包括离心机本体,所述离心机本体包括转子本体和转盖本体,所述转子本体的顶面开设有密封腔;所述转盖本体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通过两组连接管连通有两组气筒,所述气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转盖本体向下与转子本体对齐放置,然后转动转盖,此时推动杆推动活塞移动,使气筒内部的气体进入密封圈的内部,通过使用对密封圈充气的形式,进而使转子本体与转盖之间形成稳定的密封形态,同时在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板进入连接壳的内部,然后通过卡合柱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固定,进而可以减少安装时间。时间。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玮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微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2/6/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